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修辞的复兴

[美国]韦恩·布斯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美国]韦恩·布斯  

页数:

417  

译者:

穆雷,李佳畅,郑晔,吕黎  

Tag标签:

无  

前言

有些读者对韦恩?布斯的整个写作生涯不太熟悉——包括他的大量的书籍、几乎不计其数的论文和应景作品——可能尚未意识到他的创作具有怎样的权威,他如何生动而谦逊地探讨了各式各样的问题:叙事小说、文学内外的伦理学、反讽、文学和文化批评、高等教育、所有智性探索中所需的多元方法论、修辞学、教学、宗教。事实上,布斯的作品已经足以使“经审思的生活”(theexaminedlife)和“心灵生活”(thelifeofthemind)等短语重现生机,更不用说适于归入任何常见的体裁或合宜的学术范畴中了。另一方面,那些熟悉布斯并被其广泛兴趣所吸引的读者倘若凑巧瞥了一眼这本号称奉送上韦恩。布斯“精粹”之作的目录,则恐怕会因在书中找不到布斯的某篇或某章作品,或许是其最为喜欢的某篇,而势必感到失望。的确,我禁不住也把自己归入这群人之列。布斯论巴赫金和女性主义批评的优秀文章到哪去了?我已在不止一种场合中抱怨过。我怎样处置了他早期那篇关于本体论证明的趣文?这位顶级反讽者案头更多可供选择的讽刺文和戏谑文都到哪去了?简言之,我们为什么没有得到更多文章,没有得到这位才华横溢的思想家于过往五十五年间对文学五彩缤纷诸多层面的更多畅叙?我作为编者与本书的作者合作,为我俩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每次调整之后,我一再地发现自己只是在以另一种方式重新制造麻烦。我的方法是有时放弃这篇修辞学作品,或那篇伦理学文章,为的是给其他不可或缺的章节腾出空间,但更为经常的是,我会再加“多一篇”文章,而对篇幅、成本、市场等编辑上的惯常考虑置之不理。

内容概要

以《小说修辞学》一举成名的韦恩·C.布斯,其一生的浩瀚著述已成为文学研究领域的一座巨大宝藏,而本书撷取了其中最耀眼的十几颗经典之珠,汇成了一部“精华中的精华”,从各个层面展现了这位举足轻重的批评家对文学、修辞学等多个研究领域的重要贡献,其充满智慧的哲思和雄辩有力的文风更是发人深省,振奋人心。作为韦恩·C.布斯漫长而荣耀的学术生涯的完美总结,本书是一部意义深远的纪念之作,它将带领我们更好地去探索听与说、读与写之艺术。

作者简介

韦恩·C.布斯(1921-2005),美国著名文学批评家,芝加哥大学教授。1961年出版的《小说修辞学》被学术界称为“二十世纪小说理论的里程碑”,他本人也被誉为“文学批评家的批评家”。另著有《反讽修辞学》(1974)、《批评的理解:多元论的力量与局限》(1979)、《我们所交的朋友:小说伦理学》(1988)、《修辞的修辞学》(2004)等。

书籍目录

前言(沃尔特·约斯特)1 悲剧英雄麦克白2 简·奥斯汀《爱玛》中的距离控制3 修辞立场4 修辞学的复兴5 作为修辞的隐喻:评估问题(以十则真实“论题”为例)6 反讽的帝国--7 理查德·麦基翁的多元主义:教条主义与相对主义之间的路径8 巴赫金如何将我唤醒9 “我爱乔治-艾略特的方式”:与书为友作为被忽略的批评性隐喻10 重新定位伦理批评11 形式的伦理学:与鸺翼》一同飞翔12 文学教学的伦理问题13 “论道德趣味的标准”:作为道德探究的文学评论14 修辞、科学、宗教15 一个修辞学家眼中的大学理念16 因为钟爱它:花时间、费时间及赎回时间17 完结篇:纯粹修辞、求同修辞及对共同学习的寻求注释索引译后记

