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最佳欧洲小说(2011)

亚历山大•黑蒙 编 译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3-1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作者:

亚历山大•黑蒙 编  

译者:

李文俊 等  

Tag标签:

无  

前言

作家的宿命就是要知道他或她来自何方,面对“超我之心”画一条线,然后跨过去。我们这个时代最深刻、最复杂的难题之一—或许这正是美之所在—就是我们之中许多人都不知道自己来自何方。“全球化作家”相对而言是个新概念。比如,过去我们一直会说,某人是斯里兰卡作家,或者英国作家,或者加拿大作家,当然还有美国作家。最近几年,有一位名叫迈克尔•奥达吉的作家,生于斯里兰卡,在英格兰接受教育,身为加拿大公民,写了一本关于一位非洲黑人爵士乐音乐家的小说。此人与我们常说的“国际混合型”就很吻合。现在,我们越来越熟悉那种“多元化”民族性的感觉。我们此刻身处何方和曾经在哪儿生活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作家应该、也可以承受在几个国家积累的经验之重—就像你口袋里装着沉重的砖头,依然可以游到对岸。我们不会被那么多连字符号连起来的那个概念搞得如堕雾里云中。我们可以是爱尔兰—阿根廷人,或者法国—澳大利亚人,或者中国—巴拉圭人,甚至可以是所有这些国家的一个“组合”。然而,如果你是欧洲人,问题就出来了。欧洲作家到底是什么样的?他或者她是否生活在可以从容不迫地游走其间的山山水水,或者一段世所公认的历史之中?会不会有一种可以称之为“欧洲的声音”的东西使得选编一本集子合情合理?除了结构上纷繁复杂,欧洲文学到底意味着什么?谁都知道“欧洲”曾经是什么—这两个字就像一把钥匙打开了二十世纪藏尸所的大门—但是对今日之欧洲,我们就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说到欧洲,人们自然而然就会想到伞,但这是一把即使不下雨,也要不可避免地拿着到处走的伞。我们有瑞典、土耳其、马其顿,有法国、德国、西班牙,有卢森堡、安道尔、梵蒂冈,还有加泰罗尼亚。有的欧洲组织,比如足球联合会,还囊括了哈萨克斯坦和以色列。(想想看,在萨拉热窝,以色列球员和哈萨克斯坦球员在足球锦标赛的场地交换球衣—也许只有卡夫卡能破解所有“人性代数”的难题。)我们还有爱尔兰、英格兰、塞尔维亚、克罗地亚、格鲁吉亚和俄罗斯:漫长的战争,短暂的回忆。让我们试着把所有这些国家都扔到工厂同一个认定“身份”的熔炉里。这看起来似乎不可能,但已然发生,而且在继续发生。“欧洲人”这个词已经出现了一段时间,当然要继续下去。困难是—至少对于作家而言—要准确地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什么时候结束。欧洲人身份认同的危机自然没有什么新鲜之处,无论编造的还是切切实实存在的。早在1904年,利奥波德•布卢姆,一位爱尔兰—匈牙利犹太人,坐在都柏林小不列颠大街巴尼•凯尔南的酒馆里,沉思默想,得出一个结论:一个民族是“同样的人生活在同一个地方”。后来,他又修正了自己的观点,认为“也可以生活在不同的地方”。他是在议会上说这番话的,有人认为他捣乱,朝他脑袋扔了个饼干盒子。他的观点是,民族是一种关系密切又四处飘零的群体。一个民族当然不可能没有文学。由此推理,一种文学也不可能没有民族的特性。最简单地说,文学总是有其根源的。