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桃叶渡到水绘园
2012-12
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汤宇星
无
《从桃叶渡到水绘园:十七世纪的江南与冒襄的艺术交往》主要以明末复社四公子之一的冒襄为主线,试(略)、女性与遗民等三个角度,以桃叶渡、影梅庵、水绘园等三处文人居所为切入点,深入考察明末清初江南文人的艺术交往活动,旨在全面探究晚明及明末清初的社会变迁,以及文人参与艺术活动所起到的社会影响。
导 论/1 第一章桃渡临流:复社的雅集与党争/9 一秦淮河:地理形势与城市图景/9 二晚明社会的文人风气与冒襄的早年交游/l9 三复社的清议与斗争:戏曲与书画的交往/31 第二章影梅忆语:女性的趣味与风雅/75 一明代江南青楼文化之概况 ——以南京、苏州、扬州三地为例/75 二晚明青楼名妓与文人士夫之间的艺术交游 ——以万历前后南京秦淮旧院为例/95 三影梅庵:明末清初冒襄与青楼女性的交往/ll3 第三章水绘梦寻:遗民的赞助与倡和/199 一扬州、如皋与水绘园/199 二 冒襄作为遗民的隐居生活 ——兼论冒襄与复明运动/212 三 《同人集》与《玉山草堂雅集》/263 附 录/284 参考文献/308 致谢/323
版权页: 上述两段记载详细描绘了董小宛当时的困难情形。一方面’她刚刚 遭受势家豪族的侵扰劫掠’母亲因此丧命’自己又因惊吓、哀伤过度而 一病不起。同时’小宛当时欠了不少外债’所谓“责谴甚众”,甚至到了 无法在金陵落籍的程度。由此’我们推测当年她离开金陵秦淮旧院很可 能也是出于相同的原因,并非冒襄所说的“厌薄纷华”。而且’当小宛提 出要随冒襄而去的时候’冒襄屡次拒绝的态度很值得我们回味’以冒襄 的家境条件而言,为小宛还清债务应该不是什么难事’因此可能还有什 么难言之隐。我个人以为,小宛的债主很有可能拥有一定的权势’她很可 能被卷入了某种势力的控制’绝非欠债还钱那么简单’从后来钱谦益出面 为小宛打点一切可以看出,冒襄此时虽然有心帮助小宛但却无力为之’所 以只能屡次推脱拒绝。还有一处细节可以间接证明我的这一推论’即小宛 在见到冒襄后便迫切希望以身相许的心情,也从另一侧面显示出她此刻正 身处泥沼之中’急切地想摆脱困局,而唯一的方法便是找寻一位可靠的文 士赎身从良,于是冒襄的出现立刻使她“神怡气王”,看到了希望。有一点需要特别讨论’冒襄的推辞拒绝是否代表着他一开始并不喜 欢小宛?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因为从他多次过吴门探访小宛踪迹可以看 出,小宛声名已经给冒襄留下了深刻印象,虽然可能不像陈圆圆一样更 让他魂牵梦绕’但他对小宛同样存有好感,也许并无深交,但绝对没有 厌恶之情。冒襄有一段文字记录了他们同游金山的场面,字里行间还是 透露出他对小宛的喜爱和赞美:壬午清和晦日’姬送余至北固山下,坚欲从渡江归里。余辞之,益哀切,不肯行。舟泊江边’时西先生毕今梁寄余夏西洋布二 端’薄如蝉纱,洁比雪艳。以退红为里,为姬制轻衫,不减张丽 华桂宫霓裳也。偕登金山’时四五龙舟冲波激荡而上,山中游人数 千,尾余两人,指为神仙。绕山而行,凡我两人所止’则龙舟争 赴’回环数匝不去。呼询之’则驾舟者皆余去秋浙回官舫长年也。 劳以鹅酒’竟日返舟’舟中宣瓷大白盂,盛樱珠数斤’共啖之,不辨其为櫻为唇也。江山人物之盛’照映一时,至今谭者侈美。
《从桃叶渡到水绘园:十七世纪的江南与冒襄的艺术交往》由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无
角度独特,资料扎实,文笔优美。
作为硕论,必须膜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