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血战太平洋之瓜岛浴血记

罗伯特·莱基 译林
出版时间:

2010-6  

出版社:

译林  

作者:

罗伯特·莱基  

页数:

298  

译者:

王瑞泽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在日军偷袭珍珠港不久后,海军陆战队John Basilone中士正在为军事调动做准备。与此同时,刚刚崭露头角的记者Robert Leckie也加入了海军陆战队。Eugene Sledge因患有心杂音的毛病而未被征召入伍。他与挚友Sidney Phillips道别,Sidney正准备动身前往新兵训练营。在“珍珠港事件”发生八个月后,海军陆战队第一师登陆瓜达尔卡纳尔岛,以保卫美军在战略上极其重要的军用机场。当时Leckie和Phillips就在这支部队里。

作者简介

  王瑞泽,民盟成员。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从事计算机编程工作,后进入大学从搿教学科研工作。发表专业论文二十余篇,著有《计量经济学》;译著有《奥巴马演说集》、《奥巴马演说集之自窝岁月》、《税收经济学》、《从一无所有到百万富翁》、《三种教育方法成就孩子一生》等。  罗伯特·莱基,太平洋战争亲历者,美国海军陆战队前队员,著名战争史学家。曾获海军陆战队嘉奖奖章,紫心勋章,总统集体嘉奖,亚太战功奖章,二战胜利奖章。

书籍目录

第1章 新兵第2章 海军陆战队员第3章 勇士第4章 花花公子第5章 刺头第6章 老兵第7章 牺牲者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新兵  第一节  1942年1月15日清晨,纽约教堂大街上冷冷清清,刺骨的寒风呼啸而过。就在这一天,我离开故乡新泽西州来到纽约,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  和日本开战还不到四周的时间,威克岛就陷落了。珍珠港事件对美国人来说的确是人间悲剧,是美国人的奇耻大辱。人们都在哼唱着草草谱写的战歌,但浓郁的爱国情怀却无法掩盖人们低落的情绪。歇斯底里的情绪似乎在每个人的眼神后面蛰伏着。  然而这一切对我没有多大影响。我意识到父亲就在我身边,和我一道顶着北风躬身前行。我能够感觉到下身尚未愈合的新鲜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伤口缝合线早在几天前就拆掉了。  我在珍珠港被偷袭后的第二天就申请入伍,但是海军陆战队坚持要求我先做包皮切除手术。这项手术花费了我一百美元,不过至今我还不确定我是否把这笔钱给了那位医生,但有一点我是确定的:在那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时刻,没有几个年轻人是带着这种伤疤奔赴战场的。  我们穿越了泽西草场,乘坐伊利号通勤车,最后乘船过了哈得孙河来到纽约的闹市区。今天早上我们在家里都没心情吃早餐。母亲病后初愈,她没有哭泣。这既不是一场令人肝肠寸断的生离死别,也不是一次雄赳赳气昂昂的出征——总之,这是一场很难用言语形容的离别场面。  在这场战争中,能让人产生无边无际英雄主义情怀的,不是一首煽情歌曲,而是别的东西:逆来顺受。母亲把我送到门口,眼神里充满忧伤地说道:“愿上帝照看你。”  就像我们无语地穿越了泽西草场一样,我们又在教堂大街90号铜制转门前无声地道别。父亲快速拥抱了我一下,又以同样快的速度扭头离开了。爱尔兰门童微笑着上下打量我。  我走了进去,加入了美国海军陆战队。  领着我们宣誓的上尉把仪式精简得一塌糊涂。我们都举起了手,又随着他把手放下来。就这样我们成了海军陆战队员。  士官长是我们的临时教官,他让我们更加清楚地知道我们已经成为海军陆战队员这样一个事实。那些从他嘴里不经意冒出来的不带重字的脏话日后成了我耳熟能详的家常便饭,这些话让一个一辈子都在辱骂中生活的人感到浑身自在。在随后的岁月里我将遇到他的上司,不过眼下当他驱赶着我们过河抵达一辆停靠在霍博肯的军训火车时,他看上去就是至高无上的神。但是,当我们这群三四十人的新兵登上列车看着他向我们道别时,他的眼神里竟然充满了柔情和善意。  他站在火车的第一节车厢里——他是一个中年男子,身材瘦削,但是微微隆起的啤酒肚即将毁掉他的威风。他穿着海军陆战队蓝色制服,外面是常见的合体的森林绿大衣。绿色和蓝色对我而言是一种奇特的颜色搭配,在当时看来尤其如此:海军陆战队制服的花里胡哨、深浅相间的蓝色覆以安静祥和的绿色。  “你们要去的不是一个安逸的地方,”士官长说道,“当你们到达帕里斯岛,你们会发现那里的生活和平民生活完全不一样。你们不会喜欢那里的!你们会认为那里的人很夸张、很愚蠢!你们会认为那里的人是你们所碰到过的最残酷、最让人讨厌的一群人!我要告诉你们一件事:你们要是那么想就大错特错了!如果不想惹麻烦,你们现在就得听我一句话:闭上你们的大嘴巴,他们让你们干什么你们就要干什么!”  说到最后他情不自禁地咧嘴笑了起来。他知道岛上没有比他更正常的教官,于是情不自禁地咧嘴笑了起来。他知道他的忠告对我们而言就是过眼烟云。  “遵命,中士,”有人大叫起来,“谢谢您,中士。”  他转身离开了我们。  我们称呼他为“中士”。但是在二十四小时之后我们再不敢对军衔低的海军陆战队一等兵直呼其军阶,而是恭恭敬敬地称呼他“长官”。不过此刻平民思想的光辉还在照耀着我们。我们身着便装,霍博肯市民们讨价还价的喊叫声还萦绕在耳边,我们还秉承着一般公民对士兵礼貌性的轻蔑态度,再说我们中又有谁怀疑过自己不久就会得到提升?  我们乘火车赶往华盛顿,一路上沉默无语,相安无事。但是等我们到达首都换乘了火车,气氛便似乎活跃了起来。其他从东部各地招募来的海军陆战队新队员们陆续到达。我们这支分队是最后到达的一批,也是最后一批被塞进老式木制火车里的,火车喷吐着浓烟,全身黑乎乎地散发出燃煤的气味,正等待着沿海岸线一路南下,把我们运到南卡罗来纳州去。也许正是因为这辆火车破破烂烂,老气横秋,我们兴高采烈。这个肮脏的、气喘吁吁的老古董让我们情不自禁地欢笑起来。有人故弄玄虚地宣称在座位下面发现了一个铜牌,当他煞有介事地“读”上面的文字时,我们哄堂大笑:“该车属于美国历史博物馆费城分馆财产。”车厢里靠煤油灯照亮,靠铁炉子里的炭火取暖。风似乎从四面八方扑来,木头和车轮的碰撞声和摩擦声不绝于耳,听上去像是无休止的哀嚎。尽管这是一辆怪怪的老爷车,但是我喜欢它。  随着离华盛顿越来越远,舒适感也消失殆尽。

