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鲁拜集

莪默•伽亚谟 著,埃德蒙•杜拉克 插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时间:

2009-1  

出版社:

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作者:

莪默•伽亚谟 著,埃德蒙•杜拉克 插图  

页数:

120  

译者:

费慈吉拉德 英译,郭沫若 中译  

Tag标签:

无  

前言

  1923年,郭沫若翻译波斯诗人莪默.仂Ⅱ亚谟的诗集《鲁拜集》完成,交上海泰东图书局印行。此后,这一译本久印不衰,成为华语世界译介《鲁拜集》最精彩的版本。  郭沫若先生翻译之时,正是他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奠基作品《女神》甫告完成之际。此时他正是意气风发,踌躇满志,颇有一览众山小之感。在译序当中他引用屈原、贾谊、刘伶、李白,并且说道:“读者可在这些诗(指其所译《鲁拜集》)里面,寻出我国刘伶李太白的面孔来。”旁若无人的豪情于此尽收眼底。  这种堂皇的表白,在目前网络式民主甚嚣尘上的时候很得一些人的诟病。

内容概要

古代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的诗集《鲁拜集》,经英国诗人费慈吉拉德的英译,始称不朽;在华语译介之声名远扬,靠的则是郭沫若激情四射的翻译。就其插图而言,则最著名者当推爱德蒙·杜拉克;董桥即赞杜拉克的插图“随时翻阅都翻得出一缕古东方的神秘情调。那是杜拉克操控色彩勾勒人物点染背景的精绝本事”。本书集这部伟大诗集之费慈吉拉德英译、郭沫若中译以及杜拉克彩色插图为一书,令读者在一册之间把玩三位大师的激情演绎,可称“名著图文馆”系列中之另一杰作。

书籍目录

上篇 导言 Ⅰ读了《鲁拜集》后之感想 Ⅱ诗人莪默·伽亚谟略传下篇 鲁拜集 诗百零一首(英汉对照)注释


编辑推荐

  《杜拉克插图本:鲁拜集》令读者在一册之间把玩三位大师的激情演绎,可称“名著图文馆”系列中之另一杰作。同名英文版图书火热销售中:The Rubaiyat of Omar Khayyam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鲁拜集 PDF格式下载



鲁拜集是帮朋友买的,包装非常精美。每个语言的翻译家也都是负盛名的,书中有英语和中午两种对照的翻译,图片很美。好书!


从波斯文翻译成英文再译成中文的诗集。特别喜欢郭沫若先生的“译者续”,真的是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艺术观。


吉林出版社能重版郭沫若氏的旧译,好!有胆识。有些人从政治角度骂郭,但是他的作品不能一概抹杀。什么都要实事求是。郭译不能说是完美无缺,但却是较好的。


最近买了太多的好书,有些看不过来了。因为插图才买的,想看看国内出的插图效果如何。不知是否有修图,比起英文版的书画面大了些,色彩艳了些,看起来清晰了一点,相比较这个价位是超便宜了。挺值。


郭沫若先生翻译的很棒


布局很好,先导读后原文。郭沫若先生的翻译很有中国的味道又不失原貌,中英对照反复品读。


最近就是喜欢诗歌,这是郭沫若翻译的,翻译还行


书是很棒啦,纸质很好,插图超喜欢,但是因为没有塑封所以封面有点脏,不开心(┳_┳)... ,但是总体好喜欢的说。


中英文对照,精美插图,大家译本,值得购买


插图很漂亮。。文字很美。。。值得看


插图很美,序写得很好


内容不说了,插图很漂亮,封面设计很典雅,喜欢!


對郭沫若的人品一直非常不屑,但其學術確實有一套


好诗集,这个一本也不错,大开本,读着舒服。虽然只有一百零一首诗。装帧也不错。推荐


翻译的质量不错,书的装帧设计也很好!


图文精美细腻,


经典之作~书也很精美~


很好看的书,值得一看,还有图


这书质量很好,就是封面稍微有点皱


这套书的经典之处在于插画都非常的美,美极了


非常非常喜欢的一本书。


很满意的一本书。


特别不错,眼前一亮。


开本太大,有碍典雅。


不错,就是底封磨了点。


封面其实还挺好看的


有英文对照,可以了解另一种风格吧。


寻找内心的感动~


图文并茂,纸张和印刷都不错!


