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别让我走

(英)石黑一雄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2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英)石黑一雄  

页数:

264  

译者:

朱去疾  

Tag标签:

无  

前言

  日裔英籍作家石黑一雄是我很喜欢的作家,他的新作《别让我走》,我 是一口气读完的,并觉得意犹未尽,又去找英文原版来读,还在网上搜寻 到了石黑一雄自己朗读此书某些段落的音频,闭眼倾听,几次热泪盈眶。 好作家必须是讲故事的高手,擅长闪烁其词,能够耐着性子掩藏秘 密。石黑一雄也不例外,这部小说对书中人物的生存环境进行层层描写, 对他们的身世秘密和未来命运一步步披露。虽然《别让我走》故事本身比 较简单,然而,这并不影响小说中催人泪下的悲情和无与伦比的凄凉。 故事发生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的英格兰,叙述者是三十一岁的凯茜, 她是一位看护员,从事这一工作已经快十二年,专门照顾她称之为“捐献 者”的人。她说自己来自黑尔舍姆寄宿学校,又说起黑尔舍姆是如何被其 他的“捐献者们”刮目相看。然后,她回忆起在那里的生活,想起她的两位 好友,并说“那是我第一次明白,真正明白,汤米、露丝、我,我们其他所 有 的人,是多么幸运”。 于是,小说开始的几章,像一本关于寄宿学校的书。黑尔舍姆寄宿学 校坐落在如画的英格兰乡村的深处。女学生们在白色的休息亭里,边嚼舌 头,边观看男孩子们的各种球赛。小路围绕着宿舍外部并且通往宿舍的每 个角落,学校里有鸭塘,雾气弥漫的早晨,从美术教室能眺望到田野的景 色。老师还算友善,课程也挺有启发性,学生们在自己的床底下都有一个 木箱,收藏着各种从拍卖会上交换或买来的东西。如同每一个典型的英式 寄宿学校——纪律严明,老师们不苟言笑,孩子们之间恃强欺弱,互相施 予残酷的玩笑,例如汤米就常常因举止古怪且不擅艺术而被同伴取笑,足 球比赛时没有人选,他还成为别人恶作剧的对象,而女孩中也有排外的小 团体,在宿舍里闲言碎语,常常钩心斗角。 同时,这所学校又被神秘的气氛缠绕,例如孩子们从来不提他们的父 母,也从来没有周末假期回家的举动,他们好像与世隔绝,老师被称为监 护人,他们的成长似乎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他们每周都要进行身体检查, 学校非常害怕抽烟对于他们的危害,以至于要在图书馆里禁止福尔摩斯 的故事。孩子们好像总是生活在恐惧中,有很多话怕被别人听到,“监护 人”对他们的关爱似乎别有用心。那种不可解释的恐惧和秘密让人想到卡 夫卡或奥威尔的小说。艺术与诗歌创作在这里似乎也格外重要,一个人是 否受人喜爱,绝对和这个人擅不擅长“创作”有关。监护人露西小姐告诉汤 米“创作”不重要,一开始听上去像是鼓励汤米的另一种独创性,例如与众 人背道而驰,但是很快读者发现并不是那样,因为露西小姐因此而痛悔且 辞职离开。还有一位“夫人”定期来“收藏”学生们的作品。“夫人”虽然 听上 去很有权威,高高在上,但是看到这群孩子竟然非常害怕,而且,在主人公 随着歌曲《别让我走》拥着枕头跳舞时,“夫人”竟然热泪盈眶。 其实,这神秘学校背后的秘密并不深奥,叙述者这样卖关子的同时已 经向读者披露了其中的真情和悲哀,但是读者并没有因真相大白而对故 事失去兴趣,因为小说中人物的命运已经紧紧抓住读者的心,让你不由自 主地一口气往下读。你想知道,他们究竟是否能够左右自己的未来?他们 会不会抗争?他们能否实现他们的愿望?