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技术

黄健,苏艳青,杨林 主编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3  

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作者:

黄健,苏艳青,杨林 主编  

页数:

264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黄健、苏艳青、杨林主编的《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技术》是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工学结合“十二五”规划教材。
本书以“必需、够用”为原则,简化基础理论,侧重临床应用,强调技术操作,重点强调高职高专医药院校三年制护理、助产等专业学生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知识的学习。
本书力求反映新思路、新知识、新方法。在编排上,做到编排新颖,以项目、任务、实训代替以往的章、节、实验;教材编写形式模块化,在学中做,在做中学。除主体内容外,还在各部分设立“学习目标”、“案例引导”、“知识链接”等。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技术》可供全国高职高专医药院校护理、助产等专业使用。

书籍目录

模块一 眼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项目一 眼的结构与功能
任务一 眼球
任务二 视路
任务三 眼附属器
任务四 眼的血液供应和神经支配
项目二 眼睑与泪器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睑腺炎
任务二 睑板腺囊肿
任务三 睑内翻与倒睫
任务四 上睑下垂
任务五 泪囊炎
项目三 结膜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急性细菌性结膜炎
任务二 沙眼
任务三 病毒性结膜炎
任务四 免疫性结膜炎
任务五 翼状胬肉
任务六 角结膜干燥症
项目四 角膜与巩膜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细菌性角膜炎
任务二 单纯疱疹病毒角膜炎
任务三 真菌性角膜炎
任务四 巩膜炎
项目五 白内障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
任务二 糖尿病性白内障
任务三 先天性白内障
任务四 外伤性白内障
项目六 青光眼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任务二 开角型青光眼
任务三 先天性青光眼
项目七 葡萄膜疾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葡萄膜炎
任务二 几种特殊类型的葡萄膜炎
项目八 玻璃体和视网膜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玻璃体混浊
任务二 增殖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任务三 视网膜动脉阻塞
任务四 视网膜静脉阻塞
任务五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任务六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任务七 视网膜脱离
项目九 视神经疾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视神经炎
任务二 视盘水肿
任务三 视神经萎缩
项目十 屈光不正及斜视、弱视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近视
任务二 远视
任务三 散光
任务四 老视
任务五 斜视
任务六 弱视
项目十一 眼外伤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眼挫伤
任务二 眼球穿通伤
任务三 眼异物伤
任务四 眼部化学烧伤
任务五 电光性眼炎
模块二 耳鼻咽喉疾病患者的护理
项目十二 耳鼻咽喉结构与功能
任务一 鼻
任务二 咽
任务三 喉
任务四 耳
任务五 气管、支气管
任务六 食管
项目十三 鼻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慢性鼻炎
任务二 变应性鼻炎
任务三 慢性鼻窦炎
任务四 鼻出血
项目十四 咽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急性咽炎
任务二 慢性咽炎
任务三 扁桃体炎
任务四 扁桃体周脓肿
任务五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
项目十五 喉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喉外伤
任务二 急性会厌炎
任务三 慢性喉炎
任务四 喉阻塞
项目十六 耳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中耳疾病
任务二 梅尼埃病
任务三 耳聋及其防治
项目十七 食管及气管异物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食管异物
任务二 气管、支气管异物
模块三 口腔颌面部疾病患者的护理
项目十八 口腔颌面部结构与功能
任务一 颌面部
任务二 口腔
任务三 牙体与牙周组织
项目十九 牙体及牙周组织疾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龋病
任务二 牙髓病
任务三 根尖周病
任务四 牙周组织疾病
项目二十 口腔常见黏膜病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任务二 口腔单纯性疱疹
任务三 口腔念珠菌病
项目二十一 口腔颌面部感染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冠周炎
任务二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
任务三 面部疖痈
项目二十二 口腔颌面部损伤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特点与急救
任务二 口腔颌面部软组织损伤
任务三 口腔颌面部硬组织损伤
任务四 口腔颌面部损伤的护理
项目二十三 先天性唇裂与腭裂患者的护理
任务一 唇裂
任务二 腭裂
模块四 实训教程
实训一 眼科患者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
任务一 眼科患者的护理评估
任务二 眼科患者的常用护理诊断
实训二 眼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治疗技术操作
任务一 眼科护理管理及手术前后的护理
任务二 眼科常用治疗技术操作
实训三 耳鼻咽喉科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
任务一 耳鼻咽喉科的护理评估
任务二 耳鼻咽喉科的常用护理诊断
实训四 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治疗技术操作
任务一 耳鼻咽喉科护理管理及手术前后的护理
任务二 耳鼻咽喉科常用治疗技术操作
实训五 口腔科的护理评估及常用护理诊断
任务一 口腔科的护理评估
任务二 口腔科的常用护理诊断
实训六 口腔科护理管理及常用技术操作
任务一 口腔科护理管理及手术前后的护理
任务二 口腔科局部常用材料及常用治疗技术操作
参考文献
彩图

