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咬文嚼字绿皮书2009

郝铭鉴 编 上海锦绣文章
出版时间:

2009-12  

出版社:

上海锦绣文章  

作者:

郝铭鉴 编  

页数:

18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绿皮书(2009年版)》由四部分组成:一、年度语文报告,包括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详解、2008年十大流行语、2008年十大流行语细说;二、年度语文高频差错例析;三、咬文嚼字档案;四、年度媒体文字常见差错200例及简析。

书籍目录

2008年度语文报告2008年十大语文差错2008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详解“不亦说乎”和“不亦乐乎”“三聚氰胺”你会读吗请勿“震憾”如此“故衷”“狙击”误用何时了应是“非营利机构”“期间”不能顶替“其间”“望其项背”与“望尘莫及”注意,是“存款准备金率”!“红学”又见“索引派”2008年十大流行语2008年十大流行语细说“山寨”的是是非非第三个“雷”你认得“囧”字吗?“和”是人类共同追求的目标“不抛弃不放弃”传遍华夏大地“口红效应”: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拐点”:“转折点”的华丽转身谁是“宅男”“宅女”“不折腾”与两次笑声“非诚勿扰”从电影中走来高频差错例析“跳槽”不能作“跳巢”“婵娟”的“婵”不能写成“蝉”“豆蔻2008年华”只能用来形容少女“摇唇鼓舌”含有贬义燃烧的东西怎能称“溶化”“反奸计”应当是“反间计”“倾巢出动”含有贬义何来“四大金钢”莫把“高山仰止”写成“高山仰之”“蛩音”当作“跫音”“浮想连篇”无法理解螺蛳与螺丝,两物应分清“凌迟”不能写作“绫迟”“经纶”?“经论”?风,是不会起于“青萍之末”的这个“谦”字应当作“歉”汉语中哪来“姿肆”晚成的应当是“大器”而非“大气”“虎视耽耽”还是“虎视眈眈”?应是“2008年届六龄”“我”的2008年龄“滥觞”即“始”“往返”“流连”擦不出火花没有“含辛如苦”“破镜重圆”是夫妻“专利”既云“六旬”,何涉“耄耋”“法人”不是人“囊括”要求无遗“高鼻”是赘“龙准”是误2008年无“下旬”巧夺天工是人工“整整十数2008年”?“拙”中有“我”应是“万金油”“国字脸”莫“囫囵看”性命交关的“伏法”此“邪”非彼“斜”怎忍说姚明“无法染指奥运金牌”生意做大就不是“旷日持久”自己搬家不宜说“乔迁”“明堂”“名堂”辨天上没有“三恒”咬文嚼字档案迎世博国家电网杯咬文嚼字大赛媒体文字扫描字误篇胺(氨)基酸口牌(碑)刚戾(愎)自用率土之宾(滨)劈(擘)肌析理倡(昌)明秤(称)体重锤(捶)击促(猝)不及防鞠躬尽粹(瘁)到(倒)不如沾(玷)污提心掉(吊)胆谍(喋)血连篇累犊(牍)不泛(乏)不孚(负)众望强杆(干)弱枝功(工)于权谋蓬头圬(垢)面关(观)照蓬篙(蒿)骨垢(骺)皇天厚(后)土翼(冀)望箴(缄)口不言踢踺(毽)子身手骄(矫)健攻奸(讦)无远弗界(届)陷井(阱)干均(钧)一发功亏一箦(篑)嗽(喇)叭万簌(籁)俱寂百里画廓(廊)菱(棱)角分明一楞(愣)迷漓(离)料里(理)民不了(聊)生渗露(漏)义买(卖)冒(貌)似燃目(眉)之急不屈不饶(挠)粘(黏)膜摄(镊)子霞披(帔)批(披)露濒(频)繁欣(颀)长星罗密(棋)布棋(旗)鼓相当楔(契)合相谈甚恰(洽)遣(谴)责契(挈)妇将雏倾(顷)刻绕(饶)舌挠(桡)骨腮(鳃)口威摄(慑)力去逝(世)争利于世(市)试(拭)目以待签暑(署)冲涮(刷)速(素)描婆挲(娑)繁锁(琐)捂(焐)热悬(舷)梯响(享)誉好象(像)歪风斜(邪)气威协(胁)腹泄(泻)懈(邂)逅酒过三旬(巡)训(驯)养码样(洋)显露无疑(遗)迤逦(旖旎)绿树成茵(阴)映(印)证始作甬(俑)者生死悠(攸)关怨天忧(尤)人降尊纾(纡)贵始终不逾(渝)青春不在(再)不拆(折)不扣打摺(褶)甑(甄)别肢(支)离破碎因地冶(制)宜德高望众(重)锱珠(铢)必较嘱(瞩)目独出机抒(杼)真知烁(灼)见康熙词(字)典至(自)始至终词误篇不尽(不禁)不可理喻(不可思议)不易(不宜)参加(掺加)诅咒(赌咒)反戈一击(反击)分摊(分享)复合(复核)隔膜(膈膜)记(计)时记录(纪录)嘉靖(嘉庆)考查(考察)律法(历法)囫囵(囹圄)蓦然(默然)派遣(排遣)切切(戚戚)启示(启事)启用(起用)人次(人数)入住(入驻)盛世(盛事)受到(收到)收益(受益)私塾(私淑)鹈鹕(醍醐)修整(休整)班师(移师)赢利(营利)指导(执导)自愿(志愿)置疑(质疑)终生(终身)忠心(衷心)侧目(瞩目)专注(转注)走进(走近)

