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中国古典文学

储兆文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9  

出版社: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作者:

储兆文  

页数:

290  

内容概要

  《中国古典文学》是一本研究中国古典文学的书籍,介绍了古典文学发展历程。主要内容包括:先秦文学;秦汉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宋代文学;元代文学;明代文学;清代文学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先秦文学第一节 文学的起源和雏形一、众说纷纭话缘起——文学的起源二、小荷才露尖尖角——中国文学的源头第二节 《诗经》和《楚辞》一、风雅比兴立诗基——《诗经》二、屈平词赋悬日月——《楚辞》第三节 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一、笔秉春秋写乱世——历史散文二、百家显学归儒墨——诸子散文第二章 秦汉文学第一节 秦汉散文一、少而精——秦代的散文二、出入古今,经世致用——西汉的散文三、直面现实,纠偏补弊——东汉的散文第二节 《史记》和《汉书》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史记》二、断代史传,规矩谨严——《汉书》三、历史演义小说的雏形——《吴越春秋》第三节 汉赋一、诗化散文——汉赋的渊源和文体特征二、骚体赋,大赋,抒情小赋——汉赋的发展演进三、赋家之心——赋的文学价值第四节 汉乐府诗和文人五言诗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两汉乐府诗二、直而不野,怊怅切情——东汉文人诗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文学第一节 魏晋南北朝诗歌一、建安风骨——悯时忧乱,慷慨悲凉二、正始之音——嵇志清峻,阮旨遥深三、太康诗风——儿女情多,风云气少四、玄言诗——理过其辞,淡乎寡味五、田园诗——豪华落尽见真淳六、山水诗——庄老告退,山水方滋七、永明体——古体诗向格律诗的演变八、宫体诗——秾丽淫靡伤轻艳九、集大成者庾信——暮年诗赋动江关十、南北朝民歌——杏花烟雨江南,塞马秋风冀北第二节 魏晋南北朝小说一、小说的诞生与发展——街谈巷语,道听途说二、《搜神记》等志怪小说——张皇鬼神,称道灵异三、《世说新语》等志人小说——玄远冷隽,事简瑰奇第三节 南北朝时期骈文、辞赋与散文一、骈文——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二、辞赋——体小情微辞向骈三、散文——科技文学两奇葩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的文学理论一、《典论·论文》二、《文赋》三、《文心雕龙》四、《诗品》第四章 隋唐五代文学第一节 隋代文学第二节 唐代诗歌一、诗歌帝国——唐诗繁荣的表现、原因和分期二、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初唐诗歌三、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盛唐之音四、风兼残雪起,河带断冰流——中唐诗歌五、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晚唐诗歌……第五章 宋代文学第六章 元代文学第七章 明代文学第八章 清代文学

章节摘录

首先,《汉书》笔法精密,在平铺直叙过程中寓含褒贬、预示吉凶,分寸掌握得非常准确。霍光和金日磾是西汉中期的两位重臣,他们对西汉王朝的稳定和发展起过举足轻重的作用。《汉书·霍光金日碑传》以精细的笔法刻画出二人的庄重谨慎。然而,两人的谨慎程度又存在差异。霍光的谨慎止于自身而已,对于其家属则缺少必要的约束。金日磾则不同,他不但自己尽量杜绝细小的过失,而且对于后代严格管教,把任何可能引起麻烦的事端消灭在萌芽状态。对于霍、金两个家庭的不同结局,班固运用精细的笔法准确地揭示了事情的前因后果。其次,《汉书》不但对于事情的来龙去脉能够清晰地加以叙述,而且对于那些带有起始性质的事件,都要特别加以强调,以引起读者的注意。比如,西汉旧例通常是以列侯为相,先封侯,后拜相。公孙弘却属例外,他是无爵位而拜相,于是,武帝封他为平津侯。《汉书·公孙弘传》在叙述此事后写道:“其后以为故事,至丞相封,自弘始也。”这是明确告诉人们,先拜相后封侯的做法是从公孙弘开始的,在此以前绝无仅有。类似的提示语在《汉书》中还有多处,显得非常醒目。它有助于读者准确把握汉代各种制度的演变,强化了叙事的力度。再次,《汉书》的谨严有法,还在于它对某些材料的位置安排有自己的特殊规定,并且在全书一以贯之。《史记》写轶闻逸事,没有固定的位置。《汉书》则不同,凡属传闻类的生活小故事几乎全部置于篇末,很少有例外者。……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中国古典文学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