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城市交通模式
2009-5
同济大学出版社
陆锡明
138
无
第一章 交通模式的概念与分类,一、交通模式的定义,二、交通模式的度量,三、交通模式的成因,第二章 亚洲交通模式的本质特征,一、三种典型的交通模式,二、亚洲交通模式的主要特征等等。
第一章 交通模式的概念与分类 一、交通模式的定义 二、交通模式的度量 三、交通模式的成因第二章 亚洲交通模式的本质特征 一、三种典型的交通模式 二、亚洲交通模式的主要特征第三章 亚洲交通模式演变进程 一、亚洲交通模式发展的三个阶段 二、亚洲交通模式实现的四大策略第四章 轨道垄断型的交通模式——东京 一、轨道交通主导的交通模式 二、持续的轨道建设形成多样化的线网 三、轨道交通引导城市发展 四、高速对外铁路通道强化东京与日本其他地区的交通联系 五、多样化运营服务促进不同出行需求 六、轨道交通近期发展第五章 轨道主导型的交通模式——首尔 一、急剧变动的交通模式 二、轨道系统分两阶段集中建设 三、巴士系统的全面改革 四、道路交通系统的阵痛与变革第六章 公交垄断型的交通模式——香港 一、高度密集城市与公交垄断模式 二、持续协调综合的整体交通研究(三次CTS) 三、成功的“轨道车站+顶盖物业”策略 四、公交优先的整合策略 五、“有限车流+高效路网”策略第七章 公交优势型的交通模式——新加坡 一、持续优化的公交主导模式 二、创造世界级的交通体系发展战略 三、用地布局和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策略 四、保持公交优势策略 五、限制机动车流策略第八章 追求亚洲交通模式的实践——上海 一、上海近20年交通模式的演变 二、促成轨道主导型的公交模式的一体化交通战略 三、用地和交通系统协调发展策略 四、近期优先发展公共交通三年行动计划 五、严格的小汽车拥有控制策略 六、打造通畅型机动车交通运行环境 七、保障安全型慢行交通运行环境参考资料致谢
交通模式作为标志城市交通系统特征的重要统计数据,需要在明确其定义和度量方法之后进行研究。它与城市用地空间布局、产业经济、交通设施水平、政策体制等密切相关,因此交通模式在地域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从发达国家城市来看,交通模式表现为三种典型模式,按照地域将这三种模式命名为北美模式、欧洲模式和亚洲模式。 一、交通模式的定义 交通模式是城市交通系统中不同交通方式所承担的交通量的比例关系。交通模式的比例关系,反映了不同交通方式在交通系统中的功能与地位,更重要的是标志了城市交通系统中一定交通需求在一定供给平衡下的本质特征。常常用它来表征城市交通发展整体水平和特点,也经常用它来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发展目标,对城市交通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 从全世界不论是官方公布的统计公报还是各类研究咨询机构发表的研究报告中,可以看到各种的交通模式,这些交通模式都是在特定的统计口径下的比例关系。因此在进行交通模式比较时,不论是在不同城市之间,还是相同城市不同时期之间的比较,应该在统一的统计口径下进行,才能得到科学、严谨的比较结论。 城市的交通系统中存在各种各样的交通方式,一般用这一交通方式所采用的交通工具的名称来命名。也就是说,一个城市中有多少种交通工具就应该有多少种交通方式。在研究中为了更方便、更清晰地进行交通模式统计和计算,需要将各种交通方式进行适当归类。在交通方式的归类中,应综合考虑交通方式所采用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将制式、机动性、运载能力等相近的交通工具代表的交通方式归为一类。 从全世界大城市的交通系统来看,一般将通勤铁路、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归为轨道交通,轨道交通与无轨电车、公共汽车、缆车、轮渡一起归为公共交通大类;私人小汽车、单位小汽车和摩托车归为个体机动大类;助动车、自行车和步行归为慢行交通大类。出租车在我国由于管理体制的原因,通常归为公共交通大类,也有研究学者认为出租车的机动性、运载能力、交通资源占用、运行特点等与个体机动方式更为接近,将其归为个体机动大类(图1—1)。
无
《亚洲城市交通模式》资料很详实,比较实用!
对于研究城市交通有一定的帮助。
这本书我一共买了三本,其中一本送同事,其中一本因着急使用未找到,又重新购买了一本。对东京、首尔、香港和新加坡的交通数据收集的非常到位!
案例很丰富,最为教科书读物很不错
很好!随手阅读很是惬意!扩大见识
很好,了解了亚洲交通基本模式,产生背景及应用
这本书很薄,但是里面的数据很全,而且分析也比较到位,初学交通的人看看不错~
该书以东京、伦敦、首尔、香港、上海等几个大城市为例,讲述其交通模式的发展与选择。总体而言,讲述不够深入,适合适当翻阅,称不上经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