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他们一样去奋斗
2011-6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杨菁 周元君 冯欣欣 编著
289
无
序言吴小莉这是一本充满活力与锐气的书,讲述的是凤凰卫视一群新锐面孔的故事……打开这本书,时间彷佛回溯到过去,让我看到了自己当年的影子。凤凰卫视开台时,我也与他们今日一样,怀着实现梦想的勇气,抱着百折不挠的决心,意气风发、踌躇满志。如果没有凤凰卫视,也许我永远不会碰到那么多来自两岸三地、五湖四海的“知己”。凤凰的包容性文化和鼓励个性张扬的理念,为我们这些经历不同、文化各异、性格有别的人,撑起了一片可以自由实现抱负的天空。正是在这片天空下,如衔泥筑巢一般,我们一点点积攒起凤凰的骨血、精神。靠着这血脉的接续,凤凰走过了风风雨雨的十五年。媒体平台,和人一样,讲究的是气场。凤凰这个媒体平台,因它独特的气场,吸引了无数怀抱同样梦想的人。在这个平台上,大家加班加点却不觉得累,任劳任怨也不觉得苦。以前中文台台长王纪言说过一句话:“这么累,这么苦,报酬也并不算高,大家之所以能在凤凰坚守下来,是因为凤凰这个平台可能是我们中国电视人唯一能实现梦想的地方。”王纪言台长所说的梦想,我们一直坚持着,梦想所在,就是凤凰精神的骨血精微。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批又一批坚定而倔强的同道者,和我当年一样,为了这个梦想,来到这里,以全然的热情投入到这种对信念的追求中,没有什么比同道者相携而行更令人愉悦的了。眼看他们经历跟我们当年一样的历练,一点点成长起来,心中非常欣慰。他们比我更幸运,是在凤凰逐渐羽翼光华时来到这里,如今的凤凰能够给予他们的条件已今非昔比,而有目共睹的是,他们的新锐之气在这个已经五光十色的舞台上依然绽放耀眼光芒。在这里,我诚挚地祝福他们,在凤凰这个包容万千的平台上走得更美、更远。“生逢其时,珍惜机遇!”这是凤凰卫视刘长乐主席在开台创业的早年对我们的期望。同样的,我想这也是我们对凤凰新锐面孔的期望。
曾子墨之外,谁能冷静透视、知性解读世界?闾丘露薇之后,谁是最铿锵的战地玫瑰?
他们曾是怀着瑰丽“电视梦”的少年,如今,他们已经成为行业里的佼佼者,他们用努力和让观众记住他们的名字:秦枫?令狐列?刘芳?周轶君?胡玲?陈淑琬?尉迟琳嘉?蒋晓峰?张凌云?安东?王若麟?姜声扬?任韧?杨舒?竹幼婷?鲁韬?卢琛
本书与您私家分享17位新生代凤凰主播、记者的成长故事,无论对于那些想进入这个行业或同在这行业中奋斗的年轻人们,还是对于那些从事其他行业并拥有梦想的人们,都将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杨菁,就职于凤凰卫视香港公关部,曾多次采访报道过知名主持人。
周元君,就职于凤凰卫视出版中心,喜好文字,策划出版过多部书籍。
冯欣欣,就职于凤凰卫视出版中心,爱好摄影,编辑出版过多部书籍。
秦枫:最“惹是生非”的女记者
令狐列: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刘芳:跨行的华丽转身
周轶君:游离的行者
胡玲:金刚芭比的幸福生活
陈淑琬:内心彪悍的文静女
尉迟琳嘉:深度无厘头主持人
蒋晓峰:追逐心无旁骛的自由
张凌云:在路上
