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地质学史二种

叶良辅 章鸿钊 上海书店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上海书店出版社  

作者:

叶良辅 章鸿钊  

页数:

92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中国地质学史二种》集合叶良辅著《地质学小史》、章鸿钊著《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两种。《地质学小史》作为中国最早的地质学家之一,为读者勾勒地质学发展脉络,颇具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一书专门论述了“中国地质学界之教育事业”,记述了民国以来中国地质教育的简况。

作者简介

叶良辅(1894-1949),字左之,杭州人,我国早期的地质学家、岩石学家。1922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地质学硕士学位。历任地质调查所技师,中山大学教授、地质学系主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浙江大学教授、地理系主任,中国地质学会理事长等职。重视地文、地貌学的研究,是中国地貌研究的奠基人之一。主要著作有《巫山以下扬子江地质构造和地文史》(1925)、《浙江平阳之明矾石》(1930)、《宁镇山脉之火成岩地质史》(合著,1934)和《地质学小史》(1934)等。章鸿钊(1877-1951),字演群,生于浙江吴兴县,著名地质学家、地质教育家、地质科学史专家,也是中国近代地质学奠基人之一。创办了农商部地质研究所(地质讲习班),为我国培育了第一批地质学家,其中许多人成为我国早期地质工作的主力。从近代地质科学角度研究了中国古籍中有关古生物、矿物、岩石和地质矿产等方面的知识,撰写《三灵解》《石雅》、《古矿录》等著作,开我国地质科学史研究之先河,参与筹建中国地质学会,并任首届会长,为我国地质界一代宗师。

书籍目录

地质学小史
 第一章 初期之地史观念
 第二章 树立地质科学之基础者
 第三章 十九世纪之地质学史
 第四章 来伊尔氏之地质原理
 第五章 地质调查所及经济地质学
 第六章 旧地质层系之说明,新地质层系之历史
 第七章 古生物学与生物之连续
 第八章 岩石学及构造地质学之兴起
 第九章 结言及中国地质学研究之经过
 参考书目
中国地质学发展小史
 自叙
 地质学之起原
 客卿调查中国地质的经过
 中国地质学界的前驱者
 中国地质调查事业之勃兴
 中国地质调查已及的区域
 中国出版的地质图籍
 中国地质学界之教育事业
 中国地质学界之重要研究和发见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两广地质调查所也同样努力于矿区之调查,每处工作报告,大都以地质矿产为标目。除两广所属之重要煤田不计外,如广东云浮、大台、阳春、饿鬼冈及英德之铁,增城之钨与金,惠阳之钼与锡,中山及从化之银铅,曲江之锑,广西武宣之锰,广东钦县之锰与石膏,及西沙群岛之磷酸等,已先后有所报告,其余兼及浙江建德、淳安间,及长兴李家港附近之铁,武康铜官山之铜,吴兴陇山之弗石,四川重庆附近之石油等。湖南地质调查所因该省金属矿为海内第一、调查尤称完密。(一)金矿,分布于沅水流域沅陵、桃源、益阳、沅江、汉寿及湘东平江、浏阳、醴陵、湘阴,湘西会同、湘中安化等处。现已调查者,沅陵洞冲沟益阳包师冲、桃源冷家溪、汉寿金牛山、安化花岩冲等处。(二)铅锌银矿,重要产地以常宁水口山为第一,次为郴县金船塘,佘如湘乡鸦实山、衡山银坑村、临湘桃林、慈利、廖家山等处,均已先后加以测勘。(三)锡砒矿,多产湘南与粤桂毗连一带。江华所产为锡砂,不含砒,慈利仅产雄黄(砒)而无锡,余则锡砒共生。今已调查者,有常宁炭山窝、桂阳大顺窝、浏阳蕉溪岭、常宁倒石湖、临武香花岭、郴县金船塘、江华上五堡、慈利界牌峪等处。(四)锑矿,矿量甲于全球,每年出口纯锑常逾万吨,占世界产额约百分之七十。矿量以新化之锡矿山为最富,次为益阳板溪,余如安化之林甲冲、田庄湾滑板溪、柑子围、廖家坪、圭溪、新化之三尖峰、贝溪及宜章、长城岭等处,均已先后施以调查。(五)钨矿,主要产地在省境东南部资兴、临武、汝城、茶陵、桂东等县。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地质学史二种 PDF格式下载



地质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发现,它的产生和发展无不与人的思维发展相连,与基督教的扩展交织,了解地质学历史上的一些人物和事件有助于我们鉴古知今,不狭隘自己的眼光,不拘泥于常规化的思维方式,展望未来,更加充满好奇心,也利于我们认知周围的世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