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文明的征程

布雷斯特德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7-11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布雷斯特德  

译者:

李静新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这是一部既有日耳曼人的权威性又有高卢人的清晰流畅的说明文杰作。直到今天,还没有哪一部著作在这方面能和它相提并论。

作者简介

J·H·布雷斯特德,是位历史学教授,执教于美国和埃及两地。他在教学过程中深感以往历史学讲义的枯燥乏味,于是对讲义进行了改造。一家出版公司将他的讲义出版成装祯漂亮的两册,并为它取了个极富魅力的名字——《人类的探险》,于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通俗历史学读物诞生了

书籍目录

开篇 欧洲的古人类 一、欧洲人类的起源 二、早石器时代 三、中石器时期 四、晚石器时期第一章 埃及的故事:尼罗河畔的最早居民金字塔时代 一、埃及最早的居民 二、金字塔时代(约公元前3000年~公元前2500年) 三、金字塔时代的社会、艺术及建筑第二章 埃及的故事:封建时代与帝国时代  四、封建时代 五、帝国的建立 六、埃及帝国的极盛时期 七、帝国的衰落 八、商博良对古埃及文字的破译第三章 西亚:巴比伦尼亚 九、文明进化图景伟大的白种人 十、国家和种族 十一、苏美尔文明的发展、苏美尔人与闪米特人的早期对抗 十二、闪米特人的第一次胜利——萨尔贡时代 十三、苏美尔人与闪米特人的联盟 十四、汉谟拉比及其后的时代第四章 亚述与迦勒底 十五、早期的亚述及其敌人 十六、亚述帝国(约公元前750年~公元前612年) 十七、迦勒底帝国:最后一个闪米特帝国第五章 米底-波斯帝国  十八、印欧民族的扩散 十九、雅利安民族琐罗亚斯德 二十、居鲁士与波斯帝国 二十一、波斯帝国的文明(约公元前530年~公元前330年) 二十二、对波斯文件和楔形文字的破译 二十三、波斯帝国的统治波斯宗教的影响第六章 希伯来人东方的衰落 二十四、巴勒斯坦:希伯来人定居之前的居民 二十五、希伯来人定居巴勒斯坦希伯来王国 二十六、两个希伯来王国 二十七、亚述和迦勒底摧毁希伯来王国 二十八、被流放的希伯来人 波斯解放希伯来人 二十九、东方的衰落 对东方文明的回顾第七章 欧洲文明的发端东地中海世界的蜩起 三十、欧洲文明的发端 三十一、爱琴海世界的岛屿 三十二、爱琴海世界的大陆 三十三、北地中海地区的新发现东地中海世界的崛起第八章 希腊人统治爱琴海世界 三十四、希腊人进入爱琴海世界 三十五、希腊人从游牧到定居第九章 希腊的君主时代 三十六、爱琴文明遗产腓尼基商业的发展 三十七、腓尼基人给欧洲带来了字母 三十八、希腊战士英雄赞歌 三十九、最早的希腊宗教及早期发展第十章 贵族时代的希腊 四十、君主制的消亡贵族的统治 四十一、贵族时代的希腊扩张 四十二、贵族时代的希腊文化第十一章 手工业革命僭主时期 四十三、手工业和商业的革命 四十四、民主权力的兴起僭主时期 四十五、僭主时期的文明第十二章 击退波斯 四十六、波斯人的到来 四十七、击退波斯人与腓尼基人第十三章 雅典和斯巴达对立雅典帝国峒起  四十八、雅典与斯巴达对立的原因 四十九、雅典帝国崛起民主的胜利 五十、商业的发展雅典对斯巴达的战争第十四章 伯里克利时期的雅典 五十一、社会、家庭及对年轻公民的教育和训练 五十二、高等教育科学公共事务 五十三、艺术和文学第十五章 雅典对斯巴达的战争雅典帝国的灭亡  五十四、暴政下的雅典第二次伯罗奔尼撒战争 五十五、第三次伯罗奔尼撒战争雅典帝国灭亡第十六章 希腊各城邦之间的最后斗争 五十六、斯巴达人的统治民众权力的衰落 五十七、斯巴达的衰落底比斯的统治第十七章 伯里克利之后的希腊文明 五十八、建筑雕塑绘画 五十九、宗教文学思想第十八章 伟大的亚历山大 六十、马其顿的崛起 六十一、亚历山大的征服 六十二、亚历山大的统治第十九章 亚历山大的后继者 六十三、亚历山大帝国的继承人 六十四、希腊的衰落第二十章 希腊化文明 六十五、城市建筑艺术 六十六、科学发明图书馆文学 六十七、教育哲学宗教 六十八、希腊化世界的形成市民和城邦的消亡第二十一章 西地中海世界罗马征服意大利 六十九、西地中海世界 七十、早期的罗马 七十一、早期的共和国先进的政府 七十二、共和困的扩张征服意大利第二十二章 罗马共和国对意大利的统治罗马、迦太基之争 七十三、罗马共和国统治初期的意大利 七十四、罗马和迦太基的竞争第二十三章 罗马在西地中海的扩张 七十五、对迦太基的战争——西西里战争(第一次布匿战争) 七十六、汉尼拔战争(第二次布匿战争)迦太基毁灭第二十四章 世界霸主的极盛和寰落   七十七、罗马在东地中海的扩张 七十八、极盛时期的罗马共和政府罗马文明 七十九、罗马城市和乡村的堕落第二十五章 百年革命共和国的灭亡 八十、由土地引发的矛盾元老院与贫民的对立 八十一、权力的集中马利乌斯和苏拉的统治 八十二、共和国的衰落庞培和凯撒的事业 八十三、奥古斯都百年内战结束第二十六章 前两个百年和平:奥古斯都及其继承人们 八十四、奥古斯都的统治两百年和平的开始(公元前30年~公元14年) 八十五、奥古斯都时代的文明 八十六、奥古斯都家族第一个百年和平终结(公元14年~公元68年)第二十七章 第二个百年和平早期罗马帝国的文明 八十七、第二个百年和平时期的罗马皇帝(开始于公元69年) 八十八、罗马帝国的早期文明罗马的行省 八十九、罗马帝国的早期文明罗马 九十、东方宗教的广泛传播早期基督教的壮大 九十一、第二个百年和平结束第二十八章 百年革命罗马帝国分裂 九十二、帝国内部的衰败 九十三、百年革命 九十四、东方式的专制统治 九十五、帝国的分裂基督教的胜利第二十九章 野蛮人的胜利走出古代 九十六、野蛮人的入侵西罗马帝国灭亡 九十七、罗马教堂的胜利和对西方的影响 九十八、东方的最后一次复兴近代欧洲国家的雏形 九十九、回顾

