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

金振邦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4-1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金振邦  

页数:

271  

内容概要

  《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比较系统地提出了从传播学的新媒介角度去研究文学的观点。媒介在某种意义上说决定文学的形态和手法,是文学发展的基本动力之一。网络文学的研究如果离开了新媒介,仍然沿用传统的文学研究方法,很难有新的突破。《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还比较全面地介绍了中外后现代文化理论和背景,网络时代的文化特征和网络文学所蕴含的全新观念。因为网络文学具有某种后现代的特征。如果离开了后现代的文化背景,网络文学的深刻本质难以揭示,就不会有鞭辟入里的透视和分析。

作者简介

  金振邦,1948年7月生于上海,浙江省杭州市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写作学会副会长,吉林省写作学会会长。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和宝钢优秀教师奖。研究领域为文体学、网络文学、中西方文化比较和中国语文教育。主要科研成果:专著《文体学》(1994)、《电脑写作:方法与技巧》(1999)、《从传统文化到网络文化》(2001)、《文章解读论》(2005)。独撰工具书《文章体裁辞典》(1986)、《文章技法辞典》(1991)。主编《作文法大辞典》(1992)、《阅读与写作》(2001)、《应用文写作教程》(2006)。合著教材等20部。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公开出版论著和论文约600万字。

书籍目录

导论传播学的崛起和学科视野传播媒介与文学的发展新媒介理论与网络文学研究中外网络文学创作研究态势第一章 网络文学的后现代背景西方学者的后现代理论中国学者的后现代观点第二章 网络文学的新媒介平台网络时代的文化特征网络文学的全新观念网络文学的新媒介发展第三章 网络文学的多元透视网络文学的诸家观点网络文学的多元透视网络文学的认知张力第四章 网络文学的发展轨迹网络文学的兴起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文学的前景第五章 网络文学的艺术特征传播媒介与艺术特征网络文学的媒体特征第六章 网络文学的手法技巧文学作品与艺术技法网络文学的创作手法第七章 网络文学的基本体裁网络诗歌网络散文网络小说网络戏剧第八章 网络文学的裂变形态网络边缘体裁计算机智能文学第九章 网络文学的新兴领域什么是第五媒体第五媒体文学界定第五媒体文学特征第五媒体文学鉴赏第五媒体文学前景第十章 网络文学的批评标准印刷时代传统文学批评的标准比特时代网络文学批评的发端网络文学批评标准和艺术趣味第十一章 网络文学的审美取向关注底层人的生存状况张扬受压抑人性和欲望对现实弊端的激烈抨击凸现幽默感和搞笑性消解名人效应和权威性艺术欣赏批评的多元自主性第十二章 网络文学的艺术张力网络文学的正面效应网络文学的负面影响附录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网络时代网络文学的语言开始出现一些新的变异趋势,语体风格具有浓厚的网络色彩,呈现出简洁化、数字化、符号化、读图化、新奇化等特征。由于网络文化的迅猛发展,它不仅正在消解传统文学的边界,还同时消解文学传统的地域和民族差异,消解网络文学与其他学科领域的边界。网络时代网络文学语言的变异应该说是全方位的。这种时代变异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简洁化是指网络文学语言应该剔除掉无用的信息,突现信息的精华。这是网络时代所有网络文学语言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计算机网络加速了社会发展的节奏,也必然会提高网络文学传播的频率。因此,网络文学语言的简洁化不仅是网络文学的重要文体特征,还是传统文学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也符合网络时代人们的心理需求。有人就提出,“简洁是电子函件的灵魂”①。也可以说简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毫无疑问,从书本的文化转移到电子通信的文化,将根本地改变我们在每一社会层次上使用语言的方式。复杂而有特色的口头和书面表达方式和印刷文学有着深厚联系,它们将逐步被电报式的‘平实说法’所取代……简单的语言结构现在是正常的,而模糊、矛盾、讽刺、微妙和睿智正迅速消失,替代它们的是简单的‘可视的东西,和混合的其他‘东西’。”②文学语言的简洁化才能使人们获取和处理更加多的信息,更好地享受现代化的生活。在这方面电子函件和网络聊天的语言是最典型的。  因此,网络文学艺术样式往往短小精悍。网络上非常实在地体现了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生命的观念。网络人讲究如何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量,追求在有限的带宽中快速完成资料传送。于是,网络文学中用得比较多的体裁,就是短小精悍的诗歌、杂文、散文、短篇小说。比如台湾苏绍连的Java作品《名单之谜》③。作者使用鼠标左键,在长方形空格内来回擦拭,就会显示出不同的死刑犯人名,如“廖永泽,台中县神冈人”、“李子渊,嘉义县民雄人”、“杨阿民,云林县古坑人”等,以及“我死不瞑目的头颅”的文字。短小的文字,就给了读者无限的遐想。  采用短小体裁来创作作品,一方面是由于带宽限制,而另一方面,也是由于阅读习惯。为了考虑到读者是否愿意去读,不管是把作品制成网页供直接浏览,还是以压缩方法下载断线后阅读,都必须考虑篇幅问题。就算网络资费调得再低,网络带宽无限扩容,网络文学的篇幅还是在向着更短、更小的方向发展,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事情。短小精美的作品容易被转贴到各个BBS上,这也相应地鼓励和推广了网络文学的短小特色。BBS是最有网络社区气氛的一种沟通场所,作品贴在BBS上面,一方面给网络人提供了一个欣赏或者批判的对象,另一方面也给各种网络参与者一种潜在的文化感染。互相熏陶中,就逐渐形成了独特的网络文化。反过来它会作用在后来的创作当中。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新媒介视野中的网络文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