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理论与实务
2008-8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杨烨 编
198
进入21世纪,全球化的浪潮渗透和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每一个角落。作为国际社会的积极一员,改革开放的中国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全球化的冲击。全球化使中国在经济、政治、文化、军事、外交等诸多方面与世界各国的交往日益频繁和深入。 首先,随着中国加入WTO,进一步扩大了对外开放,各大跨国公司都在加大来华投资的力度,同时中国也进一步走出去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竞争。这就需要我们对各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政策进行充分了解,并作出对策性分析。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深感有必要编写一本介绍外交理论与实务的图书。其次,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革命促使人类各个方面的技术不断更新,国与国之间的交往方式也随之变得更加复杂化、多样化和现代化。再次,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高职院校纷纷设立,高职教育的内涵日渐丰富,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与此相适应,高职教育培养人才的目标逐渐向复合型、应用型转变。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引下,加强高职学校的人文素质教育,以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成为各类高职院校的共识。而在当前的大环境下,了解知识经济和信息社会的特点,熟悉国际社会通行的政治、经济、文化交往规则和惯例,具有较强的外语能力和公关能力的涉外复合型人才就成为我们社会越来越突出的需求。 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以一种强烈的责任意识,编写了这本符合高职教育要求的人文素质教育教材,以期能为高职教育的发展尽绵薄之力。 本教材具有以下几个特点:第一,涉及内容广泛。本书不仅系统地介绍了外交学的基本理论和外交实务的主要方面,而且还引人了中国当前外交政策的最新理念;第二,内容浅显易懂。本书对外交理论和实务的一些基本理论和规程都作了简单的概括,学生可以比较系统地了解中西方外交理论的发展演变过程和国际社会通用的一些外交规则与惯例,如外事交往中的一些礼仪规范等;第三,重实务操作而非理论讲解。教材用了很大的篇幅来介绍外交实务的一些可操作性内容,如外交仪式礼仪、饮食文化礼仪、世界各国节日礼俗和礼俗禁忌等,并在各章节后面附有一些典型的外交模拟案例,以备学生课后讨论。
第一篇 外交概述与外交思想的演变 第一章 外交概述与当代外交基本准则 第一节 外交的定义与主要特征 一、外交的定义 二、外交的主要内容与特征 三、外交与对外政策的区分 第二节 外交学的研究对象、范围与指导思想 一、外交学的研究对象 二、外交学的研究范围 三、外交学研究的指导思想 第三节 当代外交的基本准则与惯例 一、国际公认的当代外交基本准则 二、当代国际社会遵循的外交规则与惯例 第四节当代外交的进步总趋势 第二章 近代西方外交思想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近代西方外交思想的起源 一、古希腊的外交思想 二、古罗马的外交思想 三、中世纪的外交思想 第二节 近代西方外交思想的历史演变 一、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外交思想 二、近代欧美国家的外交思想 第三节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外交思想 一、威尔逊的外交思想 二、罗斯福的外交思想- 三、张伯伦的外交思想 四、希特勒的外交思想 第三章 当代大国外交思想的发展演变 第一节 冷战时期主要大国的外交思想 一、冷战时期西方国家的外交思想 二、冷战时期苏联的外交思想 第二节 后冷战时期西方国家的外交思想 一、美国的外交思想 二、英、法、德三国的外交思想 三、俄罗斯的外交思想 第三节 当代西方“新外交”的表现及其发展趋势 一、当代西方“新外交”的表现 二、当代西方外交发展的最新趋势第二篇 外交的国际环境与影响因素 第四章 世界政治格局演变对外交的影响 第一节 外交的国际环境: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 一、冷战时期世界政治格局与大国外交 二、后冷战时期世界政治格局与大国外交特征 第二节 国际社会行为主体多元化对外交的影响 一、国家行为体:主权国家 二、非国家行为体 三、国际社会行为主体多元化对外交的影响 第三节 全球治理背景下主权国家外交功能的变化 一、全球化、全球性问题与全球治理 