围绕所谓民族的声音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一个民族拥有自己的文学意味着什么?作家以何种方式代表一个国家?写作是一种没有国界的活动,还是我们可以追溯到某个封闭之地的行为?国籍在多大程度上可以成为一个“文件名”,加之于某位作家的头上,摆在书架上,给迷惑不解的“图书管理员”带来方便?也许“欧洲人”这个词恰恰因为其与生俱来的难以把握而作用愈大。由于难以准确定义,它就容纳了当代身份认定的不确定性。而身份拒绝以地域来限定。构成欧洲作家欧洲身份的因素之一是它的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他们的身份混杂在一起,不乏矛盾,很不完整,甚至前后对立。历史不停地演变,再演变。正在使用的语言多达四十种。将近八亿人口的故事交织在一起。有多少词汇就有多少欧洲人。现实超过了定义。无论是谁,倘若想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一部伟大的欧洲小说”上来,都没有意义,至少现在没有。而整个世界似乎都期待“一部伟大的美国小说”,不管这种期待对还是不对。也许因为,迄今为止,对于“欧洲人”到底意味什么还没有一个最终的结论。这个词的意思既可以扩展,又可以浓缩。它将自己吐出去的气又吸了回去。其结果是形成一个比较宽泛的概念。有时候,欧洲将其“肺部”扩展开来,变成一块大陆。必要时,它又收缩回来,各自为政。“小”会拓殖为“大”,“大”也会反弹为“小”。所以贝克特是“欧洲的”,但也是爱尔兰的(他或许还是法国的)。 丹尼洛•基斯是犹太人,又是塞尔维亚人,半个匈牙利人,曾经是南斯拉夫人,因而他是“欧洲的”。卡夫卡或许是他们之中最“欧洲”的作家。他的小说赖以生存的基础就是持续不断的变化。过去发生的事情确确实实萦绕在我们心头。在这块大陆年轻的艺术家眼里,正在进行着的对于身份认同的那种令人眼花缭乱的感觉,就是丰富得让人难以置信的素材。柏林墙的倒塌无论作为现实,还是隐喻,都不是偶然事故。整整一代人对1989 年的动荡做出反响—这本集子的作家就证明了这一点。世界的即是地方的,我们可以用偷来的砖砌一堵墙。墙上的缝隙越来越大,有机会穿墙而过的光让我们有充足的理由去阅读。这本集子的魅力之所在就是,它从最宽泛的意义告诉我们什么是“欧洲人”。我们的认知—比方说—以立陶宛为中心出发,跨越巴黎,跨越里斯本,继续向前,一直走到想象之中任何一个“彼岸”。看起来健康的东西是—至少第一眼看上去,而且当然是按照二十世纪的标准—“欧洲人”这个字眼儿缺乏假定的民族之特性。至少现在看来,比“美洲人”或者“澳洲人”,甚至“非洲人”都少了许多民族主义的东西。欧洲有办法举行一场声浪愈高的大合唱。欧洲人可以很方便地从一个国家流动到另外一个国家以及他们使用的语言有诸多的共同点,都使得欧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皮氏培养皿”。这种说法会引起大多数欧洲人的愤怒,但是很可能,欧洲现在是美国的寻梦之地,也许从某种意义上讲,比美国还“美国”。当然,会有我们大家创造我们自己的民族性或者我们内在的民族性的时候。我自己这个“调色板”也是乱七八糟。我是一个持有两本护照的人。我想,我首先是个爱尔兰人,其次是纽约人,再其次是美国人。我的身上也有欧洲的血脉,虽然远了一点:我在欧共体资助修建的都柏林的公路旁边长大。叶芝说,我们自己内心的冲突,使我们创作了诗歌。他说得很对。倘若这样,我们和别人的冲突,创造了国家。推而广之,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冲突,又创造了我们自己。这本小说集就是由此出发,用一页页写满文字的纸,说明这一点。

