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海上作战

金刀 凤凰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11  

出版社:

凤凰出版社  

作者:

金刀  

页数:

216  

内容概要

  本书稿是“凤凰观天下”之“特种作战”系列中的一本,它以丰富的史料介绍了具有重要意义的海战。
  摧毁对方的海军部署,用极小的代价获取战争的胜利已成为各个国家的共同愿望。各国不惜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使得海军武器装备性能  不断改进,本书稿图文并茂地展示了不同国家为争夺海上话语权而上演的一出出轮番坐庄的好戏。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特拉法尔加海战——19世纪规模最大的海战 
 1 拿破仑的野心 
 2 “可怜的”维尔纳夫 
 3 纳尔逊的战术 
 4 分而击之  
第二章 汉普顿海战——装甲舰的首次短兵相接 
 1 无敌装甲舰 
 2 棋逢对手  
第三章 利萨海战——蒸汽铁甲舰队的首次交锋 
 1 海战起因 
 2 “意大利”号沉没 
 3 无法改变的结局  
第四章 马江海战——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1 越南!越南! 
 2 清军惨败 
第五章 黄海之战——甲午战争的决定性战役 
 1 导火索 
 2 壮烈血战 
 3 意义重大  
第六章 美西大海战——美国海军的崛起之战 
 1 一次爆炸引发的战争 
 2 马尼拉之战 
 3 决战古巴  
第七章 对马海战——日俄战争的结束曲 
 1 从日俄战争说起 
 2 长途跋涉 
 3 残酷的结局  
第八章 福克兰群岛海战——英国人的复仇之战
 1 来自克罗内尔的导火索 
 2 快意复仇  
第九章 日德兰大海战——战术与战略的较量 
 1 海上游击战 
 2 夜战一锤定音  
第十章 “俾斯麦”号的沉没——电子战初露端倪 
 1 德国海军的杰作 
 2 丹麦海峡海战 
 3 击沉“俾斯麦”号 
第十一章 大西洋上的“狼群”——二战德军的潜艇战 
 1 邓尼茨的突发奇想 
 2 “狼群”兴亡 
 3 美军参战 
 4 美英联手屠“狼”  
第十二章 地中海海战——为交通命脉而战 
 1 海上生命线 
 2 袭击塔兰托港 
 3 克里特岛争夺战 
 4 保卫马耳他岛 
 5 意大利投降  
第十三章 偷袭珍珠港——虎!虎!虎!  
 1 山本五十六的豪赌 
 2 箭在弦上 
 3 影响巨大  
第十四章 珊瑚海大海战——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航母大战  
 1 剑指澳大利亚 
 2 航母大战  
第十五章 中途岛战役——太平洋战争的转折点 
 1 神秘的电波 
 2 参战兵力 
 3 血战中途岛 
 4 情报的胜利  
第十六章 瓜岛争夺战——日本人的雪上加霜之战 
 1 必争之地 
 2 美军夺得瓜岛 
 3 日军撤退  
第十七章 马里亚纳海战——美国海军的“射火鸡大赛” 
 1 向中太平洋进发 
 2 日军的四波攻击 
 3 美军的反击 
 4 日本人的噩梦  
第十八章 莱特湾大海战——史上最大规模海战 
 1 日军孤注一掷 
 2 可怜的栗田 
 3 设伏苏里高海峡 
 4 最后一击  
第十九章 中东海上导弹战——海战史上的新课题 
 1 小艇干掉大舰 
 2 以色列的复仇  
第二十章 马岛海战——高科技海战的揭幕之战
 1 由来已久的争端 
 2 战役的第一阶段 
 3 战役的第二阶段 
 4 最后的决战 
  

