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埃及学研究

令狐若明 吉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7  

出版社:

吉林大学出版社  

作者:

令狐若明  

页数:

551  

Tag标签:

无  

前言

  古代埃及是世界最早的文明发祥地之一,在世界文明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埃及文明博大精深,特别是法老时代留下的丰富文化遗迹,一直是古埃及文明最辉煌的一页。除中华文明外,没有任何一个古老的文明能像古埃及文明那样生动地展现自己。早在公元前4000年代,古埃及人就在尼罗河畔繁衍、生息,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使尼罗河流域成为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从大约公元前3500年尼罗河流域诞生非洲最早的国家开始,到公元642年阿拉伯人入主为止,埃及经历了西方史学界通常所说的法老时代和希腊、罗马统治的时代。  西方史学界把研究这一漫长时期的学科称为埃及学,但一般是以公元前3100年起到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征服埃及为止的法老时代为埃及学的研究对象。埃及学作为近代兴起的一门研究古代埃及的语言、文字、历史、宗教、文学、艺术、建筑以及科技的综合性学科,是由法国学者商博良1822年破译罗塞达石碑铭文、解开古埃及文字之谜逐步建立起来的。1822年商博良成功破译埃及象形文字,奠定了埃及学的基础,这一年就标志着埃及学的诞生。

内容概要

  《埃及学研究:辉煌的古埃及文明》结合埃及考古成果和历史研究成果,阐述了埃及学这门近代新兴学科从诞生到发展的历程,揭示了古代埃及曲折发展的历史,神秘的文字,璀璨的文学、宗教风貌、建筑奇迹、不朽的艺术以及科学技术对人类的贡献,展现了这一世界上古文明的瑰宝。古代埃及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其灿烂的文化一直是人类文明史上辉煌的一笔。

作者简介

  令狐若明,1946年生,山西平陆人。1969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外国语言文学系英语专业。1978年考取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硕士研究生,师从林志纯教授(中国世界古代史研究会第一任理事长)。1981年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后,到母校吉林大学历史系任教至今。1985年考入东北师大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所,为林志纯教授的在职博士生。1989年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吉林大学文学院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94年10月至1995年10月曾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进修埃及学,应邀出席了1995年9月在剑桥大学召开的第七届国际埃及学家大会,在大会上宣读论文并介绍中国埃及学的研究情况。著有《走进古埃及文明》。主编《世界上古史》(吉林大学“十五”规划教材),在《世界历史》、《社会科学战线》和《世界古典文明史杂志》(英文版)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埃及学概述第一章 古典作家对埃及的考察与记述一、古典作家笔下的埃及二、释读古埃及文字的先驱者第二章 埃及学的诞生一、罗塞达石碑的发现二、古埃及文字的释读三、商博良的成就与埃及学的诞生第三章 埃及学的成长与发展一、初创时期的埃及学二、皮特里的伟大贡献三、古埃及语言文字研究工作的深入第四章 20世纪以来的埃及学一、20世纪以来埃及学的重要成就二、埃及民族考古学的成长三、埃及学研究的全面扩展四、埃及学在中国第二编 古代埃及历史第五章 概论一、自然环境二、古代居民三、史料第六章 前王朝与早王朝时期一、文明的发生与前王朝文化二、早王朝时期第七章 古王国与第一中间期一、古王国时期二、第一中间期第八章 中王国与第二中间期一、中王国时期二、第二中间期第九章 新王国时期一、新王国的建立和对外扩张二、社会经济和阶级关系三、新王国后期及其衰亡第十章 后王朝时期一、利比亚·舍易斯王朝二、波斯帝国统治下的埃及第十一章 希腊、罗马统治下的埃及一、希腊人统治时期二、罗马人统治时期第三编 古代埃及文化第十二章 文字一、古埃及文字的起源及其特点二、图画组成的文字三、从象形文字到科普特文字四、书吏与书写工具第十三章 文学一、传记二、教谕文学三、神话传说四、散文故事五、诗歌第十四章 宗教一、古埃及宗教概况二、宗教观念三、宗教活动第十五章 建筑一、金字塔二、庙宇三、宫殿第十六章 艺术一、雕刻二、浮雕三、绘画第十七章 科学技术一、天文学二、数学三、医学第十八章 古埃及文明的传统特点与贡献一、古埃及文明的传统特点二、古埃及文明对人类的伟大贡献结束语中文参考书目英文参考书目附录一 略语附录二 古埃及主要王朝部分国王名字的象形文字附录三 上古埃及王表附录四 度量衡后记

章节摘录

  揭开古埃及文字之谜,读懂埃及象形文字,这是学者们多少年来梦寐以求的愿望。现在,学者们已经认识到罗塞达石碑上的三部分铭文内容是相同的,而古希腊文部分又能够被轻易地加以阅读和理解,这就意味着罗塞达石碑是释读古埃及文字的一把“钥匙”,他们喜出望外,跃跃欲试。罗塞达石碑的发现,鼓舞着众多的学者去做出新的努力,他们满怀信心地要弄清埃及象形文字的来龙去脉。  二、古埃及文字的释读  1801年,法国被英国和土耳其的联盟打败,英国夺得了埃及的宗主权,根据英法协议,作为战败国,法国人必须无条件地交出他们在埃及发掘的一切文物,转交给英国人。战败的法国人表面上遵守协议,暗地里却留了一手,他们千方百计地想保住罗塞达石碑,企图偷偷将石碑运走。但警惕性很高的英国人还是在一艘最后即将开往法国的船上,发现了这块无比珍贵的石碑,把它夺走。于是,法国随军科学艺术考察团学者苦心珍藏的这块石碑最终却成了英国人的战利品。1802年2月,罗塞达石碑被英国人运往伦敦,存放在英国文物协会,同年12月,移至大英博物馆的埃及厅,成为大英博物馆中最重要的一件埃及文物。时至今日,石碑上的标签仍写着:“不列颠军队征服埃及的战利品。”所幸的是,罗塞达石碑的拓片早就保留了下来。当年,这些拓片印发到欧洲各国后,吸引了英国、德国、意大利、瑞典等国的许多知名学者,他们纷纷热情投入到释读罗塞达石碑的工作中,破译碑文的工作几乎是在众多的学者们中同时进行着。这些学者费尽心思进行多方面考证,但是谁都没有能取得什么进展,更没有什么成绩可言。虽然不断有人声称自己已经读懂了罗塞达石碑上的全部象形文字,但是很快就被证实不过是功利之徒的狂妄之言,而认真研究并最后成功释读罗塞达石碑的,却还是法国学者。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埃及学研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