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职业与国际竞争力
2008-8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李志峰
194
按时间序列提供线索可以给本套丛书的读者以深刻的发展性印象。写这个总序也给我一个回顾我三十年来学术发展经历的机会。 我于1978年2月经"文化大革命"后的第一届"高考"(77级)进入华中工学院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攻读学士学位,后在一所本科院校的机械工程专业执教六年。我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的学术生涯始于进大学读书十年后的1988年,那年我开始师从我国著名的高等教育管理专家朱九思教授,研习高等教育管理,并于1991年获得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研究方向硕士学位。工作两年后,于1993年通过了华中理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入学考试,师从朱九思先生和管理学院的黎志成教授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工程研究和学习,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攻博四年间有两件重要的事情发生:1995年我被晋升为副教授;1996-1997学年得到中国政府留学项目资助,有机会到美国SUNY at Buffalo大学留学,获得纽约州立大学总校前校长、世界著名的高等教育政策和财政专家D.BrUCe Johnstone教授和著名的比较教育专家William K.Cummings教授的指导,以进行我的博士学位研究工作。毕业两年后,在博士学位论文"美国联邦科技政策与研究型大学科研发展"基础上修改、扩充、完成的《美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专著由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9年出版。之后我又陆续发表了一些有关研究型大学的学术论文,并于2002-2003学年作为Fulbright高级研究学者到美国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跟随著名的专门研究研究型大学的教育史学家Roger Geiger 教授进行有关研究型大学的理论研究和国际比较研究。因而可以说,我在高等教育研究领域的学术生涯是从研究研究型大学、并得到多名国内外著名学者的指导开始的。
学术职业是指高校教师从事的特定职业,在全球化和市场化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学术职业不可避免地要参与国际竞争,以期在国际竞争中确立自己的优势,发现存在的劣势,从而使得中国学术职业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提升中国高校教师的学术水平和高等教育的国际声望,为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本书内容包括了学术职业和高深知识及国际竞争之间的关系,建构了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的观测指标体系,分析了影响学术职业国际竞争的因素,形成了国际竞争优势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中国学术职业以及在国际竞争语境下的现状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提升中国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 学术职业研究是一个交叉学科的研究,本书涉及社会学、教育学、管理学三大学科领域。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职业研究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领域,学术职业是一个社会学的概念,严格来说,学术职业的研究属于社会学研究范畴。而高等学校教师是高等学校的核心力量,是高等学校学术活动的组织者和实施者,没有教师就没有大学,因此,对于高等学校教师的管理和激励机制以及如何提高教师的能力等的研究同样是高等教育研究的重要领域,从这个角度来看,学术职业的研究又属于高等教育管理的研究范畴。国际竞争力是战略管理的特定概念,国际竞争力研究显然是管理领域的重要内容。由于本书的学术性、政策性、国际性、前沿性和多学科性的特征,因而,本书的读者对象涉及对这三个领域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此外,本书还反映了中国高校教师的学术生活和工作,对于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李志峰,男,1967年出征,教育学博士,武汉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学术职业与大学教师发展研究。
近年来在国际学术会议、国内重要或核心期刊上独撰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50多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论点摘登和索引,1篇被ISTP收录,曾获湖北省教育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目前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1项,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委托课题1项;主要参与有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科学)重点课题、美国福特基金会资助的国际合作项目、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教育部高等理工教学改革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湖北省高校教学改革项目等10余项。