他们的存在是否有一线希望? 凯茜、露丝和汤米三位朋友慢慢长大,性格也逐渐成型,露丝直爽急 躁有时惹人生气,汤米忠实厚道但是会突然大发脾气,凯茜是理智的象 征,宽容而有毅力。他们都在寻找,想知道自己究竟源自何处,凯茜不断地 翻阅色情杂志,露丝去一个小镇上的写字间里盯梢。他们虽知自己的既定 命运无可逆转,但对未来仍有着幻想般的向往——露丝就常常憧憬能去 一个宽敞明亮的写字间工作。虽然凯茜和汤米之间的友谊和相互吸引非 常明显,但却是露丝成为汤米的女朋友。露丝在“完结”之前,请求两位好 友原谅自己阻止了他们真心相爱,同时鼓励他们以爱情去争取对自己命 运和责任的推迟。 石黑一雄的高明之处,是完全像描写平常人那样描写这些非常人,他 们的梦想、感情、恶作剧、嫉妒、猜忌、八卦、三角恋爱,都是平常人的心 态。 与《AI》、《我是机器人》之类关于生物工程的科幻作品不同,从一开始作 者 就没有让读者和作品的主人公之间产生任何距离。例如,有一段写到露丝 相信自己的原型是一个白领,于是她开始向往着能如她的原型一样在一 个窗明几净的写字间里工作。 所以,吸引读者的并不是这部小说的悬念,因为对于读者来说,小说 中人物的身份一猜即中,吸引读者的是主人公们如何发现自己的身份,如 何仍然向往着平常人的生活,小说的悲伤和凄凉是这些不平常人偏偏拥 有他们永远无法享受的最平常的情感!让读者感到悲凄颤栗的同时,小说 也就逐渐升腾出它的主题,不只是生物工程的道德伦理的对错,不只是对 于人性的探索,此书的主题更是叹息生命的脆弱和短暂,以及与生俱来的 不可抗拒的命运和责任。例如,小说临近尾声时,向读者道明了为什么“夫 人”看到儿时的凯茜拥着枕头随着歌曲《别让我走》跳舞时,会热泪盈眶: 我掉泪是因为一个完全不同的原因。那天我看着你跳舞的时候, 我看到了某样别的东西。我看到了一个新世界的迅速来临。更科学, 更有效,是的。对于以往的疾病有了更多的治疗方式。那非常好,却又 是一个非常无情和残忍的世界。我看到了一个小女孩,她紧闭双眼, 胸前怀抱着那个仁慈的旧世界,一个她的内心知道无法挽留的世界, 而她正抱着这个世界恳求着:千万别丢下她。那就是我所看到的。我 知道,那并非真的是你,或是你正在做的事情。但是我看到你,这让我 的心都碎了。 命运和责任是石黑一雄作品中惯有的主题,他笔下的主人公永远是 安静的牺牲品,对于“责任”认命且默默承受,不知道“抗争”是什么。此 书 中的汤米,如同《长日留痕》中的史蒂文,让你想抓住他的衣领大声疾呼: “你为什么这么重视你的责任?你为什么不反抗?” 石黑一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个故事虽然很悲伤,但是他还是希 望这个故事能给人以鼓舞,因为他要表现的是人在没有任何权利和能力 的情况下,仍然能做厚道的事情,能选择一条正确的途径,希望这本书能 是“一小口袋诚实厚道和幸福”。 石黑一雄如此擅长描述人物内敛的性格和对责任的承受,并且从中 发现鼓舞,也许与他受日、英两种文化的熏陶有关。 石黑一雄出生在日本长崎,在英国长大,深受这两种语言文化的影 响。他并不多产,但是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就一直走红英国文坛。他的 第一本小说《山影淡淡》(1982),获英国皇家文学协会的奖项;第二部小说 《浮世艺术家》,获一九八六年惠特布来德奖,并获布克奖提名;第三部《 长 日留痕》获一九八九年布克奖,后来出版的《无法安慰》(1995)和《上海孤 儿》(2001)不如前三部作品那么成功。二○○五年四月出版的这本《别让我 走》,以平常人心写非常人的生活和情感。 《别让我走》的结尾,也像《长日留痕》一样,主人公收敛泪水,继续 她 并不如意的生活,因为她有着“该做的事情”和“该去的地方”。

