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图书网

创新与开拓

陈培爱 主编 厦门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8  

出版社:

厦门大学出版社  

作者:

陈培爱 主编  

页数:

514  

字数:

568000  

译者:

中国广告协会学术委员会  

Tag标签:

无  

内容概要

本书分主题演讲、理论篇、实务篇、方法篇和教育篇五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对中国广告营销30年的简要回顾;中国媒介发展30年的宏观检视;实证与批判并重,推动以广告为本体的多元研究创新——对广告学研究方法的思考;中国广告观念之三十年变化;基于品牌追随理论的广告诉求探讨;网络广告治理探析;报纸广告经营研究回顾;奥运广告营销的短期效应与长效作用分析;新时期广告学研究30年的历史与现状;贵州广告教学二十四年等。

书籍目录

主题演讲 中国广告观念三十年变化 对中国广告营销30年的简要回顾 三十而“逆”——中国广告创意30年回顾与展望 广告公司经营发展的历史轨迹、现实格局及未来趋势 中国媒介发展30年的宏观检视 实证与批判并重,推动以广告为本体的多元研究创新——对广告学研究方法的思考 广告监管30年回顾 寻求中国广告政策法律制度建设的新发展 中国广告教育30年回顾理论篇 中国广告理论研究三十年回眸 中国广告与消费者研究30年成果综述 欲望的分裂——30年中国消费文化嬗变 难忘的30年历程 中国广告观念之三十年变化 影响中国广告观念变革的因素及其表现 从广告到非广告:代理商理念与功能演变 广告定位理论在我国的传播与运用 广告哲学论 基于品牌追随理论的广告诉求探讨 品牌网络化推广的思考 品牌与广播媒体产业化 国际品牌本土化进程中的危机公关对民族品牌发展的启示 广告法律制度的回顾与展望 寻求消费心理与广告诉求一致的广告管理 浅析虚假广告罪的演变 我国烟草广告的法律规制 网络广告治理探析 博客广告相关法律问题初探 明星代言虚假广告的原因及理论思考 论广告明星的责任实务篇 中国广告产业政策及行业热点分析 30年,中国广告的媒体创新 垄断与创新——中国广告媒介三十年发展趋势研究 报纸广告经营研究回顾 创意:重拾文化自信——中国广告创意三十年 浅谈中国广告创意发展的30年 中国式组织识别系统(CIS)的创新研究 浅谈广告观念与广告功能演变的联系——广告实践27年回想 奥运广告营销的短期效应与长效作用分析 论广告的意识形态化——从宝马汽车电影广告看广告创意的嬗变 从神话原型到动漫产业品牌图腾 发挥省级电台优势 提高广播广告核心竞争力 优化、创新与再造——互动整合营销的创新发展兼析“LAVIDA朗逸”案例方法篇 论品牌延伸对市场份额和广告效率的影响——基于Smith-Park模型的实证分析研究 新闻传播发表体系中广告学术研究的量化与质化分析 现代学术浪潮中的慢读与开垦——作为学科事件或学术“褶子”的《广告研究》 主流与趋势:中国广告界对品牌问题的研究——以2000—2007年间《现代广告》与《中国广告》杂志为模本 关于创意本土化的观点和方法论 事件营销创造传播新境界——解析荣威2008“善舞冰雪间”雪灾专题教育篇 新时期广告学研究30年的历史与现状 从中国发展需要出发的广告设计教学任务的制定 关于中国广告学科教育模式的现状分析与思考 贵州广告教学二十四年 与时俱“变”谋发展——中国广告人需要“变”位思考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广告

下载页面


创新与开拓 PDF格式下载



这本书,与另一本“白皮红字”的广告30年,内容形式都非常相似,
文章是以一篇一篇的论文,编辑起来的,
对于发展迅速的广告业对于广告设计者用处不大,
对于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人来说,内容没有什么新颖之处,对于写论文,或者做课件,的参考价值不高,只能说算是一本自修书,也算是一本中国广告业内人士的文章汇总。


我参加过本次中国广告协会举办的研讨会,本书收集了研讨会中所有专家的研讨论文,非常有实用价值,教育界和商界的广告专家精心研究的成果有助于深入学习广告专业


此书是一本广告研究文集,还算不上论文集,因为有不少的文章不具备论文的要求和特点。书籍的校对工作有明显的疏忽,打印错误较多(文字错误有多处,语句重复打印有一处)。从书的编写结构来看,此书涉及“主题演讲”,“理论篇”,“务实篇”,“方法篇”和“教育篇”,每篇都力求收录来自社会不同领域和身份的作者的文章,如教授,研究生,广告业从业人员或高管,企业团队等,以从多个角度洞悉广告业和广告学界从1978年至2008年的发展,可谓是用心良苦。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从研究者的角度看,此书有研究意义和有启发意义的文章不多(但是某些文章中出现的数据和引用的文献非常有研究价值)。虽然这是一本“厚而失重”的书籍,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从全局给我们厘清了一条关于中国广告发展的脉络,对于我们以后的研究有借鉴意义。另外,对于广告学研究来说,它是一本具有历史意义的总结,填补了中国广告学探索历程的某些空白。总之,此书是多历史感观而少学术美感。个人之见,请勿全信!


相关图书