章节摘录

  “高鼻”是赘“龙准”是误  2008年第9期《探索与争鸣》所载《中国古代为什么有重视历史的传统》一文写道:“至于对帝王诞生时红光满室、龙游于天、有声如雷之类的吉兆以及本人高鼻龙准、双手过膝、两耳垂肩之类的异相,都是无伤大雅的美化和死无对证的夸张。”这段文字颇有批判性,但其中“高鼻龙准”却是弄错了。“高鼻龙准”的蓝本应该是“隆准而龙颜”,与蓝本相比是大大走样了。  《史记·高祖本纪》云:“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裴驷集解引文颖日:“准,鼻也。”“隆”,就是高,突起。而“隆准”,就是高鼻子。“隆准”是刘邦帝王相的典型特征,与项羽的特征“重瞳”一起在太史公笔下栩栩如生。“隆准”也用以指代汉高祖,宋陆游《书叹》诗云:“曾谒高皇识隆准,伤心无复一人同。”甚至径直称之为“隆准公”。《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高阳酒徒起草中,长揖芒砀隆准公。”“隆准”与指代项羽的“重瞳”如同一对双子星,时常相映成趣地出现在后世诗人笔下。明徐渭《亚夫墓》诗云:“王者从来言不死,共疑隆准及重瞳。”清陈培脉《徐州怀古》诗云:“隆准至今尊帝号,重瞳终古怨天亡。”  从“隆准”到“龙准”,致错原因除了音同之外,也有义混的因素在。既有“隆恩”,也有“龙恩”,或许让人犯了糊涂。其实,“隆恩”之“隆”是言“恩”程度之深,“龙恩”之“龙”是言“恩”来头之大,两者各有意义,并不相通。换了一个地方,就不可能那么巧“隆”“龙”两可了。“龙准”虽也能勉强解为龙的鼻子,但毕竟偏离表述的目标远了。“隆准”是有出典的,指称的就是“高鼻”,而不是龙鼻。接着就有了第二层错,“高鼻”与“龙准”都是高鼻,“高鼻龙准”意义重复,二者存一就够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咬文嚼字绿皮书2009 PDF格式下载