安东:旧梦重拾
王若麟:人生大舞台
姜声扬:虔诚地坚守自己
任韧:寻梦还乡
杨舒:爱上女主播
竹幼婷:敢飞就会有天空
鲁韬:观察员的自我观察
卢琛:我行我素,我型我秀
改变命运的电话 大四快毕业的时候,有一天,杨舒接到系里老师打来的电话。一个慢条斯理的声音问道: “在北京吗?”“在,老师,有什么事吗?”“没什么大事,凤凰卫视资讯台在招主持人,你不是一直惦记做新闻吗?去不去试试?”后来的事实证明,这真是改变命运的一通电话。 2005年8月,中国人民大学旁边的凤凰会馆内,前来面试的学生挤满了化妆间。其中包括面露自信的北大、清华新闻系尖子,有从嗓音和说话的方式上就能判断出的广院播音系学生。还有人选择一直在走廊里晃来晃去,一个个房间看,探头探脑 。 “会有凤凰主持人来面试我们吗?”有人发问。顿时屋子里面炸开了锅,大家开始唧唧喳喳说起自己喜欢的凤凰主持人。“面试什么内容啊?”大家面面相觑。“可能报新闻吧。”“那你太有优势了,你就是广播学院学播新闻的啊!”有人对“播音系”说。这场面试极为神秘,谁也不知道等会儿在哪里做什么,大家得到的唯一通知就是,准时到凤凰会馆报到。 一个身材苗条、干练伶俐的女生走了进来,手里拿了一大沓今天的报纸,本来乱哄哄的屋子一下子安静了下来,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到她的身上。只见她把报纸往桌上一摊:“《凤凰早班车》大家都看过吗?”环顾一周,齐刷刷的一阵点头。没看过的也跟着点头,大家生怕表现得对凤凰不熟悉而被淘汰。 女生笑着说:“那太好了,今天的第一轮试镜就和早班车有关,每个人拿张今天的报纸,挑六条新闻,不看稿子说出来,模拟主持一段《凤凰早班车》。”话音刚落,她就风一般地走了。 “Where are you from?” 屋里顿时炸开了锅,只有十分钟的准备时间。唯独杨舒有点暗自庆幸,多亏以前常看陈晓楠主持,还小小地演练过,对节目形式不算陌生。杨舒默默在心里提醒自己,“抓重点,提炼新闻要素,把五个W(who,where,what,when,how)扩展开来,语言精炼,不要为了说新闻而说新闻”。后来杨舒才听说,面试那天,凤凰领导层全都坐在香港总部,通过卫星连线全程直击了他们的表现。 那天面试,除了模拟《凤凰早班车》主持外,还有现场英语问答环节, 面试官正是“与世界各国领导人风云对话”的凤凰首席评论员阮次山先生。当时他坐在香港总部,而杨舒他们则在北京,双方通过卫星连线隔空面试。 那几天,朝核问题六方会谈团长会议正在北京召开。前来面试的人群中一度盛传,阮先生会问到对朝核六方会谈的看法,包括怎么解读中国在六方会谈的角色。这可是全程英语作答,大家都有点坐立不安。 进入凤凰后,杨舒曾与一同被招进来的同班同学任韧聊起这段面试经历。 任韧问:“阮先生问你朝核问题了吗?” 杨舒回答:“没有啊,你呢?” 任韧说:“我也没有,阮先生问我的第一个问题是 ‘Where are you from?’(你来自哪里?)” 一年后,杨舒跟随阮先生前往美国华盛顿,进行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宣誓就职的直播报道。杨舒忍不住当面问阮先生:“阮先生,您当年在北京面试,有问到朝核六方会谈吗?” 阮先生一脸错愕:“我这么善良,会这么问吗?”年轻是最大的本钱当杨舒大学即将毕业的时候,央视已经毫无悬念地准备与她签署正式工作合约了,这是多少杨舒的同学们梦寐以求的机会。