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牛顿爱因斯坦

谢南斗 谢南斗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02出版)
出版时间:

2012-2  

出版社:

谢南斗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02出版)  

作者:

谢南斗  

页数:

198  

内容概要

  读《中外名人传记:牛顿 爱因斯坦(最新插图本)》,品名人漫画,思考名人名言和名 人对名人的评价,我们会受益无穷。 谢南斗主编的《中外名人传记:牛顿 爱因斯坦(最新插图本)》选取牛顿和爱因斯坦两 位外国名人,用简洁流畅的语言勾勒出每位名人的精彩一生,每个人物的 传记都向青少年朋友描述一段百味人生,将主人公坚毅的品性、过人的胆 略、恒定的信念与执著的勇气展示给你。 读一本名人传记,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之旅,打开了 一扇启迪成长的智慧之门。

书籍目录

牛顿 出生 上学 格兰瑟姆学校 木头小磨坊 脱胎换骨 天文学爱好 退学风波 初涉爱河 大学生涯 栽了个大跟头 攻读硕士 研究彗星 发明微积分 苹果上的万有引力 发现光谱 师从巴罗 制作望远镜 牛顿读《圣经》 与胡克论战 炼丹术 童趣 《原理》 悲哀 空无一人 收地租 官瘾十足 牛顿炼金 大臣生涯 打击伪币 逮捕伪造者 牛顿高升 牛顿主席 《光学》 牛顿授爵 晚年生涯 牛顿之死爱因斯坦 家族 以己为镜 讨厌争斗 矛盾的宗教 聪明的小孩子 孤独的少年 离经叛道 独立自主的男孩 又一次进入学堂 第一次婚姻 潜龙在渊 向牛顿挑战 母亲的预言 毫不松懈 辉煌成功 名气 第二位妻子 幽默 名人的烦恼 追求精神自由 寻找“必要” “猪猡的理想” 友谊 “我思故我在” 爱因斯坦与哲学 1500美元的书签 乐善好施 琴缘 五十寿辰 “君主”和冒险者 踏上法国 远东之行 访问圣地 “流浪”布鲁塞尔街头 移居美国 在美国的日子 相对论的第三阶段 量子理论 秘书海伦 爱因斯坦和数学 孩子们的大朋友 青年人的知音 原子弹,谁之罪 和平使者 伟人之死 别人眼中的爱因斯坦

