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大学四年挖好坑 毕业十年牛哼哼

嵇万青//莫子楚 凤凰
出版时间:

2011-10  

出版社:

凤凰  

作者:

嵇万青//莫子楚  

页数:

256  

Tag标签:

无  

前言

毕业十年嵇万青我有我的江湖1998年,我从江苏的一所师范专科学校正式毕业。我学的是中文,按规定应该回户籍所在地的中学教语文或政治。毕业之前我们也有短暂的时间去中学实习,其实也不需要实习,因为那个时候的师范毕业生是包分配的。说是包分配,实际上是我们出来读大学的时候有协议在先,毕业后必须回原籍教书。因为是公费生,费用是国家承担的,所以毕业后就得服从分配,这就叫包分配。也就等于把我们的前途先挖好坑,等着我们毕业后活埋在这里。在如今这个大学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情况下,看来当时包分配是件十分幸运的事。公费上学那就只能说是更加幸福的事了,一分钱学费不要,学校给定期发校服、日常用品、菜票、理发票、洗浴票、电影票……像是共产主义时代提前实现了。总是有身在福中不知福的人。大学毕业了,就是不愿意在中学里安分守己地待着。我就属于这类人,很野蛮地把自己扔进命运的垃圾桶里。从一个安逸的中学老师走向前途未卜的打工生涯,挑战的不仅仅是改行,更是另外一种生存方式。靠着大学里积累的一点微不足道的人际关系,找到了曾经教过我们外国文学的海宁(化名)老师。读大学那会,她白天教我们外国文学,晚上还在广播电台兼职主持《温馨夜话》栏目。认识和熟悉海宁老师得从做枪手说起,海宁老师的《温馨夜话》主要是聊一些情感的话题。20世纪90年代的人谈情感不像现在这么敢于公开和能说会讲。大部分人都以来信的方式向栏目诉求,所以海宁老师的《温馨夜话》就是以读听众来信为主,配以自己的一些观点与见解供听众参考。当然有时候听众的来信是保证不了两个小时栏目的阅读量的,我便是其中有众多化名的来信“听众”。海宁是台前的情感专家,我是幕后的枪手。这和我后来混迹的广告圈有一些相同之处,企业是品牌市场上的战将,广告人则是品牌传播的幕后英雄。那时候正好广电中心招临时工,经海宁老师的推荐我进了广电中心的广告部。具体干些什么呢?说是广告文案兼编辑。写情感文学我懂,搞广告我可是一窍不通。求职心切,还是硬着头皮进去了。艺高人胆大属于正常,我应该是那种艺小人胆大的少数人。这次经历成为我人生的一大转折点,也是我步入广告舞台的重要跳板。我深信每个人的掌心都埋着命运不可言说的轨迹,但命运并非不可改变。的确,命运在我们的人生中埋伏了太多的契机,但关键还是要看个人的步伐能否踏中那一块隐藏的机关。那个时候在电视台做广告很轻松,原因有两条:一是做广告的客户很少;二是广告做得很简单,需要动的脑筋很少。当时有一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来找台里做广告,他们让我帮忙配个广告语。具有中文系和诗歌文学功底的我,花大约35秒钟的时间,吟诗一句“取天上太阳,用人间辉煌”。客户觉得很满意,那时候广告用语的随意与随性让我觉得很简单。后来深入广告这一行却越走越觉得水深。然而戏剧性的效果是,客户至今依然在用这句广告语。当我25岁的时候,命运在为我准备新的人生之前手指哆嗦了一下,一不留神把我推到了感情的深渊——我女友的爸爸极力反对我们的恋爱。理由很简单,我是进不了台聘编制的临时工,而她是副台长的女儿。女友的爸爸硬是将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了正台长的儿子。从此我就背上了失恋与失业的包袱,渡江南下,远征上海。“不看人家又盖起高楼,不怨苍天偏爱谁更多,用我一颗真心和双手,换来平安自在的生活……”这是我很喜欢的一首歌。我要有我的“大爱”。那不是简单的男女之爱,而是对父母、长辈有感恩的爱,对师长、朋友有成长的爱,对国家、社会有责任的爱……只有爱,才能让我感觉到生命的丰富和充实,没有爱的世界也就没有我的存在。世间的美不是世间给的,而是我的心给的。境由心造,像由心生,随心赋形,物随形现。生活中如此,我的江湖亦如此。从小江湖到大江湖茫茫一片人海,大上海大得何只是一片海,我像一只小虾米在人海中遨游,凭着那点微不足道的广告经验到哪去求职呢?况且专业也不对口,该不该继续走广告人这条路线呢?没有人告诉我该怎么选择。其实许多职业在你人生入行之初,是挫折感和成就感不断交替的。你要成功就必须坚持,哪怕是错误的。如果人的一生中都在盲从,人生是没有意义的。在精神层面的地球正在加速运转的今天,忙碌所带来的麻木常常使灵魂不知所属,容易使人随波逐流,人云亦云,而能于浮躁中守得一份坚持,才是经历过这段生命的证明——毕竟,一个人只能活一辈子,而人生是自己的人生,不是吗?就这么硬着头皮坚持走广告这条路线,好在当时的中国广告人并不都是广告专业的毕业生在做,许多都是从新闻和中文专业转行过来的。