然而也正在此时,凤凰卫视资讯台向她招手了。 决定离开付出了两年心血的节目,杨舒当初不是没有犹豫过。节目组里太融洽了,大家感情很深,又有很多观众喜欢你,支持你,自己也小有成就感……而凤凰?一个陌生的环境,一个新的工作经验,更要去一个陌生的城市……杨舒最终还是抑制不住自己对新闻的热爱,决定迈出这一步。她对自己说,年轻就是最大的本钱,大不了一切从头再来! 即将离开北京的那几天,杨舒心情特别复杂。离开的决定是匆忙的,时间是紧迫的,还没来得及缅怀,一个生活了四年的城市,一份努力了两年的工作,瞬间就放手了。一种伤感弥漫心头,让她有点难以接受。那几天,杨舒坐在出租车里就忍不住拼命往窗外看,脑海中不断浮现着以往自己奔走于大街小巷拍外景的春夏秋冬,而现在,一切往事如烟…… 杨舒头也不回地走了,甚至都没有向观众告别,就已经在香港开始了另一种节奏的生活。央视节目组不断收到观众询问,杨舒去哪儿了? “莫斯科首都莫斯科”面对挑战,杨舒作过充足的心理准备,只是没想到一到凤凰就彻底被击垮了。虽然是科班出身,但这里科班的少吗?自己英语底子好,但这里会多国语言的都大有人在!一下子面对这个国际资讯纵横交错的平台,年纪轻轻、热情活泼的女孩突然丢失了成长中一直伴随的自信。 夜班新闻直播是凤凰新人的训练场,从晚上10点到第二天凌晨6点,直播四档新闻:12点,1点,3点,5点。这可是黄金时段!当然,是美国时间。 第一次上主播台,早已习惯镜头的杨舒还没开始却浑身冒汗。凤凰当时条件简陋,杨舒被推进一个小房间,在整面墙的绿色背景映照下,一个简单的没有靠背的小圆凳摆在中央。杨舒坐了上去,强烈的灯光照在她身上,抬头却只见机器,导演们都在外面的监控室,通过屏幕注视着她,5、4、3、2、1……杨舒觉得心跳加快,脑中涌出一种强烈的紧张感,生怕会读错新闻稿。脸上挤出甜美的微笑,脚下却慌乱地控制着提字器…… 第一次直播总算熬了过来,有惊无险,但令杨舒懊恼的是,特意提前背得滚瓜烂熟的稿子,却因为紧张,把“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说成了“莫斯科首都莫斯科”。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为了锻炼新人,台里有意多制造一些直播感给杨舒,大事小事,只要有现场画面的,就直接切进来,逼迫他们发挥现场解说、现场翻译能力。每做完一次直播,杨舒就会去找前辈、领导问意见,凤凰人单刀直入,三言两语,你的弱点、缺点全部点明。杨舒像“海绵宝宝”般不断吸取着经验、教训。有时候,有些敏感的她免不了患得患失,心情起伏跌宕,领导表扬了就美滋滋的,直播出了错就特别难过,甚至会大哭一场。这种日子在杨舒初进凤凰的几个月折磨了她好一阵子。 被“逼”出来的凤凰人 如果把不会游泳的人直接扔进泳池会怎么样?要么出现奇迹,要么选择灭亡。凤凰人都会是前者。凤凰员工从不分三六九等,关键时刻,无论你是老主播、新主播,谁当班就谁上。所以,凤凰人都说自己是被“逼”出来的。 在夜班播了三个月新闻后的一天,晚上11点,杨舒左手端着咖啡,右手拿着一摞即将播出的新闻串联单往化妆间走。发型师和化妆师同时在她头上忙活着,杨舒自己则抓紧时间熟悉新闻内容。 11点20分,资讯台编辑部里突然传出一阵骚动,有编辑突然疯狂地跑来跑去,边跑边喊:“快!赶一条稿!”“先走滚动字幕!”“联系当地记者!”“叫制图同事做地图!”资讯台的气氛向来是这么风风火火、咋咋呼呼,杨舒习惯了,没有特别在意。