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奋起者之歌

刘丽北 编 东方出版中心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东方出版中心  

作者:

刘丽北 编  

页数:

320  

内容概要

  一个具有诗人才情的新闻出版工作者,写作生涯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香港,早期以诗歌创作闻名。抗战爆发后投身新闻界,曾作为特派记者深入华南前线采访年余,撰写了大量鼓舞民众的通讯报道。
  在新闻编辑方面,他首创我国中文横排报纸八栏编排法;转入出版行业,他又创刊新中国第一部大型综合性年鉴《中国百科年鉴》;他也是我国世界语运动的积极推动者,曾把世界语读物译介给中国读者……他就是本书主人公刘火子,一个笔耕半个世纪,集诗人、记者、编辑和世界语者于一身的人。
  2011年是刘火子百年诞辰,本书编者从尘封的历史文档中发掘出刘火子的诗歌、散文、通讯、回忆录等各类作品进行梳理和遴选。这些作品真实记录了一幕幕风云变幻的时代场景,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其中的《海》、《阴郁的书简》、《大街——你是一切苦难的证人》、《奋起者之歌》等诗作和《大战后昆仑关巡礼》、《红香炉的百年祭》等通讯特写曾在读者中引起很大反响。
  本书还收录了郭沫若、茅盾、端木蕻良、曾敏之、罗洛、邓伟志等刘火子生前好友和同事的题赠及缅怀文字,有些系首次公开出版,不仅有助于了解刘火子的生平和创作,对研究中国现当代史、文学史和新闻史,也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作者简介

刘火子(1911~1990)曾用名刘佩生、刘宁。生于香港,原籍广东台山。
家境贫寒,读完小学后就在香港打工谋生,靠自学成才。民国16年(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许多革命人士撤至香港,他受到进步思想影响,逐步走上革命道路。30年代初在中学任教,开始撰写文艺评论,并出版诗集《不死的荣誉》等。民国25年(1936年)11月,参与组织香港进步团体联合发起的追悼鲁迅先生大会,任大会执行主席。抗日战争爆发后,进入新闻出版界,曾任香港《大众日报》记者,《珠江日报》采访主任,香港微光出版社、韶关《建国日报》编辑,桂林《广州日报》采访主任,并以战地记者身份到华南战场采访。民国27年(1938年)夏在香港,参与组织港九青年战地服务团,赴华北、延安参加抗日工作,并起草出发宣言。日本投降前后,在重庆《商务日报》任要闻版编辑。“较场口事件”发生,国民党中央社作了颠倒黑白的报道。他和石西民、浦熙修、高集、毕群五人代表重庆各报进步记者42人起草了《致国民党中央社的公开信》,指责该社捏造事实,歪曲真相,并提出抗议,因而被报社开除。民国35年(1946年)3月任上海《文汇报》要闻版编辑。民国36年(1947年)7月赴香港,在《新生晚报》任《新潮之钥》副刊主编。翌年9月参与《文汇报》在香港复出的创办工作,先任编辑主任,后任总编辑。
1951年4月由香港回上海,任北京《教师报》编辑主任、上海《文汇报》副总编辑。195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领导《文汇报》夜班编辑工作中,他与其他编辑一起,悉心研究国内外报纸的特点,首创中国横排报纸八栏编排法,这种版面编排模式,后来为全国报纸所普遍采用。1978年调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任副总编辑、编审。1990年因病在上海逝世。著有通讯集《和最可爱的人在一起》。

书籍目录

诗歌
 最后列车(1934年)
 都市的午景(1934年)
 热情的祖国(1938年)
 笔(1938年)
 烽火抒情(1939年)
 公路(1939年)
 海——赠艾青兄(1939年)
 海灯(1939年)
 扫帚(1939年)
 井(1940年)
 不死的荣誉(1940年)
 乔木(1940年)
 纹身的墙(1940年)
 战时色(外一章)(1940年)
  战时色
  小号手
 马(1941年)
 阴郁的书简(六首)(1941年)
  给盲者
  给聋者
  给哑者
  给死者
  给肢体残废者
  给先知者
 火的拱卫者——高加索,Hercules回来了(1942年)
 水影(1945年)
 战争、和平及其他(1945年)
 大街,你是一切苦难的证人!(1946年)
 风暴(1948年)
 交语——念陈子涛(1949年)
 一切都过去了!(1977年)
 早安(1978年)
 二十一世纪畅想(1979年)
 八月的申江—一和浪英兄《五月的代代木》(1979年)
 冲浪——写在新浪潮到来的时候(1984年)
 奋起者之歌(1984年)
散文、通讯、报告文学
 岛上的妇女们怎样过这夏天——替她们算一算账(1938年)
 “娱乐”门前一瞥(1938年)
 岛上人的“仲夏夜之梦”(1938年)
 信号(1938年)
 广州的怀缅(1938年)
 世界语与抗战宣传(1940年)
 马票(1941年)
 中将排长(1941年)
 骆驼怎能穿过针眼呢?(1945年)
 清算(1947年)
 为聂绀弩文集《寸磔纸老虎》作的序(1951年)
战地报道、特稿
 大战后昆仑关巡礼——并记歼灭战的大捷及劳军的经过(1940年)
 红香炉的百年祭——香港的悲剧(1942年)
回忆录、书信
 从一个小故事说起——祝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成立三十周年(1978年)
 怀谷柳(1981年)
 香港有声了!——追记l936年香港举行的鲁迅追悼会(1981年)
 致卢玮銮信(1981年)
 想起了我们这支队伍(1983年)
 关于香港文艺界的活动(访谈录)(1983年)
 ……
友侪题赠及缅怀
附录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奋起者之歌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