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尔加河的呻吟
2012-7
译林出版社
汪介之
422
385000
无
在俄罗斯欧洲部分辽阔的原野上,一条沉郁的大河缓缓地流淌。她发源于东欧平原西部的瓦尔代高地,在莫斯科市以北大约一百公里处绕行而过,蜿蜒于众多的湖泊沼泽中,汇集了奥卡河、卡马河等众多支流,由西北流向东南,以自己甘甜的乳汁慷慨地哺育着两岸的草原、森林、田野和六千五百万居民(约占整个俄罗斯人口的43%),沿途留下了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特维尔、乌格里奇、雅罗斯拉夫尔、科斯特罗马、下诺夫戈罗德、乌里扬诺夫斯克、萨马拉、萨拉托夫、伏尔加格勒和阿斯特拉罕,最后注入里海。她全长近三千七百公里,是全欧洲最大的河流。这就是被俄罗斯人亲切地称为“母亲河”的伏尔加河。除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而外,俄罗斯几乎所有的大城市全都坐落在伏尔加河沿岸。位于奥卡河与伏尔加河交汇处的下诺夫戈罗德(建于1221年),是俄罗斯第三大城市,也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百座城市之一。这里保存着大量的历史文化遗迹,更以耸立在陡峭的伏尔加河岸边的军事城堡(建于1511年)闻名遐迩。伟大的俄罗斯作家马克西姆•高尔基(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1868—1936)正是在这里度过了他那童话般有趣而忧伤的“童年”,随后则沿着宽阔的伏尔加河走向斑驳陆离的“人间”,以其独特的方式完成了自己的“大学”教育,逐渐成为享誉俄罗斯、欧洲和全世界的著名作家。直到今天,下诺夫戈罗德市内的高尔基故居、高尔基博物馆,仍然吸引着络绎不绝的国内外参观者;从20世纪40年代起就开始举办、一直为俄罗斯和各国学者所注目和参与的“高尔基系列学术报告会”,依旧每两年一次在国立下诺夫戈罗德大学如期举行。伏尔加河水无私地培养了高尔基。作为伏尔加之子,他也怀着感恩的心情,真诚地回报了这条俄罗斯母亲河。伏尔加河和伏尔加流域人们的日常生活,为高尔基的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素材;他则以自己丰富的作品,生动地表现了两岸人们的追求和期盼、困惑与奋起、欢乐与痛苦、憧憬与失落。他的呐喊、追问、叹息和呼唤,与伏尔加河在曲折流淌中发出的阵阵呻吟,仿佛构成了彼此呼应的和声,回响于广阔的俄罗斯原野和天空,至今仍余音缭绕,不绝如缕。不过,高尔基却从未拥有过众口交誉的殊荣; 对于他的评价,历来众说纷纭。其中,关于他的晚期思想与创作,各种彼此对立的意见最为集中。这里所说的“晚期”,指的是高尔基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也即从1917年俄国革命前后到1936年作家去世这一整个阶段。面对1917年的历史风云变幻,高尔基曾做出了激烈的反应。1921 年10月,他不得不离开俄罗斯,先后侨居于柏林、布拉格和意大利的索伦托等地。在1928至1932年的5至10月间,他都曾于大致相同的日期回国小住(仅1930年除外),但随后又折回索伦托。1933年5月他才最终回到国内定居,1936 年6月在莫斯科去世。对于高尔基在这前后二十年时间内的所作所为,他的生活和思想,他的社会活动、文学活动与创作成就,人们的评价远不是一致的,相互冲突的意见一直存在。无论在俄罗斯、西方各国还是在中国评论界,情况都是如此。试看以下三段出自三位著名人士笔底的评论文字:当高尔基在久居国外之后,在我们的建设已经相当成熟的期间回到祖国来——那时候,所有的烟雾都消散了,这位无产阶级作家同我们的无产阶级组织、同苏联工厂的工人、同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劳动者举行了非常亲切的会见。从此高尔基便同我们缔结了最亲密的、不可分割的联盟。从此高尔基在国外所站的岗位,便是宣扬苏联真相的一名勇猛的、公开的、坚定不移的战士的岗位。从此他对资产阶级的憎恨比先前增加了好几百倍。高尔基正在一部卷帙浩繁的长篇小说中总结他的丰富经验,同时又以他的政论性书信,对一切最重大的事件作出反应……高尔基用不可磨灭的文字,将自己的姓名记入了人类的庄严史册。这是苏联马克思主义批评家卢那察尔斯基1931年在一篇专论中写下的一段话。它代表了当时和以后一段长时期内苏联评论界看待晚年高尔基的一种基本观点。卢那察尔斯基所描绘的晚年高尔基形象,曾长久地驻留于人们的心目中。但是,四十余年之后,作家索尔仁尼琴却说出了截然不同的话语。这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写道:我一向把高尔基从意大利归来直到死前的可怜行径归结为他的谬见和糊涂。但不久前公布的他20年代的书信促使我用比那更低下的动机——物质欲——解释这种行为。高尔基在索伦托惊讶地发现,他既未获得更大的世界荣誉,也未获得更多的金钱(而他有一大帮仆役要养活)。他明白了,为了获得金钱和抬高荣誉,必须回到苏联,并接受一切附带条件。他在这里成了亚戈达的自愿的俘虏。斯大林搞死他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纯粹是出于过分的谨慎:高尔基对1937年也会唱赞歌的。