“闭上眼,画眼线。”化妆师在耳边对杨舒说。杨舒刚闭上眼,却听见一个洪武有力的声音说:“你怎么还在这里!孟买发生火车连环大爆炸了,11点半启动突发事件直播!还不快去!”杨舒急忙睁开眼,回头,资讯台台长钟大年正火急火燎地冲进来。条件反射般,杨舒倏地跳了起来,下一刻,顶着画了一只的眼线,吹了一半的头发往外冲。11点26分,杨舒坐上了主播台,耳机里传来导播冷静地声音:“杨舒,4分钟,(准备)! ” 夜班编辑飞奔递上了一张A4纸,一条来自美联社的短消息: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首府孟买,在当地时间18点24分发生铁路连环大爆炸,造成超过200人死亡,数百人受伤。目前还没有组织承认。 什么?这是唯一的资料吗?四分钟后直播,跟哪个记者连线?有没有现场画面?镜头切到我,我说什么?从身旁编辑台到演播室,所有人都在“上蹿下跳”,杨舒两条腿在不住地发抖,脑子还没有从得到直播消息中反应过来,虽然有过直播经验,但这么短的准备时间,这么重大的新闻事件,这也太刺激了吧! 当时身为凤凰卫视新闻总监的吕宁思一边整理领带,一边“飞”上了主播台,坐在杨舒身边。他刚刚做完《总编辑时间》,闻讯火速赶过来支援,他是这起突发事件直播的评论员。 “别怕,慢慢来,咱们从印度反恐面临的挑战开始说起。”吕宁思的到来让杨舒安心许多。“中新社记者在线!郑浩在线!试声音……”导播通过耳机传来一条条好消息,有前方记者了,杨舒的心渐渐安定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10,9,8,7,6,5,4,3,2,1……” 此时此刻的资讯台,尉迟琳嘉主持的《娱乐新闻报道》刚刚开始,活蹦乱跳的他还没说完开场白,就被《1573突发事件直播》的音乐切断了。 “各位晚上好,这里是突发事件直播,我是杨舒,印度孟买发生火车连环爆炸案,造成数百人死伤……” 事后有一天,尉迟琳嘉跟杨舒说,那天晚上他正在家悠闲地吃着薯片,津津有味地看着自己主持的《娱乐新闻报道》,哪知还没说两句,画面就被突然切断,“再接着,你就出来了!”尉迟一脸郁闷地指着杨舒说:“这怎么回事?我眼珠子都掉下来了!” 是错觉吗?
《像他们一样去奋斗:凤凰新锐面孔》编辑推荐:1、这是一本助推你实现人生梦想的成长榜样书,与你私家分享17位凤凰新生代主播、记者的快意人生。与你同龄的凤凰人,如何实现他们的新闻梦、主播梦、记者梦?2、当家俏主播杨舒、娱乐掌门尉迟琳嘉、个性主持卢琛、时事评论员鲁韬……海量私家照片,展现凤凰新锐主持人成长、生活中的多面;多彩的幕后故事,讲述主播记者在采访播报新闻要事背后的艰辛。3、吴小莉倾情作序,窦文涛、胡一虎、曾子墨、梁文道、闾丘露薇推荐。
无
每次总是写稿的时候无感,组稿的时候无感,定稿的时候无感,排版的时候无感,看到冷冰冰平整整的屏幕上的pdf文档无感。可当印好的样书拿到手里,手心会变得发烫,指尖的触感温柔绵软。
当初编这本书,几个作者有过太多的争论。一个人坚持认为要把所有文章改成第三人称,并要统一整本书的风格;一个人认为每篇独立成章,结构完整,个人风格突出最重要;一个人强烈要求图片资料的丰富性和质量,以及故事的趣味性、可读性和爆炸性,每个小标题,每个图片说明都要做到精益求精。那时候协调这些真的很困难,但拿到书的那一刻,我才觉得一切都是值得。
