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兵家必争之地

胡阿祥等 海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8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作者:

胡阿祥等  

页数:

583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部书是由南京大学胡阿祥组织编写的。全书凡二十三讲,前五讲为总论,概述中国历史军事地理的若干重大问题;后十八讲是分论,分析中国各区域的历史军事地理形势。各讲具体分工如下:胡阿祥:第一讲至第七讲,第九讲;彭安玉(江苏省行政学院):第八讲,第十讲至第十三讲,第十五讲至第二十三讲;郭黎安(江苏省社科院):第十四讲。全书由胡阿祥统稿。 中国历史军事地理的研究,现在还很不充分;然而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将有助于强化全民的国防意识,有益于指导现今的国防与战争,因而显得十分必要。这里不妨从正反两方面各举一例以明之。 本世纪70年代初,兰州军区司令员皮定钧将军发出指示,要对陕甘两省的历史军事地理进行研究。如何研究?预期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承担此项任务的史念海等人曾向皮将军请教,得到的答复是:“假定现在就要进行一场战争,我作为司令员,进入阵地,部队布置,粮草运输,作战计划,大致都已就绪,我要再听取一下:以前在这个地区曾经发生过什么战争?战争的两方各是由什么地方进军的?又是分别由哪些道路退却的?粮秣是怎样运输的?战地的用水又是怎样取得的?其中获胜者是怎样取得胜利的?而败北者又是怎样招致失败的?”这许多的问题与重点,为久经戎行的将军所关心,并不奇怪,盖“料敌制胜,计险远近,上将之道也”;同时,它也说明中国历史军事地理的研究,不仅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填补中国军事史、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空白),还有着确切的现实意义,诚如孙子所说:“夫地形者,兵之助也”,“知彼知己,胜乃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这实在是亘古迄今、无所更易的一贯原理!

作者简介

胡阿祥,1963年出生,安徽桐城人。自幼喜好历史、地理与文学。15岁前,先后在复旦大学读历史本科与历史地理研究生,在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主要学术兼职,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副秘书长、发展部部长,中国唐代文学学会韩愈研究会副长,江苏省六朝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南京六朝文化研究会副会长。1986年至今,出版专著及各类大小册子十多种,发表论文与长短消闲文字己5口余篇,主编丛书多部。

书籍目录

序编者前言第一讲 历史军事地理学概述第二讲 中国古代战争的时空分布第三讲 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区域第四讲 中国古代军事防御工程:长城第五讲 中国历史上的东西对峙、南北分裂及其攻守形势第六讲 河南历史军事地理第七讲 陕西、甘肃、宁夏历史军事地理第八讲 新疆历史军事地理第九讲 山西历史军事地理第十讲 内蒙古历史军事地理第十一讲 四川(附重庆)历史军事地理第十二讲 湖北、湖南历史军事地理第十三讲 江西历史军事地理第十四讲 江苏、安徽(附上海)历史军事地理第十五讲 山东历史军事地理第十六讲 河北(附北、天津)历史军事地理第十七讲 黑龙江、吉林、辽宁历史军事地理第十八讲 浙江历史军事地理第十九讲 福建历史军事地理第二十讲 台湾历史军事地理第二十一讲 广东、广西(附海南)历史军事地理第二十二讲 云南、贵州历史军事地理第二十三讲 青海、西藏历史军事地理后记修订版后记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胡阿祥、彭安玉、郭黎安等同志有志于将中国古代和近现代的军事地理融会贯通,对中国历史上的军事地理规律加以探讨和研究,以饱满的爱国主义热情和严肃认真的治学态度,撰写了《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历史军事地理要览》一书。这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它不但填补了我国军事史上一项空白,而且对我国的国防建设做出了非常有价值的贡献。  ——施和金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  在中国历史上,地理条件影响军事与战争的例证不胜枚举。从大处着眼,比如中原王朝为什么要在边境上修筑长城以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入侵?长城为什么要沿阴山、燕山等山脉而筑7在周边民族大规模入侵中原时,双方为什么常常会守秦岭、淮河为界?明以前历代实现统一都是自北往南用兵,为什么明朝取代元朝却是自南而北?为什么山西高原、关中地区、四川盆地、江南一带、福建区域、岭南地区经常出现军事割据?再从小处看,为什么山海关、嘉峪关、蒲津渡、采石矶、剑阁道等得失,总是关系到战争的大局7为什么南京、徐州、洛阳、西安、寿县、太原、合肥、襄樊、南阳、成都等地区发生的战争特别多?  诸如此类的“为什么”,我们还可以罗列出成百上千。而这些问题,又无不和地理条件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本书作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兵家必争之地 PDF格式下载