媒体关注与评论

  “只有他,九死一生的幸存者,能为我们再现那场战争和战争中的人。”  ——汤姆·汉克斯


编辑推荐

  迄今为止关于二战,最引人入胜的第一人称称叙述。HBO巨制《血战太平洋》原著,20世纪最佳战争回忆录。  《兄弟连》姐妹篇,汤姆·汉克斯再度联手斯皮尔伯格。  地狱就在海的那一边。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血战太平洋之瓜岛浴血记 PDF格式下载



我们的历史课本里老说二战的转折点是斯大林格勒保卫战,但在我看来二战的真正转折点是中途岛海战,因为只有美国确认了战略反攻,二战才会真正走向胜利,而瓜岛是第一个美国从日本人手里抢到的太平洋岛屿,由此一直走到了东京!本书再现了瓜岛的血腥和残酷,告诉我们美国兵并不是纸老虎,他们是真正的吃人老虎,吃日本猴子不吐渣子!好书!


顺便买给儿子的,他最近迷上军事。


书蛮好的,


因为是买给同学的,同学觉得不错就给五星了嘿嘿


太好了,推荐大家都读一读


很精美很便宜 爱不释手 下次还来购买


写的个人感受比较多,像是一种散文式的随感,不过看过电视剧,就是喜欢


质量不错,值得一看,有时间慢慢看!


给老公买的,便宜。


快递还好 书是全新哦 因为之前看了这部连续剧 对这个很有兴趣


巴斯隆 我永远的偶像


很有意义的书,增加了战斗双方的了解


非常真实!!1


没有决战冲绳岛好看


非常好的书,内容真实详尽!配合BBC的《高清二战》看起来真的不错。


老公爱看的书,买了好几本这个系列了!