这些稿件,有的是作者对这些新鲜面孔的多次采访的整合,有些是向主持人和记者的直接约稿自传,照片更是各个年轻凤凰人的私家珍藏,但它们毫无疑问都构成了一个个完整生动的故事。也许你会觉得他们不普通,他们几乎都有良好的家教,优良的环境,海外留学的经历。但他们和每个年轻人一样,有梦想,渴望实现自我。每个人的故事,都可能成为一把开启你内心深处藏匿梦想与激情的小钥匙。你会又一次地想:是不是我一样也可以?说不定这一次的想法,这一次的努力,就变成了现实呢。别放弃。
媒体人是个非常辛苦的行业,电视人更是如此。学和新闻沾边儿的专业的孩子,哪个人没想过去世界各地采访,去枪林弹雨中冒险,在电视机里播报新闻,畅谈时政。但凤凰的主持人没那么简单,凤凰的记者没那么简单。凤凰的机制是采编一体,自己采访自己写稿自己出头露脸,一切工作都几乎要独挑大梁。凤凰的女孩子们要淡妆素颜、蓬头垢面地第一时间奔向灾区现场,凤凰的男孩子们要自己同时兼做记者、摄像、侦察队员和人力运输。
书中不乏对他们工作当中遇到的困难、成就、苦恼、欢喜的描述,也尽量顾及到他们的人生履历的铺陈,和个性羽翼的丰满。这不是一本工作手记,而是一部人物传记集锦。你会看到他们从小到大的波折与迷惘,你会看到他们持续不断的毅力与冲劲儿。他们的人生刚刚起步,像是刚刚打油上蜡的齿轮,决心向前辈看齐,做一台热量四射的永动机。
虽然奋斗的过程很苦,但书中的语言又尽量保持幽默风趣,这也是凤凰人一贯以苦为乐的自虐传统。如果你厌烦了励志,就把它当成本情节跌荡、语言轻松的小说来看待吧。
最后呢,夸了这么久,还是要说,当然这本书的最后效果和我们事先的设想还有很多地方相去甚远。借口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了,本来在读者面前,作书人也没有什么借口可言。各位读者的西红柿随意砸过来吧!毕竟理想总是丰满的,现实总是骨感的,他们如此,你我也如是。
把事情做好,光有梦想显然是不够的,还要有谨慎心,持久心,责任心,包容心。
文 / 冯欣欣
我是为了王若麟才想买的这本书,但是里面的内容让我更加喜欢,不仅有我喜欢的尉迟琳嘉、杨舒、安东、任韧、姜声扬,还有我最爱的王若麟,这让我更深入的了解凤凰新生代们一路奋斗的历程
我很喜欢秦枫,短发,有冲劲儿,嘴皮子利落,很有想法,看着就聪明,有点精灵的感觉。
我还很喜欢胡玲,长发(也短发过),长得像白瓷娃娃,看着温柔,体内却蕴含着巨大力量。
这些凤凰记者真的很招人喜欢。
她们不像女主播那样天天在演播室里,还知名度颇高;她们经常在中国各大灾区奔走,蓬头垢面,鲜为人知。她们是最值得我们佩服的人,是传媒人的骄傲。
凤凰新锐主播、记者的小传 展现不为人知的一面
每个人心中也许都有一个战地记者梦。
不然就是自己在枪林弹雨中穿梭,不然就是心爱的人死在战场前线神马的= =。
很佩服闾丘露薇,周轶君这样的记者。
我想她们也是怀揣着自己的梦吧。
这里面我最喜欢刘芳的故事。一个看着很文静,笑容很端庄,思想很前卫的女孩儿。
她是有拼劲儿的,在她的字典里没有不可能。
她是有主意的,知道什么是自己喜欢的,什么是自己真正想要的。
从世界投资银行转入凤凰,她有着和曾子墨相似的经历和抉择。
希望她也能像曾一样在事业上创出更广阔的一片天。
安东太帅气了!没有花言巧语(尉迟和文涛我不是在说你们哦- -),只有脚踏实地。
他的感觉很有认真而端正的主播样子,虽然现在还没有到达事业的高峰,但我相信他以后会变得更大气。
话说英语不好的我很羡慕他的语言天赋…嘤嘤嘤。