章节摘录

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给自己设置的问题,即使用最简单的词语来表达,也仍然显得很复杂。让所有的人都崇拜一个优秀高尚的人——并去毁灭他,不仅像希腊人毁灭自己的英雄那样从身体和情感方面,还要从道德和智力方面毁灭他。这似乎并不是一个很难的戏剧障碍,但如果你把他看作一个最为卑鄙的凡人,却又同时保持其悲剧英雄的形象——使其深受同情,这样在他临死之际,观众便会对他感到惋惜,而不是一味厌恶;观众看到他脱离苦海,必定会松一口气,而不会因他遭受毁灭而感到异常兴奋。套用莎士比亚自己的话来说就是:让一个满怀“道德’和“人情味”的“高尚的”人成为一个“已死的屠夫”,却又保持其深受怜悯而不被憎恶。如果我们据此人为地重构这个问题,假设它在这部戏剧之前就已经存在,就会看到莎士比亚在选择这些“终极要点”(terminalpoints)和终极意图(terminalintentions)时,几乎用尽了其自身的戏剧写作技巧,只是莎士比亚坚信着自己如获成功,必定将非比寻常。的确,如果这种技巧能够成功,毫无疑问会产生巨大影响。我们只需想想,有多少作者在尝试类似的“情节”和效果时却以失败告终,便会了解这有多难了。当戏剧家或小说家尝试同情一堕落的情节“时,几乎总会出现以下失误或变形:1.对戏剧主角的强烈憎恶导致观众丧失对其的同情,戏剧或小说便成了“惩罚性的”——即读者或观众的主要乐趣依赖于他们对于复仇或惩罚的满足.2.毕竟戏剧主角不会被刻画得过于邪恶;他只是在(通过暗示,并不明说的)传统标准的审视下显得邪恶,其实是一位值得钦佩的改革人选。3.戏剧主角最后改过自新并避免了他应受的惩罚。4.书或戏剧本身成了“邪恶”的作品;即艺术家有意无意地让我们和他塑造的堕落英雄并肩反对“道德”。如果这些失误和变形是故意而为,我们就会有类似上面第二种类型的种种宣传作品;如果是无意之作,那么作品的不道德性(如对由良家女子变成的娼妓、小偷或凶手的色情而残酷的处理手段)便使它们丧失了文学所具有的可欣赏性,除非读者或观众暂时或永久地放宽自身的道德判断标准。在大多数失败的例子中,都可以找得到这种失败或变形:堕落最后也没有得到相应解释,其动机仍然不明确;可惜的是,用来毁灭高尚之人的力量并不足以令他的堕落显得真实可信。即使有些作品获得了几分成功,它们在面临与内在困难的完全对抗时也经常会表现出某种退缩回避。譬如,《夜色温柔》(TenderIstheNight)跟《麦克白》在许多方面都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只是菲茨杰拉德在个别地方减弱了效果。菲茨杰拉德塑造的“高尚之人”迪克.戴弗被毁灭了,并被毁灭得一无是处——酗酒成性,穷困潦倒,不受欢迎;他成了一个“失败者”。他被毁灭的征兆绝不是现代读者眼中麦克白的残暴或邪恶行为,或类似的无可同情之行为,而是他与人交谈时的言辞比以往更为刻薄,他不再富有魅力。以作品本身的处理方式来说,这确实非常可惜;但是对像菲茨杰拉德这样的艺术家来说倒也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他们会选择一种远距离的模糊描述方式,向我们诉说英雄最后的堕落:人们绝不会以看待麦克白的眼光来看待迪克?戴弗最终的可怕下场。结果便是,在他堕落的路途尽头,与其说他是个罪人,不如说他是个受害者,因此我们便会顺理成章地对其产生怜悯之情。另外由于这种堕落,远远不及麦克白在最后几个小时那般可怕,我们也就不会产生那么多的遗憾之情了。在此之后,还有其他一些削弱情感的地方。如果这种堕落不太严重,也就无需那么强大的力量来诱发堕落了(尽管会有人说为了叮信度,即使是在《夜色温柔》中也应该用强大的诱发力量)。尼科尔这个人物和24低迷颓废氛围所起的作用,假如放在《麦克白》中则需要用最大的腐蚀力量才能得以完成。如此说来,不管这两部作品有着怎样显著的差别,如果以上那些结构要点的比较是合理的,那就意味着莎士比亚在《麦克白》中对设置困难这个技巧的运用,比菲茨杰拉德更胜一筹,因为据我所知,在这方面无人能望其项背。任何读者都难以对《麦克白》是如何尽管(或者说因为)遇到重重困难,却能取得成功作出详尽研究。但人们还是能够简单地列举并讨论莎士比亚使用的主要手段——虽然没有人知道他是如何做到“有意识地”使用它们。要使我们相信麦克白的堕落确实是一场悲剧,首先就得让我们相信他确实堕落了。这则需要让我们了解:麦克白曾是一个值得我们钦佩的人,拥有巨大的潜质。说服我们的一种办法即应当像菲茨杰拉德表现迪克.戴弗那样,向我们展示他是…个值得钦佩、有生命力的人。尽管这在休闲小说中是可能的,但在戏剧中则会浪费展现重要事件的时间,这些事件的开端始于开场战斗结尾处麦克白面临的巨大诱惑。因此,这里的最佳选择(尽管无须总做这种选择)就是先对堕落的第一真正诱因做陈述铺垫,并通过其他人物来证明和构建戏剧主角的极端善良。因此从一开始,种种迹象就提示我们,麦克白在出场前就具备了极其高尚的品质。当戏剧开始时,他已经垂涎上位,正如他对女巫预言过分紧张的反应那样;好像他已经考虑好了要用卑劣的手段得到它。只不过,尽管这个有可能发生的邪恶主意己呈现在他脑海,我们也早已拥有足够理由认为,麦克白是.位值得钦佩的人。他“勇敢”、“英勇”,是一位“可敬的人”:邓肯称他为“高贵的麦克白”。这些修饰语只有在回想之时,才具有讽刺意味;当它们第一次被使用,并没有理由让我们去怀疑。