是一个不错的译本,值得收藏。


几乎是每天必读的书目之一。


就是开本太大,略显不方便。


波斯诗人莪默·伽亚谟的诗集,很值得一看。包裹很快,第二天就收到了。神速


当时是因为《人间失格》引用了《鲁拜集》中的诗句才买的
真心不错
喜欢波斯


插图也很好,只是插图印刷没有英国版本的书清楚精致。不喜郭的译文,还是自己看英文感受吧。


这个本子的排版实在不敢恭维,就冲着郭沫若的翻译买的。


读过几种译本,郭沫若的译文有神韵。


鲁迅说 诗有抗译性 这里找到了重点的验证


买的书都很好


不错,很美的书。另一个版本也很美。


是朋友推荐这本书的个人感觉非常不错不过对不喜欢诗歌的亲们建议还是不要买了因为太贵了


喜欢内容,也喜欢封面的设计以及内里图画、文字的排版。


中规中矩~图文并茂


装帧很好,布局合理,运输时由于个头大,被压


这本书根本不需要做成16开这么大,因为文字排得异常宽松。杜拉克为《鲁拜集》配的插画有20多幅,书里也只收录了其中的12幅,还没插到相应的位置。我猜出版社根本就没看到过杜拉克插画版的《鲁拜集》。好在诗很好,还有郭沫若的翻译。不过,这些网上都能够找到。


拿到书后,才发现和在网上读到的鲁拜集不一样,也不知是什么原因,难道还有另外一本书?


还行。有点深奥。但插图不是很多。纸质也还行


没弄清它的开本,没想到这么大本书,感觉一般,作为资料收藏。


挺一般的书,不管从它的内容还是从它的印刷效果不理想的插画来讲,叫不买也罢。


这是一本值得收藏的书,但是竟被当当的工作人员用钝器戳了多次,最“努力”的一次竟然从封底戳透到了90多页!世界上还有这么粗暴的商家!


拿到书后,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好,书中的插画质量特别的不好!不喜欢!


也太坑爹了 完全就是旧书 加了个外封就冒充新书 封面很脏,还有水笔痕迹 ,简直坑爹


图文本精彩


郭是大家


   回家没事,重读《柔巴依一百首》。感觉译者太注重音步和韵脚,有些句子拖沓拗口而诗意大减。
   我便选了部分喜欢的章节,试着译出来,在诗意保留第一的原则下,兼顾音步和韵律。现贴出已完成的十首。
  
  3
  
  当雄鸡啼鸣,站在酒馆的门前
  等待的人们喊着:“开门,快点!
   你知道,我们停留得那么短暂
  而一旦离开,或许就不再回来。”
  
  12
  
  在枝繁叶茂的树下,一卷诗抄,
  一壶酒,一块面包,——还有你
   在我的身旁,在荒野中歌唱——
  噢,荒野就是天堂,这足够美好。
  
  21
  
  啊,我亲爱的,斟满今日的酒盏
  浇灭过往的悔恨和将来的畏惧:
   明天啊!呵,在明天我将成为
  我自己,藉以昨日的七千年。
  
  28
  
  以他们,我播下智慧的种子,
  又亲手劳作使其茁壮成长
   而这就是我得到的全部收获——
  “我来时如流水,而走时如风”
  
  66
  
  我派出灵魂去穿越幽冥世界,
  为了能理解一些身后的学问;
   不久,灵魂就来到我的面前,
  说道:“我自身即是天堂地狱!”
  
  67
  
  天堂,无非是能满足欲念的幻境,
  地狱,只是烈火上的灵魂的阴影,
   投映在一片茫茫的黑暗:我们
  在其中现身不久,将很快逝去。
  
  73
  
  用大地的第一块粘土将最后一人捏塑
  把最后的丰收得来的种子播种入土:
   创造天地后的第一个清晨所写下的
  必将在预料中最后的黄昏被诵读。
  
  74
  
  昨天,酝酿了今天的疯狂,
  及明天的沉默、凯旋或绝望:
   喝!因你不知从何处来,为何来;
  喝!因你也不知为何去,去何方。
  
  81
  
  你啊,创造了人类,用污泥浊土,
  在伊甸园里也预备着一条蛇:
   用尽种种罪孽将人脸抹黑,
  你给了人宽容,而得到人的宽恕。
  
  91
  
  备上葡萄酒,为我枯萎的生命,
  用酒水清洗那活力不在的身体,
   在一个并非人迹罕至的
  花园边,以绿叶裹尸,葬我。
  


   用纸精致,16的开本,很是大方。恰好手边有一个32开的版本(1958年人民文学版,1978年重印),相形之下,后者实在有些小家子气了。
   《编者前言》里说到,此次出版用的是泰东书局1928年5月第4版,为我们保留了一点历史的原貌。两个版本对读,颇觉有趣。后者无《读了<鲁拜集>后之感想》一文,甚是可惜。对于正文之前的《诗人莪默·伽亚谟略传》,50年代的版本也有小小的变动,比如说,涉及胡适之的字句例行删除。
   正文倒是后者更好,改动并不是很大。今日编者所谓“令读者更加充分地领略20年代之初译者激情澎湃的太白遗风”,只是骗骗小孩子玩的。试举第73首为例:
  
