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药理学应试向导

李胜蓝//段书冬 同济大学
出版时间:

2009-4  

出版社:

同济大学  

作者:

李胜蓝//段书冬  

页数:

288  

Tag标签:

无  

前言

“药理学”是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重要桥梁学科之一,对该学科的学习和掌握,关系到对前面基础学科知识的巩固以及对后面临床学科的进一步学习。为了帮助医学生更有效地学习和掌握该门课程,我们精心编写了这本与人民卫生出版社高等医学院校最新版教材相配套的辅导教材。本书编写主要依据人民卫生出版社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第七版教材《药理学》,在此基础上还补充参考了七年制、八年制《药理学》教材,以及国内部分医学院校的自编教材和国外经典教材的相关资料,从药理学总论到基因治疗药物等各论,按教材章节顺序编排,紧扣教学大纲要求。同时,考虑到不同层次读者的需要,我们力求做到重要知识点全面覆盖,重点突出,图文并茂,考点、难点详尽分析。全书共分四十九章,每一章由【大纲要求】、【内容精析】、【同步练习】和【参考答案】四个部分组成。【大纲要求】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对学生需要掌握、熟悉和了解的内容给出明确提示。【内容精析】系统分析各章节的重点内容,力求做到框架结构清晰、脉络层次分明、难点内容细致解析,并给予精要的提示和概括。【同步练习】考点知识全面覆盖,题型参考执业医师考试,包括名词解释、各类选择题、填空题和简答题等各类常考题型,便于学生复习之余及时自测,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参考答案】便于学生自我测试后参考,及时更正和补充知识点。全书最后另附“词汇讲解”和“模拟试卷”,以帮助学生复习、记忆专业英语词汇和进行应试总复习。本书适合于医药学本科生课程考试复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复习及药理学教师备课使用,也可作为“药理学”的配套学习用书。深感目前市场上医学参考书良莠不齐,难免会对学生产生误导。本书作者力求能提供给广大医学生一本真正实用、有效的参考书。本书的编写得到了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和山东大学医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同行的大力支持和通力合作,使得本书的编写得以顺利完成,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由于时间限制和作者水平有限、经验不足,书中难免有错误疏漏之处,恳请同行和广大读者予以批评和指正。