章节摘录

  4.医护密切配合医师和护士组成医疗小组,协同工作,在工作中医师起主导作用,根据患者主诉,经过查体,作出正确诊断,并制订治疗计划;将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治疗方法步骤、所用医疗器械的顺序、所用材料标准化,定为常规并编成手册,便于护士学习配合治疗。护士主要负责安排患者、准备治疗用品、调制材料、传递和回收器械、及时用吸引器吸除唾液等工作。四手操作必须最大限度地简化所有的工作:包括采用预成的材料;采用一物多用的器械;采用三用喷枪,充分发挥三用喷枪的最大效能。在简化工作的基础上,最后达到工作标准化,真正做到省时、省力。  5.护士应具有的素质  (1)护士应按照职业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个患者,自觉地做好治疗前后的一切准备工作。  (2)熟悉本专业知识,护士必须掌握本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因、诊断、治疗和预防方法,并能熟练应用四手操作法,以利主动配合,积极参与治疗,做好有关疾病的健康教育工作。  (3)熟悉现代口腔科医疗设备、器械的性能、操作步骤、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并掌握口腔材料的调制、局部常用药物的作用等知识。  6.常用器械的传递与交换医师为提高时间利用率,维持正确的操作位置姿势,需要护士协助拿取治疗器械。当医师使用一种器械完成前段治疗,而在下一步治疗需要运用另外一种器械时,就会涉及器械的传递与交换。传递时间准确,传递位置恰当,传递或交换的器械正确是器械传递与交换的三个基本原则。  (1)镊子传递:当镊子夹持物品(小棉球)时,护士左手握住镊子的工作末端,并稍用力以免夹持物松脱。镊子与患者口角线平行,将其柄部置于医师手中。镊子使用完后,护士以左手拇指和示指握持镊子柄部,接过已使用过的镊子。  (2)口镜与探针传递:护士右手握住探针的非工作端,左手握住口镜柄的中部。直接将探针和口镜递送到医师的手中。  (3)拔牙钳的传递:将消毒过的牙钳置于无菌消毒巾内,打开消毒巾,护士右手在消毒巾外握住牙钳头,露出牙钳手柄。医师右手以握掌式握持住牙钳。直到感觉医师已握紧牙钳,护士才可以松手,拿走消毒巾。  (4)双手器械交换法:护士以右手拇指和示指握持器械工作端,将器械非工作端递给医师;护士右手递过新器械的工作端,左手准备接过医师已使用过的器械;护士左手拇指和示指接过医师已使用过的器械的非工作端。  (5)注射器交换:注射器有玻璃、塑料或者不锈钢质,适用于口腔各科室。护士左手拇指、示指和中指握住注射器中部,右手拇指、示指和中指夹住注射器的塑料套管;医师握住注射器后,护士左手仍握住注射器,拇指、示指和中指拨出注射器针的塑料套管;医师接过注射器,护士松开握住注射器的左手,医师即可立即进行操作;医师使用完毕,护士左手应立即接过注射器,右手仍然将针套管套住针尖,以免造成交叉感染。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眼耳鼻咽喉口腔科护理技术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