内容概要

一本书 一幅欧洲当代文学地图
新锐阅读风向标 再塑欧洲文学精神
平装四本,带函套,文学爱好者收藏佳选
“最佳欧洲小说”(Best European Fiction)是欧洲文学出版社甄选出的欧洲当年或近年最佳欧洲小说作品,相当于欧洲小说的年鉴,体现欧洲文学前沿高度。长期以来,由于小语种语言的限制,国内读者对 欧洲文学的了解大多是源自西欧文学,而这本书却给读者以领略整个欧洲文学精神风貌的机会,甄选作品的国度达到四十个,横跨东欧、中欧、西欧、北欧、南欧,代表了欧洲文学整体的趋势和走向。多样化的地域文学特点和多样性的文风,使得本书宛若流动着的“欧洲当代文学”博物馆,中国读者可从中领略广博多姿的欧洲多元文化。译林出版社已引进版权,拟逐年推出。这也是国内出版界首次如此细致并成规模译介欧洲当代文学新作。
本书堪比一幅欧洲当代文学地图:无论是英国、德国这样的老牌文学强国,还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这样的文学小户,欧洲四十位作家集体亮相,既有声名煊赫的作家也有新发掘的潜力新人,其中包括今年曼布克奖得主希拉里•曼特尔。本书由著名译者李文俊老师领衔,结集国内外优秀译者,译本权威。
不难发现,黑蒙先生所谓的“人类文明之广度、深度与瑰丽”在这本《最佳欧洲小说(2011)》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拉里•罗特,《纽约时报》
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去深层次了解每个民族文学灵魂里的希望和恐惧—— 一种灵魂国际化地展示与呈现。
——《卫报》
对于欧陆小说的全景观,“最佳欧洲小说”给予了我们一种非常有魅力的、多维度的审视方法。
——《纽约时报》

作者简介

作者:(美国)亚历山大•黑蒙 译者:李文俊 等亚历山大•黑蒙(Aleksandar Hemon),1964年出生在萨拉热窝。1995年发表了第一篇英语短篇小说,之后,他的作品见于《纽约客》《巴黎评论》等各大文学杂志。长篇小说《拉扎卢斯计划》(The Lazarus Project)入围2008年美国全国图书奖和全美书评人协会奖决选名单。

书籍目录

《寻鹅记》目录: 前言 序 职亚人士 【英国:威尔士】威廉·欧文·罗伯茨 尚晓进 译 她的心脏急性衰竭了 【英国:英格兰】希拉里·曼特尔 叶丽贤 译 职业行为 【土耳其】埃尔桑·乌尔德斯 乔修峰 译 哆是一头鹿 【瑞士】维瑞娜·斯戴芬 张陟 译 萧萍 校 尼拉和姑娘们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语】玛斯·伊巴兹 陈姝波 译 远方 [西班牙:卡斯蒂利亚语】 恩里克·维拉—玛塔斯 李尧 译 预言 【斯洛文尼亚】德拉戈·扬察尔 吴冰青 译 一分钟:蠢蛋之死 【塞尔维亚】 弗拉基米尔·阿森尼耶维奇 吴冰青 译 邪眼 【俄罗斯】 安德烈·格拉西莫夫 文导微 译 寻鹅记 【罗马尼亚】卢西恩·丹·特奥多罗维奇 蒋文惠 译 …… 《卡佛死了》 《橙子和天使》 《传奇十四章》