内容概要

“药理学”为医药学专业主干课程,本书编写以第七版国家级规划教材《药理学》为依据,紧扣教学大纲要求,对教材内容和知识要点进行系统梳理。全书各章均设有【大纲要求】、【内容精析】、【同步练习】和【参考答案】4个栏目,简要提示教学大纲要求,系统解析教材内容,结合大纲精心设计试题,提供参考答案,便于学生同步复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完成课程考试。全书另附“词汇讲解”,阐释主要专业词汇及其词根记忆的演绎;并提供数套“模拟试卷”,以供学生自测和考前全面复习。本书适合于医药学本科生的课程考试辅导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也可作为医药学本科教学的参考用书。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药理学总论——绪言第二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分子的跨膜转运 第二节 药物的体内过程 第三节 房室模型 第四节 药物消除动力学 第五节 体内药物的药量-时间关系 第六节 药物代谢动力学重要参数 第七节 药物剂量的设计和优化第三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一节 药物的基本作用 第二节 药物剂量与效应关系 第三节 药物与受体第四章 影响药物效应的因素 第一节 药物因素 第二节 机体因素第五章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递质和受体 第三节 传出神经系统的生理功能 第四节 传出神经系统药物基本作用及其分类第六章 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一节 M胆碱受体激动药 第二节 N胆碱受体激动药第七章 抗胆碱酯酶药和胆碱酯酶复合药 第一节 乙酰胆碱酯酶水解乙酰胆碱的过程 第二节 抗胆碱酯酶药第八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Ⅰ)-M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 阿托品和阿托品类生物碱 第二节 颠茄生物碱的合成、半合成代用品第九章 胆碱受体阻断药(Ⅱ)-N胆碱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 神经节 阻断药 第二节 骨骼肌松弛药第十章 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一节 构-效关系及分类 第二节 α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 α、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 第四节 β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第十一章 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一节 α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二节 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 第三节 α、β肾上腺素受体阻断药第十二章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概论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细胞学基础(略) 第二节 中枢神经递质及其受体 第三节 中枢神经系统药理学特点第十三章 全身麻醉药 第一节 吸入性麻醉药 第二节 静脉麻醉药 第三节 复合麻醉第十四章 局部麻醉药第十五章 镇静催眠药 第一节 苯二氮革类 第二节 巴比妥类 第三节 其他镇静催眠药第十六章 抗癫痫药和抗惊厥药 第一节 抗癫痫药 第二节 常用抗癫痫药 第三节 抗惊厥药第十七章 治疗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药 第一节 抗帕金森病药 第二节 治疗阿尔茨海默病药第十八章 抗精神失常药 第一节 抗精神病药 第二节 抗躁狂症药 第三节 抗抑郁药第十九章 镇痛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吗啡及其相关阿片受体激动药 第三节 阿片受体部分激动药和激动-拮抗药 第四节 其他镇痛药 第五节 阿片受体拮抗药第二十章 解热镇痛抗炎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非选择性环氧酶抑制药 第三节 选择性环氧酶-2抑制药第二十一章 离子通道概论及钙通道阻滞药 第一节 离子通道概论 第二节 作用于钾离子通道的药物 第三节 钙通道阻滞药(CCB)第二十二章 抗心律失常药 第一节 心脏的电生理学基础 第二节 心律失常发生机制 第三节 抗心律失常药物基本作用机制和分类 第四节 常用抗心律失常药重要特点第二十三章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药物 第一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 第二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第三节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型)拈抗药第二十四章 利尿药和脱水药 第一节 利尿药 第二节 脱水药(渗透性利尿药)第二十五章 抗高血压药 第一节 抗高血压药物的分类 第二节 常用抗高血压药物 第三节 其他经典抗高血压药物 第四节 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新概念第二十六章 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药物 第一节 CHF的病理生理学及治疗CHF药物的分类 第二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药 第三节 β受体阻断药 第四节 强心苷类第二十七章 调血脂与抗动脉粥样硬化药 第一节 调血脂药物第二十八章 抗心绞痛药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硝酸酯类 第三节 β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 第四节 钙通道阻滞药 第五节 其他抗心绞痛药物第二十九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药理 第一节 抗凝血药 第二节 纤维蛋白溶解药与纤维蛋白溶解抑制药 第三节 抗血小板药 第四节 促凝血药 第五节 抗贫血药及造血细胞生长因子 第六节 血容量扩充药第三十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 第一节 膜磷脂代谢产物类药物及拮抗药 第二节 5-羟色胺类药物及拮抗药 第三节 组胺和抗组胺药 第四节 一氧化氮及其供体与抑制剂 第五节 腺苷与药理性预适应第三十一章 作用于呼吸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平喘药 第二节 镇咳药 第三节 祛痰药第三十二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一节 消化性溃疡及抗溃疡药 第二节 消化功能调节 药第三十三章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和抑制药 第一节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 第二节 子宫平滑肌抑制药第三十四章 性激素类药及避孕药 第一节 性激素类药 第二节 避孕药第三十五章 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 第一节 糖皮质激素 第二节 盐皮质激素 第三节 促皮质素及皮质激素抑制药第三十六章 甲状腺激索及抗甲状腺药 第一节 甲状腺激素 第二节 抗甲状腺药 第三节 促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释放激素的临床应用第三十七章 胰岛素及其他降血糖药 第一节 胰岛素 第二节 口服降血糖药第三十八章 抗菌药物概论 第一节 抗菌药物的常用术语 第二节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第三节 细菌耐药性 第四节 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原则第三十九章 β-内酰胺类抗生素 第一节 分类、抗菌作用机制和耐药机制 第二节 青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节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第四节 其他β-内酰胺抗生素 第五节 β-内酰胺酶抑制药及其复方制剂第四十章 大环内酯类、林可霉素类及多肽类抗生素 第一节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 第二节 林可霉素类抗生素 第三节 多肽类抗生素第四十一章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第四十二章 四环素类及氯霉素类 第一节 四环素类 第二节 氯霉素类第四十三章 人工合成抗菌药 第一节 喹诺酮类抗生素 第二节 磺胺类抗生素第四十四章 抗病毒药和抗真菌药 第一节 抗病毒药 第二节 抗真菌药第四十五章 抗结核药及抗麻风病药 第一节 抗结核药 第二节 抗麻风病药第四十六章 抗寄生虫药 第一节 抗疟药 第二节 抗阿米巴病药及抗滴虫药 第三节 抗血吸虫药和抗丝虫 第四节 抗蠕虫药第四十七章 抗恶性肿瘤药物 第一节 抗恶性肿瘤药物的药理学基础 第二节 常用抗恶性肿瘤药物 第三节 细胞毒类抗恶性肿瘤药的存在问题和应用原则第四十八章 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 第一节 免疫应答和免疫病理反应 第二节 免疫抑制剂 第三节 免疫增强药第四十九章 基因治疗药物 第一节 基因治疗概论 第二节 基因转移方法 第三节 基因治疗的应用附录A 词汇讲解附录B 模拟试卷(一) 模拟试卷(二) 模拟试卷(三)

