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庇天下
2012-10
王重旭 白山出版社 (2012-10出版)
王重旭
家在房子里 张正隆 从奥巴马、普京,到此刻窗外开车的坐车的步行的各色人等,忙碌一天少有不回家的。无论家是什么,宅分几等,生活必需,功用使然,谁都少不了一种叫作“房子”的物件。即便茹毛饮血的远古人类,也要寻个遮风避雨的洞穴什么的。 不久前为家乡本溪写本书,听闻棚户区“房下崽”的故事,就是在房前屋后搭建偏厦子。溪湖区矿建街一位袁姓老矿工,住的伪满时期的房子,两个儿子要结婚,周围挤挤插插的,实在无处下崽。与周边邻居和有关部门协商,把公共厕所扒倒。,盖起小房,就成了洞房。 辽宁作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辽宁工人阶级作为“共和国长子”,曾经为国家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做出过历史性的重要贡献。进入新时期以来,由于资源枯竭和体制转轨,长期生活在棚户区的工矿企业职工陷入了极大的困境之中。据调查统计,到2004年底,全省有200多万人居住在棚户区,其中120万人生活在5万平方米以上的连片棚户区,有40多万人居住在5万平方米以下的连片棚户区。这些棚户区主要集中在抚顺、本溪、阜新、铁岭等资源枯渴型城市,总面积达632万平方米,大部分是上个世纪50年代初期建成的临时简易房。房屋破旧,阴暗潮湿,部分墙体开裂,多数地基下沉,有的七八百户合用一个公共厕所。 红领巾时代,就听说美国的摩天大楼下是贫民窟。今天的西方发达国家,也不无这类建筑,一个世界性难题。 始于1987年的辽宁棚改,主要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改造的棚户区都是地段较好、商业开发价值较高的地方,大片的偏远地段的棚户区少有人问津。这些棚户区的居民,70%为下岗失业人员,50%是城市低保人员,案件多发,秩序混乱。 2004年12月26日,上任不到半个月的辽宁省委书记李克强,到抚顺最偏远、贫困的莫地沟调研时,代表省委、省政府郑重承诺:“就是砸锅卖铁,也要让你们搬出棚户区,住上新楼房!” 截至去年,就是在这些少有开发商问津的棚户区,矗起4402万平方米楼房,211万人住进了新房。 这就是历时近8年的辽宁“一号民生工程”,一座实实在在矗立在辽沈大地上的煌煌丰碑。 就有了王重旭的这部全景式描写棚改的长篇报告文学《大庇天下》。 喜迁新居,一些人望着那坐便,不晓得是个什么物件,不知道怎么拉屎撒尿了。这不是个冷笑话。先拆旧房,再建新房,水、电、气、暖配套,炉台、水池、坐便俱全,搬进去就是个现成的家。这还不够,还要降低物业费,实行自助式管理,还要用预留部分商业房的经营收入,解决特困户的困难。而最重要的,当然还是保障宪法赋予他们的劳动的权利,这样那家庭资产一下子就增值了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家里,才会有恒久的生机活力、欢声笑语。 有支叫《国家》的歌唱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任何国家、社会,只有棚户区的千万家幸福了,才有国家、社会的幸福,和谐。安定。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 辽宁200多万曾经的棚户区人,不一定知道辽宁是下岗工人最多的省份,也是城市棚户区最多的省份,也就难以想象省委、省政府当家人承受的压力,甚至风险,建国以来辽沈大地上这项最大的民生工程又是多么举步维艰。他们是从切身经历的巨大变迁和体贴入微的细节中,感受到这个“一号民生工程”(如今全国各地的棚户区改造都叫“一号民生工程”了)中的“一号”的分量和暖意的。“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这话无论出没出口,也无论曾经有多少愁苦、失意、牢骚,那一刻幸福都不带任何虚妄地写在每一个曾经的棚户区人脸上。 《大庇天下》全方位记录了这场被称作21世纪“新土改”的棚改.昂扬着阳光灿烂、蓬勃向上的主旋律。 2012的春寒料峭中,以杂文著称的王重旭成了行者,在辽沈大地全部的14个地级市奔忙,去那些过去时和即将过去时的棚户区采访。无论科技已经和行将怎样缩短空间距离,坐在家里便能知晓天下事,报告文学这个行当,都少不了脚到眼到耳到嘴到,而且没人可以代劳。报告文学作家笔下的世界,那些生动鲜活的人物、故事、情节、细节,字里行间的那种感觉,必须由作家亲自去触摸、感知、采集。一场足球赛,坐在荧光屏前,即便什么样的天才和超级球迷,也绝难获得置身于人浪中的那种激情、亢奋和快感。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而家在房子里。家徒四壁也叫家,无房即无家,也无所谓什么家产。豪宅里也有悲剧,棚户区也有妻贤子孝、其乐融融,但别墅区与棚户区谁的幸福指数高低,则是不言而喻的。生活永远比文学精彩。曾经的棚户区的每一扇窗口里,几乎都是一个局外人难以想象的世界,为作者提供了广阔的挥洒空间。