   最初的泥丸捏成了最终的人形,
   最后的收成便是那最初的种子:
   天地开辟的文章
   一直要传诵到天地掩闭。(泰东版)
  
   最初的泥丸捏成了最终的人形,
   最后的收成便是那最初的种子:
   天地开辟时的老文章.
   写就了天地掩闭时的字句。(人文版)
  
   费慈吉拉德译文:
  
   With Earth's first Clay They did the Last Man knead,
   And then of the Last Harvest sow'd the Seed:
   And the first Morning of Creation wrote
   What the Last Dawn of Reckoning shall read.
  
   细心的读者自能看出其中高下,此不赘言。
   打完这些字,竟有些后悔了。郭译《鲁拜集》再好,终究只能捕捉到一点李太白的遗风,何苦呢?


  看了书城与万象。董桥写的《我集藏的鲁拜集》,很有兴味。因为我也喜欢。有位怀金格先生评谈起了《鲁拜集》:“我喜欢那些四行诗,很宁静,”他说,“世界太喧哗,《鲁拜集》是宗教殿堂阶前的花园!”对这样一本书,这样一句评论,就够了。我家有几个不同的译本,收集时间跨度大约有二十年,一个是郭沫若的,一个是《波斯古代诗选》中,张鸿年译的,这里选的与菲茨杰拉德所翻译的,篇目是不一样。英文中的哈亚姆,有菲氏旧瓶装新酒,再创作的痕迹。此篇非那篇,若找原汁原味,仍得去读伊朗文学家伏鲁基一九四二年编的海亚姆诗集中的六十六首。普遍认为这六十六首鲁 是确定无疑的海亚姆作品。还有是四川人民出版社1987一版一印的《英诗金库》里的75首,里面收有三个人的译作,除去郭沫若,还有闻一多,黄杲(火斤)。好像我还见过其它人译的。我现在记不清了。
  
  我最喜欢是郭译的第十二首:
  
  
  
  树荫下放着一卷诗章
  
  一瓶葡萄美酒,一点干粮,
  
  有你在这荒原中傍我欢歌---
  
  荒原呀,啊,便是天堂!
  
  2007.11.10
  


既然要注重音步与韵脚,比如第12首,就不如:
一簞疏食一壺漿
一卷詩書樹下涼
卿為阿儂歌瀚海
茫茫瀚海即天堂
http://www.douban.com/review/1568770/
其实,卞之琳等兴起的“以顿代步”什么的,实在是滑稽,当年语言学家王力先生就给予了正确的批评:
http://blog.163.com/gossudar@126/blog/static/200942512009051950231
理由:
http://blog.163.com/gossudar@126/blog/static/2009425120090202257588
http://blog.163.com/gossudar@126/blog/static/200942512008112522328415


恩,古诗形式对处理短诗翻译中的韵律问题很有优势。
只是,我觉得翻译过来的古诗很少有人愿意读。另外重要的一点是,我对自己的古文功底信心不足,呵呵。
看了王力先生的批评,很有道理。的确一般翻译者对音步的研究不像研究语言的人专业啊。
如果真能保留原作中的音步节奏,那是最好!但实际上,既要尊重原著,还要使翻译品在另外一种语言中顺畅,还要保留应有的诗意,处理起来很有难度。所以,有句用俗了话“诗是翻译漏掉的部分”(经常为劣质的译作开脱)。还经常提到不能翻译的诗人,策兰,里尔克。最近看了绿原翻译的里尔克,很差。
我的原则是原著的诗意保留第一,节奏韵律其次。这样的方法不敢去翻译以音乐美见长的诗作。


mark 先


看来也是个酒鬼


郭沫若的翻译佶屈聱牙又矫情,真的不如黄克孙


请教了 到底该读谁的译本


郭沫若译本远胜黄杲炘、钱稻孙。只不过个人觉得读译诗不如读中国古诗。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