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真实
2009-1
译林出版社
(美)法兰克福
112
27000
孙涤
无
《论真实》在美国上市首印20万册,许多书店的收款台旁都有此书(美国的书商真是厉害,发行渠道极强)。《论真实》英文名“On Truth”,由Alfred A.Knopf出版,全书不过两万多字。有时候小册子的宣传作用远大于宏篇巨作,《论真实》就是一例。的确,无论是升斗小民,还是高官巨贾,真实、谎言和扯淡都是让人们挥之不去的问题。
我们知道能做些什么,不能做什么,以及为了成就那些我们可以做到的事情必须怎样付出努力。我们了解自己的力量和弱点。这不仅使我们能获得更强有力的独立意志,而且使我们能够更清晰地定义自己的本质。
哈里·G法兰克福,毕业于耶鲁大学,普林斯顿大学教授,前这系主任。著名的道德哲学家。亚马逊十大畅销作之一,著有《论扯淡》等超级畅销书。
序译者序论真实跋
评鉴能够保持严格的客观公正。无可否认,在这些问题上的主观性难以避免。不过,承认这类主观性也是有限制条件的,比如,大家期待严肃的历史学家在诠释事实时应有裁量范围。对于事实的一些层面,即使是最粗率或最懒惰的历史学家,其主观裁量也不是任意的。乔冶.克莱门梭(GeorgesClemenceau)的名言指明它的精义,当被问及未来的历史学家如何评价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他答道:“他们总不能说是比利时侵略了德国吧。”然而,还是有很多人设法使自己相信(有时还相当自以为是地相信)那些评价性的判断不能当真。他们认为这类判断本非事实性的,不能断定其非对即错。他们相信,这类判断不过表达了个人的感受和态度,严格来说,本无所谓真伪。但是,就算承认这一点,接受或拒绝一个评价性的判断显然必须依赖干其他不带任何评价性的对事实的陈述,这一点是很明白的。比如,我们没有依据判断某人道德不良,除非有事实能证明他或她的某些行为可以提供具体证据,并且,这些有关此人行为的事实性陈述必须是真实的,得出评价性判断的推理必须是有效的。否则,这些陈述和逻辑就不能有效支持结论的正当性,就不能成为价值判断的合理基础。因此,即便对评价性判断本身不作正谬之别,这种区别对于它们的评估仍是密切相关的。如果认为这样做是明智的话,不妨承认我们所做的评价本无所谓真伪,但是,我们不得不定出事实性陈述及其推理的真伪,因为我们的价值判断必须以它们为依据。
关于真实: 真实的最大的敌人通常不是蓄意的,人为的,欺诈的谎言,而是经久不衰,脱离现实而又富有说服力的神话。 ——约翰·肯尼迪 真实是我们的元素。 ——爱默生 在虚无,在我们的梦中,湮没了的真实偶尔浮出水面。 ——弗吉尼亚·伍尔夫 我觉得所有的创作,都是在努力更加接近真实。 ——余华 “我敢用脑袋担保,照片是真的!” ——周正龙 “孔子如果生活在今天,他肯定会上电视。” ——易中天 “我是训练专家,我有证书的!” ——谢亚龙
《论真实》是由美国第一社科畅销作家哈里·G.法兰克福所著,是其《论扯淡》的姊妹篇。 在这个“假奶粉”、“假虎照”的年代,到底什么才是“真实”?!《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多家媒体热评,诚信社会的必读之书!
无
习惯了打五星,不过五星是给当当网而不是给这本书的。陈嘉映在跋中写得很中肯“读过之后,不免有些失望,尽管触及了一个人人都应关切的重要问题,在理论层面却缺乏足够深入的探析”。
多学学。
好书,写的很好,不过理论深度一般
读了2遍了,但是还没有读懂,哈哈 但是很喜欢。
论真实,你到底扯不扯淡呢?亦真亦假
这是“论扯淡”的姐妹篇。说来也奇怪,无论是“扯谈”还是“真实”,竟然很少有人去认真研究它们,而它们明明又充斥我们的周围。这就好像人们习惯了空气,但很少人会去认真研究空气中究竟有什么——明明空气就是那么重要啊。在“论扯谈”中,作者谈了扯谈的本质,在此书中最有用的莫过于,真实是一种中性的属性,并没有价值判断。真实,很多情况下是让人不舒服的。
相比于第一本 论扯淡 这本的确有点瑕疵 可能也是由于我自己的学识关系 还没有深刻理解作者吧 书中有很多语言的片段精华
论扯淡是智慧之作,读后确让人看清了许多问题.而论真实很让人失望,纯粹是为写而写.
书很薄,其实也就几万字,很快就看完了,内容也不是很好,感觉都是些大家都懂的道理,应该还是他之前那本《论扯淡》好点。
把这本书和《论扯淡》合成一本还勉强算一本书,现在拆成了两本,简直是坑爹啊!
没有想象的好,呵呵,主要不是我喜欢的风格
字数少
这本书是老师推荐的,,,所以买的,,但买回来一看,,,字少但精辟,,很喜欢,,不喜欢长篇大论的书,,所以很喜欢这本
《论扯淡》的姊妹篇,是前一本书无意之间火了之后的附加之作,大体思想承接前作,但内容及其表达都略逊一筹。
估计是因为有两个翻译的原因吧。
写的不如论扯淡,但还好吧,总感觉有些地方翻译的不太对,有机会的话想看原版
不是十分精彩,但还行,可看
让人看着看着想睡觉。很枯燥。比起作者的第一本书《论扯淡》差了一大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