老公很喜欢二战


久远的战争 下一代人的幸福


再现了真实的战争场面,老少皆宜的书


内容和包装真的不错!


我从小就喜欢战争,也幻想过。最爱玩战争游戏!这本书满足了我我很喜欢!


很真实,很震撼。真是所谓一将成名万骨枯。。。
还是和平年代好


战争类书籍,我一直爱不释手,还是美国人眼里的战争真实,不太喜欢国产战争电影书籍,蚍蜉撼树


看了电影之后 才来买的书 相比较电影而言 更喜欢看原著的书 写的很详细 物超所值、


是正版,价格也合适,满意!


电视改变的太多了,很多个人感受还是书写得细腻。


非常纪实的一本书,着重体现了军旅生活,很好。


迄今为止,这是关于二战最引人入胜的第一人称叙述,这是一个九死一生的幸存者对战争场面最逼真的呈现。作者罗伯特·莱基于珍珠港事件后不久的1942年1月应征入伍,加入美国海军陆战队。以一个亲历者的视角,书中对战争场景的描述精彩生动,震撼人心,读来令人屏息。从奉命出战到重归故土,作者以自己的参战全程为线索,所描述的内容少见视死如归的冲锋陷阵,多的是作为纯粹的人的士兵在战争中真真切切的迷惘与恐惧,以及人类为维护和平而付出的巨大牺牲。
嗯,比较纪实,我很喜欢!


这是美军海军陆战队独立成军的立军之战,从一战开始,陆战队正式从海军中独立出来了。


让房价降


描写一个士兵的战争经历, 战争场面不多,主要是战争的残酷性


因为电视剧的缘故,所以也就一定要看看到底原作是什么样子,最后买来以后发现还是可以的,就是翻译有的时候感觉有点追求商业化的效果弄了个类似系列的东西,就这一点不太满意别的还算可以~


本以为会描述不少战争场景,但实际内容让人有点失望,作为一本战争小说或者传记,内容有一点空洞,瓜岛之战本为是一场非常惨烈的,但这本书压根没有写出那种味道来。


先看过HBO的迷你剧《太平洋战争》,才觅得此书,影片中的很多情节和故事都是根据这本带着回忆录性质的书所改编的,莱基大难不死的经历令人感叹战争的残酷、人性的绝望和生死的渺茫,值得一读。


作者亲历不凡,但写作水平一般,本来应当很吸引人的。


作者翻译的多少有点平淡,缺少亮点,总体有点失望。


实在不吸引人


狗书,别买,暴烂,和屎一样。


书不错,包装很精美


完整版看完了,看分卷哈。


孩子很喜欢,对他很有用


有震撼的战争场面的描写


战争残酷!


  两个晚上读完,应该不到15万字。作者最真切的通过细节描写而非单纯刻画心理活动,这给人更真切更有说服力的感受。但说实话能看得出译者已经很使劲了,但依旧令原著逊色不少,还是建议英文原版。另,作者的冷幽默随处可见,把你逗笑的时候鼻尖也泛着酸楚。战争,是改造人的利器,与冲绳等著名战役相比,瓜岛救了澳大利亚,它应该在历史中享有应得的地位,以及那些陆战队员,Semper Fi!
  
  详细说说,这本书在国内火起来是因为汤姆汉克斯+斯皮尔伯格制作的HBO MINI SERIES《太平洋战争》,很多人对其中的重点角色Leckie写的书非常好奇,之一便是汤姆汉克斯参照得以还原历史的本书。另外是Sledge Hammer的with the old breed at 贝里琉+冲绳岛。
  
  对于喜欢军事、二战、战史等方面感兴趣的人来说,这部剧、这几本书都是必读的,他给你一个真实的、未经所谓的艺术的胡编乱造的太平洋战争。那些只被人们记住的战役,如欧陆战场的、北非的、斯大林格勒的等等,当然是经典战役,但是,在历史中同样有那些被人们忽视掉的真相,不被重视,这几个地图上的星点小岛,从大方面说甚至决定了整个太平洋战争的转折,几个机场的关键争夺战令日本人大受打击。而同时,更多的,这几场胜利带来的更多财富和意义是精神层面的,驻扎在相关导语的日本军队是当时的骁勇悍将,是拿下关岛的那些老兵,还是身高体魄都比较有优势的优秀战士。
  
  当美国大兵击败了这些人的时候,日本的 你叫他军国主义还是武士道,还是天皇的效忠精神,都行,基本被大面积的摧毁,如果非要做个比喻,就犹如摧毁美国之前,先轰塌了自由女神像,他可能不属于宗教信仰的范畴,但却关乎所有美国人精神世界的一种维护和纽带。
  