很喜欢凤凰这些可爱的记者和主持人。一开始还担心他们出了本书是新瓶子装旧酒,都是我看过的东西(因为就很关注这些人,搜集他们的资料)。
但好在这还是一本比较用心编成的书。有些小故事我没看过。而且最重要的,照片太丰富了!里面有很多主持人小时候的珍贵照片。很难得。值得收藏。
喜欢凤凰卫视的记者,主播的人可以买哦~8块多买的~超划算~
凤凰的面孔,不错的。人生梦想,看别人怎么实现的。
原来凤凰卫视在台湾同样没有落地。反倒是海外华侨都知道。
陈淑琬真是看似淑女,实际彪悍啊。哈哈。很拼很可爱的一个人。
卢琛我也一直特喜欢,觉得她很知性。其实和陈淑琬的感觉有点像…
总之是本好书。
从墨迹和心相约喜欢上凤凰的主持人。
这本叙述的很好,人物多且不繁赘。
香港凤凰的励志故事,不错
看了书的标题就觉得很吸引我。不知道为什么,凤凰的故事总能激励我。只是略微翻了翻就觉得是本不错的书~
这本书以人为章节,分了很多小传,多数写主持人、记者的个人经历,也写了很多奋斗历程。不论从扩大眼界还是写作手法,我都吸取到很多营养。
凤凰人的故事总有1、2个能激励你。年轻有为!
一群热血铁骨铮铮的主持人,以前我曾梦想做一个新闻主持。
看完觉得凤凰好辛苦呀 坚持到现在的都是超人
感谢凤凰的栽培!
哈哈 平时看书不怎么注意照片和照片说明。
但这书的照片很多,尤其是有很多他们四处采访的照片,和小时候犯2的照片…
还有尉迟的那些照片也太逗了!哈哈,太可爱了,搞怪没个正行,照片描述还说他像白展堂…
文章很激励人,通过他人奋斗的故事体味自己的得与失,反思自己的成长历程,给人以动力啊
激励人们为梦想奋斗
好,送给刚刚步入记者行列的朋友,她很喜欢
不同的人生,不同的故事。在现实中可以有多少人向你讲述他们的故事?每个人身后的那些宝贵的经验与经历,在这本书中,你可以大开眼界。
周轶君真是难得,不愧是战场上的一枝花。
对这种女人我很佩服。
而且她真的很有文艺腔,从她的摄影作品也能看出她在很认真的思考生命的本质。
继续加油吧,看好她。
励志的故事,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
是他们的生活太丰富,还是我的生活太简单?
看了他们的经历,感觉自己的生活,真的是波澜不惊,自问,也不是喜欢一成不变的人。可是,又苦于找不到变化的资本……
看了这本书,热血沸腾的感觉。其实,梦想离我们,一直不远。
好,励志书,以榜样为力量
一切风光的背后都有艰辛。
这本书再次认证了这个道理。
虽然励志书其实都大同小异的。
但这个毕竟都是真人真事儿,而且人多热闹,看着不枯燥。
还是很有启发和激励作用的。值得一看
喜欢凤凰卫视,透过该书看到屏幕里那些主持人的另一面,对自己也是一个激励。
青年人多看励志的书,学习人家的成功经验,成就自己的梦想!
借鉴经历,丰富自我人生
他们只比你我大五六岁 却比我们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 体验了更精彩的人生 好书 赞一个!!
学新闻的人都应该读一读,新闻人的故事,新闻人的价值与新闻理念。
努力为毕业后的日子奋斗!
书 很好看 让我们一起去奋斗吧!
想他们一样的去奋斗。。。
这本书看了将近一半的内容,但是数次落泪,为梦想,为更多不能言明的力量!
我买了以后 大家都抢着要看呢 梦想这个话题总是会让人格外温暖的
祝愿每个奋斗的人都成功
向他们一样磨砺自己,向他们一样提升自己,人生注定辉煌
很好啊!他们都很了不起。奋斗吧!只有这样,才无悔于青春!!