由于索尔仁尼琴的特殊身份,他的这一段言论以及他在《古拉格群岛》中写下的另外一些关于高尔基的评说,极大地改变了广大读者对晚期高尔基的原有印象。许多善良的读者在对这位“高尔基的揭露者”深表钦佩之余,几乎毫无怀疑地接受了他的评价,而丝毫没有注意到他如何(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十分成功地熏黑了历史的真相”。于是,所有那些与索尔仁尼琴的评价相左的意见,包括法国作家罗曼•罗兰、俄罗斯流亡作家霍达谢维奇、扎米亚京等人的看法,便较难进入人们的接受视野了。正是罗兰这位深孚重望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人道主义作家在1935年(1989年首次发表)对晚年高尔基的内心世界进行了这样的描述:他没有能骗过我:他的疲惫的微笑说明,昔日的“无政府主义者”并未死去,他依旧对自己的流浪生活眷恋不已。不仅如此,他还徒然地企图在他所参与的事业中只看到伟大、美和人性(虽然确有伟大之处)——他不愿看见、但还是看到了错误和痛苦,有时甚至是事业中无人性的东西(这是任何革命所难免的)。他痛苦,他要避开这种场面,他带着惊恐的目光向那些迫使他直面这种现实的人求饶。但也是徒然:在像高尔基这样的人的意识深层,任何时候也去不掉那些阴郁的景象。在他的内心深处总是充溢着痛苦和悲观,虽然他并不显露自己的情感……这是罗兰在高尔基去世前一年访问莫斯科期间和他单独相处五十天之后写下的文字。近距离的观察,多次推心置腹的彻夜长谈,作为思想者和艺术家的敏锐嗅觉,使罗曼•罗兰走进了高尔基的心灵深处。以上出自三位知名人士笔底的彼此之间大相径庭的评价,仅仅是关于晚年高尔基的大量评论中的三个“点”;在这三个点之外,还存在着悠悠近百年间各国评论者们在不同时空和语境中发表的无数言论和文字。所有这些彼此矛盾的评说意见的交叉共存,无疑使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对于“高尔基的晚期思想与创作”进行专门研究,绝不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课题。这不仅是因为对高尔基的不同评价主要集中于他的“晚期”,不仅由于这一研究关涉如何看待他的“晚节”,如何理解他在其生命的最后二十年中的全部活动的意义,而且关系着怎样认识他的整个人格,怎样估价他在20世纪俄罗斯文学史、思想文化史上的贡献。本书正是企望从文学史实和作家创作的实际出发,依据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认真梳理和辨析他对于自十月革命到30年代的一系列重要社会事件和文学现象的反应,细读这一时期他的作品文本,在其社会与文学活动、言论与创作的紧密联系中走进其精神世界,认清他的成就、矛盾与失误,致力于对他晚年的思想探索和艺术创作做出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评价。本书将沿着1917—1936年间高尔基生活历程的自然线索,依次考察他在十月革命前后至1921年出国前的思维热点和文学活动,他在域外最初七年文学生涯中的处境、建树以及他与俄罗斯域外作家的关系,他在其后五年中来往于莫斯科和索伦托之间的思想矛盾与社会活动,他从最终回国定居到去世的三年间的生活与心绪;注意探讨他对当时苏联现实的态度,他和苏联领导人、苏联作家及苏联文学的关系,他的晚境、“晚节”和死亡之谜;还将深入解读作家的晚期作品,力图发现其底蕴、意义与特色。以下若干问题,也许是广大读者较为关心和感兴趣的:为什么高尔基这只曾经热情呼唤过1905年革命风暴的“海燕”,竟在十月革命前夕写下了试图阻止革命的《不能沉默!》,并在那前后连续发表了八十余篇文字,表达了自己的“不合时宜的思想”?为什么这位被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的代表”的作家,却在布尔什维克夺取政权后离开了俄国,长期流落异邦?为什么他在1928年首次回到苏联后,一方面被奉为贵宾,受到高规格的礼遇,另一方面仍继续受到明暗不一的批判、指责和抵制;而且,在那以后的数年中,他一直来往奔波于莫斯科和索伦托之间,直到1933年才最终选择了回国定居?为什么他一直漠视苏联国家出版局负责人对他的反复催促,拒绝撰写《斯大林传》?他对当时的苏联社会现实、个人崇拜和文坛状况究竟持什么样的态度?为什么高尔基被说成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这个概念究竟是谁首先提出来的,又是谁首先对其内涵和实质做出权威性阐释的?它是如何被确立为“苏联文学的基本创作方法”的? 为什么关于高尔基的死因,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说法,令人真假莫辨?他究竟是自然死亡,还是被杀害的?如何解释他去世前周围出现的一系列反常现象?为什么一提起高尔基,人们立即就想到他的《母亲》、《海燕之歌》等少数几部早期作品?他在自己的“晚期”究竟完成了哪些作品?他以最后十年时间创作的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究竟有何价值?这些问题,也正是笔者多年来一直十分关注和反复思考的;本书的写作,为笔者对其进行深入探讨并尝试予以回答提供了一种难得的机会。如果读者在翻阅过这本书之后,能够对上述问题获得某些新的理解和认识,能够感到高尔基晚期思想和创作的完整面貌渐渐变得清晰起来,那么,笔者也就实现了自己的初衷。