因为当时国内的大学开广告学专业还比较晚,一批有专业科班功底的学生还在学途上。我凭借大学里的中文功底,求得一家广告公司文案一职。工作之余疯狂恶补广告学方面的知识,买了许多广告方面的书。从奥格威的《一个广告人的自白》读起,到《奥美的观点》《拉斯克尔的广告历程》《麦迪逊大道上的广告人》等。先是欧美的,再是日本的,还有中国台湾的……那时候公司里订的《中国广告》《广告人》《现代广告》《国际广告》,我几乎每期都是从头看到尾的。有时候也试着在上面发表一些自己的观点,不停地参加各种各样的广告会或广告节,以至于认识了不少广告界的大佬,后来有的人已经成了好朋友。慢慢地在广告这一行从知识层面走向认知层面,文案也撰写得更能贴近客户需求并有专业水准了。然而客户似乎并不认广告的账,这让我有了很大的困惑,广告到底是个什么东西。虽然在广告公司里能把一个广告案例策划得很完美,可每次去客户那里提案,总会遇到客户提出一些看似简单的反对意见,自己却无法给出有深度的解答。或许我应该深入企业做广告。从乙方到甲方在广告这个行业里,广告公司是乙方,广告主是甲方。因客户的邀请,正式加入到企业自己的广告部门工作,先是从部门中层做起,一年之后晋升为部门领导。理由是我悟到了广告的真谛和我超强的行动力。对于一个企业而言,最重要的事莫过于生存。而生存不在于谁比谁聪明,它取决于一个企业的行动力。对于一个人也一样。只有脑袋离脚近的人才有可能成功,脑袋想到的就去做。在竞争的战场上,高手过招,比的就是心态和速度。站在企业的立场上,回过头来再看广告人,并不像大多数人想象的那样,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上绚烂的设计手法就可以完成传播任务。而广告界同时又是站在时代变化的前端,一点点风吹草动都会影响市场形态,消费者变化了,广告就要随之变化。在这个连锁反应造成的囚徒般的舞蹈上,不存在指点迷津的教练,只能依靠自身的敏感度和对专业技能的悟性。要说这十多年有没有一些对成长的感悟,个人认为还是略有一些的。我很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重视周围的人给自己的启示。但我不相信专家,这个行业没有专家。你必须要有探索的精神。切忌对专家的话言听计从。环境的变化是层出不穷的,如同波光诡谲的大海,没有人能够如同先知一样预知所有。这样说并不等于诋毁专家,和反对专业知识无用,恰恰你要多看专业知识,多接触专家的思想。有了一定的触类你才有资格旁通。从毕业到大学所以再回过来说,学生最重要的是创作力和想象力的培养,理论知识的储备往往是在学校完成的,储备的知识越多,将来举一反三的能力越强。一个学生在学校里面扮演的角色就是学生,不是社会从业人员。没必要过多地参与社会实践,学院派有学院派的好处。与实践知识相比,对于许多专业的学生来说,最重要的是先要掌握基本原理。在学校里,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对基础的理论知识认真地进行学习和反思,反复消化——这些是去公司实习不可能替代的。学生过早地去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就想深入了解一个行业,全都无异于天方夜谭,更何况不同的公司还有各自不同的生存之道。虽然每个学生对自己的未来都有一定的期待,希望早日了解自己即将奋斗其中的“江湖概貌”,但有时候欲速则不达。八小时以外的星星点点每天程式化的工作,突然回想,身边发生了许多潜移默化的转变,很多事情想起来就在眼前,好像就在前几天,停住前进的脚步,发现这些都已成为我回忆中的小插曲。总以为人生很漫长,特别是在读小学的时候,那6年感觉像过了一个世纪,每天都在盼着过年。而现在的生活就像沙漏一样,每天不停颠倒、不停循环。但我依然希望预见到我的未来,继续迈开我的步伐,努力实现我所预见的未来。引用某汽车品牌的广告语:未来,为我而来!工作之余去得最多的地方是网络,在那似乎很近却又似乎很远的地方认识了“苹果、香瓜、走走停停、CLOS、天空、风清阳、潘多拉、少文、少墨、车神、刘海一束、乱乱糖、雨见风、小和木子、蒲公英、莲塘韵娘、宁雨轩、不可不戒、牵手、爱情密码……”一大串的网名,像生命的符号一般植入到我的虚拟生活空间,我经常会和这些符号扯上关系!有时候我们也有各种各样的聚会,有烧烤、旅游、爬山、羽毛球、排球等,我有时候作为成员参加,也有作为主人翁筹办活动的。在虚拟空间里讲话要么是脑子进水、要么就是话语进水,总之水分都挺高。然而这些看似很虚很水的话语,有时候它也能透出一些人生的况味,而且接受起来很容易。所以我收集整理了100条水话配上漫画编成《水话漫画系列》出版了。另外还有三本和职业有关或无关的著作:《品牌成长的非常6+1》、《飞跃:从产品到畅销品》、《商务沟通的城市秘笈》,这些不务正业的星星点点算是毕业十年工作之余的补充吧。

