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多维视野的大明帝国

朱子彦 黄山书社
出版时间:

2009-10  

出版社:

黄山书社  

作者:

朱子彦  

页数:

388  

Tag标签:

无  

前言

  我步入明史研究领域并不算晚,至今算来也有二十多年了,但我在这个领域中始终算不上是正规军,而只能算是一个散兵游勇。记得1985年,我参加了于安徽黄山召开的国际明史学术讨论会。那时,中国明史学会刚成立不久,黄山会议大概是第二届国际性的明史大会,作为一个初出茅庐的青年教师能应邀参加这样一个重要会议,也算是不胜荣幸了。如果沿着这条道路毫不动摇地走下去,大概我也能是这个领域中的老兵了。然而,深感愧疚的是,自己并没有能始终如一、持之以久地研究明史。由于我治学范围较为广泛,故在中国古代史的领域中经常转移阵地。上一世纪九十年代前,我曾经把注意力集中于探究明史,自九十年代始,我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步入新世纪后,又开始致力于秦汉三国史的研究。如此一番折腾,本人似乎已逐渐淡出明史学界。  屈指一算,我大概已有十多年没有参加明史学术会议,倒不是学会把我忘了,而是我自己的“过失”,有好多次,当我收到学会的会议通知时,总是在去与不去之间,左右彷徨,犹豫难决,而最后却是自己将自己开除出会。何以如此呢?因为我看到在最近十多年中,明史学界后生可畏。有不少年轻学者对明史研究已作出了相当卓越的贡献,他们已经站在明史研究领域的前沿。相比之下,我自觉汗颜。故暗下决心,在拿不出相应成果的情况下也就不必厕身其中,忝列这一领域了。最近蒙黄山书社编辑张向奎兄的盛情约稿,使我有机会,将历年草就之若干论文汇集纂成一本专著。这就给我重返明史学界提供了一个契机,同时也使我有机会对自己以往的学术生涯作一个阶段性的小结。

内容概要

明代将近三个世纪的岁月里,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包括军事科技都发生了“天崩地坼”的变化。因此,对明代社会进行具体的考察,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化的历程。本书演绎明史的主要特色,在于充分表现了叙事史学的结构与魅力。明代中国在经济文化上逐步融人世界之际,在政治上却没能及时地把握机遇,反而加剧了自身内在的矛盾。明代统治者设内阁、废中书,集皇权与相权于一身。但事与愿违,统治者的任何“补天之术”都已无法治愈早已千疮百孔的帝国政体。新建立的内阁反而加剧了党争。作者在广泛吸收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于明代“创业与守成”、“后宫制度与宫闱内幕”、“藩镇的新类型”,由火器发展而引起的“新军事变革”、“南北海运”、“帝王的经筵制度”、“加强皇权的工具:铁券制度”等一系列问题作了全新的解读。该书读之趣味盎然,融学术性、可读性于一炉,是一部用多维视角研究明史的佳作。