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一、学术职业的国际竞争客观存在 二、与国家的国际竞争力研究密切相关 三、中国缺乏对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的专门研究 四、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一、关于学术职业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国际竞争力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第二章 高深知识与学术职业 第一节 社会分工视野下的学术职业 一、学术职业是社会分工的产物 二、一般性职业与专业性职业的区别 三、学术职业的内涵与特征 第二节 高深知识:学术职业工作的基本对象 一、高深知识的内涵与特征 二、学术与高深知识 三、学术职业分层与阶梯 第三节 学术职业的历史形态:欧洲中世纪的学术职业 一、学术职业的历史形成 二、学术职业的使命 三、学术职业的准入与专业训练 四、学术职业的薪酬 五、学术职业的自由和责任 第四节 学术职业的本质属性 一、学术性 二、自由性 三、独立性 四、竞争性 五、伦理性 第五节 学术职业的国际竞争与高深知识形态第三章 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的观测指标及其特点 第一节 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主要观测指标的构成 一、资源竞争力——高深知识存量的竞争力指标 二、学术竞争力——高深知识增量与价值的竞争力指标 三、职业吸引力——高深知识流向的竞争力指标 四、国际影响力——高深知识国际声望的竞争力指标 五、环境竞争力——高深知识生态的竞争力指标 第二节 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观测指标的体系与特点 一、主要观测指标体系 二、主要观测指标体系构成的特点第四章 影响学术职业国际竞争优势的主要因素 第一节 高深知识的资源存量:生产要素 一、高深知识是一种特殊资源 二、高深知识的资源存量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 三、高深知识的资源存量是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 第二节 高深知识的增量与价值:需求状况 一、需求状况与高深知识的增量和价值 二、高深知识的增量是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需求 第三节 高深知识的流向和国际声望:竞争状态 一、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的竞争状态 二、高深知识流向的竞争状态 三、高深知识国际声望的竞争状态 第四节 高等学校:相关产业 一、高等学校与学术职业 二、高等学校的竞争力与学术职业的国际竞争力 三、作为相关产业的高等学校分析 第五节 高深知识的生态:协调机制 ……第五章 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的关系模型第六章 中国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的现状第七章 中国学术职业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劣势分析第八章 提升中国学术职业国际竞争力的路径选择参考文献后记
学术职业的传统和特有的价值理念与无情的现实使学术职业充满矛盾。在当代,大学教师任命的方式、职务的安全性、教师管理制度等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赵晓梅在《18世纪江南学术职业化的考察——读艾尔曼》一文中,探讨了中国知识阶层的关怀对象和认知对象的转变,只有“知识性认同”自然创造出“职业性认同”,治学才真正成为一种“职业”。吴志兰在《荷兰的学术职业——最近十几年的改革与发展》中,介绍了与荷兰学术职业相关的几个问题:学术任命与学术发展,学术职业类型的多样化,学术人员身份的改变以及终身教授制改革,等等。杨锐在《当代学术职业的国际比较研究》一文中,介绍了1990年由Ernest.L.Boyer主持的第一次学术职业国际调查的成果。刘景忠在《六国(地区)学术职业比较的数学模型》一文中,利用层次分析法为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委员会关于学术职业国际调查的大型课题的结论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进行了比较研究。赵叶珠在《学术职业性别差异的国际比较研究》一文中,通过对澳大利亚、德国、中国香港地区、以色列、墨西哥、瑞典、英国和美国等8个国家和地区的在高校从事学术职业的男性和女性学者的调查,探讨了两性在工作条件、教学、科研、国际化、行政与管理等主题上存在的共同性和差异性。张斌贤在《学术职业化与美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一文中借鉴职业社会学的相关研究成果,通过探讨1636-1914年(特别是19世纪后期),美国学术职业化进程以及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分析了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陈伟在《论西方学术专业的工会化变革》一文中认为,1960年之后,随着西方学术专业(即学术职业)经济、社会地位的“无产阶级化”,工会逐渐成为学术职业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斗争工具;通过工会的集体谈判,西方学术职业提升了物质待遇、改善了工作条件,但也损害了其源自传统的神圣化身份特征,并使自己陷入了道德困境。中国一些学者如北京大学的闵维方、陈向明,华中科技大学的沈红等在国际学术会议上也发表了一些关于中国学术职业的研究成果,这些成果集中反映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学术职业的变革与发展。 在中文文献中,虽然不是以学术职业为直接主题,但是文献内容属于学术职业范畴的仍然不少。如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研究就有多部著作,还有大量的论文。高等教育的专题研究中也有不少文章涉及大学教师问题,例如,教师工资收入的分配、学术制度与文化、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工作压力、高等教育的投资与效率、教师的声望等,其中一些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教师的文献对于本研究是有参考价值的。
由于《学术职业与国际竞争力》的学术性、政策性、国际性、前沿性和多学科性的特征,因而,《学术职业与国际竞争力》的读者对象涉及对这三个领域感兴趣的社会各界人士。此外,《学术职业与国际竞争力》还反映了中国高校教师的学术生活和工作,对于中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将学术当成职业的群体 需要了解自己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