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国文经典读本

赖振寅,等 编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7  

出版社: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作者:

赖振寅,等 编  

页数:

257  

内容概要

  中华文明似一条汤汤大河,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具有极强的历史承袭性。故一切人文学术之研究,必先能述旧而后才能翻新;一切个人之学业,必先得习古而后方可精进。  步入中国文学殿堂,名儒大道,自树一帜;文人墨客,各领风骚;诗词曲赋,绚丽多姿;经史子集,卷帙浩繁。且一代有一代之所长,一代有一代之所胜,若连峰迭起,绵延不绝。《诗经》,记录着“先民的歌唱”;《论语》,被誉为“国人的圣书”;《孟子》,堪称“儒者的良知”;《老子》《庄子》,记载着先哲们对天地人的思考,被誉为“哲学的天籁”。更有“泽畔的悲歌”《楚辞》,以其华美辞章、真挚情感,传之后世;《史记》《汉书》立中国史传文学之典范,史笔昭世,文韵流芳;魏晋文学,则标志着中国文学进入一个思想启蒙、变革创新的时期。其后。唐诗、宋词大放异彩,佳作林立,名家辈出,绘成中国文学最壮美的画卷;元曲、明清小说,更是将中国古典叙事文学推向巅峰。20世纪初,伴随着社会变革、文化维新,中国文学为之一变,白话写作蔚然成风,现代汉语文学成文坛主流,实现了中国语言文学的现代转型。遍观世界各国,绝少有如此完整、丰沛而精致的文学遗存:身为华夏子民,在自豪之余,理应自觉充当一个文化研习者和传承人的角色。

书籍目录

第一讲 说文解字说文解字·叙第二讲 先秦诸子一、《论语》《论语》四章二、《孟子》齐桓晋文之事章三、《老子》《老子》四章四、《庄子》逍遥游第三讲 诗骚一、《诗经》二、《楚辞》离骚九歌·山鬼第四讲 史传文学一、《左传》烛之武退秦师宫之奇谏假道二、《史记》李将军列传三、《汉书》苏武传第五讲 赋与骈文一、赋子虚赋(节选)归去来兮辞(并序)别赋秋声赋前赤壁赋二、骈文与朱元思书哀江南赋序滕王阁序第六讲 唐诗长安古意在狱咏蝉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从军行感遇春江花月夜临洞庭赠张丞相从军行山居秋暝鸟鸣涧观猎燕歌行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渡荆门送别长干行望岳秋兴八首(其一)山石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西塞山怀古长恨歌李凭箜篌引赤壁寄扬州韩绰判官锦瑟无题花下醉第七讲 宋词第八讲 唐宋散文第九讲 元曲第十讲 明清小说戏曲第十一讲 现代汉语文学(一)第十二讲 现代汉语文学(二)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的源头,为儒家六经之首,是我国文学的光辉起点,亦是中国文化的元典。《诗经》原称为《诗》,或称《涛二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诗经》描述了周代及春秋中叶的社会风貌,全方位地展示了那个古老时代的风土人情及宗教礼仪、文化及当时的社会生活,她表现出周代社会纯朴的民风,透露出华夏民族青春的气息和对生活的极大热情。她代表r周代诗歌创作的最高成就,在中国文化史上,《诗经》以其独特的魅力,享有崇高的地位。  《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长达五个世纪里,产生于我国黄河流域及江汉流域的305篇诗歌作品,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划分为风、雅、颂三部分内容。风,其意为乐调,为民间土乐,《诗经》有十五“国风”,是当时各诸侯国所管辖区域的带有地方色彩的土风歌谣,十五国风依次为周南、召南、邶风、都风、卫风、王风、郑风、齐风、魏风、唐风、秦风、陈风、桧风、曹风等,共160篇;雅.其意为“正”,是周天子直接统辖的王畿附近的正统乐歌,即朝廷正声雅乐,大多出自士大夫之手,雅分为大雅和小雅,共105篇;颂,其意为“容”,是朝廷祭祀祖先和神灵的乐舞,以歌颂祖先的功业为主要内容,包括周颂、鲁颂、商颂,共40篇。  那么,这部产生于两千多年前的伟大诗集,历时五百年,遍及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的诗篇,是如何编集起来,又是如何整理成书的呢?关于《诗经》的收集自汉代以来有献诗说、采诗说、删诗说等说法。  一是“献诗说”,先秦古籍中就有记载,《国语·周语》:“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曩献诗”。由此可见,周朝曾有让士大夫献诗的制度,其主要目的就是用诗歌的方式对统治者进行讽谏或赞颂,以表达士大夫阶层对政治的批评,体现出中国上大夫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政治责任感,这也奠定了《诗经》时代“主文谲谏”的文化传统。大雅和周颂中的政治美颂诗和讽喻诗便是由此而来的。  二是“采诗说”,源自汉代学者班固,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古有采诗之官,王者所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也。”可见采诗的目的多为政治所需,而《汉书'食货志》记载:“孟春之月,群居者将散,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于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日:王者不窥牖户而知天下。”认为孟春之月,人们开始四散到田间劳作,那些“行人之官”到民间采诗,然后献给掌管音乐的太师,太师将其润色之后,进献给天子,天子则用来“观风俗,知得失,自考正”。《诗经》国风中的大部分诗歌都是采集而来的作品。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国文经典读本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

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