内容概要

  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校生冲出教室,去参与社会实践,提前寻找就业真理。而大学教室则越来越空洞冷落,如同倒塌的废墟一般不受重视。教授也被迫无奈地走出去参与所谓的实践,搞的像个企业家似的。而企业家则因为大学生们的追捧,不断地来大学传授创业成功经验,搞的越来越像教授了。
  然而实践真的可以代替教学吗?真理难道只存在于就业吗?那些所谓的实践,只不过是一时的经验罢了。经验那都是别人的东西,它如同快餐食品,吃得快、饿得也快。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知识的消化,形成自己的体会。体会如同老火靓汤,它需要细煮慢炖,吸收好、营养也好。
  这是一部企图从作者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着手,站在一个毕业十年事业小有成就的人和一个大四即将毕业的本科生的角度来反思大学应该怎么样读的著作。大学成长是一个疼痛的过程,成熟是痛过以后的事情……自由、爱情、个性、错误、责任、代价,这不是临门一脚的就业经验,却更需要苦练内功的前途修行。
  作者在这部作品里将会列举许多成功或者失败的例子,来向大家展示一群过来人的光荣和落寞。你将看到在大学这个微社会里成功者的高明之处,失败者的失误所在。
  这不算是一本新生宝典,因为他并不太宣扬投机取巧这种理念。他只是希望在你还在大学迷茫或者即将走入大学的时候,给你一些实用并且实在的小建议。因为我们都明白每个人的大学都是自己的,真正谈到怎么去过那都是自己去慢慢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作者简介

  嵇万青,中国高级注册策划师;中国营销协会副秘书长;《广告人》杂志特约编委;《广告主》杂志特约编委;波司登国际控股集团(原企划部长)品牌顾问。
  出版物:《品牌成长的非常6+1》(中国商业出版社);《飞跃:从产品到畅销品》(东方出版中心);《商务沟通的城市秘笈》(中国商业出版社)。
  莫子楚,89年生人,广告专业学生。湖北大学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在校期间曾参加2008年联想暑期大学实习计划。曾在《湖北日报》《长江商报》等媒体实习。