章节摘录

版权页: 保守秘密意味着挑战整个世界。人类古来所有的悲剧都是由于口风不严造成的,而保全世界的唯一途径就是要有秘密同盟,它们是联系人们或各群体的神秘纽带。什么都不能揭露,一切都应隐藏,不能有什么所谓的“共同知识”。最后,当所有小秘密都汇聚一处,整个世界也就成了一个大秘密。等这个大秘密该揭晓的时候,一切都将最终揭晓。沃曼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当下困扰我们的众多问题。 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为上校感到难过。不能让他就这么死掉。于是,我让他活了下来。 说实话,沃曼对恩克是有些过分。恩克爱管闲事,粗心大意,反复无常,胆小如鼠,嘴上没有把门的。他从一开始就脱离了故事的主线,就像沼泽蜀葵一般乏味无趣,就像破袋子中的大米那样一点点地漏光。我得立马采取措施。恩克上校没法子闭嘴,他会不断泄露重大秘密,甚至包括一个有可能永久改变我们所有人未来命运的天大秘密。没错,他是犯了大错。但真有必要把他一棍子打死,让他为此付出生命,而且还是从第一页就开始这么写?我在翻译伊始,并没有进行改写。到了上校被杀,我才开始下手。我也没有精力再倒回去纠正前面的部分(而且,那样做也是不尊重原文,也就是不尊重沃曼),我只修正了之后的文本,让上校多活了300页,而他原本是要在第82页告别舞台的…… 他是泄露了大秘密,但也不至于没法补救。我让听了上校这个秘密的那个人成了保密会中的死硬分子,这也就意味着秘密永远不会跑出保密会。不过,我还是让上校为他的过失背上了沉重的负担,一直到小说最后。所有那些秘密都一直在他嘴边游荡,一不小心就会溜出来。由于他生性不会把秘密烂在心里,也就随时有可能泄露大秘密,在错误的时间说不该说的事。不过,恩克还是活了下来。每次都是差一点就要说漏嘴了,但每次都是话到嘴边又醒过神来。他总是差一点就要再犯同样的错误,这就加剧了小说的悬念,我们的“读者”也就彻底被牵着走了。 《保密会》在我国的销量要好于德国——人们喜欢它!在沃曼笔下,这个人物死了都赚不到读者一声叹息,他的作用充其量也就是一道配菜;而我却创造了一个多维度的新形象,让他活着,让读者和批评家们为他心碎。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不难发现,黑蒙先生所谓的“人类文明之广度、深度与瑰丽”在这本《最佳欧洲小说(2011)》中得到了完美呈现。 ——拉里•罗特,《纽约时报》 这是一个非常难得的机会去深层次了解每个民族文学灵魂里的希望和恐惧—— 一种灵魂国际化地展示与呈现。——《卫报》对于欧陆小说的全景观,“最佳欧洲小说”给予了我们一种非常有魅力的、多维度的审视方法。——《纽约时报》


编辑推荐

《文学新读馆•最佳欧洲小说系列:2011最佳欧洲小说(套装全4册)》是欧洲文学出版社甄选出的当代欧洲先锋作品,基本一个国家仅收入一篇当年或近年最优作品,体现欧洲文学前沿高度。它关注的是那方古称“欧罗巴”的土地上,其深厚的底蕴下萌发出的文学新芽。万花筒里领略当代欧陆文坛全景观:多样化的地域文学特点和多样性的文风,使得本书宛若流动着的“欧洲当代文学”博物馆,它用各种国籍和不同地域搭建起一个庞大的“当代欧洲文学谱系”,东欧,中欧,西欧,北欧,南欧,一书在手,欧陆文坛全景观尽显眼前。中国读者可从中领略广博多姿的欧洲多元文化,尤其是那些并不为多数人所熟悉的东欧和北欧文明。一本书,一幅欧洲当代文学地图:无论是英国、德国这样的老牌文学强国,还是拉脱维亚、爱沙尼亚、立陶宛、波黑、克罗地亚、马其顿这样的文学小户,异质性的多元存在打破了原本的刻板落套,它在展现博大的地理空间之余,亦凸显了深邃的社会与文化空间。四十位欧洲母亲的孩子,四十篇力作,无孰轻孰重,平等独立,共同发声。蜚声海外的名作家和名不见经传的新作家并肩站立,共同代表欧洲。它使得一种集体身份——欧洲,成为可能。消解中心,互融差异,共同定义“欧洲小说”。传承欧洲文学传统,再塑欧洲文学精神:全书不仅涵盖爱情、艺术、战争等具有普适性、历久弥新的文学主题,亦关照融入身体、身份等当下流行主题。

名人推荐

在我的视野之内,还没有看到过这么全面汇集欧洲各个国家各个地区文学作品的一套书。这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文化态度及对世界的看法,有一个深刻的反思。无论是对待中国文学走出去,或把世界文学引进来,我们都不要那么短视势利,只盯着几个大国家、大语种。我们要有能体现丰富性和差异性的健全的文学视野。——李敬泽我对最佳欧洲小说充满期待,期待读到令人难忘的短篇杰作。——苏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最佳欧洲小说(2011) PDF格式下载



的确相当於一套欧洲文学年鉴。选目涉及的国家非常之多,收录的作家之中,既有声名煊赫的大作家,也有一些让人欣喜的新作家。译文质量很不错,看到了李文俊,袁伟等大牛的译笔,还有中生代的吴冰青,卢肖慧,都是极佳的译者。函套设计选用了牛皮纸,素雅而有气质,希望这套书以后每年都能出版。


