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经新注
2011-1
吉林大学出版社
焦作森
184
150000
这是一本质疑《彖》《象》的《易经》译文。 一般认为《易经》的成书时间在西周(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的中后期。而《彖》《象》作为古人对《易经>>的翻译,大概出现在公元前500年的孔子时代。其间隔应不少于300年。由于上古时代的文学断层,导致了人们对《易经》的理解存在诸多疑难。 《彖》《象》的出现对于帮助人们理解以及传承《易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因此两千年来《彖》《象》理所当然的成了《易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如果说《彖》 《象》就是《易经》的一部分,作者认为是不妥的。《彖》《象》最多也只能说是后人对《易经》的翻译而已。就是说《彖》《象》对《易经》翻译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们对《易经》的理解。作者认为:虽然《彖》 《象》对《易经》的传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彖》《象》的译注并非是尽善尽美无懈可击的。其中疑点丛生,不乏错谬之处.然而至今却依然被作为权威,误人子弟以讹传讹。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在《蛊》之上九,众方有为,而独‘不事王侯,高尚其事’。”可见范老先生也是不求甚解,而以《彖》《象》为母本的白话类《易经》译文,长期以来更是见仁见智,因此以一分怀疑的态度来解读《彖》《象》,进而理解《易经》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尝试。
上经 乾卦第一(下乾上乾) 坤卦第二(下坤上坤) 屯卦第三(下震上坎) (伏羲八卦方位图) 蒙卦第四(下坎上艮) 需卦第五(下乾上坎) 讼卦第六(下坎上乾) 师卦第七(下坎上坤) 比卦第八(下坤上坎) 小畜卦第九(下乾上巽) 履卦第十(下兑上乾) 泰卦第十一(下乾上坤) (六十四卦方位图) 否卦第十二(下坤上乾) 同人卦第十三(下离上乾) 大有卦第十四(下乾上离) 谦卦第十五(下艮上坤) 豫卦第十六(下坤上震) 随卦第十七(下震上兑) 蛊卦第十八(下巽上艮) 临卦第十九(下兑上坤) 观卦第二十(下坤上巽) 噬嗑卦第二十一(下震上离) 贲卦第二十二(下离上艮) 剥卦第二十三(下坤上艮) 复卦第二十四(下震上坤) 无妄卦第二十五(下震上乾) 大畜卦第二十六(下乾上艮) 颐卦第二十七(下震上艮) 大过卦第二十八(下巽上兑) 坎卦第二十九(下坎上坎) 离卦第三十(下离上离)下经 咸卦第三十一(下艮上兑) 恒卦第三十二(下巽上震) 遁卦第三十三(下艮上乾) 大壮卦第三十四(下乾上震) 晋卦第三十五(下坤上离) 明夷卦第三十六(下离上坤) 家人卦第三十七(下离上巽) 睽卦第三十八(下兑上离) 蹇卦第三十九(下艮上坎) 解卦第四十(下坎上震) 损卦第四十一(下兑上艮) 益卦第四十二(下震上巽) 央卦第四十三(下乾上兑) 媚卦第四十四(下巽上乾) 萃卦第四十五(下坤上兑) 升卦第四十六(下巽上坤) 困卦第四十七(下坎上兑) 井卦第四十八(下巽上坎) 革卦第四十九(下离上兑) 鼎卦第五十(下巽上离) 震卦第五十一(下震上震)
……
无妄:初生的力量,亨通,利用(此道),贞守(此道)。如果妄行就会有祸患发生,不利有所前往。 初九:不妄行,前往吉利。 六二:不去耕种,就取得收获,不去开垦,就获得良田(不劳而获),这样利于有所前往吗? 《诗》云:“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悬貊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这些君子们啊!可不要白吃饭!)。” 六三:不要妄行啊!妄行造成的灾患,就像把牛拴在路边,行人偷走了,村里人(家里人)就遭灾了。, 因为对你不满,所以专盯你来。所谓“苍蝇不抱无缝的蛋”“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不怕鬼敲门”“多行不义必自毙”盖言此也。 九四:(无妄)可贞守,没有过错。 九五:不要妄行,妄行所造成的疾患不是吃药就可以救治的。 上九:不要妄行啊!有祸患,没有好处。
帮老板买的应该是不错的
这本书得优点是,写出了个人对易经的看法。但在爻辞翻译中缺少“为什么”“怎么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