  在欧陆战场上凯旋并牺牲的大兵们得到了应有的赞誉时,这些同样经历了生死考验,并未战争的胜利作出了有利贡献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他们坐在角落里被人们遗忘了。不管从哪些方面来说,我们都该去知道、获知、纪念并尊重。
  
  
  我个人偏爱二战的研究,纯业余爱好,但是每每看到战争场面,我总是希望自己就是其中一员,我宁愿自己是其中的炮灰,我希望让自己的生命经历一次这样的洗礼,从而真正告别常规生活中的工作 事业 野心 房子 车子 票子诸如此类。当然,我承认我的想法过于偏激,但只有战争和历史,才能让我保持冷静和看清事实。
  
  因为,只有战争,才是最能改造人的神器。


  《血战太平洋》:我们怎样讲述二战
  电影剧《血战太平洋》已经落幕,原著在荧幕身后姗姗来迟。
  现在看清,剧本来源于两部老兵回忆录,罗伯特•莱基的《血战太平洋》和E.B.斯莱奇的《决战冲绳岛》。毋须跟丘吉尔、艾森豪威尔、蒙巴顿等人相比,普通一兵的战争回忆录能写到这份上,是惊喜,是鼓盆而歌。
  1995年,二战胜利50周年。那年夏天,数不清的二战影像和文字,借助电视机、电影院、书籍报刊、官方宣传、民间缅怀而传播,二战热的气氛弥散于大街小巷,让我暂时忘却身处其中的酷暑漫漫。
  我知道,这样的记忆盛宴很难复制,时间证明了,55周年、60周年,都难以重掀高潮,100周年也许是个更重要的日子,但恐怕此时的世上已无二战老兵。到时候,我们更多只能从父辈、祖辈们蒙上灰尘的文字记录中,搜寻缜密细致的私人文字。
  
  无一例外的恐惧
  战争中的恐惧使人无一例外。兰博那样所向披靡、不知恐惧为何物的超级战士,在真实的战场上很难出现,即使有,也是精神出现病理,心灵被扭曲的不正常者。
  在太平洋的岛屿争夺战中,美军所要面对的敌人除了日军之外,还有恶劣的自然环境,绵长的雨季、险恶的热带丛林、数量和体积难以置信的苍蝇、瘟疫、泥泞、暴晒……如果从话语的表象来看,这是一支埋怨重重的军队,粗口、偷食、寻色、偷窃物质,更多时候时候粗鲁不堪、无法无天。
  斯莱奇作为一名迫击炮手,经历了贝里琉和冲绳岛战役,在贝里琉,他曾见到友军兄弟吊儿郎当地将珊瑚石逐粒扔进日本机枪手被炸开的脑壳里,以此为乐。听着雨水溅落般的声音,他想到“我的同伴随意地扔着珊瑚石,就像一个男孩在泥泞的回家路上将石块扔进水坑里一样。他的举动毫无恶意。战争把我们弄得像野兽一般,超出人们的想象。”
  刚登上贝里琉的海滩,他第一次看到对手的尸体,是一个卫生员。“我惊恐地盯着,震惊地看着反光的夹杂着珊瑚灰的内脏。”战争之残酷,让拥挤着诸多想法的大脑一片空白。
  更多的,是他不经遮掩地直露自己的恐惧,对战争的诅咒。
  另一位传主,作为重机枪射手的莱基经历了瓜岛之战,并在随后的贝里琉一役中负伤告别战场。其战场亲历里,所思所想与斯莱奇大同小异,如两人都见证了有战友热衷挖走死亡敌人嘴里的金牙。
  说出你心中的恐惧来,似行云流水,似云淡风清。战争,本该如此。以屠戮为荣者,是有悖正常人性的,“砍头好比风吹帽”,那是电锯杀人狂之类的人才会安心欣赏的。
  