内容概要

  英格兰乡村深处的黑尔舍姆寄宿学校,幽静,迷人,孤立。凯茜、露丝和汤米就在这里悠然成长。他们被监护人小心地呵护着,并接受着良好的诗歌和艺术教育。只是,他们的生活从不和外面世界有任何交集,哪怕周末也不曾回家。  成年后的凯茜渐渐发现记忆中无瑕的成长过程,处处都是无法追寻的惶惑与骇人的问号,恍然间洞悉了学校的全部真相……

作者简介

  石黑一雄(1954— ),生于日本长崎,五岁随父定居英国。英国当代著名作家,与奈保尔、拉什迪并称“英国文坛移民三雄”。  著有六部长篇小说,获奖无数,其中包括一次布克奖(《长日留痕》),三次布克奖提名,并获大英帝国勋章及法国政府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章节摘录

  我的名字叫凯茜·H.。我现在三十一岁,当看护员已经十一年多了。 我 知道,这听起来时间够长的了,但是事实上他们希望我再做八个月,干到 今年年底。那样的话就差不多是整整十二年了。现在我才明白,我当了这 么久的看护员,未必就是因为他们觉得我干这个特别棒。有一些真的很好 的看护员,只做了两三年就被通知不用干下去了。我至少想到一个人,当 看护员整整十四年,尽管完全是白白地占着一个职位。所以我并不是在极 力自夸。不过我的确知道,实际上,他们对我的工作一直颇为满意,大体上 我自己也觉得不错。我所照看的捐献者的情况总是比预期的要好得多。他 们康复时期的表现令人印象至深,几乎没有人被看作“焦躁不安”,即使是 做第四次捐献之前。好吧,或许我现在真是在自夸。但是能够干好我的工 作,特别是让我的捐献者保持“平静”这一点,对我意义良多。我养成了一 种对捐献者的直觉。我知道什么时候该和他们待在一起安慰他们,什么时 候又该让他们自己待着;什么时候要听他们一吐为快,什么时候又只需耸 耸肩,告诉他们赶快振作起来。 不管怎么样,我并不是在为自己谋取什么好处。我认识一些如今在做 看护员的人,她们干得同样好,却连一半的赞扬都得不到。如果你是她们 中的一员,当你看到我的卧室兼起居室、我的车,尤其是我还可以对要看 护的人挑三拣四时,我能理解你可能会产生的那份愤懑。我是黑尔舍姆的 学生——光是这一点有时就足以让人对我生气了。他们会说:凯茜·H.嘛 , 她可以挑挑拣拣,还总是挑她自己那一类人:来自黑尔舍姆或者某个其他 特权阶层的人。难怪她的成绩那么好。这种话我听得多了,所以我确信你 听到的还要多,这些也许并非空穴来风。但我不是第一个允许挑挑拣拣的 人,我也怀疑自己是否会成为最后一个。不管怎样,我做了分内的事,看护 各色各样环境中长大的捐献者。请记着,当我结束看护生涯之时,我已经 在这行里干了十二年,只不过在最后六年里他们才让我挑选。 可为什么他们不该这么做?看护员不是机器。你试着为每个捐献者尽 最大的努力,但到了最后,自己却被耗得精疲力竭。你不会有无穷无尽的 耐心和精力。所以当你有机会去选择时,你当然会挑选你自己的那类人。 这是自然。如果我不是在每个阶段上都用心去体会我的捐献者,我绝不可 能干这么久。再说了,如果我从不去挑选捐献者,我怎么在过了这么多年 之后再次走近露丝和汤米呢? 当然,最近这些日子里,剩下的捐献者里我记得的人越来越少了,所 以实际上我并没怎么去挑选。就像我说的,如果你和捐献者没有十分亲密 的关系,这份工作会变得艰巨得多,就算我会怀念当看护员的日子,我还 是觉得到今年年底最终结束这份工作是正确的。 顺便说一下,露丝只是我第三或第四个得以自行挑选的捐献者。那个 时候她已经有了一个指派给她的看护员,我记得在这件事情上还鼓了一 点儿勇气。但是我最终成功了,我再次在多佛尔的康复中心见到她的那一 刻,我们之间所有的分歧——虽然它们并未真的消除——和其他的事情 比起来似乎无关紧要了:譬如我们在黑尔舍姆一起长大,以及我们知道并 记得一些别人不知道的事情。我想,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开始从我的故人 中挑选要看护的捐献者,只要可能,就挑选黑尔舍姆的人。 过去的岁月中,我一次又一次试着把黑尔舍姆抛在脑后,一次又一次 告诉自己不应该总是回头看。可是终于有一天,我停止了这种抗拒。这与 一个我看护的特殊的捐献者有关。那是在我当看护员的第三个年头,他在 我说到我来自黑尔舍姆时的反应,让我改变了多年来的想法。他刚做完第 三次捐献,情况不太好,他也一定知道自己会挺不过去。他几乎不能呼吸, 但是他看着我说:“黑尔舍姆,我敢肯定那是一个漂亮的地方。”然后在第 二天早上,当我和他说话以使他不去想一切痛苦的时候,我问起他是在哪 里长大的,他提到多塞特郡的一个地方,这时他满是红斑的脸上出现了一 种从未见过的愁苦相。当时我就明白了他是多么不想再有人向他提起那 个地方。不过,他倒是想知道黑尔舍姆的事情。 所以在接下来的五六天里,我告诉了他一切他想知道的。他躺在那儿 输液,全身就像被鱼钩钩住了一样,脸上却绽放着优雅的笑容。事无巨细 他都想了解:我们的监护人,我们每个人如何都在床底下有一个放收藏品 的箱子,足球赛,跑柱式棒球赛,那条环绕着主楼和所有冷僻、隐蔽的旮旮 旯旯的小路,还有那水面上游着鸭子的池塘,饭菜,以及雾天早上从美术 教室俯瞰田野的景致。有时候他让我把事情说了又说;我前一天才告诉过 他的事,第二天他会再问我,好像我从没对他说过似的。“你们有体育馆 吗?”“哪个监护人是你最喜欢的?”起初我以为这是因为麻醉剂的原因, 但 后来我注意到他的神智很清醒。他不单单是想听听有关黑尔舍姆的事情, 他还想记住黑尔舍姆,就像那是他自己的孩提时代。他知道自己的生命已 经快走到尽头了,所以他才这么做:他让我描述这些事情,好把它们铭刻 于心,这样,也许在那些伴着痛苦和麻醉药、精疲力竭的不眠之夜,我的回 忆和他的记忆之间的界限会变得模糊不清。那是我第一次明白,真正明 白,汤米、露丝、我,我们其他所有的人,是多么幸运。P3-5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别让我走 PDF格式下载



