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海告诉你·上篇
2011-8
大连出版社
陆儒德
148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为 “神奇的蓝色水球”、下篇是“美丽的蓝色家园”,共计44章、40余万字。
本书分为珍贵的海水资源;富饶的海底宝藏;理想的休闲天堂等数章内容。
第一章 我们住在“水球”上
地球来自哪里
海洋怎样形成
海水为啥蓝色
海与洋不一样
第二章 人类生存靠海洋
生命之源在哪里
人类先祖有哪些
万物生存靠什么
人与海洋很亲密
第三章 走进海底世界
海底世界是啥样
意义非凡大陆架
地球最大“聚宝盆”
万米深渊大海沟
洋底卧伏“巨海龙”
第四章 奇特的珊瑚世界
深海长出的岛礁
多姿异态珊瑚礁
美妙绝伦活珊瑚
小小珊瑚贡献大
抢救珊瑚不容缓
第五章 独特的第五大洋
南大洋在哪里
南大洋的特点
南大洋的价值
第六章令人畏惧的“魔鬼海域”
狰狞可畏“西风带”
南极“鬼门关”德雷克
瞬息万变乔治岛
第七章 神秘的南北两极
南北两极不一样
神奇的白色大陆
“长城”屹立南极岛
“中山”傲立南极陆
“黄河”挺进北极圈
“昆仑”荣登最高极
第八章 哪是世界大陆最南端
好望角喧宾夺主
合恩角难见尊容
第九章 中华国土有多大
中国疆域变迁史
“蓝色国土”新概念
海洋国土新疆界
树立整体国土观
第十章 中国三大海峡
中国海上“三大峡”
京津门户——渤海海峡
南北咽喉——台湾海峡
东西走廊——琼州海峡
第十一章 南海四大群岛
“黄金口袋”的由来
寂寞寡闻的东沙
武力收回的西沙
隐伏海底的中沙
坚守南疆的南沙
第十二章 “独子”渤海明珠
“四大领海”之误
拱卫京畿的内海
“碧海行动”救渤海
第十三章 哪是中国最北大港
中国痛失日本海
图们享有出海权
开发图们好机遇
第十四章 太平洋上的“中国地”
开发大洋的“奖品”
高新科技是基础
千秋大业振中华
第十五章 中越“海上第一界”
漫长的边界谈判
广泛的谈判内容
示范东亚“第一界”
第十六章 无垠的蓝色空间
重返海洋之路
拓展近海空间
构筑“海上城市”
建造浮动“陆地”
第十七 章富足的海洋食物
一个沉甸甸的质疑
海洋食物丰富多样
海洋农牧前景良好
第十八章 珍贵的海水资源
拯救“生命之水”
冀望海水淡化
综合利用海水
第十九章 无尽的“绿色能源”
驯服波浪建电站
潮汐升降双发电
海水温差巧取电
第二十章 富饶的海底宝藏
初见金属结核
喜现富钴结壳
再获金属软泥
神奇的“可燃冰”
不稀海底稀土
第二十一章 神奇的海洋药物
开辟药源新途径
癌症病魔有“克星”
心血管病得良药
外科医疗新材料
第二十二章 理想的休闲天堂
人与海洋本亲和
海洋风光皆美景
海洋旅游受追捧
“火球”变冷起皱原始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火球”,在运动过程中逐渐冷却,地壳表面产生了一些皱褶;不断发生的火山爆发和强烈地震,造成局部地区的地壳隆起或开裂;原始地球周围缺少氧气,陨星不会因摩擦大气而燃烧,便以高速猛力撞击地球而使地面产生凹陷。 经过了这些内、外因素的长期作用,便形成了坑坑洼洼的地球表面,为形成原始海洋创造了客观条件,也奠定了今日海、陆分布的大体面貌。 最初的大气层地球是一个实心的物体,平均半径为6300千米,而地壳的平均厚度仅为30千米,好像一个鸡蛋的蛋壳。由于地球内部放射性物质的裂变,不断释放热量而增温,在地壳薄弱的地方,以火山喷发的形式,将高温气体、岩浆、水蒸气及大量氯化钠等猛力喷射出来。也有一些物质,在地球内高温和压力作用下不断逸出表面,经过化合作用和阳光照射后分解,产生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甲烷、氨、氧、氮和水蒸气等物质,它们一起构成了最初的大气层。 形成原始海洋大气层中的水蒸气和火山爆发产生的水蒸气,遇冷后凝聚成液态水,在地心的引力下,以降水形式落到地面,开始积存于地面洼处。经过长期的狂风暴雨,通过千川万溪,汇集到大面积的原始洼地,在距今35亿年前的太古时代,便逐渐形成了原始海洋。 