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乔忠延散文探论

刘海洲,康鑫,曾绍义 著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11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

刘海洲,康鑫,曾绍义 著  

页数:

301  

前言

  经过多年的筹划与准备,由我主编的这套《跨世纪优秀散文家研究丛书》就要陆续问世了,在此之际即将遴选标准、写作路径以及其他有关问题作些说明,以便读者在进入这个“优秀散文家”的艺术长廊之前,有所选择地阅读后公正地评赏,看看这些作家在我们这个喧嚣、热闹的世界里,是如何遵照艺术创作规律,忠实执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原则,而成就了虽未“斐声四海”却实实在在做出贡献的优秀作家……  换言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文艺创作方向,诚恳地向读者倾吐自己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所见所知、所思所想,同时又为读者所欢迎,是我们遴选优秀散文家的首要标准。为此,我们将创作实践限于20年以上,要求出版散文(含报告文学、杂文、传记、随笔等)作品5部以上,对其作品的重要评论文章正式发表的也要在10篇以上。在我看来,1989年至今的20年,是最适合散文这种“自由”文体(社会生活的自由、作家心灵的自由)创作的20年,同时也是最全面、最真实地检验作家社会责任感与德才学识的20年。从这20年的创作活动和一定数量的作品(5部散文集至少该有50万字、100篇以上的散文作品吧),我们是完全可从总体上判定其创作是否有益于读者、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后人的,再加之有10篇以上不同的评论文章的发表为佐,我想我们的选择大概不会出错的。  至于为何要在丛书名称之前冠上“跨世纪”,原因就更简单了。“中国自古以来就是散文成绩最辉煌、作者最多的国家”(冰心:题《中国散文百家谭》),仅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散文作者就灿若星辰,且包括冰心先生在内的前辈散文家已早有对他们的多种研究专著面世,所以我们这套丛书实则主要是研究历史进入“新时期”以后一直坚持散文创作并有重要贡献的散文家。这一方面是对作家个人创作进行里程碑式的总结,以促使他们写出更加深邃、更富新意的佳作,另一方面也以此为近30年散文的整体研究提供一份别样的素材,倘能引来更多读者(研究者)关心、探讨散文发展中的诸多问题,更是我们所期望的大好事!最后说说研究与写作路径。由于这套“丛书”的每一本只容纳一位作家,而且体例大致相同,即总论、正文、作家答问(创作经验)、作家印象、评论文章选、代表作品选,所以我们的研究与写作路径是:一,在阅读已出版的全部作品及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若干问题(一般在10个以上)在访问作家时请予直接作答(书面回答亦可);二,写出初稿后,再与被评作家一起研讨,以求准确,防止偏见。

内容概要

  经过多年的筹划与准备,由我主编的这套《跨世纪优秀散文家研究丛书》就要陆续问世了,在此之际即将遴选标准、写作路径以及其他有关问题作些说明,以便读者在进入这个“优秀散文家”的艺术长廊之前,有所选择地阅读后公正地评赏,看看这些作家在我们这个喧嚣、热闹的世界里,是如何遵照艺术创作规律,忠实执行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基本原则,而成就了虽未“斐声四海”却实实在在做出贡献的优秀作家。

作者简介

  曾绍义,男,1947年生,四川阆中人。四川人学中文系教授,散文评论家,著有《散文论潭》、《走向崇高》、《中国散文评论》,主编有《中国散文百家谭》(获四川省政府优秀社科成果奖、全国首届冰心散文理沦作品奖)、《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新巢文丛》等丛书。   康鑫女,1981年生,河北平山人。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生,有多篇学术沦文发表。   刘海洲,男,1980年生,河南商丘人。四川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有多篇学术论文发表。

书籍目录

《跨世纪优秀散文家研究丛书》总序(曾绍义)总论:优秀散文家乔忠延丰硕的艺术成果重要的社会影响宝贵的创作经验第一章 乔忠延散文的“童年经验”童年经验与散文创作童年经验在乔忠延散文中的表现乔忠延散文中童年经验的文化意义第二章 乔忠延散文的“故乡”情结中国文学中的“故乡”情结与乔忠延的散文创作故乡“尧都”与“尧都文化”的特殊关系乔忠延“故乡情结”的文化内涵第三章 乔忠延散文的历史探寻从现实走进历史历史的描述与沉思探寻历史的历史贡献第四章 乔忠延散文的人物形象炎凉岁月中的凡人历史风景中的人杰枯荣岁月中的亲人坎坷人生中的自己人物描写中的人格展示第五章 乔忠延散文的语言特色地域性:平实中见本色哲理性:平实中见光色趣味性:平实中见活色多样性:平实中见特色第六章 乔忠延散文的艺术风格真实与朴素真诚与纯正平实与精巧第七章 乔忠延散文的美学价值情感美理性美形式美附录一 乔忠延谈创作(3篇)答曾绍义教授十二问散文创作需要纯净的心态——乔忠延复席扬用精品文化提升精神品位附录二 乔忠延印象(2篇)与尧结缘的人另一种另类——作家乔忠延印象附录三 乔忠延散文评论文章选(15篇)附录四 乔忠延散文代表作品选(10篇)后记

章节摘录

  13.《尧都风光》,2003年8月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为宁志荣和任如花。  这是一部旅游散文专集,也是“根在尧都丛书”五本的最后一本。尽管作家本人不甚满意,认为与其“说《尧都风光》是一本旅游散文,不如说是旅游广告文学”(《尧都风光·跋》)。但专事旅游散文创作的散文家、《中国旅游报》副总编辑马力先生却在为此书写的《序》中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作者“是把古史化在笔下,用了平易的口气缓缓述出,独具史话的性质”,而且“诗兼史,可谓二美具。用语又求平实自然,饶得晋人风致”。这是完全符合实情的。  14.《山西古戏台——豪华落尽见真淳》,2004年11月由辽宁人民出版社(沈阳)出版,责任编辑为刘一秀、祈雪芬和张天恒。  这是由著名作家、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韩石山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遗珍丛书·山西》之一种,作者采用演戏的“启幕——第一幕——第二幕……谢幕”形式,将山西全省各地各式各样的古戏台以及神庙剧场等一一展示在读者面前,“并在深入细致的实地考察基础上,凝神静思,条分缕析,以灵动自然的文笔,写活了这个厚重而古老的课题,把一个易成为枯燥乏味、材料堆砌、学家匠人式的文字,成就为一部既有学术思辨,又有艺术灵性、可读性强、图文并茂的专著。”(奚学瑶《从文人之文到学者之文》,《中国散文评论》2008年第6期)  15.《乡村记忆》,2007年10月由山西古籍出版社出版,责任编辑为宁志荣和冀建海。  ……

媒体关注与评论

  我心仪乔忠延先生的坚忍不拔,他不避艰辛,在形形色色令人作难的网扣里拔步的努力。我以为这是今天这个散文被大众文化侵蚀的危情时刻,一名严肃的有创造力的散文家所应有的宝贵的品格。  ——楼肇明    总之,忠延的散文,正如他的为人,真诚、朴厚、重情,有乡土的韵味,有温馨的爱心……  ——何西来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乔忠延散文探论 PDF格式下载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