后记

当代修辞理论大师韦恩。布斯于1921年2月22日生于美国犹他州,2005年10月10日离世。在多年的文学批评生涯中,他以深邃的眼光、广博的学识、锐利的笔锋构筑起一门包罗万象的修辞学,内容涵盖叙事学、伦理学、哲学、美学、宗教等诸多学科,其学术造诣由此可见一斑。特立独行的他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发展处于边缘地位的修辞学,其丰硕成果在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我国读者比较熟悉的布斯著作当属《小说修辞学》,该书于1987年在中国大陆先后出版了两个中文译本,分别为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付礼军译本,以及华明、胡苏晓、周宪的合译本,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隔二十年,译林出版社引进了布斯的作品精选集,为的是让广大的中国读者更为全面地了解修辞学以及这位修辞大师的点点滴滴。作为译者,我们有机会得以将这本《修辞的复兴:韦恩.布斯精粹》的中文译本呈现给读者,在深感荣幸的同时也颇觉责任重大。在翻译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有关资料,对文章中的重要疑难部分作了脚注,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然而,布斯的睿智才思、犀利文风加之修辞学本身的复杂多元性都给我们的翻译带来了诸多挑战。在此,我们想与读者分享翻译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问题及感受。首先,布斯的作品中涉及到大量的专有名词,包括书名、人名及术语、概念,令译者颇感费力,在查阅大量资料、参考现有译法的基础上,译者力求传达作者的本意。布斯本人在推动修辞学发展的过程中构造了不少新术语,这无疑进一步增加了翻译的难度。

媒体关注与评论

韦恩·C.布斯是二十世纪下半叶卓越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他将毕生精力投入到对修辞艺术的研究之中……对于布斯教授来说,文学与其说是纸上的文字,倒不如说是一种综合的伦理行为.他把小说看做是作者与读者之间的一种契约,而其关键所在便是修辞——一种口头说服的艺术。  ——《纽约时报》(这部文集)几乎涵盖了布斯的所有重要主题:从伦理、流行文化和教学,到简·奥斯汀、莎士比亚和巴赫金。他那振奋人心、使人愉悦的文风与他宽广深厚的阅读相辅相成……他如此清晰地向我们展示了他的探险成果,令人读来激动不已。  ——《弗吉尼亚季评》