章节摘录

格兰瑟姆学校 1654年秋天,牛顿终于说服了目不识丁的母亲,让他前往格兰瑟姆学校上学,并且成为了一名注册的正式生,在那里度过了整整4年紧张而又愉快的学习时光。 格兰瑟姆学校距离牛顿的家有10公里,那儿风光绮丽,如诗如画。一条清凌凌的威特姆河泛着悠悠的碧波,从小镇边沿欢畅地流过。河面上白鹅和花鸭活泼地嬉戏,溅起层层涟漪,像一曲动人的乐章上飞旋的音符。 母亲亲自驾着自家的马车,送孩子上学,她的脸上泪水涟涟,依依不舍。 牛顿望着母亲那忧郁苍凉而又无可奈何的眼神,心潮如海。 第一次出远门的牛顿在熙熙攘攘的繁华闹市的茫茫人海中显得那样孤独无助,这是他涉世之初走出的人生第一步,骨子里却存在着太多的企盼,太多的幻想,因为他本来就是一个充满幻想的孩子。 他想,也许在那个遥远的地方,他能够从无所事事的迷茫中走出。 衣分五色,人分九品,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价值,但是并不见得每个人都能认识自己的价值,开发自己的价值。人可真是一个稀奇古怪的动物,简直就像劳斯大伯店子里卖的化妆品,你给自己定价有多高,也许你的价值也就有多高。 母亲絮絮叨叨地叮嘱说:“到了学校要多喝萝卜汤,萝卜汤可不简单,喝了一准保健康!” 没有文化的母亲历来对萝卜汤有着十足的信心,以至于她喝下整整一盆子萝卜汤也能保持面不改色心不跳的良好状态。 虽然牛顿想起萝卜汤就直恶心,但他下定决心要遵照母亲的谆谆教诲,一定要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大喝萝卜汤。至于现在喝不了那么多,那就表示自己信心还不够,应该再往上提升一下,提升自己的品位,也不断提高自己喝萝卜汤的水平,当然最重要的一条,是要对萝卜汤这黏糊糊的玩意儿有信心。 于是,泪水湿润了他的眼眶,模糊了他的视线,他想,他正在超越自己。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超越自我,一个不断否定自我的人,也就可能走向最辉煌的顶峰。而今,各种纷繁迷离的思绪纷至沓来。牛顿愉快地回想着母亲的话,一如在品味一杯芬芳幽远的清茶。 在这金秋送爽的时节,秋姑娘的脚步今年到得特别早,炎炎盛夏的暑气还没有褪尽,飘零的红叶却在美丽的校园里飞扬起舞。 牛顿尾随母亲走进了校长办公室。由于牛顿当时已经年满12岁,同一年级的小娃娃混在一起实在有点不伦不类,于是校长斯托克斯就把牛顿编进了二年级。 接着,牛顿捧着一大堆刚刚领来的崭新课本,大模大样地闯进了闹哄哄的二年级教室。 这个班可是全校大名鼎鼎的捣蛋鬼班,总共有八十多名学生,他们捣蛋的方式花样翻新,一个比一个更精灵,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你如果吹嘘自己成绩如何优秀,那么同学们会对你扮个鬼脸,不屑一顾,因为成绩优秀在这里就是“白痴”和“低能儿”的代名词。 你如果说你能玩出千奇百怪的花样,那么同学们会对你刮目相看,对你佩服得五体投地。 牛顿沉默寡言,不善于夸夸其谈。当他听到同学们吹嘘各自如何玩出了花样时,只是冷冰冰地说:“玩也是一门了不起的大学问,要玩出档次,玩出水平,这就需要哲学家的头脑!” 牛顿的话虽然不多,却字字千钧,处处说到了点子上,于是同学们对他十分佩服。 牛顿在班上不显山露水,为人处世特别低调,以至于同学们给他取了个外号叫“沉默的羔羊”。每每同学们讥笑他榆木脑瓜死不开窍的时候,他也并不着急,而是一歪脖子,扭头就走。时来运转,牛顿自我表现的机会终于来临了。 那一天放了学,同学们吵吵嚷嚷冲出校门,一窝蜂地跑到河边荒草甸子上玩官兵抓强盗。不料却惹出了麻烦,同学们埋伏的草丛里突然飞出来一群大马蜂,黑压压一片,朝着同学们猛烈进攻,一下子就刺伤了二十多个。受了惊的孩子们四散奔逃,作鸟兽散。 按理说,马蜂叮人原本就是司空见惯的小事一桩,并不值得大惊小怪,而且孩子们也有对付马蜂蜇伤的经验,即被马蜂蜇伤后,冲一泡童子尿洗一洗伤口,采用尿中的氨水中和一下马蜂的酸性毒素,这件事儿也算了结了。可那几天却热得要命,伤口经过汗水一浸,便开始化脓了,痛得这些捣蛋鬼一个个像杀猪似的嗷嗷直叫唤。 这时候,牛顿拍拍胸脯挺身而出,像个救世主似的宣布他能够为同学们排忧解难。 只见他从脏兮兮的袍子里掏出来一本刚刚从校长办公室偷出来的古希腊名著《医典名方大全》,用手指稀里哗啦随便一翻,便找出来了一条绝妙处方:“把薄荷、苦艾以及300条捣得稀烂的蚯蚓浸泡在一瓶发了酵的黑啤酒里,每天敷两至三次,治脓肿有奇效。” 听到这个怪怪的药方,上面又分明写着古代大医师的鼎鼎大名,于是同学们将信将疑地一窝蜂跑到草地里挖蚯蚓。随后,牛顿领着同学们如法炮制出这个超级圣方,赶紧涂在化了脓的伤口上。然而令人大感意外的是,这些同学很快就恢复了健康。 于是,牛顿由于他的“神医圣手”奇闻而名声大噪,成为全班数一数二的大头领。 牛顿的学习成绩却无法恭维,简直一塌糊涂,连他自己也承认,他“学习总是马马虎虎”。其实,学校里学习的课程并不多,而且集中于文学和语言学课程,包括拉丁语、希腊语,还有《圣经》。至于科学方面的课程,却少得可怜,就开了一门数学,除此以外别无其他。 P7-9

媒体关注与评论

“青少年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阶段,在这一时期读一些心理励志类图书,从中学习一些积极的信念是大有裨益的……我认为,故事性较强、读后有较大思考空间的中外名人传记类图书是青少年励志读物的最好选择。” ——中央教科所教育心理研究中心主任 著名心理学专家、北京师范大学讲授 俞国良


编辑推荐

牛顿——他是伟大的科学爱,也是一个笃信上帝的忠实仆人,他研究科学,原本只是为了知道上帝创造的宇宙是如何运行的……他像一个在海滩上玩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寻找贝壳,但不经意中创造了科学的辉煌。 爱因斯坦是举世闻名的德裔美国科学家,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的一生都在寻找宇宙的简单法则。他运用大脑、铅笔和纸,发现和论证了震惊世界的“相对论”。即使在今天,我们再看“相对论”,也不得不承认这个理论所具有的革命性。 谢南斗主编的《牛顿 爱因斯坦(最新插图本)》所选2位外国名人均是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著名的科学家,在中小学教材中经常出现,但又介绍不详。阅读本书,有助于读者们更好地了解两位科学家的生平事迹。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牛顿爱因斯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