章节摘录

  面对北军咄咄逼人的气势,南军也不是吃素的。他们不仅早就做好了准备,而且采用先发制人的战术,派出“弗吉尼亚”号装甲战舰和5艘木制战舰组成的舰队对北军舰队实施突袭。  “弗兰尼亚”号装甲战舰是由舰长弗兰克林·布坎南海军上校亲自设计的,它全长82.5米,宽约12米,高7米,排水量有3200吨。最为重要的是,它的全身几乎都被厚厚的铁板包起来。这是弗兰克林-布坎南的秘密武器,他要打对手一个措手不及。  3月8日午后,“弗吉尼亚”号铁甲舰(由“梅里马克”号改装而成)在两艘炮艇护航下驶离诺福克港试航,向汉普顿锚地驶去。  汉普敦锚地地处詹姆斯河口,此处宽6英里。北岸由北部联邦军队控制,它在奥德波因特卡姆弗特设有门罗要塞,在纽波特纽斯新设置了一个炮台。南部邦联则控制南岸,在塞韦尔岬和皮格岬以西都构筑了防御工事。  驶进汉普顿后,布坎南上校首先把炮口对准了锚泊在纽波特纽斯外海的“国会”号和“坎伯兰”号。  “国会”号是一艘航行护卫舰,它装有44门火炮,战斗力极强。而“坎伯兰”号是一艘单桅纵帆船,它只装有24门火炮,战斗力稍逊。  布坎南在炮击“国会”号的同时,决定先挑软柿子捏,于是命“弗吉尼亚”号快速驶向“坎伯兰”号,利用自己的金属撞角,撞沉“坎伯兰”号。这招十分奏效,面对“弗吉尼亚”号的撞击,“坎伯兰”号躲闪不及。“弗吉尼亚”号的金属撞角深深地插进了“坎伯兰”号舰首右舷——“坎伯兰”号迅速丢弃了一些物资,才勉强防止了下沉。  也是“坎伯兰”号命大,正当难以抵挡之时,恰好“弗吉尼亚”号的撞角折断了,令战斗力大减,布坎南这才下令后退,脱离了“坎伯兰”号。但布坎南并没有因此放过它,命令士兵继续向已经缓缓下沉的“坎伯兰”号射击。“坎伯兰”号也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武器,予以还击。最终,“坎伯兰”号还是没有被“弗吉尼亚”号彻底击沉,而是搁浅在了浅滩底部。  看到己方的战舰被撞到搁浅,北军舰队立刻集中火力,朝“弗吉尼亚”号发射炮弹。但“弗吉尼亚”号的装甲太坚固了,炮弹打上去只留下一个凹坑,炮弹就被弹落大海。而“弗吉尼亚”号的船身毫发无损。  冒着猛烈的炮火,“弗吉尼亚”号又转向“国会”号,决定集中火力把它击沉。由于“弗吉尼亚”号装甲战舰上使用了来复线,大炮射击得特别准确,用的又是爆破弹,所以,“国会”号一下子被打蒙了。很快,整个船身便起了火,烈焰腾腾。在无可奈何之下,“国会”号只好降下舰旗投降。  就这样,“弗吉尼亚”号几乎没费什么力气,就干脆利落地干掉了北军的两艘战舰。此外,北军的“明尼苏达”号在慌乱之中也严重搁浅。  但“弗吉尼亚”号也并非没有损失。这损失不是来自舰船,而是来自指挥官——在这次战斗中,舰长布坎南为了更好地观察而登上了上甲板,却被岸上联邦军的滑膛枪击中负伤。“弗吉尼亚”号舰长一职只好由海军上尉凯茨比·阿·罗杰·琼斯暂时接替。  眼看着对于“弗吉尼亚”号无计可施,而己方又损失惨重,北军舰队见势不妙,赶紧撤出了战斗。  如何对付“弗吉尼亚”号成了摆在北方海军指挥官面前的一个最大问题。正在北军的海军部长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一名手下突然顿悟般提醒道:“我们有一艘跟‘弗吉尼亚’号一模一样的‘莫尼特’号装甲战舰。”  部长一拍脑袋,紧锁的眉头立即舒展了开来。他立即下令,赶紧把“莫尼特”号从纽约调往汉普顿。  “莫尼特”号是由瑞典发明家约翰·埃里克森设计的,它的舰身在水面上只露出0.5米,包着5层到8层2.5毫米厚的铁板,排水量有987吨。虽然“莫尼特”号比“弗吉尼亚”号小得多,但它的机动性好,而且炮火也很凶猛。 接到命令后,“莫尼特”号由一艘拖船拖曳,从纽约出发,沿着海岸向汉普顿航行。对船员来说,他们经历了一个可怕的航程。特拉华岬海域的狂风暴雨激起的狂涛猛烈地冲击着已经严重损坏的锚链筒,排气机和发动机也被浸没,操舵索被堵塞住,以致该舰的安全完全取决于是否连接到拖轮上的牵引钢索。  经过了艰辛的航程,3月8日下午4时许,“莫尼特”号终于到达汉普顿。  3月9日这天天刚蒙蒙亮,布坎南带着昨天的喜悦,率领“弗吉尼亚”号装甲战舰再次驶进了汉普顿。在他看来:今天又将是丰收的一天。  在行进过程中,布坎南首先看见了北军舰队里搁浅的“明尼苏达”号战舰,于是当即下令加速前进,靠近它,并把它击沉。  但就在“弗吉尼亚”号向“明尼苏达”号渐渐靠近的时候,“莫尼特”号装甲战舰却迎头赶来。  布坎南发现“莫尼特”号跟之前的北军战舰完全不同,竟然是跟“弗吉尼亚”号一模一样的装甲舰,心下先是一惊,但接着就热血沸腾,想和它一较高低。于是他大声命令道:“先别管‘明尼苏达’号了,集中全部火力向‘莫尼特’号开炮。”  ……


编辑推荐

  “二战”时的珊瑚海大海战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航母之间的较量,它打破了以往海战都是双方军舰接近到较近距离之内用舰炮解决问题的惯例,采用了远程攻击。整个海战过程,没有发射一枚炮弹或者鱼雷。  在马岛之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有一名身份非常特殊的军人,而且还是皇室贵族。他的真实身份只有舰队司令和军事当局才知道,其他人就算知道也当做是秘密。他就是现任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的次子——安德鲁王子。王子当年的参战,令皇室贵族大为震惊,然而他还是冲破层层阻碍登上了海王直升飞机,并且在战斗中巧妙地利用一面反光镜阻止了飞鱼反舰导弹的攻击。  莱特湾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最后一次大海战,也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海战。这场海战消灭了日本的海军力量,除了陆上基地的飞机外,日本海军几乎已不存在了,美军取得了绝对的制海权。小泽在战后受审时说:“在这一战之后,日本的海面兵力就变成了绝对性的辅助部队,除了某些特种性质的船只以外,对于海面军舰已经是再无用场可派了。”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海上作战 PDF格式下载



好不错了啊


这本书有的地方和《世界海军征战史》有雷同的地方,不过还算满意


比较适合初心者看,但是没有看到什么明显的主线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