二、全球治理与主权国家外交功能的演变 第五章 战后世界经济发展新趋势对外交的影响 第一节 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现象及其对外交的影响 一、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相互依存现象 二、世界经济的相互依存对外交的影响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与国家经济主权的让渡 一、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总体影响 三、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对成员国外交的影响 第三节 知识经济时代主权国家外交资源的变化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及其对当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二、知识经济时代科技信息要素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上升 第四节 国际经济协调机制及其影响 一、战后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形成与发展 二、国际经济协调的重要载体:八国集团和世界经济协调的三大支柱 三、国际经济协调机制的效果和局限性 第六章 国际会议、国际组织、国际条约与外交 第七章 外交的动力与制约因素第三篇 外交事务与外交实务 第八章 外交战略与外交策略 第九章 外交政策与外交决策 第十章 外交途径与外交方式 第十一章 外交事务与外交业务 第十二章 外交机构与外交特权 第十三章 外交礼仪与外交礼节 第十四章 世界各国礼仪文化第四篇 当代中国外交 第十五章 当代中国外交政策与实践 第十六章 当代中国外交与国家形象附录 主要国际组织中英文对照表参考书目后记
第十三章 外交礼仪与外交礼节自古以来,国与国之间的交往都比较注重“以礼相待”,即使彼此发生冲突,也常是“先礼后兵”。外交礼仪是一项重要的外交职能,是国际交往必不可少的形式和环节。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国际交往中通行的礼仪规则与惯例。第一节外交礼仪的特征与规则外交礼仪,是礼仪的一个分支,是外交人员在参加外交活动中必须遵守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在外交活动中,不论有意或无意有违外交礼仪,都会失敬于人,或者见笑于人。外交礼仪通常是指在具体的外交活动中,用于向交往对象显示尊敬友好之意,同时用于维护自身形象的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简而言之,外交礼仪就是在外交场合待人接物时的合乎标准的规范和做法。当代各国的外交礼仪,有的已经形成国际公约,具有法律效力,例如《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而大部分则是在相互交往中“约定俗成”,逐步成为国际惯例,为各国所普遍承认和接受的行为规范。但各个国家还在不同程度上保持着各自民族的一些特性。礼仪在外交实践中是为实施本国的对外政策服务的,因此礼仪具有高度的政治性,是直接体现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礼的“冷”与“热”经常是反映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寒暑表。礼仪工作也是拓展外交关系的重要渠道。礼仪常常可以传递信息,传递一国的政策意向,进行外交试探。同时,礼仪工作也是通过合法手段,了解别人,宣传自己,发展友谊的重要媒介和窗口。通过交往的形式、礼节,以及交往者的组织、服务、效率等,可以看出一个国家的真实面貌。一、外交礼仪的特征外交礼仪的特征,通常指的是它有别于其他类型的礼仪之处。具体来讲,外交礼仪的特征通常体现在限定性、庄严性、礼宾性、强制性和渐进性等几个方面。
本书是集体智慧和共同创作的产物。书稿的写作框架由主编杨烨(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与副主编李红利、杨艳博士共同拟定。各章作者姓名与具体分工如下:序言:杨烨;第一章:李红利;第二章:王道云;第三章:梁倩;第四章:罗鹏部;第五章:杨烨、邓安能;第六章:邵亚楼;第七章:卜新兵;第八章:李红利;第九章:杨艳、李红利;第十章:张文彬、邓安能;第十一章:卜新兵;第十二章:高升;第十三章:张惠玲、潘凤;第十四章:李红利;第十五章:章文君、王道云;第十六章:宋静。本书所有章节的案例部分由杨烨和王道云策划和撰写,全书由杨烨、李红利和杨艳最后统稿。此外,卜新兵、王道云和刘颜还承担了大部分章节的技术性校对工作,在此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
《外交理论与实务》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籍是垃圾,千万别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