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美国文学简史

杨仁敬,杨凌雁 著 杨仁敬、 杨凌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06出版)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杨仁敬、 杨凌雁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8-06出版)  

作者:

杨仁敬,杨凌雁 著  

页数:

488  

Tag标签:

无  

前言

在物质还不怎么丰富,大多数人还安于清贫的日子,阅读文学曾经是一种主要的休闲方式。那时,读一本好的文学作品是莫大的享受,读的人不但自己兴奋不已,而且还急于同别人分享这种愉悦。所以一本好书往往会不胫而走,在邻近的识字群体中传来传去,从而使很多人都得益。那时,读书,尤其是读文学书,蔚为风尚。你可以在简陋的图书室,热闹的茶楼酒肆,僻静的路灯下,梧桐的浓荫里,看到人们在入神地看书。不是出于功利,也不是有谁在背后逼着,只不过自己喜欢罢了。那时候,阅读的动机很单纯,文学离普通老百姓很近。不知始于何时,这种情况渐渐变了。物质开始丰富起来,生活有所改善,娱乐方式渐趋多元,读书的功利性越来越强,文学也终于离大众远去了。当然,书,照样有人在读,但和以前是明显不一样了。现在,不少人读书很功利:少年读书是因为家长逼着;青年读书是出于升学考研;中年读书是为了升等升级,好像人人都是奔着某个看得见的目标才去读书的。结果,读书的队伍越来越小,因为“目标”不明朗,或者无“目标”者是不大会去读书的;与此同时,阅读的范围也越来越窄,但凡与近期目标无关,或是关系不密切的书,便一律遭到无情摒弃,于是文学书被普遍冷落,也就势所难免了。现代社会里,究竟还要不要读书,要不要读文学书呢?客观事实是最好的回答。去年,在上海举行的一次翻译(笔译)大奖赛中,捧走奖杯的竟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更让人吃惊的是,占压倒多数的七百来名中国参赛者,不是输在对原文的理解上,而是落后在中文的表达上。问题的严重性,不仅在于中国人的中文不如人家外国人,还在于那么多中国人中文都不如一个外国人。无独有偶,据报道在一次大学汉语大奖赛上,中国学生也输给了外国学生。显而易见,这样的恶果是同轻视文学,不读文学书密切相关的。

内容概要

  《美国文学简史》与以往出的大部头《外国文学史》不同。它是属于普及性的,提供国别文学发展的一般知识,简要勾勒有关国家文学发展概貌,包括发端、沿革、嬗变的历史轨迹、重要流派、主要作家及其代表作品等。基本框架是,以时间为顺序,按阶段划分,每一阶段含若干流派,每一流派含若干作家。阶段为“编”,流派为“章”,作家为“节”。每一编(章)均以概况起始,介绍该阶段的时代特征和文学概貌,是为“面”;随后几章分别介绍流派和作家,是为“点”,以期点面结合。