编辑推荐

《修辞的复兴》是布斯编著的,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修辞的复兴 PDF格式下载



韦恩·布斯60年代出版了《小说修辞学》,深为叙事学界所重。
然布斯言修辞,不言叙事,自有他之特定学术旨趣在焉,即不放弃文学之价值功能上之认知也,故有修辞伦理之谓也。此书一以贯之,当可从中领略诸般新旧理论间之激荡碰撞也。


布斯的《小说修辞学》是其代表作, 是当代小说美学的里程碑。周宪先生写序从伦理关怀角度切入,评价布斯的文学研究,未尝不可,但总觉得缺少了什么。那是神马呢


布斯的书 以后可以结合他的《小说修辞》看


布斯的精粹,当今文学理论研究叙事学开始盛行,布斯是经典,怎么也要大概了解。


一本Wayne Booth的文集,一篇一篇的文章方便阅读,书的排版也很好!推荐!


正期待有时间读


对于叙事学研究是本很有用的工具书。


看到这本书真好。值得买


挺满意的一本书!


刚收到,很好的书。新书,角没折,这是我对当当的最高要求。


终于买到手了。但是还没有看。


其实更想买《小说修辞学》


文字读起来太艰深了,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本人对修辞这一领域的一些专有名词等等还不够熟悉……


大师撰写的内容,很经典,对伦理的强调令人印象深刻,翻译也还不错。遗憾的是,字体太小了,本来看这种书血液就要流向大脑,顾不得眼睛,所以眼睛很可怜……


文艺评论类型的。喜欢研究语言的人可以多看


这的确是本好书,从中可收获很多。虽然没有系统地阐述修辞,但我们依然可从中学习一些修辞,作者分析地很深入……读者最好读过相关作品后再看这本书。


更适合专业一点的人看!


内容很专业,不错,适合进修


从上海到广州,就带了这本和一本诗集。精读之后发现收益匪浅。


收集的文章涵盖了文学阅读的多个方面,对读者的文学修养的提高有裨益,对那些愿意通过修辞提高自己的文学和演说技巧的人更有帮助。


我是写诗的,语言和修辞始终是我所关注的,也是我的兴趣所在。《修辞的复兴》很早就有耳闻,所以,没怎么犹豫就买了。黑丰


  如果是在书店里看了几页,而不是限于网上订阅时只能看到三种介绍(书名、目录和吹捧式短评),如果事先知道这本书光是“注释”部分就占据七十多个页码(足够是类似《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的单行本篇幅),如果未卜先知,了解这个人谈论的“修辞”并非我所理解的修辞,或者跟我所在的文学流变关系不大,我都不会买下它。买来当天,我就试着搅动书中沉睡的灵魂,但是没有丝毫的吸引力,让我贴伏上去,听那人轻言细语,可以说,它自一开始,就不合我的胃口;但我还不急于下结论,我等待其他的空闲再来读它,警惕着自己的胃口不能消化陌生的食品。随后的三四次拿起它,始终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入口,既不能被成段的格言吸引(或可说,很少发现他在密集地传授机宜,他的观念似乎不能快速地形成结晶),又对他论文的形式心生疑窦,他在论述时,闲言碎语太多,就像是演讲时要有许多小过门来舒缓一下语气。现在,它近在咫尺,我拿它没有办法,只能如同一个吃亏的消费者暗自消磨。我想,次次无功而返的购书经历,会使我加大对我国传统的关注;我受不了一个陌生人被更多的人介绍为“二十世纪下半叶卓越的文学批评家之一”,一是我感受不到这种卓越性所传达的我多少也经历过的那一小段二十世纪的光阴流转,二是这个陌生人谈论的话题对于我的写作似乎起不了什么作用,没有他、没有他所提示的话题,我都可以按照自己的计划继续写下去,我想,他这个人不仅是一个个体,应该是一个幽暗的人群。就我现在的处境来说,还没有查寻到哪位诗人谈论了这本书,但是,如果我的熟人打算买它,我愿意把这本书赠送出去,以达成眼不见心不烦的干净了事。一个人的能力总是在伸展的同时显露出力不从心的颓丧,甚至一颗心也不能无边地驰骋,自以为赤忱,却在另一个时刻被察觉是麻木,我不得不从跨境旅行的宏愿中撤退,而重温中文领域所感兴趣的话题,我希望接下去的十年间,能够较为清晰地建立起一个富有弹性的认知体系,在面对古代汉语与当今人性时,心有余力地进行语境的互换,并能够听清楚迷失在浩瀚世界里的轻声呼唤。