作者简介

朱子彦,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秦汉史学会理事,上海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汉魏史、明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
出版专著七部:《朋党政治研究》、《中国皇帝制度》(与徐连达合著)、《垂帘听政——君临天下的女主》、《帝国九重天——中国后宫制度变迁》、《走下圣坛的诸葛亮——三国史新论》、《多维视角下的皇权政治》、《朱子彦论三国谋略》。
在上海纪实频道《文化中国》栏目主讲《走下圣坛的诸葛亮》(2007年)、《大话三国谋略》(2008年)。
主编:《秦汉文化和华夏传统》、《慎思集》、《中华文化读本》。
在《中国史研究》、《文史哲》、《学术月刊》、《社会科学战线》、《史学月刊》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七十余篇。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帝国创业之主与守成之君l 第一节 罢相尊君:朱元璋与“胡蓝党案” 一、“胡蓝党案”真相 二、“马上短衣多楚客,城中高髻半淮人” 三、构建独裁政体的需要 四、“胡蓝党案”对明代政治的影响 第二节 “天子之居”:永乐帝迁都北京 一、“控四夷以制天下” 二、迁都的历史功绩 第三节 帝国修复机制:“仁宣之治” 一、兴盛与危机并存下的皇权调控功能 二、兼听纳谏,任用贤才 三、恪守《皇明祖训》,继续加强皇权 第四节 王朝调节功能:“弘治中兴” 一、成化时期的腐朽政局 二、除旧布新,厘革弊政 三、奋发有为的守成之主第二章 帝国中枢机构的党争 第一节 制衡中枢:内阁与党争 一、内阁体制是党祸之源 (一)违悖祖制的内阁擅权 (二)内阁首辅之争 (三)阉宦执掌中枢与■阁表里 二、万历、天启、崇祯三朝的党争个案 (一)沈一贯同沈鲤的阁权之争 (二)阉党的鹰犬:魏广微与顾秉谦 (三)温体仁与周延儒的首辅之争 三、内阁陷入党争的恶果 第二节 以卑临尊:科道官与党争 一、科道官在明初的积极作用及陷入党争的缘由 二、科道官参与党争的形式 (一)各为其主,甘当鹰犬 (二)独立结党,自谋利益l (三)转投阉党,为虎作伥 三、科道官参与党争的后果 四、余论第三章 帝国的后宫政治 第一节 后妃宫人的来源与女官职掌 一、采选后妃与秀女 二、女官制度 第二节 秀女反抗与宫人命运 一、拉郎配与秀女反抗 二、宫人的悲惨命运 第三节 明初宫殉制度 一、宫人从殉始末 二、从《明史·歹女传》看女性贞节观 三、英宗废宫殉 第四节 后宫礼仪制度 一、皇帝册封后妃 二、“母仪天下”的典制 (一)中宫受朝贺 (二)先蚕与躬桑 三、舆服与卤簿 (一)衣冠服饰 (二)辇舆与卤簿 四、丧葬、寝陵与谥法制度l (一)丧葬礼仪 (二)地下宫殿 (三)陵寝制度 (四)后妃谥法 第五节 祖制家法与后妃的政治活动 一、严禁后妃干政 二、后妃的政治活动第四章 帝国皇权之盛衰 第一节 “明世酷虐臣下,莫如廷杖” 一、廷杖制的缘起 二、“血溅玉阶,肉飞金陛” 三、廷杖制的实质:士可杀亦可辱 第二节 加强皇权的工具:铁券制度 一、铁券制的滥觞 二、铁榜文对铁券特权的制约 三、“朝登盟府,夕系槛车” 第三节 重文轻武:军事体制检讨 一、重文轻武的体制 二、战略抉择的失误 三、军事体制的弊端 四、入不敷出的财政危机 第四节 新藩镇的崛起:左良玉起兵“清君侧” 一、“清君侧”的历史背景 二、左良玉为何起兵“清君侧” 三、“清君侧”的过程与影响 四、余论第五章 帝王之学与科举制的中兴 第一节 帝王之学:经筵制度l 一、万历朝——经筵制的鼎盛时期 二、经筵仪式及经筵讲官的选拔、待遇 三、经筵与皇权政治及内阁关系 第二节 嘉靖新政:科举制的全面改革 一、整顿科场文风,加强乡试 二、发展武举,完善科举体系l 三、倡行三途并用,提高学校素质 四、科举革新的意义及局限性 第三节 “一言以为月旦”:复社与晚明科举 一、复社科举之成功 二、科举对复社及晚明政局之影响 三、复社科举成功之原因l第六章 近世社会的胚胎 第一节 东南名邑:松江府在明代的经济地位 一、松江之富甲天下 二、松江民众的沉重负担l 三、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四、上海港的开辟与上海的繁荣 第二节 见微知著:乌青镇的经济文化与社会风尚 一、乌青镇的历史沿革及发展原因 二、乌青镇的经济功能 三、乌青镇的文化结构 四、乌青镇的社会风尚与习俗 第三节 南粮北调:元明时期的南北海运 一、元代海运的曲折历程 二、海运对沿海城市发展及社会经济的影响 三、锁国与开放,海禁与海运的博弈 第四节 师夷长技:火器的发展与运用 一、西式火器的引进与仿制 二、“凭他那个城池,怎挡得起红衣大炮狠攻” 三、明代的新军事变革附录:开拓中国古代制度史研究——朱子彦教授访谈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淮西集团的这种垄断地位亦为其他地区的政治势力所不满,所觊觎。淮西勋贵的熏天势焰阻遏不住统治阶级内部各个派别对权力的狂热欲望。洪武初年,随着淮西勋贵地位的提高和权势的膨胀,它与其他派系之间的矛盾也开始加剧。为巩固既得利益,攫取更大权力,淮西集团对可能与之分庭抗礼、争夺权力的其他势力,极尽排斥打击之能事。著名明史专家吴晗说:“对不是自己系统中的人排挤,从乡里观念出发而演成的政治斗争,是洪武初年政治上的一个特征。”  淮西官僚集团的核心人物是李善长。他是朱元璋起兵后的幕府书记,称王时为右相国,称帝后为左丞相,在朝廷上位列第一。李善长的儿子是皇帝的女婿驸马都尉。他的亲戚同乡胡惟庸也继为丞相。从李善长至胡惟庸掌权的17年中,淮西集团竭力排挤非准人,不让非淮人当权。  和淮西集团最早发生冲突的是杨宪。杨宪是山西阳曲人,由于为人精明能干,亦颇受朱元璋器重,被委以中书左丞的要职。杨宪在中书省任用亲信、聚集朋党、刺人隐事,形成一个以他为首的山西帮。他们轮番向朱元璋诉说李善长无宰相才,企图挤掉这一准西集团的核心人物,以山西帮取而代之。此事的成败,关系到整个淮西集团势力的切身利益,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正如胡惟庸所言:“杨宪为相,我等淮人不得为大官矣!”②于是淮西集团势力合力倾陷,李善长等淮人将相弹劾杨宪抵诬大臣,朋比为奸等事,结果杨宪被处死,身首异处,其同党亦相继被杀。杨宪之死,说明准西集团实力的雄厚和地位的牢固,其他地域的政治势力远非其敌手。经过这一回合,淮西集团的势力反而更加扩张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多维视野的大明帝国 PDF格式下载



喜欢明史,因为作者的另一本书而检索到此书,所以购来学习一下。希望可以从受益多多。


可以配合孟森先生的《明史讲义》一起看


主要介绍了对明朝皇权的看法,观点新颖


如果能从海外学者的研究中汲取某些思想性的东西,会更好。无论如何,本书已经很有参考价值了。


跟作者之前的有一本著作有重复,需注意。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