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今日之社会,没有比棚户区的那些房子再大的民生问题了,也没有比那些房子的变迁更能展示社会的文明和发展、进步了。《大庇天下》这个值得大书特书的题材,应该说主题、立意并不难透视、把摸,唯因人物众多,涉及地域之广,其采访量之大,也就可想而知,也就尤其考验脚力,这就需要功夫、时间。有责任感的报告文学作家,没有不肯在采访上花功夫、下气力的。至于完成这样一部作品,采访工程需要多少时日,因人而异,难以定量。毫无疑义的是,任何报告文学作品的质量,绝对与采访的广度、深度成正比,而这种广度、深度是需要时间保障的。现代科技给了人神行太保的脚力,可面对一个个采访对象,要想触摸他们的内心世界,捕捉那些抓心抓肝的细节(细节有时就是大历史),却是个耐心细致、耗时耗力的活计。就像十月怀胎,一朝分娩,你可以闪婚,却不能闪生,进了洞房就能抱上孩子。 重旭是个快手,坐到电脑前,手抚键盘即文思泉涌。脚也勤快。无论采访中有多少苦辣酸甜,都不偷工减料,也不怕苦累。他却说这是他写得最苦最累的一部作品。半年时间,采访写作,难得从容,难免影响情绪、心态。否则,以他的功力,自然会写得更好。 2012年秋沈阳 冬大连
《大庇天下(辽宁棚户区改造纪实)》简介:2004年末,辽宁省委九届八次全会与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2005年开始,用两年到三年时间,基本完成848万平方米、27.5万户、84.4万人的5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任务,并把棚户区改造作为全省的头号民心工程。经过21个月的努力,辽宁省顺利完成了5万平方米以上棚户区改造任务,昔日低矮破旧的1212万平方米棚户区“消失”,总面积1332万平方米的高质量新楼房拔地而起。截至2006年12月20日,全省共有120万居民搬进新楼房。
王重旭所著的《大庇天下(辽宁棚户区改造纪实)》全方位记录了这场被称作21世纪“新土改”的棚改.昂扬着阳光灿烂、蓬勃向上的主旋律。
王重旭,辽宁省凤城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高级记者。1982年毕业于辽宁大学中文系,曾供职本溪市委宣传部、本溪日报社,现任本溪市文联副主席,本溪市作家协会主席。出版著作有散文随笔集《如斯悟语》、《读书献疑》、《读史质疑》、《中国历史的屈辱》、《历史如此这般》,以及《从绪新闻评论集》等。
序 家在房子里 张正隆第一章 百代千年的安居梦 1 还有什么能称得上“全球奇迹” 2 百代千年的安居梦 3 共和国无暇他顾 4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5 破灭的住房梦 6 一个严峻的社会问题第二章 呻吟的棚户区 1 等而下之的那个“棚”字 2 呻吟的棚户区 3 莫地沟,一声叹息 4 棚户区,都市里的疤痕 5 郭英田,那不堪回首的往事 6 “喊爷”的故事第三章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改造棚户区 1 再也不能那样活 2 历史,终于迎来了转机 3 号角已经吹响第四章 一场关于执政能力的考验 1 睡着的孩子要不要拍醒 2 共产党员就是要敢于承担风险 3 钱从哪里来 4 国家开发银行挺身而出 5 一位敢讲真话的市委书记第五章 又一场波澜壮阔的辽沈战役(上) 1 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 2 “一号民生工程” 3 拆迁,天下第一难 4 铺天盖地的宣传攻势第六章 又一场波澜壮阔的辽沈战役(下) 1 辽沈大搬迁 2 突出重围 3 一个都不能少 4 一个不满意都不能拆 5 城管科长刘三姐的故事 6 把最大的实惠让给群众 7 市委书记夸干部 8 “六亲不认”的王双庆第七章 拔地而起的万千广厦(上) 1 盖老百姓住得起的房子 2 一定要选个好地段 3 在棚改问题上,谁也不能乱插手 4 一分钱也不能涨 5 工期!、工期! 6 关键时刻,必须有人站出来第八章 拔地而起的万千广厦(下) 1 速度与质量,一对并非不可调和的矛盾 2 我们是义务监管员 3 就是一个钉子都不行 4 今天我放你一马,明天百姓就骂我一生 5 一个特别能战斗的企业方阵 6 弄潮儿向涛头立 7 有这一件事,这辈子就没白活第九章 咱老百姓,今儿个真高兴 1 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 2 终于,我们上楼了 3 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 4 结婚、复婚,真忙 5 大年初一的礼物 6 市委书记“燎锅底” 7 和原来比,真是天壤之别 8 这生活,你上哪儿找去 9 就说俺搬新家了 10 孟祥祯的梦想成真第十章 21世纪的“新土改” 1 不懂得穷人,就不懂得政治 2 请让我来帮助你 3 那颗放不下的心 4 一封感谢信 5 筑起一道严密的失业警戒线 6 我把岗位送给你 7 有活干的日子真幸福 8 不能让老百姓吃亏 