书籍目录

序1:毕业十年嵇万青
序2:大学四年莫子楚
第一章 或许我们不是名牌大学生
第二章 在校园里混,迟早得认知的……
 1.逃课与听课的悖论
 2.考证与不考证两种专业的不同读法
 3.尊师与重道从来都是两码事
 4.老师不认识学生折射出什么
 5.教授劫
 6.学长学姐,有所学有所不学
 7.校漂族的洋洋大观
 8.校长,我们的“根叔”在哪里
 9.大学里的一些不大的细节
 10.图书馆教给我们什么
 11.参加学生会的好处在哪
 12.大圈子与小圈子,你“混”哪个圈子?
 13.如何面对大学里的阴谋和阳谋
第三章 我们该如何与职业接轨
 1.成名欲与成财欲
 2.校园走穴族的光荣和梦想
 3.在象牙塔开始你的生意
 4.小心你身边的“伪创业族”
 5.小鱼儿成长启示录
 6.老师也可能是你的贵人
 7.合理利用关系可以事半功倍
 8.大学生被骗骗更健康
 9.我们不是为了兼职而兼职
 10.实习生的美丽愁怨
 11.我们不只是赚钱的机器
 12.底线与事业线
 13.如何把自己卖个好价钱
 14.找工作是件水到渠成的事情
第四章 十年后,你在哪里
 1.十年后,你在哪里
 2.在职场里混各有各的生存法则
 3.有多少情结为中国企业家所困?
 4.什么样的人才在企业最吃香
 5.三个和尚有水吃
 6.一个萝卜一个坑
 7.农夫与洋葱头
 8.在“村长”和“上帝”之间寻求平衡
 9.你对忌妒和讽刺有免疫能力吗
 10.娇声与香水
 11.反应迟钝不全是坏事
 12.别把自己太当回事
 13.不是所有的种子都发芽
 14.香菜要嫩,人生要老
 15.给自己找份快乐的事业
 16.怎样看待一份工作
 17.鲜花为什么总是插在牛粪上
 18.拉了一年的皮筋
 19.在心底飞翔,在天空畅想
 20.笨鸟展翅也飞翔
 21.毕业五年决定你的命运
 22.十年不跳槽人能变成仙
第五章 上大学了,还得学做人
 1.修养决定命运
 2.损失六万小时
 3.卡奴的悲惨生活
 4.大学的幸福感为何在大一就消失
 5.同一个阶级,同一个梦想
 6.少年,他还是个梦想家
 7.听妈妈话的猫咪不一定是好猫咪
 8.敢于做一个有争议的人
 9.来一点自恋吧
 10.做一个专注梦想的人
 11.自己把自己逼成超人
 12.没那么简单
 13.我们都是故乡递出的一张名片
第六章 爱情备忘手册
 1.这是写给男孩的话:好的爱情教会责任和成长
 2.这是写给女孩的话:坏的爱情败坏青春和美丽
 3.这是写给路途中你的话:我们为什么没有爱
第七章 毕业倒计时,不要被兵荒马乱踩死
 1.兵荒马乱的大三,你在哪里
 2.当心,别成了温水青蛙
第八章 这一季,谁的青春无声凋谢
 1.校方的“无辜”与残忍
 2.因丑杀人留下谁的叹息
 3.宽容是最好的铠甲
 4.坚强这门必修课,你学好了吗
 5.“穷二代”大学生的三大痛楚
第九章 最后的疯狂,有多少青春活活被埋