兵家必争之地,永远不会过时。只有根据形势的需要,抢占必要性的轻重变换,抢占时间的长短,用兵的多寡,界定该地是否必争之地。历史往往在地理上发生重复,但不同时代的战争有着不同的结果。读该书,可透过历代战争的个例,得去分析如果现在发生战争,从这里出发该从哪个方向进攻敌方更有效。好书,但缺乏精美地图。


对我这种喜欢地理历史军事的人来说,这是国内目前仅见的一本好书!接下来,如果能有故事和现场的探察就更爽了!严重推荐


十几年前读过,一直买不到。喜欢中国历史的读书应该配套的一本书,只有清楚了地理,才能更好的了解历史事件。


书还好,有错误的地方和作者交流也蛮顺利的。


速度很快,书也不错,封皮有点旧了还行


此书虽然只是简单的描述了全国的各个地方的战略重要性。但是做到了覆盖全国 这一点很好 ,只是纸张质量有点差


印刷质量好,书的内容丰富!


对全国的战略要地定位还是挺准确的,对为什么成为必争之地也有一定的理由,对国防方面的看法也中肯。当然,这本书可作为一本工具书,作为一个引子,更多的还需要大家自己去搜集资料丰富知识。比如,身边至少有一本详尽的中国地图,还要有军事地形的概念,等等。
关于这本书的使用,我建议是平时看小说,或者史书,有提到战争的,可以通过这本书再去细细品味一下


仿照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依照中国地理位置的不同依次对于各省的险关要地做一介绍,但不是对于每个省依次介绍,对于不可分割的部分会在综合在一起做一介绍。最难能可贵的是,在每一地的介绍中附上上一幅地图,上面标明此地的地形状况及要地雄关的分布,很好!唯一不足的是此书以地理为经纬介绍,从而在时空界限上做得稍微不足,让读者感受不到随时间变迁雄关要地的变迁及不同时代战争的焦点所在,但总的来说还是瑕不掩瑜。


可以当成资料收藏,对研究古代地理十分有用。


内容略有失望,对一些地理位置缺乏深入的分析,说的有些简单!


国内唯一一本介绍军事地理学的书籍,对于古代军事迷来说值得一看


书质量不错,应该是正版,就是邮寄包装不完美,建议里层包装纸再包装你们外包装,因为此次包装书的外皮很脏。


该题材的书籍不是很多,所以选择了它,但是感觉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对于各个城市的描述和预料中的不一样。以为重点介绍城市和地形。但是书中的侧重点好像很简单。感觉更像历史资料书籍。


对于送书的速度还是应当给于比较高的评价,但是对于书的质量我就实在不敢恭维了,不知道是出版社的书籍都是这样的质量还是其他的“盗版”原因,书籍的纸张质量很是低劣,给我的感觉是流水线的复印复印再复印,根本不像网上所描述的所谓“胶版纸”,我不想花四十多买一本十块钱的盗版书,出于对商家信誉的考虑,希望能够给我一个解释!


书读过了,这本书写的不容易,作者极力想有新的创意,规划出更好的内容,看得出来,费了不少的力气,但引用的太多,自己的内容还少,包括观点和证据,不过已经不错了,但愿能有更多的人在这方面努力!


为什么书中没有古代地方称谓和当代称谓的互注呢?看得很累
书前应该有个地图


一句话就是在罗列内容,没有研究没有展开。


确实和其他读者说得一样,缺少地图,尤其是现在的地图。。。。


写的有些简单,应该在说地名时加上详细的地图,要不然还得自己翻书。


我是看过这本书再自己买了本,但发现质量很不一样。原来看的纸张好很多。


感觉一般,有种堆砌材料的感觉


感觉很一般。也许是作者的水平有限吧。作者是研究过史书,大概也考察过一些地理,但是只是知道一些事实而已,理解并不深刻,不知其所以然。特别是作者对于各地的风土人情并不了解,很多都是道听途说。真正让险关要地名扬天下的是人。大概很多地方的人他也没接触过吧,反正我的感觉,作者没有这么多学识,却要写这么大一个题目,写出来的肯定是个半吊子。不能说不好吧,反正收获不大


让人很受伤


印刷质量不是很好啊,一看就是纯盗版


远不如《读史方舆纪要》,甚至远不如《布局天下》

基本上就是个资料汇总,不知所云,见识浅陋


历史军事地理


兵家必争之地,内容丰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