9 冬天里的春天第十一章 一场深刻的社会变迁 1 大学之道,在亲民 2 从学会住楼开始 3 必须把人组织起来 4 个人魅力让她一呼百应 5 最好的途径是启迪心灵 6 小张卓的转变 7 金盆洗手的刘凤兰 8 俺们那旮都是活雷锋 9 绣红旗第十二章 小城故事多(上) 1 社区里新来的年轻人 2 生怕一觉醒来,这一切就都没了 3 咱天生就是唱歌的 4 棚户区里的邻居节 5 罗存颖,最后的“贵族” 6 咱得了便宜,不能不吱声第十三章 小城故事多(下) 1 你是元帅我是兵 2 好汉李云龙 3 编外主任郭英田 4 金婚马丽华 5 人间大爱岳云凌第十四章 共产党的根扎得究竟有多深 1 从中央到地方,一贯到底 2 社区的灵魂是怎样炼成的 3 中国,那些最小的书记们 4 王雅君和她的莫地沟 5 见过6位常委的徐秀香 6 全票当选的赵淑淳第十五章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1 远远没有结束的棚改 2 为了老百姓的幸福 3 你们解决了世界性的难题 4 那些来自国内和国外的声音 5 充满智慧,更充满理想 6 每当想起那往日的时光 7 一座历史的丰碑后记
1 还有什么能称得上“全球奇迹” 2012年3月24日,初春的辽宁大地,暖意融融。 抚顺莫地沟。 和往日一样,莫地沟的百姓们依旧在广场上,谈天的谈天,散步的散步,下棋的下棋,唱歌的唱歌,一大批北京来的专家居然也没能引起他们的注意。 来这里的领导太多了,来这里参观的人太多了,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了。 其实,这些往日的棚户区居民,从他们搬人新居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不仅仅是他们自己了,他们开始代表了这个国家的形象。共和国的光辉不仅仅从摩天大厦上散发出来,更从这些最底层的老百姓那挺直的腰身和平和的面庞上散发出来。他们幸福了,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真正地幸福了;他们改变了,这个社会才真正地改变了。 然而,莫地沟的社区主任王雅君却和接待往常的贵宾不一样。她知道,这群人是中国最顶级的专家,只有他们点头,只有他们认可,莫地沟这个中国棚改的发祥地,才会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总是一身藕荷色运动装的王雅君,尽管已经54岁了,但那爽朗泼辣的性格还像一个年轻人。 王雅君很满意自己今天的表现,她觉得自己今天的思路特别清晰,语言的表述特别流畅,这一点,从专家们的表情上,她就看得一清二楚。 下午,专家们便赶回沈阳。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举办的“低收入居民住区发展模式探索——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经验国内研讨会”,在沈阳的辽宁友谊宾馆召开。出席这次会议的除相关领导外,主要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的专家们,他们中除了研究员,就是博士。 一个社会不乏具体的领导者和操作者,他们有能力改天换地、有能力创造奇迹;但是他们有时就是干干而已,他们把一件事情干完了,这件事也就过去了,只要看到了结果就行。有时,尽管他们也看到了自己所做的事情很了不起,但是了不起的根源在哪里,他们却难以完整表述。所以,有了专家的论证,他们便有了一个更为明朗的方向和更为坚定的信心。而且,专家们也并非仅仅为总结而来,他们要通过考察和总结,上升到历史的高度,上升到世界的高度,以便在更为广泛的范围内进行推广。 2005年,辽宁大地发生了一件大事,轰轰烈烈的棚户区改造在辽沈大地全面展开。 到2011年,辽宁已完成城市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2910万平方米,建设回迁楼总面积4402万平方米,改善了70.6万户、211万棚户区居民的居住条件。直到现在,历时8年的辽宁棚户区改造工程,仍在继续进行。 在友谊宾馆,第二天的研讨会被分成“棚户区改造:建设与管理”、“棚户区改造:经济与金融”、“棚户区改造:社会与环境”、“棚户区改造:空间与土地”4个专题在4个不同的区域里同时进行。 为什么要在这样一个时间、这样一个地点,召开这样一个会议呢? 大会的主办者认为: “目前从全球情况来看,城市发展面临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的困扰。因此,课题组定位于国际性角度,专门对辽宁棚改进行研究,探究‘辽宁模式’对于全球的借鉴价值。” 让我们先来听听有关专家和学者是怎样说的吧: 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齐骥说: “辽宁的大规模棚户区改造工作是一个了不起的成就,是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成果带给广大低收入困难群体的实惠。