章节摘录

3 尊师与重道从来都是两码事两年前的傍晚我像往常一样准备回寝室,看到两位老人在学校食堂旁边的那个周末才会摆出的旧书摊上跟老板在讨价还价,手里拿着的只是十几块钱一本的书,两位老人却十分诚恳和认真地希望老板便宜点。这是我在大学里少有的一次觉得大学还真的是大学,有种发自内心的感动。为什么呢?你一定猜不到那两个人是谁,那是我大一的时候教我新闻学概论的教授和他的老伴儿。以他们任何一个人的收入根本就不可能买不起一本十几块钱的东西,更不可能还需要在旧书摊里去“彰显”他的教授身份。我看着他老人家的时候,突然觉得这个老头儿真的很可爱。一年的接触,这位教授给我最大的印象就是严谨认真,那种对学术的专注和纯粹在如今的校园里已经太难寻觅了。因为我所遇到的那些教我们的年轻老师和系主任每每都会很轻松地一边给我们布置作业一边幽默风趣地说:“你们借鉴的时候只要不让我发现与别人雷同就好了。”而这老头儿,死板得很,认真得很,有时候就算你写的论文是在网络上粘贴复制的,他都会很认真地看然后给你意见。这让我们这些有时候偷懒想敷衍的人都不好意思。因为总感觉在欺负人家老头子不会电脑。我一直觉得大学里的老师与老师都是不一样的,虽然所有的行政人员和教学人员都可以用上这个称号,但不是每个人都货真价实。所以我的观点是尊师与重道从来是两码事。你可以对所有的老师抱有职业上的尊重,因为毕竟他们的工作是在为你服务。但真正值得你去敬仰的,可以给你传道解惑的不过就是那么几个而已。事实上,在大学里很多老师都觉得当老师只不过是他们的一份工作,一份养家糊口的差事而已。包括我的很多同学都争着想要考研读博士留校,因为在他们看来大学老师实在是一个轻松悠闲待遇良好的职业。我从来没有听说过谁是因为想要在学术上有所作为而想要去继续深造。所以你看,全社会都这么看,你也不能指望那些刚刚工作就当了房奴的年轻老师能够有多高的超然的觉悟。因而我个人对老师们也实在没有太多的苛求,既然拿了工资认认真真教书就好了。但有时候令人失望的事情还是会常常发生的。我在大二的时候非常喜欢一位老师,因为他的轻松活泼,因为他谈的那些我们感兴趣的话题。但是发生了两件事让我改变了对他的看法。第一件事是这位老师在开学的时候就告诉所有同学,你们可以在课堂上睡觉,可以不来上课,只要参加了期末考试,我统统让你们及格。当时整个教室都陷入一种欢悦的氛围中,你知道的,当学生的最喜欢这种消息的。可是等到最后考完试成绩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诧异了,因为有很多人挂科。那些挂科的人的愤怒我是理解的,因为我们的老师曾经那么认真而信誓旦旦地说没关系不对你们提出任何要求,而且事实上课堂上他总会说大家不要吵睡觉都可以。可是最后,他是让最多同学挂科的老师。我也愤怒,虽然没挂科但觉得这个人很奇怪。第二件事,则彻底让我对他没了丝毫的好感。不知道是怎样的一次工作机会,好像是当时待的公司里有一个旅游广告的项目,恰好这位老师也有参与。那一天跟着部门主管还有同事们一起去吃饭,席间也有他。我正打算同他打招呼,他就很热情地给我递烟,我犹豫地说了声:“谢谢老师,我不抽烟。”“年轻人还是要学会抽抽烟。”他自顾自地笑着抽了起来。再后来我向他敬酒,他说着一些有的没的而且表情很夸张。“一起发财啊。”他叼着烟给我倒酒,我突然觉得这句台词很奇怪,尴尬地回应着。因为我发现眼前的这个满脸市侩相的人,无论如何都不能和那个在偌大的教室侃侃而谈的斯文老师联系在一起,那是我的一种发自内心的抵触。原谅我自己的苛求,我承认那一刻我失去了所有对于大学老师的天然崇拜感。而这种感觉随着年龄的增长,等到我大三大四就越来越浓了。因为工作的关系,我接触到了越来越多的大学老师,包括一些傲慢且无知的有些可笑的行政人员。大学里僵化的体制使得他们欠缺竞争意识,却又赋予他们光鲜的社会地位,所以你跟这种人打交道的时候实在是比较困难。我一直觉得老师对于学生们来说不只是一个服务人员,而应该是我们的偶像是我们的精神导师,可是很多时候他们的表现让我觉得这是个不称职的服务人员。最不能让我容忍的就是道德上的瑕疵。日渐堕落的中国高校里发生了越来越多的抄袭造假,潜规则,钱权交易形形色色,这样的新闻在资讯发达的社会里很容易在电视报端一览无余。于是那些当初的美好渐渐地消散在云端了。我这里说一件我不久前刚刚经历的事。当时我们公司到湖北某地的一个高校去做一个比赛的宣传活动,对方非常热情,不但书记、院长出席,还顺便请我们吃了一顿大餐。学校里风光迷人,美女也很养眼,按说都这样了我要抱怨什么呢?刚落脚的时候,一位老师就提出先请我们吃饭,大家驱车几小时又困又饿,当然求之不得。因为要赶到吃饭的地方,我和另外一位同事坐的是这位老师的车。因为校园里路线复杂,来的时候我们还在学校里绕了半天。碰到一座桥上面还挂着指示牌“车辆禁行”,当时只好让司机调了头。而现在我们坐在这位老师的车里,只见他旁若无人大大方方地从桥上驶过,后面另一辆车也跟着开了过来。当时我有点惊讶地说了句:“这桥不是不能走吗?”那位老师好像觉得我有点大惊小怪就说:“这是给外面的人看,我们书记还不是天天从这里开到行政楼。”“不会把桥压垮吗?”我有点白痴地继续问道。“呵呵,你可真有忧患意识。”那位老师开起了玩笑。可我一点没觉得有什么好笑的。因为晚上还要赶到他们学校的学术报告厅搞活动,我们怕时间赶不及在吃饭的时候几次暗示要不要先去布置会场。那位老师一开始没听明白,后来哈哈大笑说哪能让你们亲自动手,于是一个电话打过去雷厉风行地叫了几个学生会的负责人带些人到会场去。那架势的确很威风,只是我一直都在想咱们在这交杯换盏,人家还没吃饭就被你叫过去布置会场未免有点太不厚道了吧。要知道那一次搞的还是商业性的活动,等到我们一干人赶到学术报告厅的时候里边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当时我的心里说实话非常别扭,因为我想到很多次我也是这样像个傻子一样鼓着掌却不知道为什么。我想那些辛苦的学生要是想到他们的老师竟是这样浪费他们的感情,这样无视他们的权益,谁的心里不会暗暗叫骂呢?有时候中国社会就是这样奇怪,不管是在深不可测的官场,还是在聚集着年轻面孔貌似纯洁的校园,总有一群官僚做派的人在戏弄着我们的理想、我们的尊严。尊师重道,这个中华民族传承了几千年的美德,我想我们真的需要选择性地去继承了。要么你选择性地认定谁才是你的老师,要么你选择性对待每一个老师。有些人可以教你知识,传授给你技能,有些人却只能误人子弟还冠冕堂皇地吃着你供的皇粮。还有一些人言传身教,足够你一生受用。所以尊师是尊重哪个老师,重道又是重视哪些他们教给你的道理,这很重要。说白了,就像做人,这是门技术活。