章节摘录

几个世纪之前,在北欧的小村庄,人们看见饿狼在森林中奔突或在大街上扑食儿童,是不会感到稀奇的。在今日的印度,食人虎依然在袭击人类;在今日的非洲,狮子仍然以人为食,然而,对许多古代哺乳类动物来说,它们没有那么幸运。尽管它们力大无比,但仍不免灭绝的厄运。在抵御自然界侵袭的过程中,它们垮掉了。而面对同样严酷的自然,人类却生存下来并不断发展。在同哺乳类动物劲敌争夺家园的斗争中,人类的生存能力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持续不断的进步使人类天下无敌。人类天下无敌的原因是人类掌握了武器。即使最粗陋的武器,也能使长颈鹿和大象在尼罗河的下游彻底消失。几千年前,在幼发拉底河上游的平原上,古代东方狩猎者们使亚洲的大象几近绝种,幸存至今的大猩猩也将在非洲消失。这些野生动物的绝迹,完全“归功”于人类所发明的工具。工具在不断改进,绝迹的动物种类随之不断增多。按照自然科学家的观点,我们实际上已进入哺乳类动物时代的末期。这不过是人类取得胜利的一个比较明显的阶段.人类缓慢进化并最终取得超级地位,其实是一个渐进过程.现代科学推知,人类进化过程可以追溯到大约50万年前。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人类的生存能力一个阶段又一个阶段地不断增长。这种增长是在严酷的自然界中与严酷的生存环境顽强斗争后实现的。人类生存能力的提高,最终使人成了第一种、也是惟一一种能制造工具的动物。我们知道,有许多种动物可以抓取木棍或石头作工具,我们的祖先也曾这样做过。但早期的人类并未就此止步,他们在此基础上继续向前迈出了至为关键的一步——制造工具,也正是这一步,在人类和其他动物划开了界限.他们发现,造化为他们提供的石头并不能满足他们的需要,也不能完全符合他们的目的,他们不满足那天然的石头形状,而对一切进步而言,不满足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不满足推动了进步,于是,一些具有强烈首创精神的原始人行动起来了,他们用一块石头敲击另一块石头,对天然的石头进行加工改造。他们加工卵石,使其形状符合他们的要求,于是,他们便成为第一种制造工具的动物——这种聪明动物不只限于利用天然食物来果腹充饥,他们还对自然物质进行加工改造,使之成为他们主宰周围世界的工具。以这种自制的工具为武器,面对自然界的其他任何对象——不管是有生命的还是无生命的——他们都显得更为强大。这种制造工具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实践对人类的发展进化产生着持续的、深刻的影响,与此同时,这种制造工具的能力使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此,我们不妨先反观我们周围的世界,然后再回溯历史。我们都知道,收音机、飞机是我们的曾祖父母未曾听过、未曾见过的。他们那那一辈人中极少有人乘过机动车。他们和他们的父辈们一生都没想到过在自家安电灯或电话,而他们的祖父,只能乘公共马车进行漫长的旅行.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一辈子也不曾见过一辆机动车。但是,后来各种工具被一个接一个发明创造出来,人类慢慢进入了文明生活。