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符号与传媒(第3辑)

赵毅衡,曹顺庆 四川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9  

出版社:

四川大学出版社  

作者:

赵毅衡,曹顺庆  

页数:

244  

内容概要

《符号与传媒》创建到今天,几乎已经过去了两年:不算短的日子。但是和我们所聆听的学术相比,我们这本学术文丛又太过年轻。符号现象和传媒现象早在成建制的符号学和传媒学开展之前,就已经让思想者着迷,其功能也困扰着人类中最优秀的心灵。就像丁尔苏《中西符号理论之沟通》所表明的那样,柏拉图时代虽然没有符号学,但是他已经正视这个谜团一意义与表达的谜团。为了这个谜团,先哲们已经投入了一生;成名学者们正在投入一生;而很多年轻的学者们,则准备投入一生。在这一辑,读者们将能够同时看到这三者的努力,听到这三者的声音。在这里,我们既能聆听逝去的大师洛特曼、格雷马斯等人的教诲,体认到张智庭、李幼蒸、丁尔苏、孟华、董小英、戴登云等当今学术主力军们的战力,也能看到更多年轻学者可贵的努力,以及他们取得的惊人成果。

书籍目录

理论与运用
激情符号学/张智庭
略谈佛学理论术语重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从中国符号学角度看 /李幼蒸
中西符号理论之沟通/丁尔苏
诡辩的魅力
——悖论崇拜情结 /董小英
试论类文字/孟华
现象学还原、文字学转向与批判理论的“间距”
——解构理论的生成与现代西方思想的诗学转向 /戴登云
武大郎和潘金莲的悲剧
——一个身份符号学分析/祝 东 王小英
利科与普罗普/伏飞雄
“形象歌曲”中的标识性符号/陆正兰 王立新
马克思主义与形式论专辑
编者按
空间批评的话语范式
——现象学、形式论与西方马克思主义 /杨有庆
……
理论辨义互动:中国与西方
近著近译书评

章节摘录

  然而在《金瓶梅》中,“武大郎的妻子”--这个身份符号其实只是一种掩饰,实际情况如何,张、潘、武三人皆心知肚明。潘金莲于张大户而言,是寄养的外室;于武大郎而言,是换取生活补助的工具。武大郎妻子的身份,只是给外人看的一个符号而已,三人并未认同。而潘金莲身为“妻子”,所要遵循的行为规范也被三人弃之不顾。而当张大户退出,西门庆上场的时候,武大郎转换了身份角色,相应地也要求潘金莲承担起妻子的职责。而于潘金莲而言,她从来都未曾认同过武大郎妻子这个身份,所以根据这个身份的要求,去寻求自己作为妻子的人生意义,根本就是无稽之谈。因而,武大郎与西门庆叫板,在她看来就极为荒谬。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看,潘金莲作为武大郎的妻子,“妻子”这一身份成为旁人评判她时,必然会考虑到的一个伴随文本。“伴随文本的主要角色,是把文本与广阔的文化背景联系起来。”①作人“妻子”意味着一种社会约定,同时意味着要去维系一系列社会伦理准则,无论封建社会还是现代社会,对妻子的理解总是和社会文化观念分不开的。生于一定的文化之中的个人,在接受任何文本之前,都已经具备了关于“妻子”应该如何和不应该如何的一套观念。为人妻子,自然不应与他人通奸,更不能与他人合伙谋杀亲夫。这是我们在评判潘金莲之前就已经形成的先在理解。  既然潘金莲有了“武大郎的妻子”这么一个身份符号,那么在小说内外,她都会被放在由这个伴随文本召唤起的文化符号连续体中去理解,必然会被以一定的文化观念去评断。所以,在叙述世界内部,“武大郎的妻子”这个伴随文本可以起到掩饰她与张大户关系的作用,可以用来遮人耳目。但同时,这一伴随文本却又不可避免地会被人作为判断潘金莲行为的参照系。社会文化规定的妻子规范,成为人们评价潘金莲时挥之不去的文化框架。当以“妻子”这一角色衡量潘金莲的行为,对潘金莲、西门庆和武大郎三人之间的恩怨纠葛作出评价,其中孰优孰劣不言而喻。于是,潘金莲自然也就成了不守妇道的、令人唾弃的“淫妇”,西门庆成了奸人妻女的淫棍,而武大郎自然就成了值得同情的、可怜的丈夫。  ……


图书封面

广告

下载页面


符号与传媒(第3辑) PDF格式下载



超级喜欢这本书,很有价值


非常喜欢的符号学论丛,从中深受启发。一部一部都买起来。


相关图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