  相比于小说、银幕上无穷无尽的神神怪怪和依靠扭曲世界观而获得的阅读、观影体验,这样一本书所能带给一般的城市人的东西就显得有些单薄,有些无关紧要到可笑。一个现代人高中毕业后为什么要关注这些高考才管的屁事儿呢?
  我在高中需要在意这些知识能给我带来的分数时,就不曾认为这是屁用没有的屁事。因为总有些重要的事情在没有大体做完之前会显得极其重要,大体做完之后就会迅速退至幕后,因为大家都已进入秩序之内。我不负责任的类比一下秦始皇统一度量衡,因为我不想为这本书关注之事当下是否重要再费脑筋。
  那么,如标题所述,高中语文过硬,完全可以无视此书,或者更准确的说是高考语文过硬。我不知道我算不算过硬,但我在高中毕业后就没有再纠缠这类事。如今翻了翻别人买的这本书,发现对于我来说还是太没劲了点儿,里面很多玩意简直就是糊弄人凑数,完全没有启发价值——因为这本书给你的当头棒喝越多,它就越对你有用,也就越说明你在这些事上水平比较低。如果用词用字把读音先搞对,那这本书里的举的很多错就根本不会发生,这也是我觉得此书比较弱的重要原因。再有很多是典故或意思搞错的例子(大抵可以靠高中古文素养解决),其他是一些“百叶窗”“水龙头”之流。
  我感到不悦的主要原因是上面说的书里的这些例子,凡是这几年搞过高考语文的人都可以轻松应付绝大多数。我多年来一直认为高中语文水平是挺低的,怎么国内的专业语文杂志出个合集就只有这么点料。
  后来我有点想明白了。高中语文水平的确不高,但当下这个社会的分工并不需要很多人达到这个水平,我们曾经达到这一水平的人最终很可能会逐渐降得越来越低。多年以后,你头一次看到“床笫之私”,你首先可以大概明白是什么意思,看清楚字形就知道和“姊姊”的“姊”右边一样就不会读成“床第”,再细想就可以猜“笫”可能是床帷幔什么的,又一看是竹子头,凭运气就有可能猜到是竹席了。我觉得这属于高中语文的水平。可是,保持这个水平对于多年以后那个情形下的你又会有什么用呢?但对于出版社编校工作的人,这倒应该是种基本功了。
  我也曾翻过《咬文嚼字》的杂志,有那么一天我突然觉得它和《故事会》其实很像,水平也差不多,我感到很奇怪。数年之后,我听说这两份杂志的总负责好像分别是同一出版集团还是出版社的总编和副总编。很妙!


  文/李宁
  
  《康熙字典》里收录的汉字多达47035个,如今常用的也有几千个,要想把每个字都读正确了,而且还运用得恰到好处,还真是个大工程。如今,上海世博会在即,正是展示中国文化的好时机,无论什么原因,如果真出现“上海欢迎尔”的标语,实在是不怎么长脸。
  
    在由上海锦绣文章出版社出版的《咬文嚼字绿皮书》中,就有为上海世博会“量身定做”的章节。国际友人来了,我们欢呼“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那个“乐”字,千万要读成“lè”而不是“yuè”;在上海生活过的文化名人是“丰子恺”而不是“丰子凯”;上海冷盘常用“四喜烤麸”为原料而不是“四喜烤夫”……这既是语言文字的普及,也是上海文化的普及。
  
    不过这本书并非应景之作。
  
    “咬文嚼字”曾作为一个贬义词出现,指死抠字眼不注重实际精神或者卖弄学问,像鲁迅笔下的孔乙己研究“茴香”的“茴”的四种写法,当数此类。但是在“火星文”泛滥、错别字堂而皇之地在大街上耀武扬威、就连肩负传播使命的传媒和文化名人也偶尔“提笔忘字”时,“咬文嚼字”也未尝不可,甚至变得很有必要。为了了解文字误用的状况,《咬文嚼字》杂志社在全国各地建立了“咬文嚼字观测站”,各站聘请语文观测员,系统调查语文生活中出现的各种差错,《咬文嚼字绿皮书》就是在这大量调查的基础上发布的。
  
    本书由四部分组成,在另外三部分中,分别总结了2008年的“十大语文差错”“十大流行语”,指出了日常生活和媒体报道中常用错的词语,由此知道了“三聚氰胺”中,氰不读qīng而读qíng,胺不读ān而读àn,知道“囧”字的是是非非、“不折腾”的言外之意、为什么不能说“姚明‘无法染指奥运金牌’”……它不只告诉你这样用错了,还能解释清楚缘由,而不是用“规定的”此类理由来搪塞。例子都很有趣,甚至不乏低级错误,暗暗嘲笑别人“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时,实则就是在提醒自己不要犯错了。
  
    古人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说的是不能迷信书本,读书时要有自己的分析和理解,免得扼杀了自己的思考能力。况且很多东西本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书本提供的也只是一种角度,可作为参考,但却不一定要照着去做。读这类书就得多动脑子,让思维活跃起来。不过还是有些东西,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用怀疑,也难以发挥,告诉你,只需牢记就不枉读。也许有人问,连历史教科书都能造假,真的还有这样的书?
  
    那这本书,就可算作此类吧。不过难以发挥的是内容,至于如何用容易接受的方式把“内容”传播出去,这本书很有一套。如果用一个词来评价这本书,那就是“实用”。而大凡实用的书,读过之后必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不管我当年高考语文考了多少,现在很多不常用的词语和字已经不会写是事实,虽然还没看过这本书,但是我还是想说,高中语文过硬,其实是不容易的,就像你的标题,很多人学高中语文也是被迫而学……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