媒体关注与评论

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 ——爱因斯坦 中学阶段,学生伏案学习;在大学里,他应该站起来,四处瞭望。 ——英·怀特海 “大学生活”这四个字的内涵十分深厚,它既包含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学术氛围,也蕴涵着许多支撑人生成败的观念,还有那丰富多彩的生活以及诸多值得结交的朋友…… ——美国前总统 布什 在大学里要努力培养自己的逻辑性及数理性能力、语言能力、空间能力、自我内省能力、洞察人性能力、体育能力、音乐能力等7种能力。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德·加纳


编辑推荐

《大学四年挖好坑 毕业十年牛哼哼》编辑推荐:怎样读大学,决定你有着怎样的未来?作者采用调侃、轻松的语调风格,笑谈“你如何度过大学四年,毕业之后你就会换来一个怎样的未来”。的方式与年轻人聊天的形式讲述“你怎么读大学,决定你毕业后十年过什么样的生活”。《大学四年挖好坑 毕业十年牛哼哼》两位作者现身说法,一个是已毕业十年,事业小有成就的师兄;一个是正在大学校园里挖坑的小弟。真人真事,更有说服力耶更贴近校园生活现实情况。作者在这部《大学四年挖好坑 毕业十年牛哼哼》里将会列举许多成功或者失败的例子,来向大家展示一群过来人的光荣和落寞。你将看到在大学这个微社会里成功者的高明之处,失败者的失误所在,极具参考价值。2011年,大学毕业生人数超过660万,能找到工作的只有一半;而另一边,企业却招不到适合的人,问题究竟出在何处?如何真的让你在校园中就成为企业抢着要的人才?本书给出了相应的答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大学四年挖好坑 毕业十年牛哼哼 PDF格式下载



