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简明中国传统文化

潘万木 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4-8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潘万木 编  

页数:

266  

内容概要

本书以简明为要,主要就传统文化的概念、传统文化形成发展自然条件和社会历史条件以及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了概括介绍,把重点导向传统文化的特征、基本精神、灵魂、主体和辅翼的说明,兼及艺术与教育科技的交代,并探讨了传统文化现代化的问题。梳理与总结并重,既避免了繁琐,又注意把握精要。适合主同职高专的教学和受过中等以上学校教育者自学。

书籍目录

绪论 第一节 什么是文化 第二节 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第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形成发展的自然条件及社会历史条件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地理环境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经济基础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创造主体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政治环境第二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生与萌芽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兴盛与光大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迁变与精细 第四节 中国传统文化的回光与返照——清第三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 第一节 统一性 第二节 连续性 第三节 非宗教性 第四节 泛道德性 第五节 内倾性 第六节 中庸和平 第七节 乡土情谊第四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第一节 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社会功能第五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思维方式 第一节 传统思维方式诸说 第二节 对主客体关系的认识 第三节 整体直观 第四节 类比外推 第五节 比喻和象征 第六节 对形而上的向往第六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第一节 中国哲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灵魂 第二节 中国哲学的宇宙观和人生观 第三节 中国传统哲学的特征第七章 中国文化的主体 第一节 儒家的形成 第二节 儒与仁 第三节 儒与礼 第四节 儒与“入世”第八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辅翼 第一节 道家的形成 第二节 道家流变 第三节 道家哲学 第四节 儒道互补 第五节 佛教基本思想 第六节 佛教在中国的流传和发展 第七节 佛家人生哲学模式第九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 第一节 绘画 第二节 雕塑 第三节 书法 第四节 建筑 第五节 音乐第十章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科技 第一节 教育与科举 第二节 科技文化第十一章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 第一节 现代化中的文化问题 第二节 “五四”新文化与现代文化论争  第三节 新时期的文化建设 第四节 中国文化发展的展望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简明汉语写作课是适应大学教育职业化及各类职业技术院校的需要,适应提高人才素质、培养大学生综合能力的需要而开设的。写作课作为专业课主要针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而一些相关专业如新闻、法学、经济学、财会等则是作为基础课主要针对本专业实际选取与本专业密切相关部分进行实用性的写作训练。那么,其他专业如理、工、农、医等也同样需要写作理论,需要懂得实用写作的一般规则和规定,需要提高写作技能和技巧。因此要变革教育思想,在课程设置上就必须考虑如何让大学生学他们应该学的,学他们能学好的。过去,大专院校和大专生都不注重人文基础,而是一味地拔高,钻进各专业的象牙塔。让其走出象牙塔,喊是喊了不少年,但起的作用并不大。实际上,经过这些年的徘徊、犹豫,各大专院校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那就是要提高人文素养。提高写作能力对每一个大学生都是有很大帮助的。汉语写作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目的性都很强的课程,不仅文科各专业要把它作为基础课,理工农医等也要把它作为首选的选修课或人文素质实践课。正是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们感到写作课就文、法、理、工、农、医、艺各科类的各专业而言既应有共同的东西,也应有各自的侧重,所以有针对性地编写了《简明汉语写作》这本教材,以便推广经验,获得认同,共同营造职业技术院校及同类本、专科院校写作教学的良好氛围。  写作的综合性主要体现在写作者要从多方面去培养和锻炼自己,调动其生活阅历、知识积累、表达能力乃至才情禀赋诸种修养和储备;其次体现在教学上既要阐述写作的内在规律和方法,介绍各种文学写作、实用写作的沿革发展和特点,又要传授写作技能、技巧,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训练。  写作的实践性则主要体现在具体的操作上。首先是必须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深入实际,使社会现实生活成为其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脱离社会实践,写作活动便不可能进行。其次是要善于吸取经验并在写作实践中把它们转化为自身的能力。只有通过具体的操作,通过写作实践,写作水平才能得到提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梓匠轮舆,能予人规矩,不能使人巧。”要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在不断的具体操作中完成写作能力的升华。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简明中国传统文化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