  否定崇高
  贝里琉一战,劫后余生的斯莱奇在惊魂未定下作出了如是总结:给了我30天艰苦、冷酷、非人道的情感与肉体的煎熬;证明了我可以百分百地相信和依靠我周围的陆战队友和我们的指挥官;证明了我可以在巨大的压力下,有效地使用我的武器和装备;证明了战斗压力的关键因素是战斗的时间而非残酷性。
  这以“我”为中心的论点呼应了胡适的话,争个人的自由,便是为国家争自由。
  美国军人的勇气,更多是一种个人主义的精神,为了证明自我的勇气,为了争取个体身上的荣耀。他们一方面大大咧咧,一边骂着自己政府,讽刺罗斯福在内的大小官员;在具体细微的战斗上并不含糊。他们的集合体,术上是与他国无外的军令如山,道上却是尊重每一个人的自由,彼此合作、信赖、奉献,这是一种实用主义下的集体精神。
  这种类似古希腊时代的英雄气质,在中国,很长一段时间里,这是被否定批判的唯心主义英雄史观。这与卡莱尔推崇的英雄史观一拍即合。
  “如果生活在这个国家很美好,那么为其战斗也是美好的。”这是部队里的一句口号,意味着享受权利的同时,无可推却并道而来的责任。所以他们一边咒骂着一切可以咒骂的人和组织,一边朝着敌人准确、猛烈地开火,事后还不忘恶心一下自家媒体报道和政客发言中对前方将士的空洞赞誉。他们为国流血、捐躯,国家不会忘记他们,即使失踪半个世纪,国家依然在不依不饶找寻自家公民的遗体。
  当年的日本帝国,一直反复强化教育自己的国民,大鼻子美国兵都是养尊处优、贪生怕死的鬼畜。但现实是,勇猛彪悍、艰苦耐劳的日本军队被美国的装备优势和战术优势打得一败涂地,一旦短兵相接,日本人被“鬼畜”的勇气所震惊。
  通过此两人的回忆,我很难见到他们对日本人咬牙切齿的仇恨,更常见的是人与人之间自然焕发的同情和敬重。通常只有眼见到具体的暴行时,比如遇上被虐杀身亡的己方尸体,此时此刻才会激发出满腔怒火。而上升到一个总体感受上,他们很多时候都在怀疑为何要杀人,质疑杀人的正当性。
  我想,枪林弹雨下的美国士兵,也许他们不信任军方的宣传教导,但他们的血液里,与纽约港自由女神像下的铭文心心相印:“欢迎你,那些疲乏了的和贫困的,在一起渴望自由呼吸的大众,那熙熙攘攘的被遗弃了的,可怜的人们。把这些无家可归的,饱受颠沛的人们,一起交给我。我站在金门口,高举起自由的灯火!”
  或者是更早时候的“五月花号”船。
  
  回忆视角不同
  美国大兵回忆战争的血与火,几乎见不到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国家、民族、意识形态上的铿锵话语和恢弘叙事。
  除了对战场的真实写照和心路记录外,此二人的回忆录还处处穿插着个人的所思所想,从文学和社会学角度看待,都不失为良好的范本。这点尤其值得中国人深究。斯莱奇在珍珠港事件前就读亚拉巴马的马里恩军事学院,战后成为生物学家;莱基在入伍前是体育记者,退伍后发展成战争史学者。
  从火线上的武人到文人,在国人眼里,跨度极大。在美国,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缘于教育事业的成熟,谁不曾上过学。中国的抗战,“学生兵”一词宛如惊鸿一瞥,尤其是具有初中、高中学历的青年学子加入一线作战部队,此处排除后勤、军需、行政人员。而美国军队里几乎人人都是学生兵,文化程度上的高低,决定了一个当事人能否以日记、笔记的形式记录下战场经历。从目前的史料呈现来看,国人中有文字现场记录的,多集中在军官群体,底层士兵多是目不识丁的农民,尤其是随着战事的日益残酷,精锐耗尽,只能依靠粗暴拉夫来补充巨大的动态损耗。
  从书中的信息,能发现美军新兵的入伍训练十分专业、科学,时间也不长。如迫击炮手斯莱奇花了几小时用于学习怎样用罗盘来阅读目标区域,这期间需要涉及到最基本的数学知识,换作是大字不识的人,只能靠实地获取和口口相传的经验积累了,这必然导致战斗力的注水,至于更加复杂的机械操作如重炮、战车、飞机、船只、潜艇,就更不必提了。
  国人对于二战的回忆,在高层军事长官之外,我觉得最好的当属于黄仁宇,他的战地报告集结《缅北之战》,回忆录《黄河青山》中的战场追忆。黄仁宇的战后生涯也同不少美国人相似,退伍后重回校园,埋首学术。
  至于更多的普通士兵们,事关美国可参照郑凯梅采写的《美国兵眼中的战争》,事关中国的,体味章东磐调查下的《父亲的战场》,以及数不胜数的国内媒体零星报道。彼岸的老兵们,日后的工作不论贵贱尊卑,从总经理到普通工人,只要付出汗水,都能获得体面的生活,不管是物质保障还是做人的尊严上。对比章东磐对远征军老兵们的田野式调查,发现这些垂垂老者们的生活只是比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原始人稍微好些,昔日的功臣们,成为今日的被遗忘者,他们距离现代社会恍如出山的烂柯人。养老金、医保、伤残补偿、老兵津贴,一切社会福利都显得那么遥不可及。
  一切的无奈与失落,只有一声叹息。
  
