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印饾版
2011-12
中国美术学院
周保平
207
饾版就是中国传统雕版木刻画一大绝技。它的奇特之处在于能将一幅幅构图奇崛,色彩丰富,层次繁复的图画悄然分解,又能在看似不经意间分毫不差的逼真还原。疤丁眼中无全牛,只是肌肉、经络骨骼的复合体,无牛的生命气韵。而古代印工不仅具庖丁锐眼,更具艺术家的人文情怀。那一块块宛若饾订般零碎的枣梨,孤零零,似毫不相干,却在印工缜密有序的套印过程中,在洁白湿润的宣纸上复活,渐渐鲜活生动起来。浮云、鲜果、花卉、人物,无不透着生命灵动与水墨氤氲。
序引言水印木版画之水墨迹象水印木刻版画与文化传播艺术家与画家读书诗性观念与技术线水墨色水韵木版镌刻雕版与刻工工具与作迹枣梨拳刀棕帚与棕擦宣纸复版印刷掸作品红蜻蜓百草园半亩方塘晓色初动风飘万点水气颐远藏书仔仔藏书水木清华清流荷塘月色半壕春水清荷摇影疏影横斜西湖印象古版画十竹斋笺谱芥子园画传源于生活的草虫镌刻的作品作者简介致谢
水印木版画与文化传播 中国古代本没有专门的“版画”一词,从史料上考证,一般认为中文“版画”一词是20世纪初从日本传过来的。但在中国雕版印刷术却流传千年,而水印木刻版画却一直伴随着中国雕版印刷术的发明与发展。这里所说的“水印木刻版画”,就是以木板为媒介雕刻而成的文字或图像,在湿性宣纸上运用水性墨色、水性颜料,通过手工印制而产生的文字、图像作品。古代中国称“雕版印刷术”。 中国水印木刻版画(以下简称木版画)或者说雕版印刷技术,从唐代开始就具备了比较成熟的技术,流传至明清时,经过画家、刻工、印刷工的共同努力,使木版画在制作图像上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些作品在古代中国的佛经书籍、文学书籍、画谱等出版物中随处可见,图像制作精美绝伦,是极具民族特色的艺术门类。作为图像传播与文化交流的主要媒介之一,木版画在中国文化艺术的传承中具有积极重要的意义。 一、佛经木版画与佛教文化传播 中国木版画主要由佛经插图、书籍插图、民间木版画和书籍形制的木版画组成,最具中国木版画代表性的是书籍插图和书籍形制的木版画,其中,又以佛教木版画插图及宗教宣传品持续时间为最久。鲁迅曾说:“中国木刻图画,从唐到明,曾经有过很体面的历史。”起点即为始于公元3-4世纪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千佛名经》、公元9世纪的唐代佛经《金刚经》木刻版画插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