高尔基是20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外国作家之一,但是对于他的评价,却历来众说纷纭。苏联解体后,各种不同观点的交叉更为突出,而对于他生命的最后20年(1917—1936)时间内的思想、社会活动、文学活动与创作成就,人们的评价更不一致,相互冲突的意见一直存在,无论在俄罗斯、西方各国还是在中国评论界,情况都是如此。《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从文学史实和作家创作的实际出发,依据详实可靠的第一手资料,认真梳理了“高尔基的最后20年”中对当时一系列重要社会事件和文学现象的反应,考察了他与苏联领导层的关系,在其社会与文学活动、言论与创作的紧密联系中引领我们走进其精神世界,对他最后阶段的思想探索和艺术创作做出了力求客观、公正和实事求是的评说。
《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二十年》一书作者认为,正如任何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样,高尔基并不是完人,他在自己生命的最后阶段所说和所做的一切,无疑不是完美的,他也充满着思想矛盾与精神痛苦。他始终不渝地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保护知识分子,力图维护苏联在世界上、特别是在西方民主知识分子面前的美好形象,一直寄希望于科学和文化的振兴与繁荣,然而他既无力拯救所有受到不公正对待的人们,更不可能从根本上阻止个人崇拜的蔓延和极左路线的推行;既不可能超越时代,也不可能超越人类的认识水平去解决那些不断困扰着他的矛盾和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高尔基的晚期思想和精神特点,对于20世纪追求人类进步的知识分子来说,无疑具有某种典型性。高尔基的创作,是俄罗斯民族走向现代的艰难历程的一种独特回声,并已成为这个民族的一份宝贵的思想文化遗产。
汪介之,安徽庐江人,1986年6月毕业于吉林大学研究生院,1994—1995年曾前往俄罗斯莫斯科普希金语言学院访学。现任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学研究所所长,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学科带头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外国文学学会理事,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中国俄罗斯文学研究会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俄罗斯文学、中外文学关系研究,已出版《俄罗斯命运的回声:高尔基的思想与艺术探索》、《选择与失落:中俄文学关系的文化观照》、《现代俄罗斯文学史纲》、《20世纪俄罗斯文学批评史》(合著)、《悠远的回响:俄罗斯作家与中国文化》(合著)、《远逝的光华:白银时代的俄罗斯文化》、《回望与沉思:俄苏文论在20世纪中国文坛》、《流亡者的乡愁:俄罗斯域外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述评》、《文学接受与当代解读——20世纪中国文学语境中国的俄罗斯文学》等学术专著9部,主编《白银时代名人剪影》、《外国文学教程》、《20世纪欧美文学史》、《跨文化语境中的比较文学》、《欧美文学评论选》等高校教材或编著7部;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研究》、《中国比较文学》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并有译作多篇在《世界文学》、《俄罗斯文艺》等期刊上发表。曾主持完成“20世纪俄罗斯文学研究”、“中俄文学理论比较研究”,“20世纪俄罗斯侨民文学与本土文学关系研究”、“高尔基晚期思想与创作研究”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的研究,并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全国高校外国文学教学研究会首届优秀著作奖,江苏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全国优秀外国文学图书奖,江苏省外国语言文学与翻译研究优秀成果奖。
前言
一高尔基晚期思想与创作研究史描述
俄罗斯国内评论者的评价
俄罗斯域外批评界的评说
西方评论界的观点
中国评论者们的见解
二风云变幻的年代(1917—1921)
回溯:1905年革命后作家思维热点的转移
二月革命后的高尔基
高尔基在十月革命胜利初年
1921年:离开俄罗斯
三革命与文化忧思录——关于《不合时宜的思想》
《不合时宜的思想》的版本考察
历史转折期的独特编年史
《不合时宜的思想》与高尔基思想的发展
四域外文学生涯(1921—1928)
柏林到索伦托
在域外俄罗斯作家中
天涯何处是归程?
