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科学揭秘动物世界

于今昌 长春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6  

出版社:

长春出版社  

作者:

于今昌  

页数:

150  

前言

  在美丽的地球家园里,生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在一望无际的非洲大草原上,数以百万计的角马正浩浩荡荡地前行,它们旅途中的每一步都面临着危险;在广阔的天空中,一只雄鹰正展翅翱翔,它锐利的双眼机警地搜寻着地面的猎物;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上,一群藏羚羊为了逃脱猎人罪恶的枪口正在飞奔;在大海的深处,凶猛的鲨鱼正在用它敏锐的嗅觉搜寻海洋里的猎物……它们不仅让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而且维持着大自然的生态平衡。但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生态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加之人类的过度捕杀,许多动物已濒临灭绝。动物同样也是地球的生灵,同样需要我们以博爱之心去对待它们。要善待它们,首先必须了解它们,这就是《科学揭秘动物世界》的出版宗旨。 从阅读中获得知识,从图片中汲取印象,从常识链接中扩展见闻。无论是藏在深海的贝母,还是徘徊在天际的雄鹰,都会在这套科普丛书中展现它们的精彩。科学揭秘动物世界,不仅仅是人类生存的需要,也为我们找到了了解自然、揭示自身奥秘的金钥匙。《科学揭秘动物世界》共六卷,分别介绍了鸟类、鱼类、海洋类、哺乳类、无脊椎类、两栖爬行类动物。丛书不仅篇幅精练、文字优美、插图生动、知识链接画龙点睛,更难得的是铺陈了若干动物故事,将严肃的科普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娓娓道来,以全新的角度向读者阐释了动物的生活方式、生存策略与习性特点,以及尚未破解的一些神秘现象,生动地展示了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这些生灵怎样以其独特的方式向大自然索求自己的生存空间,演绎美丽而神奇的生命旋律的过程。 《科学揭秘动物世界》系列丛书由科普作家精心编撰,吸收前沿知识,所选资料翔实准确,文字简洁生动,通过生动的故事、翔实的例证、具体的数据来调动读者的阅读积极性并启发他们的想象力,实现对知识的融会贯通。从而使读者能够快乐阅读、轻松学习,是青少年读者了解动物世界奥秘的最佳读物。

内容概要

  《科学揭秘动物世界:无脊椎类》共六卷,分别介绍了鸟类、鱼类、海洋动物、哺乳动物、无脊椎动物、两栖爬行动物。丛书不仅篇幅精练、文字优美、插图生动、知识链接画龙点睛,更难得的是铺陈了若干动物故事,将严肃的科普知识以生动有趣的故事形式娓娓道来,以全新的角度向读者阐释了动物的生活方式、生存技能、行为策略,以及尚未破解的一些神秘现象,生动地展示了与人类共同生活在地球上的这些生灵,怎样以其独特的方式,向大自然索求自己的生存空间,演绎美丽而神奇的生命旋律的过程。

书籍目录

走近无脊椎动物小蜜蜂神通大独具匠心的蜂巢蜜蜂为人类健康造福蜜蜂当红娘蜜蜂蜇人与蜂毒蜜蜂将成为探雷高手巧点马蜂百万兵蝴蝶迁徙飞行之谜蝴蝶救了澳大利亚蝴蝶舞与蚊子舞蝴蝶泉和蝴蝶馆蝴蝶王国走进蚂蚁王国蚂蚁是座“营养宝库”蚂蚁巢穴轶事蚂蚁大力士的启示蚂蚁的秘闻蚂蚁趣事录蚂蚁和植物的友谊毁坏建筑的杀手——白蚁屎克郎应邀出国当清道夫和星星争辉的萤火虫蚊子咬人的战术蚊子是传播疾病的元凶触目惊心的蚊祸灭蚊生力军蚊子给科学家的启示苍蝇美丽的大眼睛苍蝇为我们开启了防癌新途径苍蝇鲜为人知的秘密为蜻蜓请功法布尔和蜘蛛蜘蛛的天罗地网聪明的蜘蛛蚜虫和它的天敌蚂蚁拍蚜虫的“马屁”古蚕再立新功飞蛾扑火和天文导航害虫的天敌——瓢虫传播蟋蟀文化谈蝗色变潜伏的害虫——蝼蛄蚂蟥重新上岗声讨跳蚤雌螳螂杀夫作恶多端的蟑螂树上的吸血鬼——蝉解剖臭虫的发现水果蔬菜的大敌——地中海实蝇第三代农药——昆虫的外激素爬行速度缓慢的蜗牛不知疲倦的生物犁——蚯蚓多心脏的动物昆虫的趋性药物的天然宝库昆虫的资源开发昆虫飞行打破传统定律昆虫的飞行技术昆虫的触角昆虫的口器昆虫的性爱生活农业害虫的死对头动物知天事的奥秘揭开动物冬眠的秘密动物取食各有绝招动物的气味语言动物的自觉性破解蜜蜂的舞蹈密码五花八门的足奇特的动物眼睛有趣的动物血液动物的葬礼动物纪念碑

