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广州

王永平 编 广东省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广东经济)
出版时间:

2010-10  

出版社:

广东省出版集团图书发行有限公司(广东经济)  

作者:

王永平 编  

页数:

215  

Tag标签:

无  

前言

  本书的策划与研究一年前就开始了。动手编写则是在今年羊城红棉花开的时节。在动笔之前及至后来,我们曾多次做过市场调查,发现在林林总总的书山画苑中,宣传推介广州的公开出版读物虽多,但大致存在“四多”、“两少”的情形。所谓“四多”,一是以旅游题材为主打的品种较多,二是以老广州、老景观、老民俗、老故事为感召力,以系列丛书为特点的读本较多,三是以图片、照片汇编而成的图册较多,四是以特写、随笔、掌故等散文笔调描述的作品较多。至于“两少”,一方面,以概述、综览的方式展示广州、介绍广州,既有一定的系统性但力求简约的读物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以客观的叙述、平实的文字、详实的数据见长,以此吸引读者了解广州、研究广州的读物亦相对短缺。这种情形给我们一个启示,就推介广州、研究市情而言,从读者阅读情趣的多样性来说,不仅需要上述“四多”类型的读物,不但需要洋洋百万言的“大部头”,也需要有内容充实、富有特色的“简本”或“精华本”。  有感于此,在一些领导同志、专家学者以及热切关注广州发展的朋友们的鼓励下,中共广州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王永平研究员策划、主持、起动了《广州》这一项目的研究。本校部分教研人员组成编写组,团结协作,奋力攻关,在较短时间内完成了本书的写作。  本书立足于历史与现实坐标,着眼于时间和空间交叠,通过纵横捭阖的介述、图文并茂的形式以及大量事实和数据展示广州这座城市“千年羊城、南国明珠”的市情画卷。全书共分七个主题板块:第一部分以“广州概况”

内容概要

广州是中国的“南大门”,是一座具有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也是一座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国际大都市。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建设和发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进程中,广州走在了广东省和全国的前列,发挥了一定的示范和带头作用。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州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大胆地先行先试,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而努力奋斗。

书籍目录

广州概况 1 基本市情 1.1 区位与气候 1.2 面积与人口 1.3 自然资源 1.4 历史文化 1.5 民族与宗教 1.6 重要地位 2 广州发展状况 2.1 经济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的发展 2.2 城市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 2.3 社会事业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 2.4 人民生活得到了历史性的改善 3 目前的主要工作 3.1 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3.2 着力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 3.3 加快宜居城乡建设 3.4 增创改革开放的新优势 3.5 继续改善民生福利广州历史 1 广州的由来及设市 1.1 广州称谓 1.2 广州建城与扩城 1.3 广州建置沿革 2 古代广州 2.1 古代广州经济与社会 2.2 古代广州文化 2.3 古代广州交通和贸易 2.4 海上丝绸之路及南海神庙 2.5 粤海关 2.6 清代广州十三行 2.7 “哥德堡号”三次航行广州 2.8 西医传入 2.9 宗教传入与发展 3 近代广州 3.1 近代广州思想文化 3.2 近代广州科技与工业 3.3 铁路的修建 3.4 近代革命活动 3.5 三元里抗英斗争 3.6 禁烟运动 3.7 洪秀全与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3.8 广州洋务运动 3.9 广州海防建设 3.10 辛亥革命和“三·二九”起义 4 现代广州 4.1 现代广州经济与文化 4.2 现代广州的革命活动 4.3 孙中山在广州的革命活动 4.4 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 4.5 黄埔军校 4.6 省港大罢工 4.7 广州起义 4.8 广州抗日救亡运动 4.9 广州解放广州经济 1 都市农业 1.1 农业自然条件 1.2 农业产业布局 1.3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1.4 新农村建设 2 现代工业 2.1 优势传统产业 2.2 发展中的高新技术产业 2.3 做大做强中的先进制造业 3 现代服务业 3.1 现代物流 3.2 金融保险 3.3 商务会展 3.4 总部经济 3.5 信息服务 3.6 科技服务 3.7 文化创意 3.8 服务外包广州城市建设和管理 1 城市规划与定位 1.1 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和布局 1.2 重点发展区域 1.3 城市景观与建设 2 基础设施建设 2.1 港口建设 2.2 广州地铁和城际轨道交通网线 2.3 城区道路快捷系统 2.4 白云国际机场及空港经济 2.5 数字广州 3 环境保护与城市生态 3.1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 3.2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 3.3 城市生态建设 4 城市管理 4.1 城市管理体制改革 4.2 外来人口和出租屋管理 4.3 治安管理 4.4 旧城和城中村改造广州社会事业与建设 1 科学技术与哲学社会科学 1.1 科技发展与创新 1.2 科技交流和普及 1.3 科研成果 1.4 知识产权保护 1.5 哲学社会科学 2 教育 2.1 基础教育 2.2 职业教育 2.3 高等教育 2.4 领导干部及公务员教育培训 2.5 广州大学城 3 公共卫生 3.1 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建设 3.2 医疗救治体系建设 3.3 卫生监督体系建设 3.4 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 4 体育 4.1 竞技体育 4.2 群众性体育 4.3 特色体育 4.4 体育产业及市场 4.5 广州亚运会 5 社会民生 5.1 人口构成及平均寿命 5.2 人均收入和城乡居民平均消费水平 5.3 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 5.4 住房保障 5.5 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广州特色文化 1 广州艺术文化 1.1 音乐戏剧 1.2 工艺美术 1.3 岭南建筑 2 广州民俗文化 2.1 迎春花市 2.2 重阳登高 2.3 讲究意头 2.4 饮茶宵夜 3 广州饮食文化 3.1 风味粤菜 3.2 老火靓汤 3.3 特色小吃 3.4 广式糕点 4 广州大众文化 4.1 文化活动 4.2 文化节日 4.3 文化讲坛 4.4 广州传媒 5 广州旅游文化 5.1 古迹览胜 5.2 羊城八景 5.3 近郊名胜 5.4 红色经典广州发展战略 1 战略定位 2 目标任务 3 主要途径 4 政策措施 4.1 经济建设 4.2 城乡建设 4.3 社会建设 4.4 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4.5 政治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附录 1952~2009年广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公共信息指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1925年7月,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广州成立,广州市政厅改为广州市政府,1929年,广州改为特别市,隶属于中央政府。1930年8月,广州被取消特别市的地位,仍属广东省政府。1938年10月,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广州,广东省政府迁往粤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广州被收复。1947年,广州又直接隶属于当时的中央政府。1949年5月,南京国民党政府南逃广州,不久就从广州逃往台湾。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从此,广州获得了新生,广州的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广州是最早出现民族工业的城市,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策源地。在整个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及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广州是中国的一座重镇,广州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一直走在全国前列。这个历史时期,在广州发生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例如:1841年5月的三元里抗英斗争;1911年4月的黄花岗民主革命战役;1925年6月至1926年10月的省港工人大罢工;1927年12月的广州起义;等等。这一时期广州成为中国民主革命的重要基地。孙中山在广州开展了一系列民主革命活动。在孙中山的领导下,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们先后于1917年8月、1921年4月、1923年3月三次在广州建立了革命政权,1924年夏在广州创办了黄埔军校。中国近现代革命史上的许多重要会议在广州举行。例如: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1923年6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1月);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2年5月);等等。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许多早期领导人在广州开展过革命活动。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广州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