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礼仪金说

金正昆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出版时间:

2013-6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作者:

金正昆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公务礼仪》由知名礼仪专家金正昆教授根据多年礼仪经验与研究精心撰写,为公众解答日常公务中可能遇到的礼节方面的问题,包括如何称呼他人、如何使用名片、如何接待外宾、如何应对媒体等章节,介绍的知识要点较为全面,其内容主要特点是兼具权威性、规范性、知识性、时效性与技巧性,可供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与公司职员使用。

作者简介

金正昆,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主任,礼仪与公关研究中心主任,外交学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主要从事外交学、传播学、礼仪学研究,其应用礼仪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居于前沿位置。个人正式出版专著、教材12部,主编教材6部,个人累计发表约580万字。代表作为《外交学》、《现代外交学概论》、《现代商务礼仪教程》、《国家公务员礼仪教程》、《社交礼仪教程》、《外事礼仪》、《公务员礼仪》、《服务礼仪教程》、《大学生礼仪》等。其中《外交学》为国家教育部“十五”与“十一五”规划教材,公务员礼仪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

书籍目录

绪论礼仪就在你身边 第1篇遵守公德 第2篇称呼他人 第3篇使用名片 第4篇交谈之道 第5篇登门拜访 第6篇接待来宾 第7篇书信往来 第8篇电子信函 第9篇签名赠言 第10篇应对媒体 第11篇娱乐休闲 第12篇享用酒水 第13篇自助用餐 第14篇外宾接待 第15篇出国旅行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谈到媒体的重要作用,谈到媒体对塑造形象的影响,我必须首先来与大家谈一谈传媒。人和人打交道时,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传播,传播就是信息的交流和传递。什么叫社交?社交就是信息的交流和传递。我们要多交朋友、广结善缘,往往意在获得有益的信息,或及时掌握必要的信息。 传播有多种方式。有所谓个体传播,就是一个人和一个人交流信息。有所谓群体传播,即一个人或很多人与很多人交流信息。还有所谓的大众传播,就是利用专门的组织机构,采用必要的手段向公众传播信息。 我们现在所谈论的媒体,又称作大众传播媒介,实际上就是大众传播工具。例如,报纸、电视、广播、杂志、互联网等等。这些都是大众传播媒介。实际上我们谈论的这个传播,个体的也好,群体的也好,大众的也好,它们都具有不同的作用。就大众传播媒介来讲,它有着两个最重要的作用。 第一,制造话题。此处它是指掌握话语权。例如,谁是名人,谁是名家,谁是明星,什么地方好玩,什么东西是名牌,什么地方是著名的景点,衣食住行的种种热点等等,大众传播起了很大的传播或左右作用。这个电影好不好看?媒体说好看,大家就去看了;媒体说它不好看,可能有人本来打算去看的,结果就不去看了。媒体的主要作用之一,就是制造热点。这个热点若制造得好,就是正面的。制造得不好,则是负面的。 第二,进行过滤。所谓进行过滤,在此是指大众传媒可以充当信息的过滤器。为了国家安全,为了国家形象,为了国家尊严,媒体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对媒体而言,有助于维护国家形象的,有助于维护国家安全的事情可以传播。有些事情,出于种种考虑则是不可以对公众进行传播的。并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进行传播的,或随意进行传播扩散的。此问题若处理不够妥当,就会产生负面影响。 上个世纪30年代,美国新泽西州播放了一个广播剧《火星》。它由英国作家威尔斯的著名小说改编,讲述的是火星人进攻地球。当时为了加强艺术效果,把这个广播剧制造得活灵活现,媒体便以新闻报道的形式告诉大众:外星人将会在几点几分进攻地球,地名就是在新泽西州,而且还是非常准确的地名、城镇。当时这个新闻一播出,当地的老百姓就开始逃亡、狂奔,还有一些勇敢者甚至端起了枪,上街去寻找侵入的外星人准备与之决斗。这就是产生负面影响的媒体传播的典型案例。 所以出于国家安全,出于为国家利益等方面的考虑,媒体应该学会筛选各类信息。 在外交上有一种新的外交形式,我们称它为公众外交。什么是公众外交呢?实际上就是国家或者国家所授权的某个政府机构、某个政府部门,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向国外公众有目的地、有意识地进行信息传播,借以塑造和改善本国的国家形象、民族形象和政府形象。它目前在国际社会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既有一些成功的经验,也有一些失败的教训。 在这里,我们先来介绍一个非常失败的例子。 几年以前,英国曾被疯牛病侵袭,导致人们不敢再吃牛肉。当时,布莱尔才担任首相,他是一名在工作上非常尽心尽力的领导者。当他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他便首先提倡官员们带头吃牛肉,以此来证明英国的疯牛病并非广泛传播,并不可怕。布莱尔不仅自己带头吃了牛肉,而且他还专程去到畜牧场视察。当时,这个镜头向全英国,甚至向国际社会直接转播。当时,人们在电视上看见布莱尔身穿防护服进入了牛栏,然后同养牛工人进行交流。布莱尔首相的本意是想以此来说明疯牛病并不可怕:你看嘛,连首相都可以与牛群近距离接触。但是,他没有想到却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人们看了此条新闻后纷纷议论:“你看英国的疯牛病闹得多严重,连布莱尔去牛栏都要穿上防护服。” 在现实生活里,传播往往会为我们带来一种意想不到的结果。有些传播如果做得不够妥当,就会产生负面影响。当然,如果处理妥当的话,也会产生正面影响。以下,再来介绍一个成功地利用传媒的案例。 1984年,当时担任美国总统的罗纳德?里根来华访问。他以所谓的平民总统自居,非常注意塑造自己亲民的、平易近人的形象。临行前,他为了给中国人民留下好的印象,通过白宫公关人员,准备寻找一个中国普通老百姓事先进行接触。结果工作人员帮他找来一位复旦大学毕业的,正在美国攻读硕士学位的女孩子。这位女孩的家庭背景是非常普通的,她的爸爸是一名商店的店员,妈妈则是一名企业的工人。那是一个绝对的平民家庭。里根在白宫接见了她,与她进行了面对面的交流。谈话进行到最后,里根说了一句话:“我马上要到中国去访问,其间要途经上海,请问你需要我带话给你在上海的亲友吗?”当时,这名女孩子因为事出突然,没有准备,就临时蹦出一句话说:“如果你去复旦大学的话,请代我问候复旦大学的谢希德校长。”谢希德是一位女校长,是著名的学者。 后来里根果然去了复旦。当时里根在复旦大学的小礼堂发表演说,谢希德校长也在,在场的还有一百多名师生。在结束演说的时候,里根讲道:“尊敬的谢希德校长,在我结束演说的时候,我要向你转达你的一名学生,一名复旦大学的毕业生某某某在美国向你所表示的问候。如果你愿意的话,现在你就可以与她通电话。”当时全场掌声雷动,谢希德校长也非常激动。学生不忘恩师,老师肯定是非常欣慰的。此举当时给中国人民、给上海市民、给复旦大学师生所留下的印象是:“里根是一位非常注意民心、民意,非常关注老百姓生活的总统,非常有人情味。” 我们从公关的角度来看,事实上这是策划的,但是它的效果非常好。公众外交在现代社会被各国政府所重视。进行公众外交时,我们就是要有目的地利用传媒,向他人宣传我们的优秀形象,维护我们的形象,同时尽一切可能避免损害我们的形象。面对媒体的时候,我们每一名中国人,特别是在官方交往、商务交往、文化交流这样的正式场合,都要有意识地注意媒体的应对。

