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农历与民俗文化

张冰隅 上海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11  

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作者:

张冰隅  

页数:

186  

Tag标签:

无  

前言

众所周知,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国家中的一员,而每一个国家都是地球上的一员,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员,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员,银河系是宇宙中的一员……宇宙无穷大。宇宙充满变化,星系里的星球都在不停地运动。就以太阳为例,许多行星围着太阳转,又有一些卫星围着行星转。地球绕太阳转时,自身同时自西向东转,于是向阳的地面是白天,背阳的地面就是黑夜。这些情况足以使地球的磁场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再加上还有一个月球在地球和太阳的中间转来转去,就在天体上形成两大圆形轨道,两个轨道以5度9分斜交。现在的地球是侧着身子绕太阳转的。据科学家推测,约在地球刚形成1亿年左右,有一颗直径1000公里、重达1012亿吨的小行星突然撞击地球,把地球撞歪了一点。还有,地球绕太阳转的轨道是椭圆形的。这些情况构成的运行规律造成了地球上的一年四季的气候和磁场的变化。如果人们不掌握大致的规律就无法适应自然界的各种变化,不仅工农业生产难以正常进行,而且人们的身体健康也难以保证。人只有先了解大自然,适应大自然的变化,才能在掌握大自然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利用自然的力量发展生产,为人类造福。

内容概要

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传统是个非常庞大的文化体系,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而其中涉及岁时节令的文化习俗则在所有习俗中处于最突出的地位。这是我们的先祖靠仰观天象、俯察地情,以及结合常年生产和生活的经验积累而凝成的结晶。以后历朝历代有所修正改进,正如《吕氏春秋·贵因篇》所说:“审天者查列星而知四时,推历者视月行而定晦朔。”由此可见,今所流传的“中国农历”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实用的历法之一。而在岁时节令中所穿插的许多民俗故事也大多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必须重点保护的、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作者简介

张冰隅,生于1939年,曾用名张晋钤、张炳隅;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长期从事文学教学,业余潜心研究《易经》与养生文化、民俗文化,数十年来颇有心得,观点独树一帜。曾在多种报刊上丌辟个人专栏,发表过许多文笔优美而见解新颖的文化小品,深得读者好评。
近年来作为上海“东方讲坛”、“静安乐龄讲坛”特聘讲学者,在上海及其他省市作过许多内容丰富而又深入浅出的养生文化和民俗文化讲喳;并经常作为特邀嘉宾在上海教育电视台宣讲养生之道,受到广大听众的热烈欢迎。

书籍目录

岁时节令与民俗文化(代序)年与年历阳历与阴历元旦、立春、春节季、节、气、候月、日、时、更、昼夜、分、秒刻、刹那、瞬间、弹指、须臾天干、地支与六十甲子五行易经八卦星期、二十八宿、北斗择吉生肖过年与拜年福神与贴“福”字财神与迎财神寿星与寿桃元宵节与吃元宵寒食清明上巳节与三月三浴佛节与吃乌饭端午七月七中秋重阳寒衣节冬至腊八鲁班节送灶除夕农谚(一)农谚(二)

章节摘录

到了周代,再提前一个月过年,以夏历的十一月(子月)初一作为周历的“元日”。到了秦代,再一次提前一个月过年,把夏历的十月(亥月)初一作为秦历的“元日”。汉代汉武帝太初元年前沿用秦代历法,仍是十月初一过年。等汉武帝下令恢复“夏正”后,才重新以正月(寅月)初一为一年之始。以后的王莽时期、武则天时期、唐肃宗时期均用过不同历法。唐肃宗之后至今天一直以夏历为准(太平天国为例外)。1949年9月27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使用“公元纪年法”的议案,正式命名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而定公历的1月1日为“元旦”。社会约定俗成:只有农历的每月上旬可称初一、初二、初三……直至初十,阳历则不用“初”,而习惯称1号、2号、3号……直至30号、31号。两种历法都可称“×日”,但在书写时一般用阿拉伯数字表示阳历的年、月、日、时(如2008年8月8日8时),而农历的时间表达用汉字(如戊子年七月初八辰时),虽然要说的是同一时间,却有不同表达。世界各国的阳历“元旦”存在时差。东经180度与西经180度的经线重合的地方称为“日界线”。当地球自西向东自转时,在“日界线”最西边的国家是斐济和新西兰,然后是所罗门群岛、新喀里多尼亚,然后是日本、朝鲜……在“元旦”那天到来时,我们中国是世界上第十二个跨入“新年”的国家。最后跨入“新年”的地区是位于“日界线”最东侧的西萨摩亚群岛,比斐济、新西兰整整晚了一天。


编辑推荐

《农历与民俗文化》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农历与民俗文化 PDF格式下载



中华民族的民俗文化传统是个非常庞大的文化体系,展示着绚丽多彩的民族风情,而其中涉及岁时节令的文化习俗则在所有习俗中处于最突出的地位。这是我们的先祖靠仰观天象、俯察地情,以及结合常年生产和生活的经验积累而凝成的结晶。以后历朝历代有所修正改进,正如《吕氏春秋·贵因篇》所说:“审天者查列星而知四时,推历者视月行而定晦朔。”由此可见,今所流传的“中国农历”是世界上最先进、最实用的历法之一。而在岁时节令中所穿插的许多民俗故事也大多可以说是我们现代人必须重点保护的、具有人类普遍意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写的不错,也很详细。


内容还不错,但是有些方面轻描淡写,似乎不够。


知识面很广,小孩子很喜欢,


这本书非常详细而周到地向我们介绍了在我们身边熟悉而又让人容易遗忘的农历与民俗文化。看似稀松平常的民俗文化的背后深藏着文化的影子,那是祖先们留给我们的丰厚的遗产。


一位学者写的民俗通俗读物。


没收到货,怎么就打款了?


对南方人的民俗写的较多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