章节摘录

  蝴蝶救了澳大利亚澳大利亚有一种专门在夜间活动的蝴蝶,翅长4厘米,灰褐色。可别小看这种夜蝴蝶其貌不扬,虽远不如其他花蝴蝶五彩缤纷,招人喜爱,但正是它们曾在20世纪初从仙人掌毁灭性的侵害中拯救了澳大利亚。1860~1870年间,澳大利亚的昆士兰州从美国南部引进了两种仙人掌,当地人本是为了用它们作为牧场四周的绿篱的,可始料不及的是这种生命力极强的多刺植物一遇到当地异常适宜的生长条件,便以惊人的速度繁衍起来。几颗种子不用多久便长成一大片“带刺的丛林”,十年工夫几千公顷面积的牧场便成了一片荒野。1887年在澳大利亚北部展开了同仙人掌的大规模斗争。人们用力砍,用火烧,连根拔,但都收效甚微。没等老的除净,新的又冒出来了。在昆士兰州甚至成立了专门委员会领导这场斗争,第一次世界大战使这项工作中断了。战后,回到家园的士兵们被四周的景象惊呆了:3000万公顷土地全被这可恶的多刺植物占领了,而且它们还在以每年50万公顷的速度向外扩张,使大片沃土变成对畜牧业和农业毫无用处的荒地。后来,在用尽了各种办法之后,陷入困境的试验者将眼光转向专吃仙人掌的昆虫,可是在本土却难以找到能发挥极大效力的仙人掌克星。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年轻的昆虫学家阿连·铎特决定利用夜蝴蝶试一试。他把从阿根廷收集的2750枚夜蝴蝶虫卵带到澳大利亚,终于获得了成功,夜蝴蝶在这里迅速繁殖,“像火与剑一样”扫荡了仙人掌世界。到1935年,3000万公顷土地又重新变成了农耕地和牧场。如今澳大利亚已不存在仙人掌肆虐的问题了,虽然在一些桉树林地偶尔还有它们的踪迹,但夜蝴蝶绝不会给它们大量繁衍的机会。感恩不尽的农场主人为了对澳洲大陆的大救星表示崇敬之情,在当初放养第一批夜蝴蝶的地方竖立了纪念碑,又在布纳尔格城建造了纪念碑,让人们永远记住这段有趣的历史。不仅如此,蝴蝶还在其他方面做出了贡献。前苏联生物学教授尤·萨列斯基公布的一份研究报告证实,蝴蝶可以预报天气变化。尤其是其中的花麻蛱蝶,是最可靠的气象预报员。例如,这种漂亮的花麻蛱蝶悄悄地躲藏在幽静的花草之下,就意味着天气很快要下雨了;如果雨停了,而这种蝴蝶没有离开它隐蔽的地方,就预示不久将还要下雨;倘若蝴蝶从自己隐蔽的地方飞出来“游玩”,就说明乌云将要散了,明亮的晴天马上就会到来。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说,蝴蝶特别擅长虚张声势。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动物学家阿德里安·瓦林说,孔雀蛱蝶是鸟类最爱吃的一种美味,它们经常一动不动地装死,然后把带有眼状斑纹的翅膀突然展开。这足以把捕食鸟吓退,保住自己的小命。虽然蝴蝶的眼状斑纹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它们吓退捕食者的武器,但是没有什么实验性证据来证明这一点。瓦林和他的同事们对此进行了试验,他们用笔将孔雀蛱蝶翅膀上的眼状斑纹涂掉,然后将它们交给捕食鸟蓝冠山雀。结果发现,20只斑纹被涂掉的孔雀蛱蝶中有13只被鸟儿吃掉了。而在34只斑纹没有被涂掉的蝴蝶当中只有一只被吃掉。一个很大的疑问是:在后一种情况下,为什么鸟儿不去招惹这些无害的蝴蝶呢?格拉斯哥大学的生态学家格雷姆·鲁克斯顿说,可能是因为鸟儿担心,这些蝴蝶可能不仅仅是虚张声势,招惹它们的后果会很严重,鸟儿们其实会把这些蝴蝶误认为猫头鹰。他说:“蓝冠山雀做事小心,但也会因小心而放过唾手可得的食物。”这一点也启示了人们,并把它应用在航空上。对于飞机来说,鸟类是个很大的威胁。世界上每年都要发生多起飞机与鸟相撞的事故。如何防止飞机与鸟相撞,这在当今世界成了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不久前,“全日本航空公司”采用一种新方法,避免飞机与鸟相撞。这种方法最初是一位日本昆虫学家发明的。这位昆虫学家发现,鸟不吃有大眼斑的蝴蝶,于是他将一些画了“大眼睛”的气球放在稻田和菜园里,果然大多数鸟类就不来光顾了。后来他又将“大眼睛”画在旗帜上,悬挂在城市建筑物和寺庙等处,以防止鸟做巢,也收到了很好效果。当“全日本航空公司”向他请教时,他建议在飞机上画“大眼睛”以驱赶鸟类。“全日本航空公司”在试验以后发现,若将这种“魔眼”画在飞机发动机风扇的叶片转轴上效果最好,它能有效地防止飞鸟与飞机的关键部位——发动机相撞。该公司在其38架客机上都画上了这种“魔眼”,结果飞机与鸟相撞事故大大减少。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科学揭秘动物世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