每一项新的装置都是在原先的发明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没有原先的创造发明,新的设计便难以想象。我们回溯得更远一些就不难想见;在马车或货车出现之前,必定先有人驯服野马并发明车轮;海上旅行或贸易出现的前提,是航船的发明;如果没有人见过一粒铁屑,当然也就不会有铁制工具而没有铁制工具,就无法削割石头,也就不会有精美壮观的大楼或其他石头建筑;如果没有人发明文字,写作就无从谈起,也就不会有图书和任何科学知识的传播。如果我们沿着人类历史长河继续上溯,我们就会发现,那时的人类不过是比和他们生活在同一时期的较高级的动物稍强一些的野人而已。那时,他们同样仅凭赤手空拳保护自己、觅食充饥或达到其他目的。他们没有语言,不会生火,也不可能有谁教给他们什么技能,在这种生存环境中,他们长期努力,不懈地、独立地学习一切事物。每一件工具,不管多么简陋都得由人去创造发明,我们可以推想,人类一定曾经过一个原始心智产生的黎明时期’在此之前,原始人尚没有产生制造工具的意识。可以说,人类的职业史就是人类利用高度专门化的工具、设备、机器等开发自然资源的历史,各种工具的发明,都会导致社会、政治、艺术和宗教方面的发展变化。正像蒸汽机和内燃机是现代文明的象征一样,石杵、石斧则是两万年前旧石器时代的象征。亨利•福特说过:“我们创造了历史。”毫无疑问,现在已没有像最早的人类那样未掌握任何机械的人了。但是,现在仍存在一些过着原始生活的野蛮部落。他们的生活尚处于我们的原始祖先所经历的阶段。他们的生活环境,使我们了解了早期人类的境遇。例如,约在一个世纪前,英国人在塔斯马尼亚岛上发现了塔斯马尼亚人.他们赤身裸体,不会捕鱼,不会制造弓箭,更不知道如何建造有顶木屋。他们没有山羊、绵羊,没有母牛,没有马,甚至没有狗。他们不会播种,不会种植任何庄稼。他们没有盛装食物的瓷罐、瓷壶或瓷盘,因为他们不知道粘土经火烧会变硬。塔斯马尼亚人无衣敝体,无屋栖身。他们的生活需求极低,只学会了一点点所谓的生活本领,凭着这点本领,他们走过了漫漫历史,走出了人类社会早期。他们知道生火御寒取暖,将生肉烤熟食用。他们学会了削尖木棍,在木棍头部装上石尖,制成木柄石尖的长矛,这是他们最好的武器。他们还不知道有“铁”,当然不可能有带铁尖的长矛,他们可以用这种木柄石尖的长矛极为准确地射中目标,射杀野味以充饥,或投击敌人以自卫。他们还学会了一些技能:找来一块石板,削薄边缘,制成粗陋的石刀,用来剔肉剥皮;用树皮纤维编织小杯、器皿和篮筐.最重要的是,他们已有了最简单的语言,能用这种简单语言描述自己的生活。通过对塔斯马尼亚人生活的了解,我们就了解了早期人类在漫长的生存斗争中境遇。毫无疑问,正是生存斗争将人类引上文明之途的.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对于人类早期的进化历程我们知道的并不多。但是,通过今天发现的那时的工具和用品,我们可以推知当时他们所处的地理环境和野蛮状态。因此,可以肯定地说,在经过长达数十万年的漫长进化后,史前的欧洲人才进入或走出了塔斯马尼亚人式的野蛮阶段。那时的欧洲与现在完全不同。欧洲大陆上最早的史前人享受着极为原始的风光。茂密的原始森林沿着潺潺小溪向辽阔的平原铺展开去;笨拙的河马在浓荫下的河边游荡;凶猛的独角犀牛在河边茂密的热带植物丛中横冲直撞;披着二英尺长的又浓又粗的毛的巨象,在丛林中游来荡去;数不清的野马在高地上吃草;成群结队的野鹿在林中栖息。气候温暖湿润,百鸟争鸣,一片地老天荒的景象。史前欧洲就静静地沉睡在这种氛围中。


