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劳动法

曹胜亮,冯梅 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7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曹胜亮,冯梅 主编  

页数:

277  

前言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人发展,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各方面,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与此相一致,我国劳动关系的运行呈现出市场化、多样化和复杂化。为适应劳动关系的发展变化,劳动法制建设应不断加强。继1994年7月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颁布以来,2007年6月29日又颁布了专门规制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合同法》,以及一系列配套的法律法规。劳动法在维护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协调稳定劳动关系等方面的作用得到了越来越充分的发挥。劳动法通过规范劳动关系、促进就业、举办社会保障事业、处理劳动争议以及其他方面的机制,为创造和谐的劳动关系和稳定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法律保障。  时值金融危机的经济背景之下,企业劳动关系变得较为敏感。劳动关系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它的稳定程度将更加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劳动法律法规的有效实施也关系着社会的稳定。因此,稳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的实施和《劳动合同法》的贯彻,仍然是劳动关系运行的重点。  本书分为五编十三章,系统地论述了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劳动合同法、劳动基准法、劳动保障法及劳动程序法,每章都包括案例导人、本章小结、中英文对照专业名词及复习思考题等,力求体现时代性、实用性、系统性、实践性的特点。本书既注重了劳动法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又强调了知识的运用;既反映了立法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又体现了劳动法学科的系统性。  本书由曹胜亮、冯梅担任主编,刘权、周叶婷、钱庆担任副主编。全书由曹胜亮负责统稿和审定。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为五编十三章,系统地论述了劳动法的基本理论、劳动合同法、劳动基准法、劳动保障法及劳动程序法,每章都包括案例导入、本章小结、中英文对照专业名词及复习思考题等,力求体现时代性、实用性、系统性、实践性的特点。本书既注重了劳动法基础理论知识的介绍,又强调了知识的运用;既反映了立法的最新发展和研究成果,又体现了劳动法学科的系统性。

书籍目录

第一编 劳动法基本理论 第一章 劳动法概述 第一节 劳动法的概念及其调整对象 第二节 劳动法的适用范围 第三节 劳动法的法律地位和作用 第四节 劳动法的基本原则 第五节 劳动法的体系和渊源 第二章 劳动法律关系 第一节 劳动法律关系概述 第二节 劳动法律关系的要素 第三节 劳动法律事实 第四节 附随劳动法律关系第二编 劳动合同法 第三章 劳动合同  第一节 劳动合同法总论  第二节 劳动合同订立  第三节 劳动合同的履行和变更  第四节 劳动合同的终止与解除  第五节 劳动合同特别规定 第四章 集体合同  第一节 集体合同的概述  第二节 集体合同的订立、变更和终止  第三节 集体合同的内容与效力  第四节 我国集体合同制度的完善  第五节 专项集体合同、行业集体合同和区域集体合同 第五章 用人单位规章 制度 第一节 用人单位规章 制度的概述 第二节 用人单位规章 与劳动合同、集体合同的关系. 第三节 用人单位规章 的制定程序 第四节 用人单位规章 的内容 第五节 用人单位规章 违法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 工会法律制度 第一节 工会法律制度概述 第二节 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第三节 工会对职工权益的维护 第四节 工会的组建 第五节 工会的经费和财产 第六节 违反《工会法》的法律责任第三编 劳动基准法 第七章 工作时间与休息休假 第一节 工作时间制度 第二节 休息休假制度 第三节 加班加点制度 第八章 工资制度  第一节 工资概述  第二节 工资的分配原则  第三节 工资支付  第四节 最低工资制度 第九章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 第一节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概述 第二节 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的基本内容 第三节 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特殊保护第四编 劳动保障法 第十章 就业促进法  第一节 就业促进法的概述  第二节 职业教育和培训  第三节 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 第十一章 社会保险法第五编 劳动程序法 第十二章 劳动法的监督程序  第十三章 劳动争议处理程序

章节摘录

  (一)劳动关系  劳动关系是指在运用劳动工具并实现劳动的过程中,基于双方合意,劳动者为用人单位提供有偿劳动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劳动关系的基本特征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  1.劳动关系的从属性  劳动关系的一方成为另一方的成员,并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劳动规则。劳动关系主体双方存在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着从属关系。  2.劳动关系的市场性  劳动力是生产要素之一,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劳动力的配置也由市场起基础性作用。在实行市场经济的国家,劳动力具有流通性,作为劳动力载体的劳动者可以自由支配劳动力。劳动者有权自主选择就业单位,企业有权根据生产经营的需求自主招聘合适的劳动者。劳动力供求双方是经过市场形成相互自由选择的关系。劳动力的双向选择和合理、适当地流动,有利于满足劳动者和企业双方的需求,有利于社会劳动力资源的合理配置、有效利用和消除浪费,从而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劳动关系的契约性  劳动者和业主是互相独立的,在经过双向选择建立劳动关系的过程中,双方主体需要就工资、工作时间、劳动条件等问题进行谈判和磋商,并最终达成协议,也就是契约。这种协议或契约就是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也称集体协议)。这就是说,劳动关系的建立实质上表现为双方主体之间一种契约关系的形成,也就是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的订立。  4.劳动关系的法制性  市场经济本质上是竞争型经济,竞争有利于促使提高效率,然而放纵、无序的竞争又必然扰乱和破坏市场,妨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公正。因此,劳动立法应当维护劳动者的正当权益,只有对劳动关系中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劳动者从法律上加以保护,才能调动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建立起正常的稳定的劳动关系。劳动立法的主要功能是调整和规范劳动关系,促进和保证劳动关系双方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协商、签订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建立保证双方权利义务实现的法律机制,妥善处理劳动争议。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劳动法制体系。  现阶段,我国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多种经济形式并存,因此,劳动法所调整的劳动关系是多层次的。它包括全民所有制企业中的劳动关系、城乡集体经济组织中的劳动关系、城乡个体经济中的劳动关系、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中的劳动关系。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劳动法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