五“俄罗斯人之书”——20世纪20年代前半期高尔基的创作
一篇“忧郁的随笔”:《论俄国农民》
《我的大学》与自传三部曲的续篇
“俄罗斯人剪影”:《日记片断?回忆录》
《1922—1924年短篇小说集》及其他
俄国资产阶级独特命运的艺术写照——关于《阿尔塔莫诺夫家的事业》
六来往于索伦托和莫斯科之间(1928—1933)
初返故土与《苏联游记》
面对荆棘丛生的政治领域
对国内文学生活的介入
保持与俄罗斯域外文学的联系
七未完成的探索:《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
历来研究者对《萨姆金》的评价
一部“认识俄罗斯”的总结告别之书
旁观者?灰色人物?反主人公——萨姆金形象的内涵与意义
《萨姆金》的叙事艺术与形式探索
八无法平静的最后岁月(1933—1936)
在“领袖至上主义”盛行的年代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和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
从讨论文学语言到批判形式主义
高尔基的去世
结语
高尔基晚期文学与文化活动年表(1917—1936)
参考文献
后记
版权页: 这显然不过是所谓"同路人"作家的另一说法。1929年,西伯利亚"无产阶级作家协会"还通过一项决议,说高尔基是"一个巧于规避和伪装的敌人","越来越成为苏联文学中的一切反动人物的传声筒和防空洞"②。此后,阿维尔巴赫的《和我们在一起和我们的人》(1931)、《致参加文学活动的工人突击队员们》(1931),弗?叶尔米洛夫的《争取战斗的创造性的改造》(1932)等文章,仍然显示出对高尔基的否定性评价。 此时,高尔基的长篇小说《克里姆?萨姆金的一生》的前三卷已陆续问世。作家革拉特科夫、批评家格?戈尔巴乔夫等人对这部作品的评价基本上是否定性的,其观点带有明显的庸俗社会学倾向。较早对《萨姆金》予以肯定性评价的苏联作家、批评家,有沃隆斯基、柯岗、普里什文、帕斯捷尔纳克等人,但他们一般停留在印象式评价的层面。只有卢那察尔斯基的长篇文章《萨姆金》,从时代背景、体裁特征、主人公性格和叙述方式等不同层面,对这部小说进行了最初的系统研究。 1932年以后,特别是1934年苏联第一次作家代表大会召开之后,高尔基的文学活动的意义逐渐得到了肯定(虽然不无片面性)。1936年高尔基去世后,他被说成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奠基人"。从那时起至50年代初期,在苏联逐渐形成了一支庞大的高尔基研究者队伍,其中包括比亚里克、卡斯托尔斯基、鲍?米哈伊洛夫斯基、塔吉尔、米亚斯尼科夫、布尔索夫等,他们推出了一批有一定分量的研究著作。但是,由于个人崇拜的泛滥和官方文学政策的制约,评论界多从政治视角对高尔基进行赞扬,同时回避了一些敏感的现象和问题,特别是对于他的晚期思想、文学活动和创作成就,具体评价往往有所保留。在这期间陆续问世的三十卷本《高尔基文集》(1949—1955),竟然未收入高尔基的《两种灵魂》、《不合时宜的思想》、《论俄国农民》、《回忆安德烈耶夫》等重要著述及1917年以后的许多重要书信。总体来看,由于庸俗社会学的影响远未肃清,这一时期的研究存在着很大的片面性,特别是未能揭示作家晚期思想和创作的全部丰富性和复杂性。 在新的时代氛围中,1954年,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和苏联作家协会理论与批评委员会联合举行高尔基创作研究问题讨论会,认真讨论高尔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总结了经验教训,促进了此后高尔基研究,包括睁期高尔基研究的进展。
《伏尔加河的呻吟:高尔基的最后20年》由译业出版社出版。
无
随着苏联时期的历史档案逐步解密,要重新认清那段历史的脉络,进一步挖掘当时知识分子的痛苦、麻木、跟风及献媚的思想意识,从而更深刻地揭示历史真实,避免迫害人类思想的历史重现。这是一本好书。
苏联的历史真相
汪老的精华之作,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