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之岛
2001-12
南海出版公司
美国长老会海南岛传教团
王翔
无
1881年11月,第一名美国基督教长老会派出的传教士来到海南,开始了在中国这个热带岛屿上的传教活动。其后几十年间,先后有数十名美国传教士和他们的家人来到海南,并于1893年专门成立了美国长老教会海南岛传教团,下属琼山,嘉积,那大三个传教站和数十个传教点。美国传教士踏遍了海南岛上的每一个角落,对当时海南各方面的情况进行了多层面的观察和记录。
1919年,他们将自己对海南的观察和记录做了一个总结,写下了《棕榈之岛---海南概况》(The Isle of Palms,Sketches of Hainan)一书,内容涉及海南岛的地理,资源,物产,交通,经济,政治,民族,宗教,历史脉络,文化教育,医药卫生,民情风俗,社会生活及外国传教士在海南的活动等等,尤以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的情况为详。所记述的情况多为传教士所见所闻和亲身经历,其中保留了许多这一时期海南社会状况的第一手材料,生动传神,具体翔实,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特别是由于这是一本外国人与的关于海南岛的书,他们以他们独特的眼光和观念来看待和记录当时海南的种种社会情况,这就给我们认识这一时期的海南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保留了一些珍贵的资料。
无
先转“辛世彪的BLOG”(原文: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d8b2980100tbes.html)中一篇对该书译名问题的几点吐槽(节选):
3. 几个传教士的中文名。很多西方来华传教士,都有惯用的中文名,这名字约定俗成,如果不知道或者译错了,就会把大家本来熟悉的人变成陌生人,与我们读别的文献时遇到的人名无法照应。这个问题在此译本比较突出,兹举几例。
a. 把明代来华的意大利神父Matthew de Ricci译为“马修·德·里奇”,实际应该是“利玛窦”,这是中学课本中就有的人物,王翔博士从容一些应该能想起来,不会弄错了。
b. 把明代海南定安籍礼部尚书“王宏诲”(原名弘诲,号忠铭)译为“王同宁(音)”。这名字原文作Wong Tchong-ning,很明显就是“王忠铭”,最后一个字的ning应该是ming之误。王忠铭把利玛窦带到京城,才有后来利玛窦的风光以及与徐光启等人的合作。
c. 把明代来海南传教的葡萄牙籍神父Pierre Marquez译为“彼埃尔·马克维兹”,实际应该是“马多禄”;把另一位葡籍神父Benoit de Mathos译为“贝瑙特·德·马陶斯”,实际应该是“林本笃”(或作“麦脱司”)。
d. 把C.C. Jeremiassen译为“杰尔弥森”,实际应该是“冶基善”,他是建立海南基督教新教教会的第一人。
e. 把Dr. J. G. Kerr译为“科尔医生”,实际应该是“嘉约翰医生”。此人1859年创立广州博济医院(Canton Hospital),1866年创立博济医学堂,自任校长,这是中国第一所西医学校,孙中山曾于1886年秋入该校学习。
f. 把长老会嘉积教会的牧师F. P. Gilman译为“杰尔曼”,实际应该是“纪路文”。
******
除了辛先生指出的几点外,本书的翻译问题还真不难找。比如第16页有个地名Buitnzorg没有译出来,不过印度尼西亚的“茂物”这个城市还在做近代中外交通史的人来说还真不算生僻。第42页的Loh-hoe,从海南话读音和上下文来看,应该是乐会。第69页的“瑞士日内瓦的简·苏特小姐(Miss Jean Suter)”,就是清代电报档《为瑞士国女子拟往琼州游历请发护照交法领事转给事》里提到的徐黛儿。
除了翻译上的众多吐槽点,译者海南大学王翔教授在序言中还称:“英文本《棕榈之岛——海南概览》一书,是笔者在国外访学时发现的,当即将之复印带回海南。”不过苏云峰等学者在上世纪的论文中早已用过此书(参见苏云峰《海南历史论文集》所收录的最后一篇、发表于1990年的论文)。而且,这本书在国图就有,实在没必要当海外珍本一样供着。
不过,最大的亮点在于这本书的版权页。译者在版权页中摇身一变成为“作者”。难道往别人的书里塞进一篇“导读”就可以做偷梁换柱的勾当?总之,王教授的译著成功地展示了一名学术书的译者经过努力所能达到的不要脸的程度。
貌似这个王翔不是第一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