越来越多的大学在校生冲出教室,去参与社会实践,提前寻找就业真理。而大学教室则越来越空洞冷落,如同倒塌的废墟一般不受重视。教授也被迫无奈地走出去参与所谓的实践,搞的像个企业家似的。而企业家则因为大学生们的追捧,不断地来大学传授创业成功经验,搞的越来越像教授了。
然而实践真的可以代替教学吗?真理难道只存在于就业吗?那些所谓的实践,只不过是一时的经验罢了。经验那都是别人的东西,它如同快餐食品,吃得快、饿得也快。而我们真正需要的是对知识的消化,形成自己的体会。体会如同老火靓汤,它需要细煮慢炖,吸收好、营养也好。
这是一部企图从作者自己的身边人身边事着手,站在一个毕业十年事业小有成就的人和一个大四即将毕业的本科生的角度来反思大学应该怎么样读的著作。大学成长是一个疼痛的过程,成熟是痛过以后的事情……自由、爱情、个性、错误、责任、代价,这不是临门一脚的就业经验,却更需要苦练内功的前途修行。
作者在这部作品里将会列举许多成功或者失败的例子,来向大家展示一群过来人的光荣和落寞。你将看到在大学这个微社会里成功者的高明之处,失败者的失误所在。
这不算是一本新生宝典,因为他并不太宣扬投机取巧这种理念。他只是希望在你还在大学迷茫或者即将走入大学的时候,给你一些实用并且实在的小建议。因为我们都明白每个人的大学都是自己的,真正谈到怎么去过那都是自己去慢慢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花了好几天的空余时间精读完了这本书,风趣幽默的语言,一针见血的揭示,独具一格的见解,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共鸣,这的确是一本适合大学生读的一本书,在这书中,能吸收到的东西很多,也多少拨开了前路的一些迷雾。书的内容乍看之下似乎挺散的,读完之后会发现囊括了大学的方方面面。


好像是谁的微博里有推荐,然后在当当上搜了一下,前面几节都还挺吸引我的。
于是,我这个毕业已经十年的人买了一本大学生应该看的书。

但是买回之后,还是发现,它的确是针对在读大学生写的,即使我觉得行文风格还OK,整个内容也不错,还是不愿意花宝贵的时间再去看了,毕竟里面说的很多对我都是过去式,也没有可以改变的余地了。


作者的讲述,很简洁,但是真实的给读者描绘出了当今大学的现状。


很好,适合刚上大学的人看!


建议即将上大学和刚上大一、大二的学生看看,对如何有效上大学有一定的帮助。


获益匪浅。。对刚踏入大学的亲们都蛮有用的


毕业的烦恼,我们当今的大学生活缺少对未来的规划,我们一直想要特别的未来,一直没有方向,那么,你敢直到咋么做了


这本书给力我们很多反思,大学生值得读。


介绍的不错。。在网上看到的书,希望对我有用!


觉得这本书读了以后,自己感觉不错。


书很好,,值得一读


在超市看到的,觉得不错,打算好好看下


买来借给给学生看的——也是比较能让人看得进去的书——可以给他们解答很多方面的疑问,比较实用,正好也省一点我的口舌。


很好的!真的!


很好看的一本书,很适合现在的我,很有感触


为未来指导,还可以


如果我是在大一的时候遇到这本书就好了。。。


日你妈 。这本书写的好差。还没我写的好


很不错,无论是纸张还是内容,都是值得购买的。有助于增长知识。确实对大学生很有用


太喜欢这本书了!!!!!!!!


给孩子买的,看后有收获,就达到目的了。推荐学生,家长都看看。


大学生一定要知道的!!!!!!


值得大学生一看的书,里面的内容很到位!


语言挺搞笑,但有很有哲理,书中有很多事例让大家参考··


这书实用。


发货迅速 第二天就到了 纸质一般 内容 才看 看完再评价


还算不错,就是纸质有点差,其中还没有什么插图


给儿子买的书,儿子说不错。


放在宿舍···准备好好看看··嘿嘿· ··还可以啦···


总体来说快递挺给力,书的质量还不错


只看了一点,感觉是本好书!


