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编外语教学论

王铭玉 主编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  

出版社: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作者:

王铭玉 主编  

页数:

566  

Tag标签:

无  

前言

  王铭玉教授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新时期外语教学方略”已圆满完成,即将以《新编外语教学论》正式出版。主持人约我为此书再写一篇序言,大概是因为我和它有一份历史上的亲缘关系,知道它的来龙去脉,并参与其中一章的写作,比较了解此书的意义和价值。我认为我有此义务,就欣然从命。因此在切入正题之前,先说说这部书的由来,也许是必要的。  十数年以前,铭玉在取得博士学位后,即重返外语教学第一线,并独立主持一个方面的工作。那时他就有一个深刻的认识:提高外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是教师,是教师的全面素质;为了保证教师的全面素质,在其上岗之前,必须进行严格的职业培训,并有相应的“外语教师上岗必读”性质的教材来作为培训的内容和依据,而这样的教材,在我国外语教学历史上是没有过的,只能根据需要,也可能自行编写。这是一部别开生面的“前无古人”的创新教材。组织新教师“上岗职业培训”和策划“上岗必读”教材是王铭玉教授重返教学第一线并主持工作所抓的第一件大事,这件大事是该教学单位教师队伍建设工作中的一个新内容,这说明铭玉同志是具有长远战略眼光的外语教学的一方领导人。经过精心设计,“上岗必读”的编写工作进入实施阶段,铭玉教授约我撰写其中一章,我认为这一工作很有意义,便接受了任务,并努力做好。全书完成后,经试用由安徽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定名为《外语教学论——教研、教法、教艺》。主编约我为此书写一篇序言。“序言”的主旨是议论我个人对此书的意义和价值的认识。以上所说是20世纪90年代的事。这部书问世后,受到广大读者的欢迎,在外语教学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铭玉同志是一位精益求精的学人,他并不以此为满足,因为此书内容所概括的毕竟主要是90年代以前有关领域和学科的成果。

内容概要

外语教学理论有什么用?外语教学理论怎么用?外语教学理论好不好用?这些问题对于刚踏上外语教学岗位的青年外语教师,对于拥有丰富的外语教学实践经验的资深外语教师,对于关注外语教学理论在新世纪发展时期如何变化的外语教学理论研究人员而言,都是必须面对且又亟待解决的。 王铭玉教授长期从事外语教学第一线工作,又对外语教学理论做过长期的深入研究。《新编外语教学论》一书就是他及其编写团队在原《外语教学论——教研、教法、教艺》的基础上,奉献给读者们的最新著作。 全书共三十二章,分为六大板块:语言学及教学法历史概述、外语教学方法、外语教学艺术、现代外语教育理念、现代外语教育技术和外语教学研究。该书体现了外语教学理论的传统性和时代性特征,较好地介绍了外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并提出外语教学方略,可作为外语教师及教学专业研究人员教学和科研工作的案头参考书。

作者简介

  王铭玉,1958年6月生,河南洛阳人,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外国语言文化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高校功能语法教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学报编辑以及语言研究工作,在普通语言学、符号语言学、句法语义、翻译等领域成绩卓著。出版专著一部(《现代俄语同义句》),译著两部(《克里姆林宫密谋》、《克格勃全史》),辞典一部(《俄汉俚语双解辞典》),编著一部(《外语教学论》),总计约180万字;在全国性刊物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主要代表作有:《现代西方哲学与语言学问题》、《符号学理论在象征词语分析中的应用》、《符号学·语言·语言文化的肖像性》、《语言符号的可逆关系》、《语言符号的层次及其相互关系》、《(俄语语法)的句法观》、《功能主义及其在俄语中的相应研究》、《对俄语主体的再认识》、《现代俄语同义句的界定与分类》、《语言纵横关系的制约原则》等,总计约25万字。其传略已被国家《最高学位丛书》、《世界名人录》、《中国专家人才库》、《中国专家大辞典》等辞书先后收入。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编 语言学及外语教学法流派概述 第一章 语言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 语言学的发展及学科分类 第三章 外语教学法流派与发展简史 第四章 21世纪语言学及外语教学法的发展趋势第二编 外语教学方法 第五章 外语教学方法基本理论 第六章 教学计划与教学大纲 第七章 语言教学 第八章 言语教学 第九章 外语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课堂教学 第十章 外语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备课与上课 第十一章 外语教学课外活动 第十二章 作业的布置、批改与讲评 第十三章 外语教学评价第三编 教学艺术与外语教学 第十四章 教学艺术的内涵 第十五章 教学艺术的法则 第十六章 教学艺术的风格 第十七章 课堂教学艺术 第十八章 教学的语言艺术 第十九章 教学的非语言艺术 第二十章 教学机智与教学幽默 第二十一章 板书的艺术第四编 现代教育理念与外语教学 第二十二章 素质教育与外语教学 第二十三章 创新教育与外语教学第五编 现代教育技术与外语教学 第二十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概观 第二十五章 现代外语教育技术的运用与发展 第二十六章 信息技术与外语教学 第二十七章 多媒体辅助语言教学 第二十八章 计算机网络外语教学方法与实践第六编 外语教学与教学研究 第二十九章 外语教学与研究 第三十章 学术论文的写作 第三十一章 投稿 第三十二章 语言文学类刊物后记

章节摘录

  第二章 语言学的发展及学科分类  第一节 语言学的发展历史  一、我国传统语言学①  1.我国传统语言学概述  我国和古印度、古希腊都是语言学的摇篮。在古代,我国人民便对语言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开始从事语言的研究,我国的传统语言学诞生了。  我国传统语言学最初叫“小学”,是从对文字的学习和研究发展起来的。《说文解字?叙》说:“《周礼》八岁入小学,保氏教国子先以六书。”所以,汉代人称文字学(六书)为“小学”。文字包括形体、声音和意义三个方面,后来这三个方面的研究逐渐发展成为文字学、音韵学和训诂学。因而在隋唐以后,小学便成为这三门学科的总称。宋晁公武说:“文字之学凡三:其一体制,谓点画有衡纵曲直之殊;其二训诂,谓称谓有古今雅俗之异;其三音韵,谓呼吸有清浊高下之不同。论体制之书,《说文》之类是也;论训诂之书,《尔雅》、《方言》之类是也;论音韵之书,沈约《四声谱》及西域反切之学是也。三者虽各一家,其实皆小学之类。”(《郡斋读书志》卷一)清朝末年,章炳麟认为“小学”这一名称不够恰当,提出应改称为“语言文字之学”。从时间上来说,我国传统语言学一般是指从先秦到“五四”运动这段时间的语言研究。“五四”以后,由于引进了西方的语言学理论,采用了新观点和新方法,使用了一大批新材料,扩大了研究范围,因而产生了与传统语言学很不相同的现代语言学。我国传统语言学又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还应当包括我国境内各个民族在古代对语言的研究,而狭义的则专指汉族的传统语言学,我们这里采用后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新编外语教学论 PDF格式下载



挺好的一本书,里面囊括了许多知识,看了之后觉得对教育又有了新的理解。


印刷质量一般。有点小贵。好像说手机下单返话费,静待之。


乍一看,这本书的价格偏贵但是仔细翻翻看看觉得还比较值对于外语教学理论方法以及以后的发展方向都介绍的很详细看得出是一批有真材实料的专家糅合提炼的结果


为什么给我发的书 很旧 尤其是边边角角的地方


这样说的原因是远在国外留学的同学要写论文了,让我代买的。应该是有用才让我买完邮给她呀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