章节摘录

插图:二、分布药物体内分布的决定因素:血浆蛋白结合率、器官血流量、组织蛋白结合、体液pH值和药物解离度、体内屏障。三、代谢(1)肝脏是最主要的药物代谢器官。药物经肝脏代谢后作用一般均降低或完全消失,但也有药理作用或毒性增强者,如过量使用对乙酰氨基酚引起的肝细胞坏死。(2)药物代谢酶的诱导与抑制:参与I相反应的细胞色素P450(Q伊)氧化酶和Ⅱ相反应的结合酶的活性可因某些药物如利福平、乙醇、卡马西平等的反复应用而被诱导,导致酶活性增高;有些药物可抑制肝微粒体酶的活性,导致同时应用的一些药物代谢缓慢,这类抑制物和药物代谢酶结合,竞争性抑制其他底物的代谢。四、排泄主要经尿排泄,其次经粪排泄。(1)肾脏是最重要的药物排泄器官。经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分泌、肾小管重吸收药物随尿液排出体内。(2)肾小管的分泌是主动转运,重吸收是被动扩散。肾小管分泌中的竞争性抑制现象:丙磺舒和青霉素竞争排泄,使后者的药效增强,可用于少数重症感染;噻嗪类利尿药、水杨酸、保泰松与尿酸竞争肾小管排泄机制,引起痛风发作。(3)药物的解离程度影响肾小管的重吸收,同离子障对药物吸收的作用:未解离的易重吸收,解离的不易重吸收。当巴比妥类药物中毒时碱化尿液,使其解离程度提高,减少肾小管的重吸收,以利药物的排泄。第三节 房室模型一、一室模型如果给药后,体内药物瞬时在各部位达到平衡,即血液浓度和全身各组织器官部位浓度迅速达到平衡,可看成一室模型。二、二室模型多数情况下,药物在某些部位的药物浓度可以和血液中的浓度迅速达到平衡,而在另一些部位的转运中有一延后的、但彼此相似的速率过程,迅速和血液达到平衡的部位为中央室,随后达到平衡的部位为周边室,称为二室模型。


编辑推荐

《药理学应试向导》:本系列“同步辅导”丛书配套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七版(最新版)规划教材,由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同济大学医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医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及山东大学医学院等10多所国内著名医学院校同行合力编著而成。本系列丛书紧扣教学大纲要求,系统梳理教材内容,悉心解析重点难点知识,巧妙总结记忆方法和解题技巧,便于学生同步复习,及时巩固所学知识,顺利通过课程考试。本系列丛书适用于医学生课程考试和研究生入学考试辅导,也可作为教学参考用书。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药理学应试向导 PDF格式下载



本书十分适合那些为考试烦恼的学生用,像我一样,觉得药理学很繁杂的人,这本书很好的归纳了每类药物,还有注意的地方,很不错


好用,有题也有归纳,真的很好用。考试必备利器。


对于病理,药理这些重要的学科我都买应试向导,讲解和习题都很好,希望能充分利用呢。


一直用这一套应试向导,很不错


非常好,和教材很贴近,讲解不多但是很精华,题量适中,非常好的一本书


对学后巩固很有帮助,对自学也很好


刚上大学时 觉得挺有用的 但后来发现里面有很多错误!!


书非常不错,内容相当好。


很实在,考前必备!


很好,总结的不错~~


适合 没做笔记的同学看 题不多


药理就是要加倍的记。这本书归纳详细,题目多,涵盖量大


很好,很实用,就是鬼了些


还好吧,用着可以


书不错,快递人员也不错…


不知道其他的怎样就是了 书还没到货


这书特别好!


非常好。有点软。


主要分两部分,首先是课堂的笔记对该章节进行整理,其次是习题 排版安排蛮好的题目也都典型!整体来说还是不错的一本书!


总结的还好


质量不错。归纳也不错。就是习题有出错。总体上不错了


虽然我用的是八年制的教材,但是这系列的书重点突出、简要明确,排版看起来也挺舒服的,而且每个章节皆有习题,作为考前复习或者平时笔记都很实用!不过有些选择题的答案有错,还是要留意的!


课前总结回顾写的很好,重点也粗体字表出来了,内容总结的也很好。大多数考点都能写出来。只要上课认真听了在看总结对只是架构的梳理很有用,如果用来预习也是不错的。那些吹毛求疵的人如果觉得总结的太简单,自己翻书去吧!但是个别章节的排版存在错位,练习题数量我觉得刚好,高频考点的问题确实都涉及了。不过选择题的答案确实有相对较多的错误,要注意自己识别,个人觉得填空题出的都是些关于次重点的条条框框的那种,对于记忆来说效果不好,只能是看一遍写一遍的那种,简答题涉及的不错,可以自己对答案里的内容勾画补充道课本上!总体很满意!


这本书对复习考试很有帮助,题目很全面,知识点也很细。


相对第七版出的题目还是很系统的 挺不错的


帮同学买的,很满意。。。


听从别人的建议买的,应该挺不错的。


一直用这一系列的书,觉得是最好的了


前面的内容总结还是很不错的,但是课后练习给出的答案有很多错误,平均每一节都有一处,使用起来很不方便。


今天收到的,大体上翻了一下,第一印象不错。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