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史国良 卷

殷双喜,陈政总 主编 江西美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0-7  

出版社:

江西美术出版社  

作者:

殷双喜,陈政总 主编  

页数:

154  

内容概要

《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丛书试图以一种历史性的眼光,在一个较为长期的历史时段中,展示当代优秀中国画画家的整体面貌,为读者走近画家和他的工作室,走进画家的生活和思想提供真实而全面的视野。尽力解读他们对于当代文化的建设性意义,同时也力图将诸位画家的作品与艺术思想,向关心中华文化发展的人们做一个整体性的展示。本书为史国良卷。

作者简介

  殷双喜,江苏泰县人。1991年毕业于西安美术学院,获艺术批评理论专业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获中外美术比较研究专业博士学位。现为中央美术学院《美术研究》杂志副主编、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美术》杂志编委、《中国雕塑》主编、中国雕塑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雕塑学会会长助理、吴作人国际美术基金会副秘书长、何香凝美术馆OCT当代艺术中心学术委员、上海油画雕塑院特聘学术主持等。  陈政,1954年出生,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为江西美术出版社社长、总编辑、编审,江西省编辑学会副会长,江西省文艺学会美术评论委员会主任,南昌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南昌大学艺术学院客座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书籍目录

总序第一章 史国良绘画风格特征的文脉来源 第一节 源自文艺复兴时期的写实传统 第二节 “徐蒋体系”与从任伯年到黄胄先生的新传统延续 第三节 立足现代的发展观与传统艺术精神的现代阐释 第四节 绘画境界论语境中的符号化建构第二章 史国良绘画文脉构成的逻辑分析 第一节 艺术观与图像风格探索过程中的创作成果 第二节 中国人的写实意识与写实性绘画意象意识的高度统一 第三节 立足当代文化需要而回归中国文化核心语境的探索与研究 第四节 在中国画多元文化生态中的风格定位及其意义第三章 名家评史国良第四章 史国良画语录第五章 访谈:图像学视野中的史国良绘画图像

章节摘录

  我觉得史老9币在造型方面,是个先导。他的造型体系和造型方法,对于整个中国画画种的发展起了极为重要的承启作用。这就是说,如果把史老师的这种对立体造型进行长期探索的经验拿出来,我觉得关键就是它适合中国画的三维空间立体表达,史老师的一套规律之中,“造型”因素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至少是先导性作用的,那么他的“造型”因素是什么呢?他认为具有现代意象属性的写实造型,应该是立体模型的“型”,就是有土的型,他把有土的“型”看得特别重,为什么呢?史老师为什么特别看重“画乃型也”的“型”呢?因为中国画讲“画乃形也”,是不带土的“形”,古今都有论述。画乃形也,基本上是立足于平面而言之的,尽管传统画论讲过“石分三面”、“四面出枝”,包括到何海霞先生这一代,史老师请他在军艺给我们讲学的时候,说不要把树画成那样,要画成这样,这样是什么?这样是立体,“四面出枝”,树貌是圆的,何先生尽管有这些,尽管还有外师造化,尽管有应物象形,但是它基本上是一种意象化了的平面形态的推演,如果不承认这一点,那么我们就没有理解史老师的立体造型跟传统的“画乃形也”式的造型方法的区别,那么继续U币法古代的传统就是了。  徐悲鸿、蒋兆和他们之所以要拿来西方那一套“科学造型”因素,也是因为基于传统的平面的那套体系,它不足以适应时代的发展了。就是说,徐悲鸿、蒋兆和他们把传统的平面意识变成立体意识了。在立体意识里,不仅是光影素描起作用,它还有揭开光影表面样式,看里面的核心,这才是三维造型,它能够“表现图像内部的结构”。画中国画对这样三维的认识难点在哪里?在于纵深表现,史老师延伸中国画纵深表现很有本事。传统中国画当然也有深远法、高远法,但那种方法是不彻底的,我们常见的《八十七神仙卷》也好,《清明上河图》也好,它们基本上是平面造型。那么,三维造型核心在哪里?核心在纵深,在前凸后延。前凸后延也不是很复杂,就是要看到的这部分前伸后延的转化,妙就妙在这里,所以史老师老讲要转、不要推。要转,这个好像土话,还像黑话,实际上是切身体会,我们一听就懂。他常说,你不要虚,你要转,一下就过去了。那么这个转,你往哪转?最关键的一个问题是找到看不到的那个点。


编辑推荐

  中国画有没有文脉,要不要文脉,似乎成了不是问题的问题。应该承认,大多数艺术家、评论家还是期许“文脉”之存在的。所谓“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得到广泛认同即是。  创作冲动的形成,首先要求艺术家有丰厚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这无可非议,但有什么样的生活积累和情感积累,则是一个更深层次的课题。如果我们借用“道”与“器”的概念来对这一课题进行解构,那么我们站在“道”的高度,多从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符号学的意义出发,为中国画构勒出在当代的一条文脉通道,未必不是中国画这一艺术样式的幸事。——陈政  “文脉”,即为一文化发展之脉络,有前承芳古、彪炳当代、后拓来人之意。是故、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旨在清理当代中国画发展之脉络,以期在历史语境中考察当代中国画的文化意义。  《中国画苑》编辑部编撰的集艺术研究丛书,艺术教育论著为一体的大型学术研究书系。为做好《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史国良卷)》系的编撰工作,《中国画苑》特地组织了国内一批颇有影响力的学者,专家担任主编和学术顾问,并成立中国画苑学术研究书系编委会,以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中坚画家为主要关注对象,旨在呈现当代中国画的主流创作状态和发展倾向。中国画苑学术研究书系坚持“学术性、史料性、可读性”的编撰宗旨,以期为中国画的研究者、爱好者提供一个详实、严谨的学术研究范本。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史国良 卷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