作者简介

杨仁敬,男,1937年12月生,福建晋江人,南京大学文学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博士后,现为厦门大学外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美国文学研究会副会长、英国文学学会名誉会长、福建外国语文学会会长、福建翻译协会副会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美国海明威学会国际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20世纪美国文学史》、《海明威在中国》、《海明威传》和《美国后现代派小说论》(合著),译有:《比利·巴思格特》、《杜宾的生活》、《紫色》、《基辅怨》和《蝗虫日》等八部中长篇小说和相关论文一百八十多篇。杨凌雁,女,1968年7月出生,福建晋江人,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博士、哥伦比亚大学访问学者、宾州印第安纳大学英文系文学与批评博士点教授,指导十二名博士生,其中六名已获博士学位。主要专长:美国亚裔文学与批评、20世纪文化批评理论与文学批评、比较文学;曾主编《作品与时代》2006年特刊。著有:《美国种族理论与少数民族理论比较:新的民主批评的可能性》、《拉达访谈录赛义德批评、政治和人文主义的知识性描述》和《美国亚裔文学的理论化:美国亚裔和亚洲散居国外的女性知识分子》等。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编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文学(1620-1700)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印第安人口头文学第三章探险者文学第一节哥伦布和卡萨第二节哈里欧特和史密斯第四章清教主义文学第一节威廉·布列福德第二节约翰·温思罗普第三节柯顿·马瑟第四节安娜·布雷兹特里特第五节爱德华·泰勒第五章反清教主义文学第一节罗杰·威廉斯第二节安娜·哈特钦森第三节玛丽·罗兰森第二编独立战争前后的美国文学(1700-1820)第一章概述第二章乔纳森·爱德华兹与“大觉醒运动”第三章散文第一节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节托马斯·杰弗逊第三节托马斯·潘恩第四章小说家查尔斯·布罗克丹·布朗第五章南方文学与威廉·伯德第六章黑人文学与菲丽丝·威特利第七章女性文学第一节朱迪思·默雷第二节苏珊娜·罗森第三节莎拉·文华思·摩顿第八章诗人菲利普·弗瑞诺第三编国内战争前的美国文学(1820-1865)第一章概述第二章浪漫主义小说第一节华盛顿·欧文第二节詹姆斯·范·库柏第三节纳散尼尔·霍桑第四节赫尔曼·梅尔维尔第三章浪漫主义散文第一节拉尔夫·瓦尔多·爱默生第二节亨利·大卫·梭罗第三节玛格丽特·富勒第四章浪漫主义诗歌第一节埃德加·爱伦·坡第二节亨利·威·朗费罗第三节大诗人惠特曼第五章女性文学第一节斯托夫人第二节路易莎·梅·奥尔科特第六章黑人文学与弗莱德里克·道格拉斯第四编国内战争后至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美国文学(1865-1914)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现实主义小说第一节“美国文学中的林肯”——马克·吐温第二节威廉·豪威尔斯第三节亨利·詹姆斯第四节欧·亨利第三章乡土文学第一节布列特·哈特第二节爱德华·艾格斯顿第三节哈姆林·加兰第四章揭丑派文学第一节揭丑派记者和文人第二节厄普顿·辛克莱第五章现代主义小说奠基人格特鲁德·斯坦因第六章自然主义小说第一节斯蒂芬·克莱恩第二节弗兰克·诺里斯第三节西奥多·德莱塞第四节杰克·伦敦第七章女性文学第一节萨拉·奥恩·朱厄特第二节凯特·肖宾第三节伊迪丝·华顿第四节威拉·凯瑟第五节艾伦·格拉斯哥第八章黑人文学第一节布克·T·华盛顿和保尔·劳伦斯·丹巴第二节查尔斯·切斯纳特第三节威·爱·伯·杜波伊斯第四节詹姆斯·约翰逊第九章文学批评第一节新人文主义批评:布朗纳尔、白璧德和摩尔第二节文学激进派:布尔纳、布鲁克斯和门肯第十章诗歌第一节现代主义诗歌的先驱艾米莉·狄更生第二节意象派诗歌:现代主义诗歌的起点第十一章戏剧第一节布隆森·霍华德、詹姆斯·赫恩和威廉莫迪第二节大卫·伯拉斯科、乔治·贝克和克莱德菲茨第五编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美国文学(1914-1945)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现实主义小说第一节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克莱·路易斯第二节“迷惘的一代”与海明威第三节弗朗西斯·司各特·菲兹杰拉德第四节托马斯·沃尔夫第五节约翰·斯坦贝克第六节赛珍珠第三章现代主义小说第一节舍伍德·安德森第二节多斯·帕索斯第三节纳散尼尔·韦斯特第四章左翼文学第一节约翰·里德和麦克尔·高尔德第二节欧斯凯恩·考德威尔第三节詹姆斯·法雷尔第五章南方文学第一节威廉·福克纳第二节凯瑟琳·安妮·波特第三节卡森·麦卡勒斯第四节尤多拉·韦尔蒂第六章文学批评第一节左翼文学批评:伊斯特曼、卡尔弗顿和希克斯第二节文化历史批评:帕灵顿和威尔逊……第六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美国文学(1945-1964)第七编越南战争以来的美国文学(1964-2006)