编辑推荐

《文明的征程》由陕西师范大学出版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文明的征程 PDF格式下载



TheConquestofCivilization,文明的征程,又名人类探险。半价买到,书的质量还可以,挺厚一本,内容还没看,在杜兰特的《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一书中位于“通往自由之路:100本最好的教育类书籍”之列。


早期已经看过这本书了,现在买这本书用来送人,没想到封面都变了,更喜欢以前那样的包装,更有历史感。考古学家写的东西,尤其是文笔优美,非常喜欢,还特地买了一本世界历史地图一起研读。看过的章节到现在都还记得,希望能对送书的朋友同样有所帮助。


写的很详细,非常好的一部历史教科书.


无论是内容还是插图都很不错,是我到现在为止看到的最好的介绍西方古代历史的著作


因为成书较早,很多文物和史料缺失导致作者的有些结论有失公允,但这仍不失为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好书。


一本很好的历史导向书


终于买到这本书了,老书,但是很经典


挺大的一本,厚且轻,喜欢封面!对于喜欢历史的同学来说这是一本不错的书。


在学校图书馆看到的,觉得很不错,所以买来作为收藏。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大家去读一下


很好,非常好,应该还要更好!


书的灵魂在于文字,纸张只是表象。还没看,翻了翻,字有点小,纸张也一般。但是期待好的知识流淌出来。


其修远兮。


简易世界史


当作消遣可以吧。


很厚实的历史读物,但是纸张的选择上和印刷上不是很精细


此書書寫的時間段從史前人類的出現帶領我們到羅馬帝國的傾覆,它算得上一本鴻篇巨著,頁數不少而且紙張面積在A5-A4之間,已版面來看已算是寫得詳細的著作之一,對於這段時間特別有興趣的朋友値得擁有。但從文筆和篇排上感覺像教科書,就像大學的講義,反正作者已在【序】中說明了。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