第一图书网

纪念京剧大师奚啸伯诞辰一百周年

路继舜,张建国 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  

出版社:

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

路继舜,张建国  

页数:

143  

内容概要

《奚啸伯》是一本图文并茂的大型纪念册,大量收集了奚先生的艺术和人文资料。还收录了奚先生当年的遗作:《40年的艺术道路》、《谈京剧》、《我怎样演(范进中举)》等;还收入戏剧评论家李德宁、张胤德、钮骠、欧阳中石等的精粹论文,以及奚先生的儿子奚延宏的回忆文章《回忆父亲对我的教诲》。更有戏剧大家翁偶虹的《奚派传矣》,代为本纪念册的序言。此文字资料甚为宝贵,解读出奚派艺术的真谛和精髓。
本纪念册编入奚先生的书法艺术,特别是当年赠戏剧大家马少波的扇面,观后令人惊叹。本书也收入奚先生的弟子和再传弟子的艺术资料,以展示奚派艺术流传的累累硕果。

书籍目录

壹 京剧结缘
 40年的艺术道路
 奚啸伯遗著
贰 独树一帜
 奚啸伯艺术纵横谈
 欧阳中石
叁 艺术人生
 奚啸伯先生小传
 钮骠
 回忆父亲对我的教诲
 奚延宏
肆 清新雅致
 谈京剧
 奚啸伯遗著
 我怎样演《范进中举》
 奚啸伯遗著
 先师奚啸伯先生的书法艺术
 欧阳中石
伍 同道偕艺
 缅怀奚啸伯先生
 李德宁
 奚啸伯艺术风格探微
 张胤德
 艺术家谈奚啸伯
 奚啸伯演出剧目
陆 桃李芬芳
 奚派弟子名单
 奚派再传弟子名单
 奚派第四代弟子名单
 奚派弟子介绍
 奚派再传弟子介绍
柒 奚啸伯年谱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26岁那年,我终于搭上了梅兰芳先生的班。梅先生对艺术严肃认真,对后辈启发诱导、奖掖提携的作风,实在令人难忘。是他告诉我应该怎样对待唱戏,怎样对观众负责。不管是什么戏,只要是第二天晚上唱,今天夜戏散了,就必须认真地,一招一式地对戏。即便是精神怎样不好,体力怎样疲惫,都从不稍懈。是他告诉我,应该怎样细腻地去做戏。他说给我,在《打渔杀家》中,萧恩撒网打鱼,一拉、二拉、三拉,把网拉上来,起“崩登仓”、“丝边”之后,在“凤点头”中要和桂英一递眼光,来表现父女怅然无奈的心情。这真是琢磨入微,把戏唱到骨子里了。是他告诉我应该怎样向各方面人士学习,要向本行前辈学习,也要从隔行先生那里学习,虽然自己工老生,但无论是武生、花脸、青衣、老旦、小生,各行名演员身上都有自己可借鉴的地方。是他告诉我还要向票界朋友学习,他们有学问,知识渊博,见闻广阔,可学习之处很多。是他告诉我应该怎样向不如自己的朋友学习。他的实际行动,无时无刻不表现了那种虚怀若谷、不耻下问的崇高风度。这都为我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跟梅先生除在京、津演出外,还曾到过上海、武汉、南京、长沙、香港等地。常演出的戏有《四郎探母》、《红鬃烈马》、《审头刺汤》、《三娘教子》、《法门寺》、《汾河湾》、《二堂舍子》等。在梅先生班里,名角如林,如姜妙香先生、萧长华先生,还有已故的金少山先生等,和他们同台演出,特别使人容易提高,容易长本领。随梅先生班出外演出,我总是与徐兰沅先生同住一处,厮熟了,徐先生也不见外,常常指导我一些关于“谭”的东西,那都是谭门秘腔,外人不易得到的奇珍。现在回想起来,跟随梅先生那一段时间,不但在艺术上得了不少教益,即使在个人修养上也得到了很多宝贵的启示。总之,和梅先生在一起是很幸福的。


编辑推荐

《纪念京剧大师奚啸伯诞辰一百周年》由河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纪念京剧大师奚啸伯诞辰一百周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