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深度探究

张林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4  

出版社: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张林  

页数:

325  

内容概要

  本次课程改革是全方位的改革,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方式、课程评价到课程管理,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如果有人问:新课程到底新在哪里?课程改革究竟给基础教育带来了怎样的变化?我想,我们即使写成鸿篇巨制,也不一定能说全说透。但是,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还是可以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提炼和概括。我以为,新课程是以人为本的课程,与时俱进的课程,推进民主的课程。说它是以人为本的课程,是因为在社会、学科、学生之间,它选择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它不只是关注学生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且是坚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它特别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生活,体现了对学习者的人文关怀。说它是与时俱进的课程,是因为它从21世纪的需要出发,更新了各学科的知识,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别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源于生命内涵的理念和特点第一节 倡导探究性学习的课程理念第二节 “人与生物圈”为主线的课程内容体系第三节 生命的教学与教学的生命第二章 解决难题的辩证思索第一节 目标导向与过程调控第二节 学习方式与内容的适配第三节 知识的精收与能力的提升第三章 探索灵性的教学策略第一节 自主与合作的组织策略第二节 精致的预设与灵动的生成第三节 教学重难点的确定与突破策略第四节 实验教学的探究策略第五节 多种教学媒体的组合优化第六节 课程资源的利用和开发策略第七节 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的运用策略第四章 着眼于发展的教学评价第一节 评价以持续发展为内核第二节 学习评价新突破第三节 课堂教学的品析要领第五章 专业发展的不竭动力第一节 自省与自我追求第二节 专业引领与校本教研思考讨论题参考答案

章节摘录

  新课程突出倡导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重视“探究性学习”等理念的落实,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有许多课堂虽重视了形式上的改变,却忽略了课程目标的落实和内涵的体现。比如,一些教师为了追求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在课堂上安排了大量的游戏、比赛或小组学习活动,并制作了形象逼真的投影片和生动活泼的多媒体课件,学生情绪往往十分高涨。从表面上看,学生在课堂上表现非常积极,活动气氛也十分热烈,动静结合高潮迭起。但仔细思考后就会发现,这种活动和游戏大多只是表面上的繁荣,有的过于低幼化,有的游离于教学目标之外。  2.“教学”一味跟着“预设”跑  因为强调预设教学目标,有的教师在教学中以完成既定的目标为主要任务,容易忽视教学过程的丰满和灵动。如有的教师让学生观察了花的结构之后,又提供相应的资料,再让学生分析资料,有根据地得出。“雄蕊和雌蕊是最重要的结构”的结论。而较多的教师在进行。“花的结构中哪些结构是最重要的”这一课的教学时,采用观察花的结构和进行所谓的讨论方式,使学生简单地得出“雄蕊和雌蕊是最重要的结构,,的结论。前者的讨论是建立在对实物的观察和对资料的分析基础上的,是一个在积极思维活动中学的过程,是一个通过主动建构知识,来解决问题的目标达成过程;后者则流于活动目标达成的形式,缺乏达成目标的丰富“过程”。  现实中,对于真正有思考性的问题,教师往往舍不得放时间让学生充分思考,急于给出答案,唯恐完不成教学任务,而一旦学生回答出现错误时,教师又急于纠正,或及时将学生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有的活动刚刚触发学生的思维,教师却担心学生自主活动起来收不拢,赶紧导人下一环节。这些现象都反映了“教学”一味跟着“预设”跑这一问题。  ……


编辑推荐

  本套丛书从各学科的实际出发,用主题词提炼概括学科革命的核心思想和思路。统领学科改革的理念、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进而指导整个学科的改革。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深度探究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