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妮·莫里森研究
2006-12
外语教学与研究
章汝雯
235
无
《托妮·莫里森研究》作为我国第一本系统研究托妮·莫里森的专著,以文本分析为依托,对莫里森的创作理念进行了系统梳理,阐述了她的政治观点、审美意识、现代派的创作手法,以及对黑人民族文化所持的态度,剖析了她头上"女权主义"桂冠的特殊含义。《托妮·莫里森研究》内容系统、见解独特,为读者全面、深刻、系统地了解这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提供了一个新视角,是理解和欣赏托妮·莫里森及其作品不可多得的一本参考书。托妮·莫里森,美国黑人女作家,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曾获普利策小说奖、美国全国图书评论会奖、罗伯特·F. 肯尼迪奖等多项大奖。在《纽约时报书评》评选的近25年来美国五部最佳长篇小说中,托妮·莫里森的《宠儿》荣登榜首。
第一章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第二章 莫里森的创作理念第一节 黑人文学是美国文学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第二节 “我的作品源于希望的愉悦,而非失望的凄怆”一、非人道的奴隶制·斗争着的黑人奴隶二、无所适从·创伤修复三、固步自封·民族未来四、种族仇恨·民族精神第三节 为黑人妇女们写作一、莫里森的女权主义观点二、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第三章 莫里森与黑人民族文化第一节 莫里森的民族文化情结第二节 莫里森作品中丰富的黑人文化一、非洲宗教传统二、非洲传统的生活方式三、名字与命名四、黑人民间传说第四章 莫里森笔下的黑人形象第一节 为争取自由而不惜牺牲的黑人奴隶形象第二节 北迁后无所适从的黑人形象第三节 追求个性解放的黑人妇女第四节 文化归位后的黑人形象第五章 作品中的社会政治成分第一节 黑暗的奴隶制第二节 种族歧视第三节 北迁大潮和民权运动第六章 黑人的审美意识第一节 民族历史留下的阴影第二节 黑皮肤之美与否一、黑人群体的自我否定话语二、种族主义话语三、建设性话语第七章 现代派的创作手法第一节 多角度叙述一、《宠儿》中的多角度叙述二、《爵士乐》中的多角度叙述第二节 意识流第八章 文本分析第一节 《最蓝的眼睛》一、独特的谋篇布局二、模糊的人物形象和清晰的人物行动第二节 《秀拉》一、辩证的是非观与善恶观二、人物性格的互补……参考文献后记
第一章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托妮·莫里森 托妮·莫里森1931年2月18日出生于俄亥俄州的洛兰小镇,原名Chloe Anthony Wofford,因为这个名字不好发音,上大学时改为Toni。父亲George Wofford是一家造船厂的焊工,母亲Rahmah Willis Wofford是个家庭妇女。父母双方的家庭都是从南方迁移而来的。莫里森的家族颇具音乐才华,母亲是教堂唱诗班的成员,祖父曾靠演奏小提琴养活全家,这为莫里森对黑人民间文化,尤其是黑人音乐的热爱,奠定了很好的基础。父母培养了莫里森的独立自主精神和强烈的自尊心,教导她不能因为贫困而削弱了做人的尊严。他们曾就变质的救济食品给罗斯福总统写了一封信,对此提出强烈抗议,因而在黑人斗争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因为家庭背景的关系,莫里森上小学一年级时已经识字了,她是班上唯一上学前识字的孩子。1949年她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洛兰高级中学,并考上当时专为黑人开设的霍华德大学,攻读英语和古典文学,1953年毕业,获文学学士学位;之后去康奈尔大学深造,获文学硕士学位,硕士论文是关于弗吉尼亚·沃尔夫和威廉·福克纳作品中的自杀主题,现在经常被不少学者引用。1955至1957年莫里森任教于得克萨斯南方大学,1957年至1964年任教于霍华德大学。在华盛顿工作期间,她遇到了建筑师哈罗德·莫里森并与之结婚。1964年莫里森和丈夫分居,带着两个儿子搬至纽约,在兰登书屋谋了一份差事。1965年她升为兰登书屋的高级编辑,她编的《黑人之书》记述了美国黑人300年的历史,被称为美国黑人史学的百科全书。10年后,莫里森重操旧业,当了教师。1976至1978年她在耶鲁大学访学,1984年至1989年任教于纽约州立大学,自1989年起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至今仍是该校美国黑人研究项目及创造性写作系的成员。……
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