  书不错,评价不高主要是翻译问题。
  
  布斯《修辞的复兴》虽然很好看,但是翻译质量实在让看书的人不高兴。《作为修辞的隐喻》和《反讽的帝国》分析了两种非常重要的修辞,本来是我买书的引子,结果这两篇文章译得最成问题。如果是后记里说的中文不好的话,“硬译”我是可以接受的,读着拗口倒不是最麻烦的,起码可以猜出意思来。不过,我怀疑译者有时候就是在没弄明白的情况下翻完了一篇文章。
  
  比如,《作为修辞的隐喻》中这么一段话:
  
  “当马修•阿诺德这样的批评家们发现自己把诗歌看成未来的宗教时,他们实际上就是在表达一种冲突,这种冲突在一切长期的隐喻事业中一开始就隐隐存在:我的故事中虽然没有出现任何可见的神和虔诚的表达,但是不可避免地向你提出挑战,你的故事开头是‘一开始就是措辞(Word)’。我们的故事互相批评,就像对生活的不同表达。”
  
  我开始是想找英文原文,但是没找到——唉,这里连JSTOR也没有。既然找不到,我就猜一下,这里应该涉及到文学与宗教以及阿诺德的文学观念。“一开始就是措辞”,无疑是《圣经》的“太初有言”。“你的故事”指的是圣经,“我们的故事”是“阿诺德这样的批评家”。“我们的故事”都是隐喻的,而且不同的隐喻之间“互相批评”,所谓形成了“多元化”,是“对生活的不同表达”。上文的“冲突”也就是“互相批评”,也就是“不同表达”。
  
  看接下来的译文:“人们可以争辩说,悠久顽强的宗教存活了下来,因为表现宗教的叙述性隐喻证明了自己不会受到其对立隐喻的批评的伤害。……从这点来看,即使是存在时间最长的文学作品也得参加宗教之间的交流。”
  
  我不能理解最后一句话。我甚至都懒得猜了,因为已经猜到了这篇文章的第六部分,未免太耗神了。当然,我不猜就对了。下面还有例子,通过例子我就明白这句话了。这些例子就是,一个作品总会被另一个作品批评。贝娄的《赫索格》批评罗伯-格里耶《纽约革命计划》,等等。
  
  也有的段落比较好猜,比如这一段我看第二遍就猜出来了:
  
  “在现代西方社会中,许多思想家,或许是大多数思想家,都认为对人格和对培养或毁坏人格的文化的批评,在本质上并不合理,我猜想这个社会在人类历史上恐怕是独一无二的。我们很早就已设想:既然我们不能用洛克建议的科学语言来判断梅勒或伯克的个性,那么我们能做的就只有表达我们对此的情感和偏好,作此宣称的第一人就是我们。”
  
  猜是猜出来了,布斯的反讽语气全没了,把反讽变成猜谜,我想这应该不是译者本来想要的吧。既然“一开始就是措辞”,怎么也得在“措辞”上讲究一点呀。
  


无疑是《圣经》的“太初有言”
——————
分析得很有道理。


现在的翻译,文学的也好,学术的也好,真不知该让人说些什么好了。他们就那么急着交稿领钱吗?


可以不买了,同一套书的翻译都还不错,可惜了~


翻译...是个大问题~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