真的很不容易,能展现整个欧洲的文学图景,虽说短篇小说只是快镜似的浅尝,却能感受到别致的风味。特别是其中有些东欧作家的作品,平时因为语言不通,译介不够,此次能够呈现,真是很难得。这些短篇小说作品或许会带领我们进入到一个未曾为观光者浓妆艳抹的美林,里面有各种我们没有尝过的鲜果。


除了欧洲个别国家(比如瑞典)外,欧洲整体文学面貌全部尽收眼底,无论是文学大国法国、德国、意大利等,还是文学小国(南欧东欧),每个国家都有一篇小说。对于读者来说,这套书不仅仅是文学读本,也是对欧洲文化的一种最近认识。译林出版社的书我很喜欢,这套书很值。


当代小说虽然已经氛围大于叙述,但是我认为这尤其考研翻译者的能力。


非常精美的包装,从里到外都透漏着优雅,精致。


有些篇目的选择还是难以理解,而且太贵了吧,难道装个纸壳价格就要加倍?


有一部都看不懂,看不懂呀。


书很小很小,包装挺漂亮,


有好看的,也有一般的,总体来讲,还行吧


完美的小说。令人心动,好书。


感受了很多欧式黑色幽默。喜欢温情和灰色并存的故事更多一点。人性总是最直击内心的。


非常满意,没有任何破损


书质量不错,但是薄薄的4本小开本的书,就是现在的76元的折扣价我都认为高了些。遇到活动,能在55~60的价位才合适。


作为了解当代欧洲小说应该是不错的选择,包装也很精美


一年来买过的最有文学气质的书!一函四册,挑一册拿在手里,真有读《世界文学》的感觉。版式也很精致,给人新鲜的期待感。


  by思郁
  
  
  这是一本名为《最佳欧洲小说(2011)》的小说集。我不敢说篇篇都是精彩纷呈,但是它们具备了短篇小说那种迷人而又丰富的多样性,那些来自欧洲不同国度的写作者,在短小的篇幅内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极力容纳各种形式的创作,完美诠释了语言之间的张力。另外,也许更重要的一个阅读感受,虽然我知道在阅读一本关于欧洲的小说集,但是读完之后也没弄明白所谓的欧洲小说到底意指何谓。
  
  米兰·昆德拉曾经对欧洲小说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大意是指现代早期在欧洲南部形成的一个历史整体,随后超越了欧洲的地域,影响远至北美和拉美地区的文学创作。由于欧洲小说形式丰富,它的发展具有了令人眩晕的集中强度,由于它的社会作用,欧洲小说在任何其他文明中都无可比拟。稍加留意我们就会注意到,对欧洲小说思考和论述最多,恰恰是来自欧洲边缘的作家群体,那些身处欧洲文化中心的作家似乎很少意识到欧洲文化共同体的存在。这些人边缘人除了来自捷克的昆德拉,还有立陶宛的米沃什、奥地利的卡夫卡和穆齐尔、南斯拉夫的丹尼洛·契斯、波兰的贡布罗维奇、罗马尼亚的赫塔·米勒……这个名单在阅读完这本《最佳欧洲小说(2011)》后,还可以继续书写下去。
  
  我们无法总结出属于欧洲小说的某种特征,某种意义上,只能通过阅读的直觉与印象察觉到一种欧洲文化的统一性。但是这种统一性之中,因为欧洲不同地域、政治和文化环境上的独立性,反而有了深层的多义性,这就是昆德拉一直强调的,所有的欧洲民族都经历着共通的命运,但是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的特殊情况出发,以不同的方式来经历的。以东欧的许多国家为例,在二十世纪轮番遭受到了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侵袭后,他们的写作无形中具有了地下写作的反抗性质,再加上大批作家的流亡,东欧文学衍生出了二十世纪欧洲文学史最为耀眼的枝桠。而另外一支以身处布拉格的卡夫卡为例,从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生活的荒诞性,察觉到极权主义对我们生活的致命摧毁。他们都属于欧洲,以不同的方式发现共同的本质。
  
  米沃什曾经说:“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这表明我害怕被打碎,害怕失去我的中心,我的精神家园。”我们无法探究到一种属于欧洲的共同意识,但是这种强烈的对家园的归属感会影响到欧洲文学的形成。二十世纪最初,世界的中心在欧洲,在维也纳,在巴黎,在柏林,但是现如今已经转移到了美国。曾经的中心变成了边缘,而在这种边缘之中还有层层的边缘与中心之分。我们该如何定义这种欧洲的文化属性呢?
  