书很便宜,印刷也很不错,值得购买


这本书还是不错的,莫子楚写的。这本书算是写出了他上大学所经历的的感触吧。她把她在大学里学到的。看到的东西,都给我们分享了。。也让我们更清楚的知道大学是一个怎样的地方。更清楚我们应该怎样去规划。这就是一个江湖。正如书中所说的:这不算是一本新生宝典。因为他并不太宣扬投机取巧这种理念。他只是希望在你还在大学迷惘或者即将进入大学的时候,给你一些实用的并且实在的小建议。因为我们都明白。每个人的大学都是自己的,真正谈到怎么去度过,那都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本书有颇多作者的观点,也相应指导了大学生在大学里的问题,有一定指导意义,但本人觉得一般。


应该对于即将要上大学和正在读大学的有一定的启示。


也许一个真实的大学充满了遗憾吧


还好吧,给弟弟买的,希望看书后能对大学有一点规划。


五一时买的这本书,拿到书后,第四天就看完了,很棒,当时感觉自己很迷茫,偶然的一回看到了这本书,看完后对我帮助很大,没浪费money


已经看完,书的例子多,也有作者的亲身经历。


看了之后感觉有收获,值得买来看一看,尤其是在校的大学生


内容很实在,但是感觉不适合大一小孩看,对于他们来说太早了,还得是经历过后才能有感悟


好评 书中的用词还有语气之类的都很平和作者态度比较诚恳看着还算舒心


虽然有些皱,不过还不错啦~尾品汇买得,还是很值了


还没看正文,但书背面的评论老搞笑


很不错,值得选择哦亲,


一直在思索大学四年该如何度过的问题,大学是培养人才的地方。大学生为什么就业难,一个最根本的原因,是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适合现代社会需要的人才。当然,我们现今的教育有问题,但我们无力批判,更无力改变,我们所能做的只是改变自身,从自身努力。然而,在自主性较强的大学,我们到底该怎么努力,才能无愧于四年美好的青春时光。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不仅仅是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更要在性格、品质等方面好好磨练自己。
《大学四年挖好坑,毕业十年牛哼哼!》,好一个响亮的题目!看到这个标题,我有股莫名的激动,迫不及待地下单买下了书,但看完后,有些失望,感觉内容表面化,虽然也有一些非常中肯的见底,但到底大学四年该怎么挖好坑,还是有些茫然。


书的名字起得很好,但是内容没有它说得那么“牛哼哼”。作者是新闻系专业的,说了他的一些大学经历和感悟。有些地方有可取之处但总的来说内容并不十分出彩。


没有枯燥的说教,只有作者的亲身感悟。教你如何度过大学四年,形成自己的主见,为未来铺路!


送给小弟的,要上大学了


正在上大学的同学们,我强力推荐你们也来阅读。


前面写的还不错,后面完全就坑爹,不少凑字数的,一个例子用好几次,但从书里还是能有一些感悟


前几章写得还不错,真实生活...买的原因是 想看看别人四年怎么过的,祭奠一下过去的四年。
中后部分有些不堪...那种条框式的文章,逻辑尚清晰。
可惜类似教科书上的知识,看起来实在无趣...
总的来说,在书店看来吸引自己的章节,还有89年的作者,更是想看看同龄人是怎么过的.
买回去再细看就不是很满意。
建议就在书店看看精彩部分足以. 不能把上面说的太当真。


是一本小书。。纸张印刷一般啦。。文章还好。。。不过很多是在作者博客上看过的。


本书由两个作家共同完成,感觉其中一个作家的想法到哪都找得到,食之无味,另外一个有可以吸收的地方,总体说还可以


书页被折损的非常严重,绝对不是运输过程中的问题,拿到之后很郁闷,这样的书是不可以再销售的啊


内容挺好的。挺有用。大学生可以都看看


这本书一般,跟同类书相比差一些。


还没有看,希望不是废话书,


这本书啊,都是废话啊,看了都不想看第二眼啊


还不错哦!很有意思!


纸的质量还不错,但是封面压坏了一点……


给人种看着想买,买了后悔的感觉哦


还行吧,比较有思考力,适合我这种大一迷茫的学生。


名字很诱人,内容一般吧,这种书你懂得,关键看自己


只是简单的提示和启发之类的,程度算深,想要牛哼哼,这本书的程度还差远了


物流很快,书也是我想象中的,能给大学生活提供一定指导。。


中心很一致,但是作者思维比较窄,阅历在那摆着呢。。。。


就内容而言,事例不够给力


真正的大学生活从这里开始,只是有些许的相见恨晚。


标题还是很吸引人的


还没读过呢......


《大学四年挖好坑 毕业十年牛哼哼》


内容比较专业,打折时买的,很满意


大学四年挖好坑 毕业十年牛哼哼


推荐给年龄20的小青年,增加经验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