他们的奋斗,让同是青年人的我们值得学习
青春本来的样子 不就是奋斗么 加油吧
向他们一样去奋斗
挺好的,挺励志的...就是故事少了点,旧了点……
他们是精英中的精英,他们的故事很励志,给迷茫的我有所思考
看了这书给我很多动力,重新审视自己想做的事情,并全力以赴~
刚开始看,觉得是一群有个性的人。。。
年轻人的传记,很新鲜,值得一读。
优秀的年轻人,真好。
看完书觉得成功之人必有其艰难之处
很好啊。不仅是书的印刷各方面质量很好,内容上也是给人新鲜感。
书的内容很好看,很吸引人!
通过他们的故事,我们可以学到很多
文笔很幼稚 故事叙述得像哈韩哈日的语气 很一般很一般
很不错的书,阅读中。。。
帮新同事买的,他说这本书希望能得到有益的借鉴。
内容很好的一本书,值得买
这个还在读 还么看完 不过挺喜欢的 努力总会有回报的
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成绩,取得收获
书本的印刷不错,正版
很早就想买的一本书,这次打折非常实惠,好好阅读下。
向他们一样去风斗!
书挺好,快递服务态度也不错
书不错,挺喜欢的,
很喜欢,再很便宜很划算的时候买的,所以书有子墨我就买
我很喜欢这样的书,很有看点
书不错,物流速度挺快
很喜欢在当当网买的书
不错,书还好,一直喜欢当当的书
书有点旧 不过看得过去吧总之 木有失望
第一次购书,书的质量很好。很喜欢哈。就是装货包装不行。
不错的书,好好欣赏
想一次激励自己
很好看的一本书,充满正能量,让人奋进。
很激励人的一本书哦~
这本书是给老婆买的,她看了之后说是很好。
这本书不错,适合给孩子读读。
在别人身上找寻成功的必然,活得精彩!
嗯!还不错
很好很不错。很喜欢。
给朋友买的 听说还不错。学传播的适合看看
还没来得及看呢 不过感觉貌似不错~
不错,好看,爱不释手
我想起了尹天仇诶~~~
打折买 划算的
看的时候真的很喜欢他们,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要学习,不要抄袭!
读完一气呵成,很喜欢
励志,好看,喜欢凤凰卫视
品质很好。值得一看
昨天刚看 觉得很励志 不错 快递也很快
我非常喜欢,很有鼓舞性,将来可以给小孩看
帮朋友买的~还没借来看
当时买这本好像是凑单来着,书的内容一般吧,讲述了凤凰的一些新生代记者的故事,励志的成分肯定有,但觉得一般,可能是因为讲述的人物太多了,所以每一个个体都不会那么精准,粗略的讲述了一下
因为自己也是读新闻专业的,所以对这本书产生了兴趣,包装不错,撰写了凤凰集团那些敬职敬业的优秀“凤凰人”,他们有的是为了抢新闻而被各行各业称之为“惹是生非”的记者、有的是为了理想而历经坎坷的节目主持人,他们在路上!为观众带来信息,他们在路上,只为正义!
一直非常喜欢凤凰的节目,欣赏凤凰的主持人。每个主持人都各具特色,具有高学历,高素质,同时掌握几门外语。新闻的角度与众不同。向他们学习
这是我买的第二本凤凰出的书了。因为推崇凤凰的价值观和理念和对凤凰人尊敬和羡慕,所以一直都在关注凤凰。这本书讲了十几个凤凰人的故事和经历,对年轻人是一本很不错的书
一直很喜欢凤凰的风格,这本介绍他们的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角度去理解他们,书的质量还不错,有插图,不生涩
了解一下凤凰新人。
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凤凰卫视的节目,思想很开放,态度很中肯,很受用。
这本书里讲述了很多主持人和记者节目背后不为人之的辛苦,感受到要做一台好的节目需要付出的东西太多太多,只有这样的敬业精神以及对工作的热爱才能创造出这么多精良优质的节目。感谢你们,也支持你们。希望今后能够继续为观众创造出更多更好的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