  这本小说集中收录了一篇土耳其作家埃尔桑·乌尔德斯的《职业行为》,很有意思,可以作为欧洲小说写作的一种重要隐喻。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翻译家,但是近期这位翻译家失业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他的“另类翻译理论”。他说他翻译小说就是为了解放里面的人物,让他们逃离牢笼。说白了,他的翻译是一种创作,他在不断地重写翻译的作品。这篇小说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者本身就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嗜好各种文学理论,他用一种诙谐戏谑的方式写了这样一篇解构小说的小说。其中提到了翻译家比较讨厌和打算重写的几种文学样式:比如,他不喜欢那些为读者提供圆满和封闭式结局的小说,他讨厌故事中留有大片的空白:“我在翻译那些后现代作家的作品时,会把它们解构了的结构再重构起来,把他们留下的空白一一补上,把我觉得没必要存在的那些倒叙通通删掉,还会改动场景、情节和时间,有时兴致来了,还会情不自禁地编几句诗添上。”翻译本身是一种再创作,但是这种创作不是彻底的重构。换句话说,你必须在保留原作的神韵,深化原作的精神,打通语言之间的隔膜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再创作。如果抽离了原作,这种翻译就不是翻译,而是新的创作,与原作无关的写作。这也是欧洲小说之间互相借鉴和写作的动力之一。
  
  小说集的编选者亚历山大·黑蒙在序言中提到他在2010年编选最佳小说后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其中最重要部分就是关于“通过翻译,文化与文化,语言与语言之间贯穿始终传送的知识的性质和价值”。作为文化的欧洲是具有某种共通性的,这种文化的精神在以北美作为文化参照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但是在欧洲不同国度之间,保留着不同文化与地域之间的相异性,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会导致创作上的一种良性竞争的文化冲突,这就是欧洲小说多样性的基础。就如同那些最终从欧洲流亡到美国的流亡作家所产生的“小地方人的谨慎”,他们从未融入到那种新的语境中,始终守着自己的语言,向往着自己的文化,在远方写作,在记忆中回望自己的故乡。


  这是一本名为《最佳欧洲小说(2011)》的小说集。我不敢说篇篇都是精彩纷呈,但是它们具备了短篇小说那种迷人而又丰富的多样性,那些来自欧洲不同国度的写作者,在短小的篇幅内尽情发挥他们的想象力,极力容纳各种形式的创作,完美诠释了语言之间的张力。另外,也许更重要的一个阅读感受,虽然我知道在阅读一本关于欧洲的小说集,但是读完之后也没弄明白所谓的欧洲小说到底意指何谓。
  
  米兰·昆德拉曾经对欧洲小说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大意是指现代早期在欧洲南部形成的一个历史整体,随后超越了欧洲的地域,影响远至北美和拉美地区的文学创作。由于欧洲小说形式丰富,它的发展具有了令人眩晕的集中强度,由于它的社会作用,欧洲小说在任何其他文明中都无可比拟。稍加留意我们就会注意到,对欧洲小说思考和论述最多,恰恰是来自欧洲边缘的作家群体,那些身处欧洲文化中心的作家似乎很少意识到欧洲文化共同体的存在。这些人边缘人除了来自捷克的昆德拉,还有立陶宛的米沃什、奥地利的卡夫卡和穆齐尔、南斯拉夫的丹尼洛·契斯、波兰的贡布罗维奇、罗马尼亚的赫塔·米勒……这个名单在阅读完这本《最佳欧洲小说(2011)》后,还可以继续书写下去。
  
