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古五言之祖
2011-1
吉林出版集团
王岩|主编:金开诚
136
无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强大,广大民众对重塑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的愿望日益迫切。作为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继承并传播给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年一代,是我们出版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本套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该书在深入挖掘和整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的同时,结合社会发展,注入了时代精神。书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 希望本书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也坚信我们的中华民族一定能够早日实现伟大复兴!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为丛书之一。《千古五言之祖:古诗十九首》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点点滴滴的文化知识仿佛颗颗繁星,组成了灿烂辉煌的中国文化的天穹。能为弘扬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各民族团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尽一份绵薄之力。
一、具有神秘色彩的《古诗十九首》 二、《古诗十九首》的全文及其译文 三、《古诗十九首》独特的艺术特色 四、《古诗十九首》“生别离”与“不如意”的愁情体悟 五、《古诗十九首》对后世产生的深远影响
版权页: 插图: 《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是萧统给的。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了一部周汉至南朝齐梁的诗文总集《文选》。他从许多的无名而近于散佚的“古诗”中,选择了十九首编在了一起。从此,原来处于散漫状态的“古诗”,就有了一个“古诗十九首”的专名,很快地这十九首古诗又从萧统《文选》所编的诗歌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个独立的单元,地位也越来越高j被萧统选人《文选》的这十九首古诗,便几乎被认为是东汉无名氏文人创作的一组完整的古诗,代表东汉文人抒情诗的成就,甚至被明代人誉为“五言之《诗经》”。其实,这十九首古诗只是萧统及其词臣从当时可见的古诗作品中挑选出来的,在思想和艺术上是符合他们的要求和口味的。《古诗十九首》虽非一时一地_人之作,却有着比较统一的思想内容和艺术风格。其内容基本上是游子和思妇的牢骚不平,哀愁苦闷,同时还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及时行乐的追求,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对当时那种动荡社会的不满。《古诗十九首》语言朴素自然,表现手法委婉曲折,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它的出现,标志着文人五言诗在其发展过程中已达到成熟阶段。 关于《古诗十九首》作者的问题,一直以来争论不断,直至今日还是众说纷纭,各执一词。有的说完全是西汉时人做的,有的说有一部分是东汉时人做的,始终没有一个牢不可破的解答。我们看萧梁所撰的各书,关于古诗作者的讨论,可以看到两种先后不同的论调,第一种是持怀疑态度的,代表人物是给《文选》做过注的李善和写《诗品·序》的钟嵘。李善对《文选》认为《古诗十九首》是枚乘之作提出怀疑,而钟嵘对于古时有人认为《古诗十九首》是建安曹植所写,提出了不同的看法。这两个人认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不可考证,因而他们暂且置于怀疑者之列。第二种是抱肯定的态度,是持定论者,代表人物是写《文心雕龙》的刘勰和著《玉台新咏》的徐陵。刘勰在《文心雕龙·明诗篇》有云:“古诗雅丽,或称枚叔,其孤竹一篇,则傅毅之辞。”从他的“或称枚叔”一句可明确知道他认为《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固陂乘。“孤竹—篇”认为肯定是傅毅所作的了。稍后的徐陵在《玉台新咏》的著录中,也肯定了这一点。因而在徐陵的时代,《古诗十九首》为枚乘和傅毅所作的观点几乎已经成为了定论。关于以上两种说法,都没有充分的证据,还是有可推敲的地方。李善、钟嵘的怀疑,因为缺少足够的证据而显得苍白无力。而徐陵的《玉台新咏》以为所收的古诗十九首都是枚乘之作,也未必有确凿的依据。因为《玉台新咏》本身就是一个选本,选多选少,随之所好,并没有一定的标准和尺度,而两晋陆机拟古诗十九首,已有《驱车上东门》等篇,已拟名为《杂诗》。我们知道,陆机的拟古诗是完全参照《古诗十九首》而作的,既然在他的拟古诗中已经有“杂”字,则可以说明,作者不为_人,也自然不是枚乘_人所作的了。甚至对于枚乘一生是否作过诗,还是一个学界争论的问题。《古诗十九首》原是夫妻离别、朋友分和、游子他乡、感叹生死之作,表现手法含蓄委婉,清新朴实,并没有惊险的字句,因而绝不会是一人一时之作。 (二)关于《古诗十九首》所著的年代的问题 《古诗十九首》的作者,因为佚名已久,钟嵘、刘勰、萧统、徐陵等人在几千年前,还不能确定为何人所作,而到了如今,由于所传的诗句诸多简略,流传上也十分的繁杂,因而更是无从判定了。但关于某诗所作的时代,还是可以从前代的著录上,或者拟作中,或者后人曾引用的时间,或者将诗中有关的语句有关于某个时代的典章文物地理等相互进行参照和推求,是可以得到一个“近似”肯定的答案的。为了方便读者的阅读,使读者更加清晰明了,请参看如下: 篇名时间 1.《行行重行行》——东汉(近乎)2.《青青陵上柏》——汉恒灵时(近乎) 3.《回车驾言迈》——汉恒灵时(近乎) 4.《明月皎夜光》——东汉末(近乎) 5.《驱车上东门》——东汉末(近乎) 6.《去者日以疏》——董卓入洛阳之后(近乎) 7.《生年不满百》——东汉后(近乎) 8.《青青河畔草》——建安前(近乎) 9.《西北有高楼》——建安前(近乎) 10.《冉冉孤生竹》——建安前(近乎) 11.《迢迢牵牛星》——魏晋间(近乎) 12.《孟冬寒气至》——魏晋间(近乎) 13.《客从远方来》——魏晋间(近乎) 14.《今日良宴会》——待考 15.《凛凛岁云暮》——待考 16.《东城高且长》——待考 17.《庭中有奇树》——待考 18.《明月何皎皎》——待考 19.《涉江采芙蓉》———待考 由于篇幅有限,具体的考证过程简略。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千古五言之祖:》为“中国文化知识读本”系列之一。《古诗十九首》的名称,是萧统给的。南朝梁代昭明太子萧统编了一部周汉至南朝齐梁的诗文总集《文选》。他从许多的无名且近于散佚的古诗中,选择了十九首编在了一起。从此,原来处于散漫状态的古诗,就有了一个“古诗十九首”的专名,很快地这十九首古诗又从萧统《文选》所编的诗歌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诗歌史上一个独立的单元,地位也越来越高。
无
内容详细,字体大小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