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书式生活

朱晓剑 天地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2-5-1  

出版社:

天地出版社  

作者:

朱晓剑  

页数:

23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读者风景文丛:书式生活》分为书边闲话、邂逅旧书、书林漫步、阅读之味、书事小记共五辑,作者(朱晓剑)满蓄文人的情怀,以其丰富的阅历、独特的视角及细腻的感知,对各种书籍提出了独到而精辟的见解,令人惊叹。《读者风景文丛:书式生活》内容几乎涵盖了与读书相关的各个层面:谈书人、谈书事、谈书情,亦谈关于书的记忆,谈关于书的认识,谈对一间书房的奢望,谈开一家书店的梦想,谈对未来读书的猜想……通过书人、书事、书情的解析与评论,作者表达了对一些人、一些事和一些著作的看法。从中传达出作者自身的思想感悟,同时真实地反映了读书人的生活状态和道德情操。

作者简介

  朱晓剑,书评人,随笔作家,曾任《成都客》、《舍客》等报刊主笔,出版有《元朝的故事》、《写在书边上》、《舌尖风流》等书,在《信息时报》、《春城晚报》、《居周刊》等报刊开设专栏,书话随笔在《南方日报》、《新京报》、《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华西都市报》、《书城》、《出版广角》、《全国新书目》等报刊发表。天涯博客阅读量上干万,现居成都,从事文化创意出版行业。

书籍目录

书边闲话美人赠我藏书票今天,你还在读诗吗?王小波像一个接头暗号图书炒作进入后娱乐时代进入绘本时代的阅读阅读与成长推理小说,路还很遥远科幻传奇说不完的张爱玲大时代的小时代站在悬崖边看风景辛亥革命,不仅是为了纪念伤不起“买榜”经济学小众的藏书换个姿势阅读邂逅旧书吉川英治的《三国》风味乡野的情趣令人迷思的空间别样的上海重温旧日的街巷想起了台静农丰子恺的文字风流周作人自编文集的闲话重读《艽野尘梦》少为人知的

章节摘录

  美人赠我藏书票  尽管时常混迹于读书圈,偶尔出没在旧书店,但对于藏书票是什么玩意,却不了然。读书淘书藏书,来一个藏书的章子就可以了,刚好戴新伟同学送了我一枚“枕书而读”的章,把藏书都一一盖上,似乎就满足了。至于藏书票嘛,搞不明白,也就算了吧。在我总觉得这等麻烦事,还是远离为好。  也许这等精神算不上读书精神,至少是在读书圈外徘徊。某一天,棉花糖问我知道藏书票吗?不晓得啊。我认真地回答。老土了吧,还藏书呢?她就躲到一边偷偷地笑去了。其实,这原本没啥好笑的,但看她那个夸张的样子,似乎很严重。于是,就跑到谷歌上去查啥子是藏书票。原来就是私人用的绘本,用一张小纸裁剪而来,上头绘出一些图案,想必很麻烦。据说在欧美、日本都流行了多年。记得曹聚仁曾有过介绍,但不曾留意。想必正是因为这等糊涂,就轻易地放弃了了解的可能,以至于被棉花糖笑个没完。  这事过去了好多天,也当不得真,毕竟藏书票这等小玩意,说起来简单,学问也不是特大,就像读书的边角料一般,不引人注目罢了。可棉花糖却突然给我送了几枚,我当时很是惊讶,想不到她也能制作出来藏书票。虽然是简单的几笔画,看上去平淡朴素,也就无论如何难以放到心上,随手夹进某一册书中,仅此而已。但棉花糖说,你如果觉得好,我就多制作一些,把你的藏书都贴上。这下麻烦了,要知道我家虽然藏书不多,但每一册都贴上这样的东西,是大工程,也着实有些麻烦。她的好意似乎无论如何都不能拒绝,就嗯嗯呀呀地支吾过去了。不过,我倒突然对藏书票多少有一些兴趣。  邓云乡先生2004年曾在河北教育出版社出了一套文集,十六种十七册,每册都以藏书票一张制成标题,雅致之外更甚合邓云乡文字的风格。自然抱得一套回家。其实,这算是我正儿八经地接触藏书票。那以后在旧书摊上,时常会遇见藏书票专业刊物