章节摘录

第五节爱德华·泰勒爱德华·泰勒(16427-1729)是个北美殖民地时期最著名的诗人。像安娜·布雷兹特里特一样,他是新英格兰第一批作家。他生于英国考文垂一个自耕农家里,当过小学老师。他信守公理教会的原则,拒绝宣誓效忠圣公会,不得不放弃教职,1668年移民新英格兰海湾殖民区。他人读哈佛大学。像哈佛出身的许多牧师一样,他掌握了希腊语、拉丁语和希伯来语等多种语言。1671年毕业后,他到马萨诸塞西部威斯菲尔村当牧师和医生,历时达五十八年,直到逝世。泰勒的手稿《诗作》,除一首诗的片断以外,他生前都未发表过。1883年,他的孙子、原耶鲁大学校长艾兹拉·斯泰尔斯将他的手稿捐赠给耶鲁大学。这四百页的手稿经过挑选一部分于1939年出版。诗集问世后很受欢迎,泰勒立即被认为是美国18世纪最优秀的诗人,虽然他所尊崇的英国玄学派诗人多恩当时在英国已不受宠。泰勒知识渊博,研究过教会历史、政治、神学、医学、金属学和自然科学。他的主要诗作有两部:一部是诗剧《上帝的决心》,描写上帝的恩惠和伟大,交织着对于犯罪和赎罪的评说;另一部是《受领圣餐前的自省录》,包括二百十七首长短不一的诗作。此外,他还创作各种题材的诗。有些诗作他常用于布道,以增加演说的效果。有些是写给朋友或自己欣赏的。泰勒还写墓志铭、抒情诗、挽歌和一部五百页的诗歌形式的《基督教史》(实际上是一部殉难者的书)。他的最佳作品是一篇篇短诗组成的系列诗作。以前从未发现过在新英格兰有一位清教主义作家这么长期钟情于诗歌创作。泰勒是个十分虔诚的清教徒,灵魂里浸透了加尔文教义。他的诗作犹如诗化的《圣经》。他过着单纯而朴实的清教主义牧师的生活,相信原罪说,相信上帝的慈悲和拯救灵魂的威力。他反对罗马天主教和英国国教礼拜仪式中的浮夸和奢侈,希望恢复耶稣创教时的纯洁和朴实。

后记

《美国文学简史》终于与读者见面了。本书名日“简史”,要写好,其实并不简单。美国文学历史不长,但发展比较快。今天,美国文学在国际上影响巨大。随着中美文化交往的发展,我国读者对美国文学的兴趣与日俱增。本书拟给读者提供美国文学从殖民主义时期至今日后工业化时代的发展概貌,让读者了解不同时期主要流派、作家及其作品,为进一步研习美国文学创造条件。本书由七编组成。在体例上作了一些新尝试。总的分为七个时期,大体按国内外学界的共识。各个时期的流派和作家则采用新的归类。有的美国作家很难归于单个流派,他或她往往博采众长,自成一格。所以,归类只是为了评述的方便,大体上而言,不能绝对化。每个作家重点评述其代表作、它们的思想倾向和艺术特色,突出其总体特点,以加深读者印象。在撰写过程中,我和杨凌雁教授经常交换意见,研究新问题。她提出不少创见,并提供了许多新资料。去年6月初,我重访哈佛大学,会见了我昔日的导师,94岁高龄的丹尼尔·艾伦教授和英文系系主任詹姆斯·恩格尔教授,一起讨论了当代美国文学一些重要问题,受益匪浅。后来,我们又仔细阅读了国内外多种美国文学史,形成全书的结构,拓展了思路。全书七编中有四编在美国写就。其他三编曾参考拙作《20世纪美国文学史》(2000),但大都是重新写的,尤其是充实了当代美国文学,补充了印第安小说、“X一代作家群”、语言诗人和当代戏剧家等,一直写到2006年。不久前,我们又增加了许多最新的美国作家信息。这对读者也许更有裨益。


编辑推荐

《美国文学简史》开篇为“绪论”,简述该国文学特点及走向。 《美国文学简史》可供一般读者参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美国文学简史 PDF格式下载



内容清晰有条理,绝对的好书,对照英文版学习,基本功可以打的相当扎实。


挺详细的内容,不错的


挺厚实的,买了英国文学简史感觉不错再买了这个,可是价格咋差的不少啊


很喜欢 一口气看完 考试也有考到 记不得那么多而已


书是很不错的,质量可以,就是内容过于简单了些,对初学者了解整体概况有些帮助,否则真的太浅了。


跟英国文学简史比起来 貌似纸质变差了


出版社很牛!书自然好!书的内容我很喜欢,内容很详尽,分类清晰,便于查找,排版很好。不过都是汉字,缺少英文必要的注解。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