现在每年通过火山爆发等形式释放出来的温泉水达6600亿吨。随着大气中水分的增多和海洋的形成,一方面地面岩石风化形成土壤;另一方面,水不断冲刷和溶解地壳的矿物质和盐类,使海洋中的淡水逐渐变成既咸又涩的海水。在15亿-10亿年前,海洋的体积和盐度已接近现在海洋的特征。 由此可以说,海水主要是由地球内部物质喷发而产生的,而太阳的照射,形成大量降水,也是形成海洋的一个重要因素。 最近,对海洋的形成又有了新的说法。美国1996年发射的卫星收集到的大量观测资料表明:宇宙中每天有几千枚重量达2万~4万千克的“宇宙雪球”,在运动过程中和进入大气层后分解成了水汽,最后以降水形式落到地球上。所以“天外来客”也是原始海水积累的—个因素。 海洋包裹着地球,不仅广阔,有3.62亿平方千米面积,占地球表面面积的70.8%,而且深邃,70%的海洋水深在1000米以上,平均水深3792米,海沟最深处达11034米,海水的总体积达13.7亿立方千米,占地球总水量的97.2%。在地球的南半球,海洋就占了8l%;即使陆地较多的北半球,海洋也占有61%:不管在哪个半球,海洋都是主体。所以,地球是一个名副其实的蓝色“水球”。 海水本无色当我们在一个透明的玻璃瓶内盛满海水,在阳光下一看,什么颜色也没有,说明海水本来是一种无色的透明液体。然而,我们看到的大海明明是蓝色的,而且离海岸越远,海水的蓝色越深,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海水呈蓝色是由太阳光的组成和海水的性质决定的。我们知道,太阳光由红、橙、黄、绿、青、蓝、紫7种成分组成。依照它们波长的长短从左到右依次排列起来,最长的红光在左,最短的紫光在右。红、橙、黄的波长很长,很容易就被海水吸收了;.紫光的波长很短,大多被海面反射回去了;只有蓝光及其附近的绿光、青光可以穿人海水,在海水中折射,再经过水分子充分散射,便将海水映照成蓝色了。同时,由于海水中存在着大量盐离子,增强了光线的散射作用,使海水呈现蔚蓝色。 海水变色现象我们进一步观察就会发现,海水颜色会受环境影响而变化: 近海海水浅,颜色较淡,深海中的海水呈深蓝色; 透明度越大的海水颜色越蓝,所以,南海的海水要比东海的蓝得多; 海面平静时,海水蓝色较浅;狂风怒涛中,海水呈深蓝色,甚至变成黝黑色,使人倍感恐怖。 由于在不同水深处,进入的光及其比例不同,所以,不同深度的海水颜色也不同。在浅水中,能进入红、橙、黄色光,我们可以见到美丽的海底世界,五彩缤纷的鱼类和珊瑚,使人目不暇接;超过17米水深,红光被吸收掉,红色的鱼看起来就成了黑鱼了。 50多米水深,海水呈绿色。 60米水深,海水呈蓝绿色。 80米水深,海水就成了蓝黑色。 到500米水深,海水颜色就变成了灰黑色。 一些海洋动物为了适应环境保护自己,体色一般同透入水中的光线颜色较接近。所以,海鱼的颜色一般比淡水鱼的颜色要深,深水鱼的颜色更深,多呈深黑色。如生活在千米深水处的深海鲼鲸鱼(灯笼鱼)、黑巨口鱼、金眼鲷和管眼鱼,身体都是黑色的,而且有的在头部、尾部和牙齿上还带有发光器。 看了上面这些内容,大家知道了吧:我们人类居住在一个蔚蓝色的“水球?上,无色的海水在阳光照耀下呈蔚蓝色;海水中含有高浓度的盐分,又咸又涩,不能直接饮用和灌溉。 我们通常说的“海洋”,是指地球上广阔而连续的水体的总称。还可以细分一下,把靠近陆地边缘部分的水体称“海”,它的中央主体部分称“洋”。 海与洋各有特点: 洋的面积大而水深,平均水深在3000米以上,有独立的洋流与潮汐系统,水文状况较稳定,远离陆地,受大陆影响小,洋底为海洋沉积物; 海的面积小而水浅,离岸较近,受陆地影响大,水文状况季节性变化大,海底多为陆相沉积物。 全球海洋被地球上的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大洋洲和南极洲等6个大洲的陆地分隔成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和南大洋等5个洋。而每个洋都有它自己附属的若干个海,全世界共有60多个海。我国大陆濒临的黄海、东海和南海便属于太平洋的边缘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