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冷眼看孔子

叶海声 湖南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

叶海声  

页数:

125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他是中华文明祭坛上不倒的旗帜,越过时间的沧海,影响着中国人的一言一行。 他杏坛抚琴,弟子三千,不愧为万世师表;更有妙语纷呈,使人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朗。 他自有可爱之处,却被推上圣人的宝座,从此面目庄严,却少了几分本来的亲切与祥和。 他亦有白璧微瑕,堪称性情中人,千载之下,又有几人识其真心!  他,就是孔子。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孔子其人 一 蛮荒中的大智者 二 中华理念程序的编织者 三 孔子的避世、逍遥、融通、忘我 四 孔子常有无奈时 五 难得的平民心态 六 孔子的隐僻观与梭罗的独居 七 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八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第二章 孔子眼中的“君子”与“小人” 一 孔子的“君子”信仰 二 有些小毛病不算什么 三 “君子”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四 多务实,少务虚 第三章 孔子做人做事的偏颇 一 遇事不要想当然 二 看问题不要太绝对 三 不要看不起人 四 书生意气多误事 五 形式主义的歧途第四章 跟孔子“抬杠” 一 道不同,亦可与谋  二 不在其位,亦谋其政  三 敬畏生命本身 四 讲究“名分”的弊端第五章 孔子教育理念的长短第六章 大师与阴影第七章 超越时空的洞察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孔子其人三孔子的避世、逍遥、融通、忘我从我们的人生体验看,好些事你当时很生气,但过后觉得自己很可笑,甚至很懊悔自己的生气。你为好些事情着急得不得了,但过后才知道世上多数的事情你着急也是没有用的。人生中没有多少事情是真正值得生气的,也没有多少事情是真正值得着急和深究的。面对如流水般的人生和世事,孔子曾感叹“逝者如斯夫”,他对人生程序的重复和虚无比常人更为敏感。孔子说:“鱼的生存在于水,人的生存在于道。在于水的,以水池来供养;在于道的,无所事事而性情安定。所以说:‘鱼相忘于江湖之中,人相忘于道术之中。”孔子日:“鱼相造于水,人相造乎道。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故日,鱼相忘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庄子》这是一段庄子记述孔子的话,其真实程度待考。但从孔子思想的另一个侧面来看,说这段话也并非不符合情理。克尔凯郭尔说:对于无聊的绝望是我们精神的孽障,我们自我的厌恶。笔者认为,像孔子和克尔凯郭尔这样的先哲们对虚无的绝望更大程度上是来自于对生命程序不断重复最终归于“无”的厌倦:无数的人重复做着可数的简单动作,每一次举手投足每一次微笑,只不过是重复先辈们做了千百次的动作,甚至每一次激情仍是可怜的重复。程序的重复性有其令人生厌的一面,但也有其积极的另一面:当某种重复的程序形成一种惯性之后,便类似于火车运行的轨道,种种关注和乐趣在轨道上滑行可以省却精力和太多的麻烦。时间的程序在滴滴答答中重复和延伸,人类在周而复始的繁衍生息中不断进步,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也才有可能日趋完善和富足。程序的重复性由人类自身的本能和各种规则所决定。一切程序的重复在形式上都可能会单调乏味,但也只有重复才使其内容丰富和完美。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世俗化的“古学热”中,海声兄怀有一份学者的冷静,厚积薄发,放言无忌,健笔剖析孔子这个正当红的全民偶像,把神还原为人。这样的书,值得一读!——“新史派”传记作家第一人清秋子出幽境,用程序论解释孔子道心微意;创独见,以新批评阐发群经思想文化。——著名学者伍立杨


编辑推荐

《冷眼看孔子》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南方百家讲坛”主讲人陈华先生携众学者激扬古今圣贤指路丛书一套发掘传统资源,演绎现代观念的力作。一套启迪心智,安抚浮躁心灵的文化读本。一套关于如何理解幸福与价值的生活导读手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冷眼看孔子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