  成稿于10-07-11
  
  《血战太平洋之决战冲绳岛》
  E.B.斯莱奇 著
  张志刚 译
  译林出版社
  2010年6月版
  29.80元
  
  《血战太平洋之瓜岛浴血记》
  罗伯特•莱基 著
  王瑞泽 译
  译林出版社
  2010年6月版
  28.00元
  
  


  虽然已经看过太平洋战争的连续剧,但是原著对于战争的惊心动魄和残酷描绘的更为细致,尤其是主人公的心理描写,很多都是影片所没法展示的。某些场景的仿佛把人拉回了那个血腥的战场,让人不寒而栗,置身战场仿佛就是来到了血腥地域,令人疯狂的炮击,满地的残臂断肢,腐烂的尸体,成堆的驱虫,即使是最坚强的神经也要崩断,完全击溃了国内某些影视作品把战争描绘的如游戏般轻松地假象。可怕的战争把双方的士兵都变成了野兽,人性荡然无存,日本人不惜性命的自杀式攻击,白刃战,夜袭,虐待尸体,美国大兵在敌军的尸体上搜寻战利品,拔金牙,甚至砍手作为纪念,尽管战斗双方有胜负,正义非正义之分,但是战斗的过程同样残忍,只有经历,了解真正战争才能明白和平的可贵,向奋勇作战,忠于自己使命的陆战队员致敬,老兵永远不死


  作为老兵的回忆录,这是值得收藏的,至少这让我们看到了不同于欧洲战场的新环境,新战场,新对手,没有激烈的坦克战,却充满了杀机的丛林战,面对是残忍,誓死不降的JAPS,我觉得还是值得收藏,至少对于我一个模型爱好者,这制作太平洋战场的一个小场景时,有了参考的依据。


  看过HBO的MINI剧集才来买的书。
  看剧集时感觉很震撼,倒不是那些血腥和逼真的战争场景。真正震撼的是----原来战争是这个样子的啊!
  以前看国内一些战争题材的剧,看完总是让人热血澎湃,恨不能自己也枪林弹雨一番。怕什么呢?反正主角都是不会被打死的,反正被打死的人也不是很痛苦的,反正就算痛苦得快死了最后也还是可以再说一句话的。。。
  其实一部战争题材的好剧或一本好的书所能达到的最佳效果应当是-----看完你便成了一个反战人士。你应当知道战争并不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人性的残忍和可怕在战争中暴露无疑。避免战争和珍惜现在安定的生活,才是一部好的战争题材的书所给我们最好的答案。
  


  本书是已故前海军陆战队战士、记者Robert Leckie(人物链接:http://en.wikipedia.org/wiki/Robert_Leckie_(author))的回忆录。作为HBO年度Mini Series的大制作(同时也是史上最大投资的电视剧)的原著之一,已经翻译出版了中文版了。犹记当年《兄弟连》热播的时候中文版图书一再加印的盛况。世易时移,如今的美剧已经不可与当日同日而语,然则《太平洋》却实打实地是一部令人失望的失败之作。这方面可以再写一篇文章来讲(《太平洋》的分集评论写到第6集实在是写不动了,链接在这里:http://movie.douban.com/review/3087555/),这次集中讨论一下这本书。
  