辽宁棚改的成功表明,城市棚户区改造的顺利实施,加快了改善中低收人群众的住房条件,促进了社会和谐稳定和社会公平,优化了城市发展空间,完善了城市功能,增加了就业,带动了投资和消费的增长,既是重大的民生工程,也是重大的发展工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王伟光说: “改造棚户区和解决低收入居民住区发展的‘辽宁模式’,以科学发展、科学棚改的观点方法为指针,以统筹兼顾、均衡协调的战略原则为龙头,以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组织体制为核心,以综合配套、利民长效的政策制度为基础,以规范有序、人本自治的管理服务为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价值。”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与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辽宁棚户区改造经验”课题组成员倪鹏飞说: “还从来没有哪个地区政府以如此短的时间、如此快的速度解决了困难群众住房的问题,辽宁棚改创造了全球奇迹。” 辽宁棚改,真的是全球奇迹吗? P3-5
从来没有用这样短的时间完成一部30多万字的书稿。 如果说,辽宁在棚改中创造了“辽宁速度”的话,那我便是借了这棚改的东风,在“棚改精神”的感召下,创下了自己的写作速度。 从今年3月初,到8月31日完成书稿,其间真是夜以继日,尤其七八月份的酷暑,浑身汗水,苦换苦熬。过去听本溪籍作家张正隆说,他每天写作都在14个小时左右,我感到惊讶。可是这一阵子,我也如此。尤其那些天,一接到白山出版社胡承山副总编的电话,便有一种“鼓声阵阵催人急”的感觉。 对棚改这个题材,我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我家的一些亲属就是棚改的最大受益者,他们从住了几十年的本溪柳塘棚户区搬到转山棚改新区。目睹了他们前后的生活变化以及他们对党和政府的感激,我真切地体会到,棚户区改造确实是共和国60年来规模最大也是效果最好的民生工程。 在采访中,那些还在棚改一线辛勤工作的党员干部,那些经历过棚改风风雨雨的同志,那些在棚改新区为老百姓操心劳神、默默奉献的社区干部,那些发自内心感谢党、感谢政府的棚户区居民,都深深地让我感动;特别是当我看到改造前后的棚户区的巨大变化、人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让我真切地感到中国在进步、社会在进步。 辽宁省委宣传部对本书的写作和出版,予以高度重视。写作前,曾把白山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等有关部门召集到一起,共同研究写作、出版等一系列问题。新闻出版处的同志积极主动地为我联系和安排去各市采访诸项事宜。 全省14座城市的市委宣传部领导,对本书的采访高度重视,热情接待、安排采访,提供了大量的文件、材料、图片,为我的写作提供了很多方便。特别是本溪市委宣传部和本溪市文联,在这段时间里,很多应该我来做的工作都安排给了别人,尽量给我充足的时间。 著名军旅报告文学作家张正隆在这部报告文学写作之前,专门告诉我采访和写作应该注意的事项。特别是在本书初稿完成后,又不辞辛劳,和白山出版社的几位领导共同研究修改意见并为本书写序。 所以,这部书不是我一个人在写作,也不是我一个人来完成,它的背后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团队,我不过是一个执笔者。所以,在这部书稿完成之际,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向这些人说声谢谢。 辽宁的棚户区改造是一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我想,必须以全景式的方式来写作,才能从宏观上把握,才能把辽宁棚改的全貌展现给世人。但是,这样的写作必然带来一定的难度,尤其时间紧迫,要求必须8月底交稿,因而不允许拿出更多的时间采访,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去精雕细琢,留下一些遗憾就是不可避免的了。 不过,我相信自己,这部书,还是真实地反映了辽宁的棚改。 最后,谢谢所有在此期间我所采访过的人和帮助过我的人。
辽宁省从2005年开始对集中连片的棚户区进行改造,短短两年,120多万人顺利迁出又迁回。绝大多数依靠自身力量无法解决住房困难的群众,通过棚户区改造住上了新楼房,拥有了价值数万元的房屋资产,享受到了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 这就是历时近8年的辽宁“一号民生工程”,一座实实在在矗立在辽沈大地上的煌煌丰碑。 王重旭的这部《大庇天下(辽宁棚户区改造纪实)》是全景式描写棚改的长篇报告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