英国当代著名作家


译著亦佳


相见恨晚的石黑一雄


   You can read this novel in various perspectives, lov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humanity or clone.But all these cannot explain this sadness, this breathless pains in my heart. When I first glance over the first few pages, I am attracted by its simple ways of expressions and also its calmness or coldness to some degree. I think this might be a novel which gives you peace. Yes, it is, at the beginning. But the feelings the sadness goes stronger and stronger until its ending, the smothering and unspeakable pains.
  
   All comes from a dream. A dream that you can never touch. You can imagine it but you will never have it.
   "I keep thinking about this river somewhere, with the water moving really fast. And these two people in the water, trying to hold onto each other, holding on as hard as they can, but in the end it's just too much. The current's too strong. They've got to let go, drift apart. That's how I think it is with us. Kath, because we've loved each other all our lives. But in the end, we can't stay together forever." This is what Tommy said when they both knew the forth donation was coming and death was inevitable. As a cloned human being, donation is their destiny. Everyone in that special boarding school has dreams, a barber or a dancer, nothing huge but a normal human being's life. They all know donation is the reason why they are created, so they do not complain much about their fate. They just want a postpone to enjoy much more of LOVE of LIFE. But that is too much for them. To hold each other forever is a untouchable dream. They tried so hard, Ruth, Kath and Tommy. But they failed. They believe the rumor that a couple of true lover is allowed to be together for a pretty long time. But all the rumors turn out to be lies. Ruth dies with a hope that Tommy and Kath will make through of it for their true love. Tommy dies with a desperate truth. And Kath watches the death of her best friends and also her lover, waiting for her final donation.
   This is the world we all live in. We are all "donors" and "donation" is our destiny. We are attracted and appealed by a brightness, DREAM.We go through all the difficulties and we conquer all the impossibilities and when we come to it. The dream is nothing but a beautiful lie. It is ugly but it is the truth. You and me and everyone will finally make our final donation and die in ignorance or in pains.
   This is what I know.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