  本书原名《Helmet for My Pillow:From Parris Island to the Pacific - A Young Marine's Stirring Account of Combat in WWII》,出版于1957年。中文版译作“瓜岛浴血记”,我以为这个译名虽然比较概括,但着实是不够好的。第一,瓜达卡纳尔岛战役虽然占去了本书大部分篇幅,但此后的贝里琉岛、帕武武岛也占据了重要内容,而且无论是书中还是剧中,墨尔本的驻扎/换防也是一段重要的时间,以“瓜岛”为题显然是不够全面的。人人字幕组的翻译倒是很有趣,他们用了句型(真是够高级的)——把书名翻成“我的头盔我的枕”,哈哈。依我看,倒不妨直译“以(钢)盔未枕”,算是借了“以梦为马”的结构。另外,副标题也应当译出,所以完整的书名是“以盔为枕:从帕里斯岛到太平洋“,破折号后面可以不译。此次译林还翻译出版了另一本书,同样是原著之一的Eugene B. Sledge的《With the old Breed》,译作《血战太平洋之决战冲绳岛》,那个有空再写书评吧。两本书都有”血战太平洋“的总题,以及一句颇为点题的话”地狱就在海的那一边Hell was an ocean away“——其实这是著名二战史学家Stephen Ambrose的儿子Hugh Ambrose的著作,某种程度上同样被视为”原著“——the official tie-in book to the miniseries,HBO的在线商店正在贩卖这三本书。
  
  就这本书而言,Leckie本人在书里只用外号称呼战友以及各级军官,所以翻得时候有点好玩。比如”Runner“,本书译作”行者“,好酷,人人字幕组翻成”飞毛腿“,倒也合情合理。再比如”山地人“,这个是直译Hoosier,指美国印第安纳州的居民,”山炮“是不是好些?”Chunkler“译作”笑面虎“不错,不过”常春藤联盟中尉”就过长了。诸如此类。再加上Leckie本人记者出身,长于文字,在片中更是被塑造成一个文青,没事儿就写信,偶尔引用诗句之类,书中第一人称的感慨颇多,虽然基本是回忆录的调调,但是有些弗吉尼亚·伍尔芙的笔法(所幸不是很多),也用一些比较奇怪的比喻,再加上有军事术语,总之译得很贴切,没有什么阅读障碍。
  
  如果书跟剧对比阅读的话,本书涉及内容包括《太平洋》第1~7集,看片子的时候发现Leckie在三大主角中占据压倒性的视点优势,看到书才理解,毕竟Leckie写得比较清楚,转战地方较多,太平洋战争里比较重要的瓜岛、贝里琉岛战役他都有参与,还涉及墨尔本和帕武武岛换防、还有作为后方的巴尼卡岛的医院,取材较多也是合情合理。不过电视剧演绎的成分很多,比如墨尔本的艳遇,巴尼卡岛医院,其实在书中根本就是一笔带过,而Leckie和Vera一头一尾的感情戏,跟本书没什么关系,大概是从Leckie其余的书里搬来的,如果有的话。
  
  所以论“忠实原著”的话,显然《兄弟连》和Ambrose的《Band of Brothers》关系更为密切,我以为《BOB》的重要之处在于它是Ambrose的一种结合口述史和历史写作的方法突破,《BOB》的改编堪称典范,从群像整理出叙事线索,安排叙事人,但更重要的是重视细节的设置和台词的雕琢。其实Leckie本也有很多出色的、高度生活化的对话,但不幸的是基本没有在片中表现出来。Ambrose本身是一个历史学家,资料工作自然是极其翔实,Leckie是个记者,自然首要追求的是文字生动细节准确详略得当,且看身为科学家的Sledge写的怎样,翻了翻书发现体例严谨,包括致谢、引用文献等等一应俱全,笑。
  
  回来说这本书,当然我觉得如果不是因为《太平洋》的上映,这本书大概我一辈子都不会去看。其实当年做《父辈的旗帜》研究的时候发现HBO似乎一度想改编布拉德利那本《Flyboys: A True Story of Courage》,该书写的是美军轰炸机飞行员,google直接翻成”空战英豪“,一听名字就很帅。但是最后还是选择了海军陆战队作为聚焦点。其实海军陆战队在美国电影里没少出现,英雄形象居多,但这次拍得是海军陆战队比较背的时段。写影评的时候很多人跟我争论,说《兄弟连》的伞兵本来就帅,占尽美国军队资源的便宜,海军陆战队最苦,诸如此类。问题在于苦不苦帅不帅跟片子好不好本来没有关系,不过这倒跟我提了个醒,最后看到Sledge那本书才反应过来,他写”贝里琉,一场被忽略的战役“,其实整部片子和这两本书,是类似”民工讨薪“的书,海军陆战队想要争取本该属于他们的荣誉。
  