编辑推荐

  阅读需要“境”——外在的环境,内在的心境。如能在书虫书痴们的熏染下,视读书为趣事,寻得思想的养料,进而达至光明通透的境界,岂不快哉!“读书风景文丛”即是这样一套引导读者与书结缘、与书友结缘的书话随笔集。  丛书第一辑含18个分册,作者大多是当今读书界较有名气的作家、书评人、媒体人,内容多为读书笔记、藏书题跋、文人逸事等。撇开丛书的知识性、趣味性不说,单是它传递的那种对书的尊敬,对书的痴迷,便构成了它的独特价值。相信它能引领读者朋友,感受阅读,领略书中无限风景。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书式生活 PDF格式下载



  枕书而读
  ——读《书式生活》
  
   朱晓剑的文章是适合闲读的。这本新出的读书随笔集《书式生活》也不例外。能把读书文章写得随性随意,却又不失趣味和知识性,不能不说是朱晓剑的功夫。
   作者的文章是常读的,这得益于现代网络的发达,而朱晓剑又是勤奋的,其博客更新之勤,常常让我等望尘莫及,于是就出现了他写一篇,我就跟着读一篇,一个月又一个月过去了,读文经年,同为安徽老乡的我们,至今还缘悭一面,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倒是通过他,认识了诸多的安徽书友,一起畅聊于网络,好不快哉。
   朱晓剑就是这样一位热心人,一直在努力追寻这一种阅读的生活方式,并以一己之力,影响着身边朋友;而他的观点也是让人佩服的:人类已经阻挡不住垃圾文字了,但该做的还是要做,即使螳臂当车也好,那就从阅读一本好书开始吧。
   这是在阅读《书式生活》时的一点感受。
   也就是这本书,让我对朱晓剑有了更多的了解。他的文章大多不长,但不乏独立思考的结晶,这在现在很多以读书随笔之名发表、出版的文章、书中是难得的,无论是书评还是文化随笔、评论,朱晓剑在人云亦云之外,竭力经营着自己的理想,听从自己内心的使唤,写自己喜欢和乐意写的文字,并以文字之砖石,在天府之地成都构建了一座属于自己的理想国。
   阅读之初,让我没想到的就是连连遭遇尬尴。首先是第一篇《美人赠我藏书票》,我就对朱晓剑的观点不认同了。他说,毕竟藏书票这等小玩意,说起来简单,学问也不是特大,就像读书的边角料一般,不引人注目罢了。读到此处,我在心中腹诽:谁说藏书票是小玩意呢,说起来也不简单、学问更是不小,可以写成好几本专著的,老朱尽然说是读书的边角料,真是岂有此理。读到后面才发现,这家伙在说反话呢。
   再就是紧随其后的第二篇《今天,你还在读诗吗?》,作为一个写诗六七年的伪诗歌爱好者、写作者,我承认被问到了。作者在文中的说道的“从今天开始,不给自己任何理由,随手拿一册诗集,阅读去。”,于我,早已经成了过去,细想上次读诗,还是去年,读的是昌耀。
   本来是躺在床上打算随便翻翻的,可是两篇读下来,不得不改变原初的想法,也不得不一本正经地在端坐桌前边读边做笔记了。如此读了几篇,始终觉得别扭,终于读到了《换个姿势阅读》,才恍然大悟。相对一本正经地端坐,我该换个姿势来读这本《书式生活》的,躺在床上,枕书而读,不亦快哉。就像朱晓剑说的:说到底,换个姿势阅读,就是要以习惯为敌,改变阅读的姿势,把阅读专注在更小的范围之内,日拱一卒,不期速成。花的时间虽然久一点,但的确能将问题弄得更透彻一点。其实阅读的整个过程,就是在提醒自己,睁大眼睛,别做一个只会阅读的糊涂蛋。
   这样的忠告,可谓醍醐灌顶。朱晓剑的阅读,一直伴随着如斯的思考,而不是所谓不求甚解式的泛读,这在“邂逅旧书”专辑中的那些上乘的书话作品中也可以见识到他的尖锐和坚持。
   说来惭愧,本书文章中写到的很多书,笔者也曾拜读过,却没有读到朱晓剑的那种深度和思悟,于是阅读《书式生活》也便成为一种修行了。
   书式生活是我所追求的,也并不是每本书都适合枕书而读的。恰好,这些都在《书式生活》中寻到了。这样的阅读,恰是一种且读且珍惜。
  
   二〇一二年七月二十一日读过、二十二日写,七十七团
  
   (《书式生活》,朱晓剑著,天地出版社2012年5月出版,定价:28.00元)
  


  所谓书式生活, 尽管书业在将来面对这样那样的压力和挑战,读书依然会进行,我的猜想是它可能成为人们的生活方式之一,也许会很小众,但并不失掉书香带来的感受。这一种风景,也许更值得我们去深入探讨一下,找回阅读的方式了。


亮兄好评论。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