  我们无法总结出属于欧洲小说的某种特征,某种意义上,只能通过阅读的直觉与印象察觉到一种欧洲文化的统一性。但是这种统一性之中,因为欧洲不同地域、政治和文化环境上的独立性,反而有了深层的多义性,这就是昆德拉一直强调的,所有的欧洲民族都经历着共通的命运,但是每个民族都是从自己的特殊情况出发,以不同的方式来经历的。以东欧的许多国家为例,在二十世纪轮番遭受到了法西斯主义和斯大林主义的侵袭后,他们的写作无形中具有了地下写作的反抗性质,再加上大批作家的流亡,东欧文学衍生出了二十世纪欧洲文学史最为耀眼的枝桠。而另外一支以身处布拉格的卡夫卡为例,从平淡如水的日常生活中发现了生活的荒诞性,察觉到极权主义对我们生活的致命摧毁。他们都属于欧洲,以不同的方式发现共同的本质。
  
  米沃什曾经说:“我到过许多城市、许多国家,但没有养成世界主义的习惯。相反,我保持着一个小地方人的谨慎。这表明我害怕被打碎,害怕失去我的中心,我的精神家园。”我们无法探究到一种属于欧洲的共同意识,但是这种强烈的对家园的归属感会影响到欧洲文学的形成。二十世纪最初,世界的中心在欧洲,在维也纳,在巴黎,在柏林,但是现如今已经转移到了美国。曾经的中心变成了边缘,而在这种边缘之中还有层层的边缘与中心之分。我们该如何定义这种欧洲的文化属性呢?
  
  这本小说集中收录了一篇土耳其作家埃尔桑·乌尔德斯的《职业行为》,很有意思,可以作为欧洲小说写作的一种重要隐喻。小说的主人公是一位翻译家,但是近期这位翻译家失业了。究其原因,主要是他的“另类翻译理论”。他说他翻译小说就是为了解放里面的人物,让他们逃离牢笼。说白了,他的翻译是一种创作,他在不断地重写翻译的作品。这篇小说很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者本身就是一位文学评论家,嗜好各种文学理论,他用一种诙谐戏谑的方式写了这样一篇解构小说的小说。其中提到了翻译家比较讨厌和打算重写的几种文学样式:比如,他不喜欢那些为读者提供圆满和封闭式结局的小说,他讨厌故事中留有大片的空白:“我在翻译那些后现代作家的作品时,会把它们解构了的结构再重构起来,把他们留下的空白一一补上,把我觉得没必要存在的那些倒叙通通删掉,还会改动场景、情节和时间,有时兴致来了,还会情不自禁地编几句诗添上。”翻译本身是一种再创作,但是这种创作不是彻底的重构。换句话说,你必须在保留原作的神韵,深化原作的精神,打通语言之间的隔膜的基础上,进行翻译的再创作。如果抽离了原作,这种翻译就不是翻译,而是新的创作,与原作无关的写作。这也是欧洲小说之间互相借鉴和写作的动力之一。
  
  小说集的编选者亚历山大·黑蒙在序言中提到他在2010年编选最佳小说后引起了很多的讨论,其中最重要部分就是关于“通过翻译,文化与文化,语言与语言之间贯穿始终传送的知识的性质和价值”。作为文化的欧洲是具有某种共通性的,这种文化的精神在以北美作为文化参照的时候,会产生巨大的凝聚力。但是在欧洲不同国度之间,保留着不同文化与地域之间的相异性,这种文化的差异性会导致创作上的一种良性竞争的文化冲突,这就是欧洲小说多样性的基础。就如同那些最终从欧洲流亡到美国的流亡作家所产生的“小地方人的谨慎”,他们从未融入到那种新的语境中,始终守着自己的语言,向往着自己的文化,在远方写作,在记忆中回望自己的故乡。
  
  思郁
  
  2013-4-12书
  
  最佳欧洲小说(2011),【波黑】亚历山大·黑蒙编,李文俊等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1月第一版,定价:128.00元
  
  
  


真奇怪,“推荐”按钮不管用了,只是go to top...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