  为什么呢?稍微一想就明白,二战时候谁牛逼,诺曼底大空降,帅啊;诺曼底登陆,牛逼啊;硫磺岛血战,惨啊;硫磺岛上的旗帜,都发了邮票了。但是大概限于历史课本篇幅,以及电影的投资风险,瓜岛和贝里琉岛战役基本都要被忽略了。这次《太平洋》本身是个正名的过程。其实瓜岛和贝岛打得够苦,胜利却来自原子弹,于是整个太平洋战场的血肉和亡魂都被胜利的喜悦冲淡了,然后被忘记了。
  
  然后或许还有一个问题。太平洋诸岛战役,最大的敌人不是日本人而是丛林和雨水,这大概会让人想到越战,一段不堪回首和希望被忘记的历史。再夹缠上所谓欧洲中心,谈二战便想起诺曼底是再正常不过的。而硫磺岛本身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话语空间,所以历史的蒙太奇力量在这里体现了出来:闪电战,敦刻尔克,珍珠港,诺曼底,集中营,硫磺岛,原子弹,二战胜利。所以近年对二战的描述倒是会有一些此前被压抑的话语重新出现,比如《光荣岁月》里的法国阿尔及利亚兵团,或者《回家过圣诞》里的英国新西兰籍士兵,以及《硫磺岛家书》里充满人性的日本人,或者《母亲》(山田洋次)里的大后方白色恐怖,《我想成为贝壳》里的“战犯”,《黑皮书》里的“色戒”,《抵抗军》里的犹太民兵,更不要说以《南京南京》、《拉贝日记》为首的对二战中日战争的再一轮的巨大的话语生产。而这些话语本身又具备与当下的环境的奇妙耦合与共振。当然太平洋战争题材,最好的两部片子仍然是泰伦斯·马利克的《细细的红线》和伊斯特伍德的《父辈的旗帜》,后者对英雄的消解与反思,回到《太平洋》中却又成为一个重树英雄的过程,这不得不让人多想一步,美国陷身于伊拉克战争的泥沼,《拆弹部队》已经重塑了英雄,《太平洋》却显现出一个暧昧的态度,很有趣。
  
  所以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是作为《太平洋》一剧的参考阅读,看看哪些东西在片中消失了,哪些东西是由影片演绎出来的。而Leckie本人的叙述也有引人入胜之处,不少东西没有在片中体现是件很遗憾的事情。比如,Leckie自甘成为一个“刺儿头”,对老兵油子的细致入微的刻画,以及对他们的分析,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在某种程度上,并非Basilone或者硫磺岛六人这种英雄为美国赢得了胜利,而是Leckie, Runner, Chunkler这样的老兵油子是整个部队的灵魂。Ambrose书中也谈到了从托克阿营地出来的那群老兵,以及士官,在“兄弟连”中的核心作用,但他毕竟不是当事人,Leckie的第一手资料,和自我八卦,自我吐槽的精神实属难得。当一本故事书读或许乏味了些,但是这是没有经过历史学家修改提炼的历史,或许如《伊甸园之门》所言,会有当事人有意无意的隐瞒(比如某些作者认为不重要或者忘记了的细节),但这是第一手材料,如果试图重访历史,这里会是一个起点。
  
  [注:《父辈的旗帜》和《硫磺岛家书》的相关文章在此:1945,永不沉没的硫磺岛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368717/]


战争始终是反人类的,唉


为什么这些最正常不过的东西在天朝正统视为异端邪说?


写的真好,


反正主角都是不会被打死的,反正被打死的人也不是很痛苦的,反正就算痛苦得快死了最后也还是可以再说一句话的。。。
这句屌


觉得很对,感觉国外的战争片都没有在宣扬战争,虽然场面很逼真,但都是通过战争对人类的伤害来体现反战精神的


看到书了~~ 不知道与电视版的差距是多大


呵呵 我倒是觉得太平洋和兄弟连侧重不同 不分伯仲


这剧其实拍的跟兄弟连不相上下,确实是视角的问题.毕竟以太平洋作平台再讲一个兄弟连似的故事有什么意思呢?


装逼不成都成反战了


with the old breed(决战冲绳岛)战争场面的描述更多一些,对战士情感的描写也更动人


《太平洋》剧那里失败?已经从7.x飙到8.7分了,你还想怎么样?还不如直接说自己喜欢欧洲宏阔的战役,不喜欢太平洋狭窄的海岛战算了。只看电影是永远没法了解战争的,多看战史吧。


<太平洋>对于人物的内心活动,以及情感描写更加细腻,相比而言,<太平洋>比<兄弟连>更加的引人思考.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