后记

近来,我的谈话体礼仪图书陆续出版上市。 该系列图书出版之后,受到了广大读者的热烈欢迎。外交部王嵎生大使、江承宗大使、邢耿大使不仅亲临图书的首发仪式,而且还多次热心地对图书予以肯定。与此同时,我也听到了不少有关本系列图书的热情而友好的建议。 建议之一就是,许多读者热切希望我能够多介绍一些学习与掌握礼仪的有效方法。 在回答大家的这一问题时,我总免不了反复引证自己最为推崇的我国古代伟大思想家苟子的两个著名观点:其一,“礼,所以正身也。”其二,“礼者,养也。”对于前者,我的理解是:礼是用以规范个人行为的,是人际交往的基本行为规范。因此,它需要人人皆知、时刻不忘、认真遵守。对于后者,我的诠释则是:礼是人人所皆应具备的一种为人处事的最基本的教养。 有鉴于此,人们学习与掌握礼仪,首先需要重视它,需要坚持不懈地“学而时习之”。更为重要的,则是应当明确:它实际上乃是一个必须循序渐进的过程。换言之,学习与掌握礼仪,有赖于人们逐渐养成习惯,但绝对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任何人都绝不可能对此一蹴而就。 在出版社、本书责编与广大读者的再三建议下,遂决定出版一本《公务礼仪》。它仍然采用谈话体,并仍然以我近期有关礼仪讲座、报告的录音、录像为脚本经过整理编辑而成。 在此,需要强调之处有三:其一,本书的编写体例仍与礼仪系列的编写体例相似,以示其始终如一。其二,本书的具体篇目仍突出其系统性、时效性与实用性。除绪论外,本书篇目的安排努力避免与系列其他读本的篇目有所重复,并力求更为贴近现实生活,更好地满足广大读者日常工作与生活中的实际需要。其三,在具体内容上,尽量充实其信息量,并力戒案例方面的重复。当然,其中个别案例的重复,则属于在所难免的。那样做,主要是为了维护讲授内容完整性的需要。 最后,再次感谢广大读者以及各位前辈、专家、学者对我的支持!并对出版社以及本书的责任编辑致以深深的谢意! 作者


编辑推荐

《公务礼仪》编辑推荐:作为礼仪泰斗、中国2008年奥运会礼仪顾问、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礼仪大使、CCTV—10《百家讲坛》礼仪专栏撰稿人,金正昆教授在央视、央广电台等全国几十家知名媒体礼仪节目中担任主讲嘉宾,多部礼仪著作成为国家教育部“十一五”规划教材。金教授根据三十多年礼仪教学与实践经验所打造的“礼仪金说”系列读本在图书市场一直受到读者喜爱,成为众多企业员工培训指定读本,《公务礼仪》为其中一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礼仪金说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